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山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土,桩基,山区,桥梁,黄土高原,铝土,地下。
黄土山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韩之江,刘晓健,郝宪武,刘志华[1](2019)在《黄土山区高陡边坡水毁对桥梁桩基安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了解黄土山区高陡边坡水毁对桥梁桩基安全的影响,在对山西省典型黄土山区4条高速、174座桥梁下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黄土地区现场桩基静载试验,应用FLAC~(3D)建立黄土山区高陡边坡地形桥梁桩基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高陡边坡水毁崩塌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桩基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及有效桩长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临坡距的减小,桩基承载力不同程度降低,临坡距越小,桩基承载力影响越大;桩基承载力降低主要是由于桩侧土体缺失导致桩侧摩阻力无法完全发挥,桩端阻力影响不大;临坡距越小,斜坡失效桩长越大,有效桩长变短;高陡边坡水毁显着改变了摩擦桩的承载特性,危及桥梁下部结构及运营安全。(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黄丹,杨超,史采星,郭利杰[2](2019)在《吕梁山区表层黄土似膏体充填适应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梁山区铝土矿资源大多适合于地下开采,随着内陆地区铝土矿价格持续走高,其矿石价值已具备应用充填法开采的条件,地下铝土矿充填开采是铝土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新课题。当前对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时产出的赤泥废料不具备进行规模充填的技术条件。地下铝土矿山井巷工程大部分为脉内布置,废石量不足,地下铝土矿山充填开采面临着充填骨料匮乏的难题。通过充填骨料探索性试验,因地制宜选择黄土作为吕梁山区地下铝土矿山的充填骨料,开展了黄土胶结充填物化参数、粒级分析、浆体流动性、泌水率和强度配比等试验。研究表明:①黄土充填料浆能够以似膏体的形式泵送进入采场;②工业性试验表明,黄土作为充填骨料在灰砂比为1∶6、料浆浓度≥68%、泌水率≤3%的条件下,具备似膏体特性,28 d充填体强度≥0.8 MPa,满足某地下铝土矿回采对充填体强度及矿山充填能力的要求,有助于解决该矿山在充填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充填骨料不足和顶底板遇水泥化问题,可为控制铝土矿开采地压及提高回采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9期)
贺斌,陕永杰[3](2019)在《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调查——以西北陈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心化是我国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传统农区乡村人口及其属性的调查,从村民整体和农户两个角度出发,对西北陈村的人口结构及其特点和农户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宅基地空废化问题严重等,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农村财经》期刊2019年09期)
汤伏全,董龙凯[4](2019)在《基于D-InSAR监测黄土沟壑山区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黄土沟壑区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探讨D-InSAR技术监测的可行性。以彬长矿区亭南煤矿为例,采用5景Sentinel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生成矿区形变结果并与水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准数据与D-InSAR处理的形变结果有着差异,不过两者在走势上是大致相同的,D-InSAR技术能够反映出黄土沟壑区地表沉陷趋势。将雷达视线方向形变转换为地表叁维形变,D-InSAR监测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矿区地表移动规律。(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王磊,韩之江,吴佳佳[5](2019)在《山西省黄土山区桥梁下部水毁调查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了解山西省黄土山区运营桥梁下部水毁概况及其成因,采用现场调研、数理统计方法,针对山西省典型黄土山区4条高速公路、174座桥梁桥址水毁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广泛收集,结合山西省黄土山区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特点及桥址排水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等资料对水毁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桥梁下部水毁演变过程基本规律,对运营及新建桥梁提出了工程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认为:桥址水毁演变最终导致桥梁墩台桩基不同程度外露,极易发生潜在灾害危险,危及桥梁下部结构及运营安全。(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尚小平,张永胜,蒋兴国[6](2019)在《西北黄土高原山区河流健康调查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西北黄土高原山区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建立健康调查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健康评估方法,并对河流水文、物理形态、生物、水环境、社会服务功能等状况进行充分理解和综合评估,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河流健康状况,是实施"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最基础工作。(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9年06期)
孔令琨,孔德斐,白旭光[7](2019)在《黄土山区桥址水毁对桥梁桩基承载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了解黄土山区桥址水毁对桥梁桩基承载的影响,在对山西省典型黄土山区4条高速、174座桥梁下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黄土地区现场桩基静载试验,应用FLAC~(3D)建立黄土山区桥梁桩基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桥址水毁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桩基承载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桩基水毁外露长度增大,桩基竖向承载力减小;桩顶回弹量变大,桩长越长,桩顶回弹效应越明显;随着水毁进一步深入,桩侧土体通过不断的应力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水毁深度与桩端阻力呈负相关,桩侧摩阻力变化随水毁外露长度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静儒,陕永杰,薛濡壕[8](2019)在《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测度——以浮山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浮山县的农村空心化水平,从自然区位、人口、农业生产3个要素,通过AHP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对研究区各行政村的空心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自然和区位空心化方面呈现出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农业生产要素的空心化方面呈现出中部、西南部高,中南部和北部低的特征;人口空心化方面呈现出南部和中部高,西北部和东部低的特征;综合上述3要素,浮山县的空心化呈现出东部、南部高,中西部低的总体特点。并基于上述分布特征,提出加强交通建设和土地整治等措施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志斌[9](2019)在《黄土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介绍,对黄土山区公路桥梁设计中桥型选择、墩台布设、基础刷坡防护及桩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重点对桩基设计中自由桩长、湿陷性黄土负摩阻和安全储备的取值进行了阐述,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与。(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安拴霞,田毅[10](2018)在《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科学合理、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系统论角度,结合中国晋南黄土丘陵土石山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引入多目标(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多尺度(工程、流域、县乡)整治思想,兼顾草本灌木植被生态保护、土壤抗侵蚀要求,以行政村为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法,开展了晋城市泽州县的县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划定。研究表明,该类地区以地貌为主要因子,结合植被类型、土壤分布特征,以保水、保肥与保土为重点,划分为:低中山草灌褐土整治区,低中山、丘陵褐土性土整治区;平原褐土性土、红黏土整治区,丘陵褐土性土整治区及低中山草灌、褐土性土整治区五类区域,研究结果对此类地区的土地整治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S2期)
黄土山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吕梁山区铝土矿资源大多适合于地下开采,随着内陆地区铝土矿价格持续走高,其矿石价值已具备应用充填法开采的条件,地下铝土矿充填开采是铝土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新课题。当前对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时产出的赤泥废料不具备进行规模充填的技术条件。地下铝土矿山井巷工程大部分为脉内布置,废石量不足,地下铝土矿山充填开采面临着充填骨料匮乏的难题。通过充填骨料探索性试验,因地制宜选择黄土作为吕梁山区地下铝土矿山的充填骨料,开展了黄土胶结充填物化参数、粒级分析、浆体流动性、泌水率和强度配比等试验。研究表明:①黄土充填料浆能够以似膏体的形式泵送进入采场;②工业性试验表明,黄土作为充填骨料在灰砂比为1∶6、料浆浓度≥68%、泌水率≤3%的条件下,具备似膏体特性,28 d充填体强度≥0.8 MPa,满足某地下铝土矿回采对充填体强度及矿山充填能力的要求,有助于解决该矿山在充填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充填骨料不足和顶底板遇水泥化问题,可为控制铝土矿开采地压及提高回采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山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磊,韩之江,刘晓健,郝宪武,刘志华.黄土山区高陡边坡水毁对桥梁桩基安全影响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黄丹,杨超,史采星,郭利杰.吕梁山区表层黄土似膏体充填适应性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9
[3].贺斌,陕永杰.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调查——以西北陈村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19
[4].汤伏全,董龙凯.基于D-InSAR监测黄土沟壑山区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实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9
[5].王磊,韩之江,吴佳佳.山西省黄土山区桥梁下部水毁调查及成因分析[J].公路工程.2019
[6].尚小平,张永胜,蒋兴国.西北黄土高原山区河流健康调查评估方法研究[J].甘肃农业.2019
[7].孔令琨,孔德斐,白旭光.黄土山区桥址水毁对桥梁桩基承载特性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8].陈静儒,陕永杰,薛濡壕.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测度——以浮山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9
[9].李志斌.黄土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思考[J].公路.2019
[10].安拴霞,田毅.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