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菊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七中330200
中学语文教材颇具情感性,那些美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中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了。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如何把情感教育放到教学当中来,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要想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懂得什么是情感教育;其次是懂得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如上文所言,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急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可以这样认为:语文教学中,情感是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那么,何为情感教育呢?所谓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熏陶、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呢?下面就情感教育的方法,笔者略谈几点拙见:
一、创设学习情境,入境动情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课文内容,均可加以运用。正确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以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类课文时,教师便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
三、注重朗读,表达情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作者会通过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情感凝结在作品中,我们在学习时就要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朗读是理解教材情感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例如诗歌、散文,无需教师过多地分析讲解,只要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自清的《春》很适合朗读,在教学中可这样进行:1.先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的基调。2.按朗读知识和旁批提示,学生自己确定语速、停顿、语调、语气,默读或小声读,理解课文的情感。3.放声朗读,体会课文的情感。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这样反复朗读,做到教材情感和学生情感的融合统一,学生也就深刻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深入挖掘教材,体会情感
所谓深入挖掘教材、体会情感,就是对课文进行精析精讲,在讲析中理解情感。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可以说大都文情并茂,教师首先要被教材的情感所感染,再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析去感染学生。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不同寻常的穿着打扮,正是表现他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讴歌他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这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学生一经感染,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也就由此而萌生,达到了情感教学的目的。
五、课外延伸,情感迁移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课内外相结合,使教材的情感在课外得到了延伸,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只有当教师、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其情感效应,教师要用感情,学生要有感情,做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情感相融共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教师只有在长期的积极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才能使学生受益匪浅,也才能真正与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相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