导读:本文包含了色超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导,夸克,方程,量子,物质,力学,状态。
色超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岩,许妍[1](2019)在《CFL色超导能隙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描述强子物质,用MIT口袋模型描述色味锁闭(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用GL85,GL1和NL3参数组考察CFL色超导能隙(Δ)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Δ的增加,混合星的最大质量和半径分布在3个区域,强子星区(Δ<76MeV)、中间相变过渡区域(76 MeV≤Δ<160 MeV)与CFL色超导夸克星区(160MeV≤Δ≤200MeV);随着Δ的增加,混合星内强子-CFL夸克相变的相变密度变小,相变区域变窄,状态方程(EOS)先变软后变硬,星体的最大质量先减小后增加;GL85和GL1参数组研究CFL色超导能隙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规律一致;NL3参数组在较小能隙(Δ<30MeV)可获得PSR J1614-2230中子星.(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红岩[2](2013)在《CFL色超导夸克物质与混合星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对致密物质结构性质的研究已经进行很多年了,从1932年发现中子以来,人们对中子星的研究领域尤为关注。人们已经了解中子星的内核可能出现超子,夸克,介子凝聚等奇异粒子。近十年内还有人提出可能出现不同的色超导夸克物质相,或者星体本身就是色超导夸克星等等。中子星的核心结构性质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中子星的内核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色超导相。其中广为人们接受的色味锁闭夸克相(CFL)被认为是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基态,本论文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来描述强子物质相,用MIT口袋模型来描述CFL夸克物质相,来讨论中子星的结构性质。本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首先,讨论了奇异强子物质中子星,在强子相寻找到了较硬的状态方程(EOS)。2010年Demorest及其合作者发现了大质量中子星J1614-2230(质量为(1.97±0.04) M⊙,约2.0M⊙),这在天体物理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Demo10]。由于本文在讨论中子星的结构性质时,侧重关注大质量中子星的获得,所以首要任务是选取比较硬的状态方程。这样才能保证在后面讨论混合星的时候能够尽量得到大质量的星体。对于由强子物质构成的中子星,我们利用RMFT研究结果表明,在九个核子参数组中用NLSH参数组所得到的状态方程最硬,星体的最大质量较大,可达到大质量中子星J1614-2230的数据范围。即使加入超子,降低了星体的最大质量,但降低的幅度也不是很大。其次,我们讨论了由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组成的奇异夸克星,研究产生了得到大质量的CFL色超导奇异夸克星的条件。由于CFL夸克物质是用热力学势描述的,其中含有奇异夸克质量、袋常数和能隙叁个物理量,它们叁者对CFL夸克物质的压强,能量密度都有影响,从而对状态方程和中子星的质量半径产生影响。我们在MIT袋模型下,总结了上述叁个量的变化对CFL奇异夸克星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隙和袋常数的变化对中子星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大一些,而奇异夸克质量的变化对中子星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极小。并且从结果看奇异夸克质量和袋常数产生的影响与能隙产生的影响效果是相反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要想得到J1614-2230大质量纯CFL夸克星,我们应该在能隙一定时尽量降低袋常数,在袋常数一定时尽量提高能隙,也由此可以断定只要夸克之间有强相互作用(比如色超导)而非自由,那么大质量的星体是可以由CFL夸克物质组成而成为CFL夸克星的。这个结论是与文献[Demo10]是一致的。再次,讨论了含有强子+CFL色超导夸克混合相的混合星的结构性质,提出了得到含有强子+CFL夸克混合相的大质量混合星的条件。中子星中,从外壳到内核,随深度的增加,从核物质到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的相变是可以发生的。当忽略表面张力和库仑相互作用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强子物质和CFL色超导夸克物质之间构建混合相,探讨由它们组成的混合星的结构特性。2010年Demorest及其合作者发现了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中子星[Demo10]。这一发现为描述致密物质的状态方程提供了新的限制。通过对其整体性质的拟合,重点讨论了色超导能隙对含有强子+CFL夸克混合相的混合星的影响,我们发现了很有意义的结果。随着能隙的增加,在质量半径关系图中出现了叁个区域:(1)强子相+CFL色超导夸克相的混合区域(△=0~100MeV)。表示星体可以有一个强子+CFL夸克的混合相核,并且证明了在此区域中的星体是几乎接近于强子星的混合星。(2)纯CFL色超导夸克相区域(△=150MeV~200MeV)。此时中子星成为纯CFL夸克星。(3)中间过渡区域(△=100MeV~150MeV)。这时混合星表现出一种从强子星到CFL夸克星的过渡行为。随着能隙的增加,最大质量星体的质量和半径经历了从强子星区域,经过过渡区域,进入了CFL夸克星区域。同时我们发现了在我们的参数下,在低能隙高袋常数处找到了J1614-2230大质量混合星。在高能隙低袋常数处找到了J1614-2230大质量纯CFL夸克星。最后,讨论了含有CFL色超导夸克核心的第叁类致密星,提出最有可能的第叁类致密星应该是带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早在40多年前,人们发现在中子星之上的一个不稳定的区域之后紧跟着一系列稳定的致密星。这一系列致密星的稳定分支就是所谓的第叁类致密星(TF)。Glendenning等人发现第叁类致密星是从强子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机制所致。我们利用平均场理论采用NLSH参数组求解强子相状态方程,利用MIT口袋模型求解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状态方程,依照Glendenning方法构建强子物质+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的混合相,我们计算了含有强子+CFL夸克混合相的混合星的状态方程,从状态方程曲线上看,声速(dp/dε)在强子相和CFL夸克物质相的相变的开始点是不连续的,这首先表明了第叁类致密星可能出现。接下来,我们找到了出现第叁类致密星的CFL能隙范围,是在100MeV~150MeV之间。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利用NLSH参数组对具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进行计算,结果第叁类致密星出现在很宽的能隙范围内(△=100MeV~150MeV),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在200多个状态方程中,只有TM2参数组给出的状态方程通过由强子到正常夸克物质的相变可以得到第叁类致密星[Sche00],而且袋常数的变化范围很窄(176MeV≤B1/4≤182MeV)。我们还利用NL3参数组对具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进行计算得到了相类似的结果,即第叁类致密星出现在很宽的能隙范围内(△=97MeV~150MeV)。因此,与早期的研究结果对比,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第叁类致密星是具有纯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另外,在具有CFL夸克物质核心的第叁类致密星出现的区域,都有可能出现双子星,若通过精确地观测发现相结构不同的双子星,则可能表明具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的存在,也表明了从强子相到CFL夸克相相变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5-01)
庞锦毅[3](2013)在《色超导物质中的涨落和激发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致密区域是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 QCD)相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区域,由于夸克之间的反对称道是吸引的,而低温致密夸克物质形成费米面,所以在费米面上的两个夸克就会配对形成具有能隙的Bardeen-Cooper-Schrieffer(BCS)态,这是一种新物质形态,类似于普通的电超导态,叫做色超导态。利用BCS变分法,我们可以计算色超导态的能隙以及其它物理量.同时重整化群演化方法和Nambu-Jona-Lasinio(NJL)等唯象模型也能计算色超导物质的性质.色超导物质的BCS基态具有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性质.对于其对称性破缺的类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色超导物质具有非常丰富的相结构.本论文基于Ginzburg-Landau自由能理论细致的研究了自旋为1的色超导态的相结构.同时,以QCD理论为指导思想,我们使用平均场方法为研究色超导物质建立了一个数学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可以得到费米子谱函数,它能够清晰地描述配对夸克的动力学行为.对称性自发破缺与色超导物质的超导相变息息相关.其直接结果就是Nambu-Goldstone(NG)粒子的产生.我们从QCD以及NJL模型出发,导出了色超导物质的Ginzburg-Landau自由能,并将这一自由能推广为一个描写NG粒子的有效拉氏量.通过有效拉氏量,我们可以分析NG粒子的色散关系.对称性自发破缺类型决定NG粒子的运动模式.由于自旋为1的色超导物质中,存在许多带有非零守恒荷密度的真空相,我们在其中找到了一些与经典的NG粒子不同的激发模式.这些激发模式具有特殊的色散关系,其能量在低能极限下表现为动量平方,而非一般认为的动量一次方依赖关系.这种NG粒子被称为Ⅱ型NG粒子.低温色超导物质的流体力学性质由其NG激发模式的行为所主导.我们通过建立描写NG粒子的有效模型,尝试计算了自旋为1的色超导物质的剪切粘滞系数.由于在中等密度区s夸克质量不可忽略,两味色超导物质成为这一区域色超导物质一个重要的相.鉴于NG粒子的存在,系统中的涨落效应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反映这一涨落效应,我们利用Cornwall-Jaciw-Tomboulis(CJT)体系讨论了中等密度区夸克配对由等效的库珀对转变为真实的双夸克粒子的过程.同时,这些由于涨落而产生的真实的双夸克粒子会反作用于夸克.我们利用Hiibbard-Stratonovich变换,将涨落纳入NJL模型中,并且利用Dyson-Schwinger (DS)方程计算了系统中双夸克粒子的谱函数.和我们在对称性破缺中预言的一样,双夸克粒子的谱函数显示其中存在Ⅱ型NG粒子.在双夸克粒子的影响下,系统中的夸克也表现出了偏离平均场近似的物理行为.通过DS方程,我们因此计算了涨落影响下的夸克谱函数,发现系统中原来不具有配对能隙的夸克因为这一涨落效应而获得了“赝能隙”.赝能隙随着温度接近临界温度,表现的愈发活跃.我们从临界温度以下向临界温度逼近,并最终到达临界温度以上,逐步讨论了夸克的这一非费米液体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04-01)
武苹苹[4](2012)在《磁场中的一味夸克色超导和质量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QCD相图上具有非常丰富的相结构,比如强子物质相,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超导等等。在渐近自由密度下,QCD的单胶子交换相互作用可以被分为反对称的叁重态与对称的六重态,其中色反叁重道提供吸引相互作用。在中等密度下,交换瞬子的相互作用也被认为是吸引相互作用。根据库珀理论,在低温高密下的夸克物质将会产生束缚态而形成色超导态。本文主要研究一味夸克色超导在磁场中的性质及引入一个任意夸克质量后对一味夸克色超导基态的影响。色超导是夸克凝聚形成,这与普通超导理论中的库珀对类似,只是因为夸克不仅具有电荷,而且具有非阿贝尔的色和味自由度,色超导的相结构比普通超导要丰富的多。因此在第二章,作为了解色超导理论的基础,我们首先介绍了电磁超导的BCS理论。色超导态的结构非常依赖与参与配对的夸克味数和它们的质量。在重子数密度极高区域,u,d,s夸克的质量都能被忽略时,基态是色-味锁定态。在这个态中,不同味之间的夸克参与配对。在中等密度下,由于奇异夸克质量,β平衡,荷中性条件等影响情况变得非常复杂。这些条件使不同味夸克配对产生了一个较大的费米动量不相等,因此减小了可能的相空间。文献中提出的不同味配对的机制(例如,无能隙色超导,LOFF态等)要么产生了各种不稳定性,要么明显的减小了凝聚能。这使不受这些费米动量不相等和不稳定性影响的一味夸克色超导变成了一个有力的候选者,即便它的配对力要略小一些。一味夸克色超导有一系列不同的配对态。文献中经常讨论的包括:球形的色-自旋锁定态(CSL),非球形的polar, A, planar。在自然界中,中子星的内部极有可能产生色超导,因此在这一章的后面讨论了色超导在中子星中的应用,包括质量半径关系和中子星冷却。考虑到后面章节计算,我们简单介绍一下NJL模型。第叁章我们研究了磁场中的一味夸克色超导。中子星内部磁场的存在可能颠覆四种一味夸克色超导态之间能量的平衡。球形的CSL态具有电磁迈斯纳效应,但是对于非球形态polar, A, planar,它们没有电磁迈斯纳效应。如果夸克物质温度低于一味夸克色超导临界温度,形成CSL将比形成非球形态要耗费更多能量把磁场排出超导体内部。考虑到磁场对自由能的贡献,非球形态可能能量更低。我们研究了一味夸克色超导非球形态中电磁迈斯纳效应不存在带来的影响并得到了关于磁场强度和温度的相图。我们发现在中子星可能存在的磁场强度下,一味夸克色超导的基态可能不再是CSL,非球形态在相图中也占据了显着的位置。然后我们计算了在磁场中一味夸克色超导不同共存相之间发生一阶相变所释放的潜热,这个过程释放的能量量级可能为一些天文现象(比如中子星晚期的X射线暴)提供依据。第四章中我们主要研究了质量效应对一味夸克色超导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第二节中给出了具有非零夸克质量的NJL型有效作用并引入了平均场近似。与极相对论下手征性相反的配对(横向配对)占主要地位所不同的是,非零的奇异夸克质量使手征性相同的配对和手征性相反的配对耦合,增加了计算激发谱中能隙矩阵的难度。但在第叁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四种一味夸克色超导态中任意质量的能隙矩阵可以被解析的对角化,并且我们的结果同文献中极相对论和非相对论的结果都符合的很好。引入非零的夸克质量后凝聚能的次序仍与零质量极限下的结果相同。在第四节中,我们得到了在叁种味道的夸克物质在磁场存在下的新的H-T相图。由于具有非零质量的奇异夸克配对的转变温度降低,关于温度和磁场强度的相图包含了一个只有u,d夸克配对的区域。这个区域在m。~150MeV时非常狭窄,但在m。-μ时不能被忽略。第五章是对本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并对未来可能涉及到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我们将一些公式的推导细节和证明放在了附录中以方便查阅。(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文力[5](2010)在《色超导相下旋转中子星质量半径关系与一味色超导相变潜热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所熟知的核子中被证实还存在着夸克。作为费米子,高密下的夸克可以像电子一样配对产生色超导,中子星由致密的核物质组成,有学者认为色超导在中子星中存在。基于以上物理背景,本论文主要讨论两个内容:色超导相以及旋转频率对中子星质量半径关系的影响;一味色超导相变潜热的分析和计算。我们通过给定各种状态方程来研究中子星质量半径关系。首先得到了不同色超导相下的状态方程,接着给定能隙△后对状态方程做了比较,采用TOV方程的微扰法,分析不同色超导相下以及星体旋转快慢对质量半径关系的影响。然后考虑能隙对化学势的依赖关系,对状态方程和质量半径关系做了再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状态方程,给出有差别的中子星的质量半径关系,同时旋转频率越大,同种色超导相下均给出质量更大。论文第二个工作是研究四种一味色超导相:CSL, Polar, Planar, A-phase,分析它们在强磁场中发生一级相变的潜热,基于参数法首先求出熵的表达式随后给出了熵和潜热的数值结果。潜热势必会影响到中子星的热演化,这个影响将在后续工作进行讨论。最后对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展望,附录是对调研中子星时计算传播子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0-06-30)
王群[6](2010)在《夸克物质中的色超导性理论简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夸克-夸克通过单胶子交换的相互作用在其反对称态上是相互吸引的,在致密夸克物质里,这种吸引相互作用会导致费米面上的双夸克凝聚,这就是所谓的夸克配对或色超导现象。本文介绍了夸克配对或色超导现象的基本知识和一些新进展。色超导是一个对称性自发破坏现象,有非常丰富的破缺方式,我们介绍了色超导对称性及其自发破坏模式的分析方法,介绍了怎样计算色超导体两个最基本的变量:能隙和迈斯纳质量。然后我们介绍了描述色超导现象的有效理论。最后是这些理论的一个应用,即计算色超导体里的中微子发射率以及其它输运性质。本文可以作为研究夸克物质理论的入门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物理学进展》期刊2010年02期)
冯波[7](2009)在《夸克物质色超导的复能隙函数和角动量混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珀理论告诉我们,只要费米面附近有净吸引相互作用,系统将不再稳定,两个费米子将形成束缚对,即库珀对。在渐近自由的密度下,QCD的单胶子交换相互作用可以被分成反对称的叁重态与对称的六重态,其中前者提供吸引相互作用。在中等密度下,交换瞬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吸引相互作用,因此冷密夸克物质的基态不再是简单的Fermi球分布,极有可能发生夸克配对从而形成所谓的色超导态,由此导致冷密夸克物质的一系列非Fermi流体行为。本文利用渐近密度下QCD的微扰性质,探讨了夸克物质色超态的复能隙函数以及一味夸克色超导中的角动量混合效应。因此在第一章,我们简要地介绍了QCD的拉氏量及其基本对称性,并就我们目前所了解的信息对QCD的相图作了简单的描述。在第二章,作为了解色超导理论的基础,我们介绍了电磁超导的BCS理论,其中所涉及的许多概念在色超导理论中同样会被使用。夸克不同于电子,除了带有电荷之外还有非阿贝尔的色和昧自由度,因此色超导具有非常丰富的相结构。在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了2SC、CFL以及一味夸克的色超导态,分析了它们的配对类型以及对称性。除此之外,我们还介绍了其它一些非BSC型的色超导态,如gapless态、LOFF态和BP态等。在自然界中,中子星的内部极有可能出现色超导态。因此,本章的最后一节简单要介绍了与色超导研究有关的中子星的质量半径关系和冷却率。第叁章我们计算了色超导的复能隙函数。硬密圈(HDL)胶子传播子的色电部分被Deybe屏蔽,其相互作用长度与Debye质量成反比,但磁相互作用只是被动力学屏蔽(Landau屏蔽),因此仍然是长程相互作用。考虑到长程的磁相互作用,色超导能隙函数会不同于普通BCS理论的预言,由正比于e~(-c/g~2)变成正比于e~(-c/g)。另外,Landau屏蔽也将导致HDL胶子传播子在复能量平面的实轴上没有定义。因此,色超导的能隙函数在实轴附近将产生一个非零的虚部,也就意味着能隙函数是复数。我们采用电磁超导的Eliashberg理论,自洽地求解了实能量的能隙函数实部和虚部。在具体计算之前,我们考查了宇称和时间反演不变的色超导系统的复能隙函数对能量和动量的依赖关系,并总结得到了分别适用于实能量和虚能量公式的两个定理。该定理在解释有关准粒子极点的问题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由于QCD的微扰性质,在我们所需要的精度范围内,并不用像真正的Eliashberg理论一样通过解一组耦合方程而同时得到实部和虚部。精确到次领头阶时,我们可以忽略虚部对实部的贡献,单独解实部的能隙方程就足够了。在第二节中,我们从一个常数的能隙方程出发利用迭代法求解非线性的实部的能隙方程,其中每一次迭代都转化成一个本征值问题,并利用QCD的微扰性质求解其本征值与本征函数。我们发现只需要迭代一次就足于得到精确到次领头阶的实能量的能隙函数的实部,并且我们的结果与文献中得到的虚能量的实部或者准粒子能量在质壳上的实部都一致。领头阶的能隙函数的虚部也同样只需要一个能隙方程即可得到,这就是虚能量能隙方程的解析延拓。我们发现能隙函数虚部比实部压低一个耦合常数因子,因此对实部的贡献只是次次领头阶。最后,我们讨论了几个与能隙函数虚部有关的问题,尤其是准粒子的极点。第四章我们讨论了一味夸克色超导中的角动量混合效应。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一味夸克库珀对的角动量必须大于零(J>0),类似于~3He超流理论选取库珀对的角动量J=1的态即为文献中的Spin-1色超导。它有四种主要的相结构,即Polar,Planar,A以及CSL态。如果只考虑纵向与横向配对,那么这四种态中仅有CSL态的能隙函数是各向同性,其它叁种态的能隙函数都是非各向同性,我们把前者叫球形态而后者被称为非球形态。QCD的单胶子交换势却包含所有分波的贡献,并且由于夸克之间的单胶子散射振幅存在向前散射奇异性,所有分波的贡献在领头阶都相等,只是在次领头阶才逐渐减小。因此,原则上来说,非球形的能隙函数也应该包含所有的分波,并且由于QCD能隙方程的非线性性质,所有的分波都会混合在一起,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做角动量混合效应。我们首先利用一个非相对论的简单模型讨论了角动量混合的机制,结果表明当配对势中包含所有分波时,能隙函数不能只限制在一个分波,并且由于能隙方程的非线性性质,所有分波发生了混合。接着在第二节利用CJT有效作用量,我们详细考查了非球形的Polar,Planar以及A态。我们发现角动量混合确实在非球形态中发生了,非球形态的能隙函数将要被修正,在其分波展开中所有角动量都有贡献,不过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单胶子交换势的次领头阶效应,高角动量的分波对能隙函数的贡献非常小,而J=1的分波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贡献。不仅如此,角动量混合还降低了Spin-1色超导中非球形态的自由能,但是角动量混合使自由能降低的程度太小,不足于使非球形态的自由能比球形CSL态的自由能更低。即使是自由能与CSL态相差非常小的Planar态(仅相差两个百分点),角动量混合也不足于使其自由能低于CSL态,由此我们猜测,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配对中,角动量混合的非球形态都不会与球形的CSL态更稳定。在第二节的最后部分,我们通过简单的但却严格的证明证实了我们的猜测。最后一节我们初步地分析了有可能改变一味夸克色超导基态的两种情况,即夸克的质量和强磁场。第五章是对本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并对未来可能涉及到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为了避免论文主体内容的烦琐,我们将一些公式的推导细节和证明放在了附录中以方便查阅。(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孙薇[8](2007)在《两味中性非均匀配对态色超导夸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子星的核心处,强大的引力场把核物质密度压缩到正常核态的若干倍。按袋模型的估算,这种条件下核子将互相重迭,使其中的夸克融为一体而形成夸克物质。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是研究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预言,低温高密度的夸克物质是一个色超导体。因此对色超导体的研究将对探索中子星物理,寻求宇宙中的夸克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格点规范的数值方法尚不能用到高密度条件下的量子色动力学,目前对色超导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途经:(a)微扰理论,适用于超高密度的夸克物质,也就是夸克物质的费米能远高于Λ_(QCD)。由于渐近自由,此时的耦合强度很弱。在这种条件下的配对机制主要是通过单胶子交换实现的。(b)NJL有效作用量,适用于中高密度,即中子星核心处可达到的密度。此时夸克物质的费米能量仅为Λ_(QCD)的2~3倍,微扰展开的可靠性很难估计。对色超导的研究只能求助于NJL有效作用量,其中的配对机制来自瞬子效应。由于s夸克质量不可忽略和电中性的要求,参与配对的夸克具有不同的费米动量。这种条件下的色超导有各种可能的结构,其中包括Gapless态,LOFF态和BCS-正常混合态。但夸克物质的基态属于哪种结构在同行之间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QCD的有效模型理论SU(2)NJL模型出发,用数值方法描述不同耦合区间满足色电中性条件的两味LOFF态色超导。我们发现,在弱耦合区域,即不存在中性的2SC态也不存在中性的g2SC态,这时的中性LOFF态是色磁稳定的,而在中等耦合区间,中性LOFF态遭遇色磁不稳定性。与理想色超导不同的是,LOFF态里两味夸克的费米动量不相等,当这种差别达到某一合适的值时,库伯对有非零的总动量,能隙以平面波的形式出现,并且一个库伯对的两个夸克可以非常接近它们各自的费米面,使得库伯对的产生需要的自由能很低。本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温度场论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首先介绍色超导基础及国际上对色超导的研究近况,接着讨论具有强约束的系统的热力学;第叁部分,利用NJL模型研究零温下满足色电中性条件的两味LOFF态色超导,最后给出小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孙薇,侯德富[9](2007)在《两味LOFF态下的色超导》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色超导理论被提出以来,通常考虑的是参与配对的夸克的化学势不相等时的情形。当化学势的差别达到某一合适值时,库柏对就有非零的总动量,这就是Larkin-Ovchinnikov-Fulde-Ferre(LOFF)态。这种形式的夸克凝聚自发破坏了平移不变性和旋转不变性,导致能隙以晶格的形式周期性变化。在中等重子数密度区的基础上,从SU(2)NJL模型出发描述两味LOFF态,并通过平均场近似,引用N-G基底、傅立叶变换和频率求和等方法得到热力学势,进而通过热力学势对序参量求偏导得到耦合的Gap方程,并使用数值法解耦合方程找到LOFF态的窗口。(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07年01期)
王凌峰[10](2004)在《高密度核物质下的色超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相变热力学理论和场沦的关系。我们强调在量子场论中必须引进序参量场,则相变的讨论就类似于Goldstone bosons的产生。如果我们只讨论一级相变,Goldstone bosons场就足够了:如果要讨论二级相变,则必须讨论一系列的场,这些场构成一个对称群的表示。我们也将这一思想用到色超导中。 在引文中,我们首先简介了国际上对色超导的研究近况。高密度QCD的特征同早期宇宙的形成,天体物理中中子星的特征,以及重粒子的碰撞等有密切的联系。夸克对不能是色单态,因此<qq>凝聚破坏了色对称性。这种破坏同电磁规范不变性在超导中的破坏相仿。因此可以被称为色超导。这种凝聚同QCD在低密情况下<q~+γ_0q>的凝聚大不相同。在低密度低能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费米子q~+γ_0q的凝聚,使真空能量降到最低。但是色味对称性不会破缺。因此不会有qq,q~+ q~+的凝聚。当密度增大时,色味对称性会破缺,造成qq,q~+q~+的凝聚。到现在为止研究非微扰QCD的主要技术有:格点规范理论[22],QCD的总规则[23],瞬子逼近[24],MIT口袋模型[25],手征口袋模型[26],拓扑代数孤立子模型[27],BS方程逼近[28]。以上技术和模型均有局限性。 在第二章中,我们给出了相变的定义。一阶相变是:某些热力学量(如流体密度,磁体的磁化)通过某些点时变化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变化的量称为序参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使两个相互竞争的状态靠得更近,和让两个状态变得一样,这种方式是有可能改变2阶动力学变量的。这时,序参量的不连续性消失了。这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个相变点称为临界点,或2阶相变点。 有效势城们定义为: r[们=一”厂【川 在上面、是4维体积。有关V[们的稳定点的非。解导致了对称性的自发破缺。我们能展示对于破缺的每个生成元,对应产生一个无质量的G川dstone粒子。 我们研究的物体是电子和电磁场。因为库铂对的反应形成超导体。在场论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库铂对场作为序参量。在超导体的相变中,库铂对的场算子的真空期望值不为o。这就破坏了U(l)对称性。因此,电磁规范不变性自发破缺。文中将简单讨论电超导的产生,消失。类比电超导,我们可以讨论色超导的产生,消失。 我们己经知道超导性是费米子对形成造成的。对于先前的讨论,那些高夸克密度的系统可以用场来描述。 在有效作用量中,我们能研究定域和非定域凝聚。而GCM双定域场是处理这种问题很有效的方式。由于夸克质量远小于,,。,故可忽略不计。关键词:相变;序参量;自发破缺;色超导(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9-16)
色超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对致密物质结构性质的研究已经进行很多年了,从1932年发现中子以来,人们对中子星的研究领域尤为关注。人们已经了解中子星的内核可能出现超子,夸克,介子凝聚等奇异粒子。近十年内还有人提出可能出现不同的色超导夸克物质相,或者星体本身就是色超导夸克星等等。中子星的核心结构性质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中子星的内核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色超导相。其中广为人们接受的色味锁闭夸克相(CFL)被认为是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基态,本论文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来描述强子物质相,用MIT口袋模型来描述CFL夸克物质相,来讨论中子星的结构性质。本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首先,讨论了奇异强子物质中子星,在强子相寻找到了较硬的状态方程(EOS)。2010年Demorest及其合作者发现了大质量中子星J1614-2230(质量为(1.97±0.04) M⊙,约2.0M⊙),这在天体物理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Demo10]。由于本文在讨论中子星的结构性质时,侧重关注大质量中子星的获得,所以首要任务是选取比较硬的状态方程。这样才能保证在后面讨论混合星的时候能够尽量得到大质量的星体。对于由强子物质构成的中子星,我们利用RMFT研究结果表明,在九个核子参数组中用NLSH参数组所得到的状态方程最硬,星体的最大质量较大,可达到大质量中子星J1614-2230的数据范围。即使加入超子,降低了星体的最大质量,但降低的幅度也不是很大。其次,我们讨论了由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组成的奇异夸克星,研究产生了得到大质量的CFL色超导奇异夸克星的条件。由于CFL夸克物质是用热力学势描述的,其中含有奇异夸克质量、袋常数和能隙叁个物理量,它们叁者对CFL夸克物质的压强,能量密度都有影响,从而对状态方程和中子星的质量半径产生影响。我们在MIT袋模型下,总结了上述叁个量的变化对CFL奇异夸克星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隙和袋常数的变化对中子星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大一些,而奇异夸克质量的变化对中子星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极小。并且从结果看奇异夸克质量和袋常数产生的影响与能隙产生的影响效果是相反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要想得到J1614-2230大质量纯CFL夸克星,我们应该在能隙一定时尽量降低袋常数,在袋常数一定时尽量提高能隙,也由此可以断定只要夸克之间有强相互作用(比如色超导)而非自由,那么大质量的星体是可以由CFL夸克物质组成而成为CFL夸克星的。这个结论是与文献[Demo10]是一致的。再次,讨论了含有强子+CFL色超导夸克混合相的混合星的结构性质,提出了得到含有强子+CFL夸克混合相的大质量混合星的条件。中子星中,从外壳到内核,随深度的增加,从核物质到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的相变是可以发生的。当忽略表面张力和库仑相互作用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强子物质和CFL色超导夸克物质之间构建混合相,探讨由它们组成的混合星的结构特性。2010年Demorest及其合作者发现了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中子星[Demo10]。这一发现为描述致密物质的状态方程提供了新的限制。通过对其整体性质的拟合,重点讨论了色超导能隙对含有强子+CFL夸克混合相的混合星的影响,我们发现了很有意义的结果。随着能隙的增加,在质量半径关系图中出现了叁个区域:(1)强子相+CFL色超导夸克相的混合区域(△=0~100MeV)。表示星体可以有一个强子+CFL夸克的混合相核,并且证明了在此区域中的星体是几乎接近于强子星的混合星。(2)纯CFL色超导夸克相区域(△=150MeV~200MeV)。此时中子星成为纯CFL夸克星。(3)中间过渡区域(△=100MeV~150MeV)。这时混合星表现出一种从强子星到CFL夸克星的过渡行为。随着能隙的增加,最大质量星体的质量和半径经历了从强子星区域,经过过渡区域,进入了CFL夸克星区域。同时我们发现了在我们的参数下,在低能隙高袋常数处找到了J1614-2230大质量混合星。在高能隙低袋常数处找到了J1614-2230大质量纯CFL夸克星。最后,讨论了含有CFL色超导夸克核心的第叁类致密星,提出最有可能的第叁类致密星应该是带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早在40多年前,人们发现在中子星之上的一个不稳定的区域之后紧跟着一系列稳定的致密星。这一系列致密星的稳定分支就是所谓的第叁类致密星(TF)。Glendenning等人发现第叁类致密星是从强子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机制所致。我们利用平均场理论采用NLSH参数组求解强子相状态方程,利用MIT口袋模型求解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状态方程,依照Glendenning方法构建强子物质+CFL色超导夸克物质的混合相,我们计算了含有强子+CFL夸克混合相的混合星的状态方程,从状态方程曲线上看,声速(dp/dε)在强子相和CFL夸克物质相的相变的开始点是不连续的,这首先表明了第叁类致密星可能出现。接下来,我们找到了出现第叁类致密星的CFL能隙范围,是在100MeV~150MeV之间。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利用NLSH参数组对具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进行计算,结果第叁类致密星出现在很宽的能隙范围内(△=100MeV~150MeV),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在200多个状态方程中,只有TM2参数组给出的状态方程通过由强子到正常夸克物质的相变可以得到第叁类致密星[Sche00],而且袋常数的变化范围很窄(176MeV≤B1/4≤182MeV)。我们还利用NL3参数组对具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进行计算得到了相类似的结果,即第叁类致密星出现在很宽的能隙范围内(△=97MeV~150MeV)。因此,与早期的研究结果对比,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第叁类致密星是具有纯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另外,在具有CFL夸克物质核心的第叁类致密星出现的区域,都有可能出现双子星,若通过精确地观测发现相结构不同的双子星,则可能表明具有CFL夸克核心的混合星的存在,也表明了从强子相到CFL夸克相相变的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超导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红岩,许妍.CFL色超导能隙对混合星性质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2].王红岩.CFL色超导夸克物质与混合星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庞锦毅.色超导物质中的涨落和激发模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4].武苹苹.磁场中的一味夸克色超导和质量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文力.色超导相下旋转中子星质量半径关系与一味色超导相变潜热计算[D].华中师范大学.2010
[6].王群.夸克物质中的色超导性理论简介(英文)[J].物理学进展.2010
[7].冯波.夸克物质色超导的复能隙函数和角动量混合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8].孙薇.两味中性非均匀配对态色超导夸克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9].孙薇,侯德富.两味LOFF态下的色超导[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7
[10].王凌峰.高密度核物质下的色超导[D].四川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