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论文_卜秋宁,王术艺,李宗锋,李军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戊型肝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炎,病毒,大肠杆菌,流行病学,磷酸化,干扰素,蛋鸡。

戊型肝炎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卜秋宁,王术艺,李宗锋,李军良[1](2019)在《秦皇岛地区孕妇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及临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秦皇岛地区孕妇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的血清流行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定期产检的86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非孕女性8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HEV IgM、抗-HEV IgG抗体。所有标本均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孕妇抗-HEV IgM阳性率为3.82%,高于非孕女性(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HEV感染的孕妇ALT、AST、TBil、DBil检测均值高于急性HEV感染的非孕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抗-HEV IgM(6.49%)和抗-HEV IgG(22.73%)阳性率明显高于孕早、中期(P<0.05)。孕晚期急性HEV感染者其ALT、AST、TBA、TBil、DBil检测均值高于孕早、中期(P<0.05),Alb检测均值低于孕早、中期(P<0.05)。结论秦皇岛地区孕妇人群存在HEV感染,HEV感染可引起孕妇(尤其孕晚期)较严重的肝损害,应高度重视孕妇戊型肝炎的防控。(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贡嘎,达娃卓玛,索朗斯珠[2](2019)在《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戊型肝炎病毒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的病原体之一,且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发展中国家。但现阶段在中国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尚不完整本文对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纪汉斌,何秋霞,赵勇琴,杨臣臣,毕艳红[3](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控TLR3信号通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导致急性戊肝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基因IV型HEV感染A549细胞模型,研究病毒感染后TLR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β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分析磷酸化IRF3(pIRF3)和IKKε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HEV感染A549细胞后细胞内IFN-β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pIRF3及IKKε蛋白在病毒感染后表达量显著下降.基因Ⅳ型HEV能够抑制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IRF3的磷酸化及IKKε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IFN-β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EV复制机制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郑高颖,何书海,张玉利,张亚,袁世玉[4](2019)在《禽戊型肝炎病毒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共感染诱发鸡大肝大脾病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山东某种鸡场父母代种鸡出现产蛋下降、死亡率上升以及剖检所见肝脾肿大的原因,对发病鸡进行了PCR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PCR结果显示:被检10只鸡中8只为禽戊型肝炎病毒(HEV)阳性、5只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阳性,HEV与ALV-J双阳性有4只。HEV与ALV-J共感染鸡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细胞坏死和汇管区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同时部分肝内汇管区周围及肾脏间质可见髓细胞样瘤细胞,脑神经元坏死,肠绒毛脱落、坏死。检测结果提示本次蛋鸡大肝大脾病为HEV与ALV-J共感染引起。(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7期)

梁燕飞,朱明君,成子强[5](2019)在《禽戊型肝炎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某鸡场送检的6只140日龄海兰褐蛋鸡,125日龄开始产蛋,随即发病,并出现死亡,死亡频次由3~4只/d逐渐增加至60~70只/d。为确诊病因,对送检的6只病鸡进行了剖检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病原学检测,病死鸡剖检可见心包膜肥厚,体腔内有多量积水,肝脏肿大、淤血;镜检可见大肠杆菌;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表现以淋巴细胞和异嗜性细胞浸润为主的肝炎;PCR检测和序列比对结果鉴定其原发病原为禽戊型肝炎病毒(HEV)。确诊病因为HEV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5期)

梁燕飞,朱明君,成子强[6](2019)在《禽戊型肝炎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2018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某鸡场送检6只海蓝褐蛋鸡,送检病鸡日龄为140天,125日龄时开始产蛋,随即发病,并出现死亡,死亡频次由每日3-4只,逐渐增加至每日60-70只。为确诊病因,对送检的6只病鸡进行了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病原学检测,病死鸡剖检可见心包膜肥厚,体腔内有多量积水,肝脏肿大、淤血;镜检可见大肠杆菌(E. coli);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主要表现以淋巴细胞和异嗜性细胞浸润为主的肝炎;PCR检测和序列比对结果鉴定其原发病原为禽戊型肝炎病毒(HEV)。综上所述,确诊本病例病因为禽戊型肝炎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陈孟龙[7](2019)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重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确定最终结论,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方法研究开展时间在2016.03.16~2018.04.15期间,纳入样本例数共计85例,均为我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样本均行临床检测,依据得出检测相关数据确定最终研究结论。结果轻症肝炎患者感染重迭2例,重迭率4.76%;中症肝炎感染重迭9例,重迭率28.12%;重症肝炎感染重迭11例,重迭率45.45%,可见,肝炎病症越严重感染重迭率越高。结论 HEV是致使乙型肝炎患者重症化的主要因素,对其重迭感染与乙型肝炎严重程度加以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0期)

卢井才,宋月爽,刘大维,闫慧,孙世洋[8](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ORF2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ORF2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基因合成获得HEV ORF2目的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并在sf9昆虫细胞中优化表达;采用超声、硫酸铵沉淀及层析纯化HEV ORF2蛋白,免疫小鼠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制备的重组杆状病毒滴度为1×108 PFU/m L;重组蛋白表达条件MOI为1,收获时间为5 d时,表达量最高为20 mg/L;通过纯化获得HEV ORF2蛋白纯度> 95%;其疫苗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HEV ORF2蛋白,该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且制备的HEV ORF2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预防性疫苗。(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袁悦,李欣,郭昌明,马振乾,胡俊英[9](2019)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对猪群粪便HEV抗原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大肠杆菌表达及纯化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P1重组蛋白制备的抗体,建立了检测HE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吉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猪群HEV的感染进行了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方阵滴定法确定鼠源捕获抗体IgG最佳包被量为0.2μg,兔源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500。对大量阴性粪便进行了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确定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EV的判定标准,即当D_(490)≥0.235判定为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该方法与RT-PCR方法相比,操作简单、便于基层推广使用。对吉林省、辽宁省不同地区猪群粪便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期的猪群均存在着HEV感染,感染率为9%~33%。本试验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HEV抗原,为HEV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曹玉锋[10](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反向遗传学平台的建立及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体,它所引起的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EV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除了感染人类外,也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其中,猪感染HEV呈现亚临床感染,其带毒率远高于人群。研究发现,HEV基因3型和4型在人群和猪群中可能存在跨种传播。同时,由于目前仍无体外持续支持HEV复制的传代细胞系,严重影响了HEV相关研究的进展。因此,调查HEV在猪群中的感染情况,建立拯救HEV活病毒或类似病毒物质的技术平台,对HEV感染机制、致病机理的研究及控制和净化戊型肝炎这一人兽共患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ELISA法对长春地区8个猪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的1008份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该地区猪群HEV IgG抗体阳性率高达63.89%~83.33%;2~4月龄猪HEV IgG阳性率为58.79%,显着低于5~7月龄猪的抗体阳性率88.39%(P<0.05)。采用RT-PCR法对6家猪场的313份新鲜猪粪便样品进行HEV病原学检测,结果6个猪场均检出HEV RNA,检出率为4.4%~40.9%。其中41份为HEV RNA阳性,总检出率为13.1%。进一步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发现9份样品扩增出3型HEV的序列,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1.4%~99.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6%~100%之间;32份阳性样本扩增出4型HEV的序列,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4.8%~97.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5.7%~99.1%之间。该研究揭示了长春地区猪群HEV的感染现状及基因型别,首次报道了该地区基因3型HEV的感染。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3型HEV的流行及进化信息,采用RT-PCR法扩增获得了HEV CCST-517和CCJD-517毒株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两株HEV病毒基因组大小分别为7248 nt和7319 nt,二者具有典型的HEV基因组结构,包含5′和3′非翻译区(Noncoding region,NCR)及ORF1、ORF2、ORF3叁个开放阅读框。遗传进化分析表明,长春分离株与1、2、3及4型HEV代表株的同源性分别在73.4%~73.7%,73.2%,80.4~90.4%,75.1%~75.7%之间,其中与日本人源3型HE-JA10株及美国人源3型HEV-US2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0.4%和89.5%,叁者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同属HEV 3a亚型,这是国内首次鉴定出的完整基因组的3a亚型HEV毒株。进一步重组分析显示,长春分离株基因组4500nt~5500nt区域存在基因型内的重组现象,重组位点分别位于4675nt与5075nt,表明长春分离株的ORF1/ORF2/ORF3衔接区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来源于日本HE-JA10株与美国HEV-US2株的部分片段。该发现将为进一步揭示国内HEV流行现状、病毒进化及跨种传播机制等方面提供依据。利用HEV长春分离株全长基因组构建了基于T7启动子的原核感染性克隆HEV-N7Z,同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5'NCR替代HEV 5'NCR的嵌合感染性克隆HAV-HEV-N7Z和基于CMV启动子的真核感染性克隆HEV-VR1012,并将上述构建的感染性克隆分别与T7 RNA聚合酶表达质粒PCI-DE3共转染(HEV-N7Z/PCI-DE3、HAV-HEV-N7Z/PCI-DE3)和单独转染(HEV-VR1012)人胚肺二倍体2BS细胞、293T细胞、L-O2细胞及HepG2细胞,连续盲传3代,观察细胞病变及病毒的拯救情况。结果显示,HEV-N7Z/PCI-DE3质粒共转染L-O2细胞组及其细胞裂解物在L-O2和2BS细胞盲传3代后均产生疑似CPE病变,经RT-PCR、ELISA、Western Blot检测拯救病毒均呈阳性,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30 nm的完整病毒粒子;HAV-HEV-N7Z/PCI-DE3共转染组,只有2BS细胞初代转染组出现疑似CPE现象,RT-PCR、Western Blot、ELISA检测均显示阳性,但电镜下未观察到完整病毒粒子;HEV-VR1012真核转染组除了初代转染的293T及HepG2细胞RT-PCR检测阳性外,其他各项检测均为阴性,也未见明显CPE现象,电镜观察未发现完整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表明HEV-N7Z/PCI-DE3原核启动子病毒拯救系统可以有效拯救出HEV,且对HEV的拯救效率明显优于基于CMV启动子的真核病毒拯救系统,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EV致病机理、感染机制及遗传变异奠定基础。为有效地防控和净化HEV的猪群感染,本研究在HEV重组亚单位疫苗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截取CCJD-517株ORF2区第439~617位氨基酸编码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克隆至pET-M28a载体,构建HEV179-3/pET-M28a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肠杆菌BL21(DE3),挑取阳性表达菌株经发酵培养,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约为40%,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该蛋白可自主组装为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表达产物经初提、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不低于95%,纯化蛋白经铝佐剂吸附后配制候选疫苗,免疫不同品系小鼠,观察不同免疫途径、不同免疫剂量的免疫效果及抗体消长等情况。结果显示,NIH鼠免后抗体滴度显着高于KM鼠(P<0.01)及BALB/c鼠(P<0.01),表明NIH鼠对HEV179-3抗原更为敏感;皮下免疫途径产生的抗体滴度显着高于腹腔(P<0.05)及肌肉免疫途径(P<0.01);12μg及6μg剂量组抗体滴度显着高于3μg剂量组(P<0.01,P<0.05),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抗体消长曲线表明,小鼠免疫后2周HEV IgG抗体滴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免后第6周抗体滴度达峰值1:262144,随后抗体滴度又逐渐回落至1:131072,直至免后12周,未见抗体滴度进一步下降,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该结果为猪戊型肝炎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戊型肝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戊型肝炎病毒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的病原体之一,且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发展中国家。但现阶段在中国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尚不完整本文对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戊型肝炎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卜秋宁,王术艺,李宗锋,李军良.秦皇岛地区孕妇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及临床特征[J].肝脏.2019

[2].贡嘎,达娃卓玛,索朗斯珠.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3].纪汉斌,何秋霞,赵勇琴,杨臣臣,毕艳红.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控TLR3信号通路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郑高颖,何书海,张玉利,张亚,袁世玉.禽戊型肝炎病毒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共感染诱发鸡大肝大脾病的分析[J].中国家禽.2019

[5].梁燕飞,朱明君,成子强.禽戊型肝炎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J].中国家禽.2019

[6].梁燕飞,朱明君,成子强.禽戊型肝炎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断[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7].陈孟龙.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卢井才,宋月爽,刘大维,闫慧,孙世洋.戊型肝炎病毒ORF2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评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9].袁悦,李欣,郭昌明,马振乾,胡俊英.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对猪群粪便HEV抗原的检测[J].中国兽医学报.2019

[10].曹玉锋.戊型肝炎病毒反向遗传学平台的建立及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戊型肝炎病毒粒子病毒的叁维图...电镜下戊型肝炎病毒粒子结构图猪戊型肝炎病毒RT-nPCR的电泳结...戊型肝炎病毒的地理分布戊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样品与蛋白...

标签:;  ;  ;  ;  ;  ;  ;  

戊型肝炎病毒论文_卜秋宁,王术艺,李宗锋,李军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