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室内空气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气质量,室内,污染物,空气,室内空气,风量,污染源。
室内空气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贾佃青,刘锐,张卫国,刘振业[1](2019)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对关键控制点采取措施后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监测结果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状况,为制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对张家口市崇礼4家滑雪场所室内空气卫生质量进行监测。结果张家口市崇礼不同滑雪场所、不同类别场所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类别场所监测项次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4家滑雪场所的游泳场馆、宾馆、沐浴场所、电影院、健身房、KTV空气卫生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 03,P <0. 05)。结论应继续加强关键控制点研究,确保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9年12期)
曾彪,何中凯[2](2019)在《健康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人平均有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PM2.5等悬浮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叁大类,室内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我国颁布了《室内空气质量标(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9年23期)
赵越[3](2019)在《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热度持续升高,很多居民认为中国室内装修污问题严重,甚至质疑是否在标准制订上存在问题,比较了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异同,分析了造成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的原因,并对未来建立和谐绿色人居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23期)
侯立安[4](2019)在《健康中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意见》明确了15个专项行动,其中第6项专项行动是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本文来源于《养生大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杨耀青[5](2019)在《我市检测产业趋向规模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乔迁新居或是重新装修后,不少住户会担忧室内空气质量存在问题。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视,与之相关的检测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大西安检验检测产业聚集度日渐提升,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然而,面对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概念、项目和数据(本文来源于《西安日报》期刊2019-11-01)
陈凤娜,高峣,张惠敏,黄东星[6](2019)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的通风需求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风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一项基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的通风需求定量计算方法。文中阐述了建筑最小通风量、通风作息需求与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污染源类型、源特性、源强度等相关要素的关系,并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方法,用工程计算案例说明建筑存在单种污染物或多种污染物迭加时的通风需求。(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邹丽,罗辉,胡迪,申逸骋,杨彬[7](2019)在《一种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气污染不断加剧,人们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种改善空气质量的设备、装置、服务不断涌现,政府和权威部门也颁布了各种标准和规范,严格管理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相关设备仪器。在调研当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发膜分离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集成度更高,自动化智能化层次更高,使用更方便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陈怀宇,林奇,刘文伟,王菲凤[8](2019)在《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综合评价室内空气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典模糊数学理论发展建立的属性识别模型可有效将复杂多因素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判和定量排序,提出以熵权-属性识别理论复合模型用于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理论内涵和计算方法,并对某高校不同类型室内环境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室、办公室空气质量最佳,为一级;其次是宿舍,为二级,主要污染物为氨;休息室中TVOC、苯等多项指标超标,属于叁级,亟待改善。该模型不仅能科学合理地反映不同类型室内空气质量的综合现状,同时能直观体现出各评价因子的贡献差异和特征,是一种简便明晰、结果客观的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文健,胡娉[9](2019)在《绿色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绿色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介绍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探讨了广东省建筑企业,对广东省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建筑物室内可吸入颗粒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室内甲醛物质存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室内人造板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室内地毯和壁纸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室内涂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最后提出应用绿色材料的室内空气质量分析,这些分析包括绿色材料各成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和室内各区域空气质量分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胡仲怡[10](2019)在《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关键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场所中室内是作为主要的场所,人体的健康是室内空气质量直接所影响的。室内空气中不但有二氧化碳、微生物等物质,同时还伴有建材散发的大量有害气体,例如甲醛等。有害气体都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为此,针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查技术的研究就是相当重要的。(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8期)
室内空气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引言人平均有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PM2.5等悬浮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叁大类,室内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我国颁布了《室内空气质量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贾佃青,刘锐,张卫国,刘振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滑雪场所对关键控制点采取措施后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监测结果评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
[2].曾彪,何中凯.健康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计算分析[J].建筑.2019
[3].赵越.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比较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4].侯立安.健康中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J].养生大世界.2019
[5].杨耀青.我市检测产业趋向规模化[N].西安日报.2019
[6].陈凤娜,高峣,张惠敏,黄东星.基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的通风需求分析方法[J].建设科技.2019
[7].邹丽,罗辉,胡迪,申逸骋,杨彬.一种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法的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9
[8].陈怀宇,林奇,刘文伟,王菲凤.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综合评价室内空气质量[J].环境工程.2019
[9].文健,胡娉.绿色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10].胡仲怡.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关键检测技术[J].环境与发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