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吕文华[1](2021)在《石河子周边地区羊五种传染病临床病例调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区由于民族特色与区域独特性,是我国着名的五大牧区之一,羊只存栏量居全国第二位。新疆每年羊场有不同类型传染病发生,给各养殖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同时有些疾病呈慢性病理过程,防控难度很大,严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经济效益,危害整个新疆养羊业。目的:对石河子周边羊养殖场进行绵羊支原体肺炎、巴氏杆菌病、绵羊痘、羊口疮和绵羊肺腺瘤5种传染病临床病例调查,同时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对临床发病的绵羊支原体肺炎病例与人工感染支原体模型进行病理组织学比较,探明石河子周边地区羊5种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为该地区羊群发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解剖的方法对石河子周边羊场石河子1号场、石河子2号场、玛纳斯县某种羊场和芳草湖镇某羊场开展临床发病病例调查。采集病羊及疑似病羊的鼻拭子与肺脏组织利用分子生物学PCR技术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病原序列与国内外代表株进行比对;采集淘汰病羊的不同组织进行固定、切片、染色和观察。结果:1.石河子周边羊场羊四个养殖场均有不同的传染病发生,将所采集的鼻拭子与收集到的组织样品进行了5种传染病核酸检测,临床样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绵羊支原体肺炎43.58%(17/39)、绵羊痘12.82%(5/39)、羊口疮5.12%(2/39)、巴氏杆菌病5.12%(2/39)、绵羊肺腺瘤2.56%(1/39)。但绵羊痘并非自然感染,而是由于免疫失败引发,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2.从收集到的病羊不同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1)绵羊支原体肺炎:自然感染病例肺部未出现明显的间质增生性肺炎病变,肺部主要病变为化脓、气肿、纤维增生与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致密,心肌有轻微坏死;肝脏并无明显病变;脾脏白髓区生发中心变大;肾小囊中有轻微蛋白渗出,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肩前淋巴结有大量巨噬细胞。(2)巴氏杆菌病与绵羊痘混合感染:肺部出现明显化脓团块,肺泡腔出血,肺间隔毛细血管充血;肝脏化脓性坏死;脾脏大量充血、出血,有大量炎性细胞;肾小管间毛细血管充血严重;乳腺间质毛细血管充血,腺泡内大量上皮细胞增生。(3)羊口疮感染:心血管充血明显;肝脏、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无病变;脑组织有轻微出血;舌部有严重坏死;口腔粘膜出现水肿;颌下淋巴结中淋巴滤泡增宽。(4)羊口疮、绵羊痘各组织均未见典型的病毒包涵体;(5)人工感染绵羊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周围充血充血,细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增宽明显。3.对病原PCR检测结果进行测序,利用BLAST在线比对和MEGA7分析其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同源关系最近的是日本株(WP117207184)同源性为82.69%;巴氏杆菌病原与海南株(WP139639179)同源性为100%;羊口疮病原序列同源性最近的是吉林株(MG712417)为97.75%;绵羊肺腺瘤病原同源性最近的是广东株(MK164396)为93.49%。玛纳斯县某种羊场绵羊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较高,呈散发,并无其他疾病。石河子1号场羊绵羊痘呈散发性,但是该病是由于当地免疫失败引起,经测序,确诊为疫苗毒。巴氏杆菌病呈散发病例。石河子2号场多发也为绵羊支原体肺炎,羊口疮发生较少,巴氏杆菌零星发生。其中4个养殖场中,经检测绵羊支原体肺炎发病较为普遍,其中玛纳斯县某种羊场绵羊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最高,芳草湖镇某羊场肺炎发生率为42.85%。人工感染的绵羊支原体肺炎在组织病理学上呈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而自然感染病例组织学并不显着。结论:本项研究通过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对石河子周边地区羊五种传染病进行调查研究,用来丰富和完善新疆关于临床中疾病的研究成果,努力从分子水平上来进一步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了解石河子地区病原与其他地区的遗传差异,为临床人员和兽医提供诊断和防控的科学依据。
尤祥[2](2021)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生布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感染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和通辽扎鲁特旗蒙古族中小学生采用问卷和血清学检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的知晓情况及布病危险行为接触方式,为学校布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布病传播的有效控制。方法:于2019年10月分别在锡林浩特市和通辽市各抽取一个旗县(阿巴嘎旗和扎鲁特旗),并在两个旗县2所蒙古族学校内选择随机抽样方式,对1050名学生采用问卷和血清检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人口学、布鲁氏菌病知识以及与羊发生接触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对分类资料的描述利用构成比和率;利用χ2检验方式实现对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χ2=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1050份,回收问卷1050份,将回答不够完全或者缺少血清检查样本的问卷排除,剩余合格问卷共99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4.29%。提供合格问卷的990人当中,男同学498名,女同学492名,男女比例为1.01:1;年龄最小11岁,最大19岁,其中14~16岁年龄段的同学人数最多,占到总人数的54.14%。2.990名中小学生当中“听别人说起过布鲁氏菌病”的人数为421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2.53%。布病知晓的主要方式和渠道为“听村医或者熟人介绍”,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4.55%(342/990),其次为“看电视、听广播宣传”,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3.94%(138/990),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方式”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0.91%(108/990)。3.学生进行布病相关知识三个方面25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为14.68%,对“动物感染布病”、“人感染布病”和“布病的预防”三方面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依次为15.52%、13.01%、17.80%。中小学生感染人群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为67.22%,未感染人群回答问题正确率为13.61%。感染人群的回答正确率高于未感染人群(χ2=850.187,P<0.001)。4.不同年龄段在“动物感染布病”、“人感染布病”和“布病的预防”三方面问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有22个问题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人得布病”、“动物得布病”和“布病防治”三个方面共计25个问题的答题分数进行统计,最低0分比例为10.40%(103/990),最高11分比例为1.62%(16/990),得分中位数为4分。合格人数(达到7分及以上)为220人,合格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2.22%(221/990)。6.不同人口学与羊接触方式的接触率差异比较,抱羔羊、挤奶、给羊接种疫苗、对羊进行喂食、对羊圈进行打扫在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接触率存在差异(P<0.05);抱羔羊、挤奶、给羊接种疫苗、对羊进行喂食、对羊圈进行打扫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接触率存在差异(P<0.05);帮忙给羊接生、处理掉羔或流产、处理掉羔或流产、抱羔羊、挤奶、帮忙喂食、打扫羊圈卫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居住年限的学生与羊接触方式的接触率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给羊接种疫苗、对羊进行喂食的接触率在知晓问题中得分合格者与不合格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行为习惯的调查中,接触率较高的分别为抱羔羊、对羊进行喂食和对羊圈进行打扫,比例分别达到67.37%(667/990)、61.11%(605/990)和52.22%(517/990),其次为挤奶17.07%(169/990)、给羊接生16.06%(159/990)、给羊接种疫苗12.12%(120/990)和处理掉羔和流产物11.72%(116/990),接触率较低的是屠宰8.18%(81/990)。布病感染与处理掉羔或流产物、挤奶和给羊接种疫苗存在统计学关联(χ2=70.558,P<0.001;χ2=87.556,P<0.001;χ2=90.44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处理掉羔或流产物OR=4.798,95%CI(1.844~12.480)、挤奶OR=5.722,95%CI(2.354~13.908)和给羊接种疫苗OR=4.137,95%CI(1.629~10.506)。结论:1.本此调查内蒙古蒙古族中小学生蒙古族布病感染率2.32%。蒙古族中小学生了解布病有关知识的方式一般是经过村中的医生或者熟悉人进行介绍,学校健康知识教育并不是学生了解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2.蒙古族中小学生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感染人群知晓率高于未感染人群。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14~16岁年龄段和17~19岁年龄段高于11~13岁年龄段。3.蒙古族中小学生经常与羊发生接触,接触方式较多的为抱羔羊、对羊进行喂食和对羊圈进行卫生清扫布病感染与处理掉羔或流产物、挤奶和给羊接种疫苗有关。
籍欣[3](2020)在《家畜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李氏杆菌导致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一般零星散发,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所以对该病的研究与防治也非常重要,现将有关材料整理如下,为家畜养殖提供参考。1发病机理李氏杆菌病有若干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不同种动物之间呈不规则的分布,在自然病例中,内脏型(败血型)李氏杆菌病(有或死脑膜炎)最常见于单胃动物及青年反
岳帅[4](2019)在《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及羊痘病毒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传染性脓疱和羊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我国已成常见病、多发病。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和羊痘病毒都属于痘病毒科,都是双链DNA病毒,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传播迅速,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羊产业的发展和畜牧经济都造成惨重的损失。由于羊传染性脓疱和羊痘在临床上发病特征相似,在血清学试验上可能发生交叉反应,很难鉴别分辨,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和羊痘病毒进行高效、准确的鉴别诊断,为我国养羊业发展贡献力量。共分为以下五部分:1.参照GenBank中ORFV全基因序列(NC005336),使用DNAStar中的MegAlign软件,对序列进行排列、分析和对比,选取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高度保守片段ORFV059,利用Primer Express 3.0.1软件设计荧光PCR引物和探针的设计,扩增片段为63bp。另根据GenBank中Goatpox virus Iraq61分离株(登录号GU119941)OPR30蛋白的基因序列构建反应模板,根据《OIE陆生动物诊断实验和疫苗手册》设计引物和探针,并通过Blast评估和比较,从而保证其特异性,扩增片段为102bp。在检测ORFV的探针5’端标记了FAM荧光素,3’端标记为TAMRA荧光素,在检测GTPV的探针5’端标记HEX荧光素,3’端标记TAMRA荧光素。2.提取病毒核酸作为双重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模板。3.优化双重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和探针的反应浓度及用量,从而筛选出最佳浓度比。4.扩增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用DH5-α进行转化,提取质粒以建立标准品。5.对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只有具有特异性片段的设计出的引物和模板才可扩增出目的片段。用此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羊巴氏杆菌病、羊大肠杆菌病等均为阴性,说明特异性良好;对梯度稀释的病毒阳性质粒检测可知ORFV和GTPV最低可检测出10个拷贝。从吉林省各养殖场收集疑似病料256份,利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出ORFV阳性20份,GTPV阳性39份,阳性检出率与国家行业标准比对结果相近,证明该方法可行。
冯杰[5](2018)在《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疫病是导致养羊业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养羊业存在疫病隐患及威胁、找出其流行传播途径,为兽医防疫部门实施源头控制、精准有效免疫提供依据和措施,这对推动高原山地种草养羊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防止动物疫病所致公共卫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采用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方法,对贵州规模养羊场山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蓝舌病、羔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等疫病进行抽样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0.66%(115/227只份)、蓝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38.69%(53/137只份)、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49.44%(133/269只份)、亚洲I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7.47%(47/269只份)、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77只份)、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平均阳性率0%(0/155只份)、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5.91%(67/421只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23.28%(98/421只份)、山羊痘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7.62%(189/328)、布鲁氏杆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4只份)、弓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75.00%(3/4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羊小反刍兽疫病原平均阳性率50.00%(4/8只份)、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平均阳性率28.57%(2/7只份)、蓝舌病病原平均阳性率14.82%(4/27只份)、魏氏梭菌病原阳性率100.00%(1/1只份)、附红细胞体病原阳性率100.00%(2/2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说明贵州山羊存在小反刍兽疫病毒、魏氏梭菌、支原体、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由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可判定贵州省山羊产业存在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等疫病威胁。因此,在深入做好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防控基础上,将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山羊痘作为贵州山羊重点防制疫病净化目标,制定免疫程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程序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以规模养羊场或以乡镇为单位,推行疫病净化工作,逐只进行病原检测,清除带毒、带病羊只,进而减少养羊业的养殖风险。
张克山,刘湘涛[6](2017)在《不同季节羊传染病防控及注意事项》文中指出1春季羊传染病1.1特点春暖花开的春季,"冬眠"的微生物开始复苏,圈养了整个冬天的羊离开羊舍出去活动,加上初春季节羊的膘情不理想,抵抗力相对较低,给羊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冬季出生的羔羊,在春季断奶时,羔羊本身抵抗力弱加上断奶应激易发生传染病。因此春季必须高度重视羊传染病,做好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定期消毒等工作。1.2易发疾病羊在春季易发生的传染病有: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痘、羊口疮、羊链球菌、羔羊痢疾、羊支原体肺炎和羊布病。
黄佐兴[7](2016)在《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现状调查及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养羊业是新疆北屯垦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羊肉价格逐年攀升,北屯垦区育肥羊场不断增加,由于新疆北屯垦区处于高寒地区,养殖方式落后、养殖技术缺乏、养殖密度大等多种原因,育肥羊各种疾病也不可避免的增多,给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产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查明新疆北屯辖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的种类、特点、发病区域、发生原因以及影响因素,针对发病原因制定出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北屯垦区进行示范和推广,降低育肥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育肥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屯垦区周边181团、183团、187团、188团主要育肥羊养殖区域100余户育肥羊场3万余只育肥羊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包括养殖规模、发病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人员、市场等因素;发病羊只的易感日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药物防治情况;不同团场羊群的免疫防控现状;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喂程序、饲喂方法。同时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对育肥羊场中多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与诊断。结果:1.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现状: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品种为阿勒泰大尾羊、大尾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羊;育肥量每年在40万-70万之间,羔羊采用长期育肥方式、成羊采用短期育肥方式,主要集中在181团、183团、187团、188团,其中主要以全舍饲、舍饲+放牧饲养方式为主,放牧育肥为辅;育肥时间季节不分明,育肥饲料大部分就地取材。育肥方式主要采取异地集中育肥与自繁自育两种方式进行育肥。2.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高发疾病与特点:危害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的主要疾病是梭菌病、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和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病,寄生虫病主要是羊螨病,内科病主要以酸中毒为主,其中内科病对育肥羊的生产影响最小。3.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发病原因与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不良气候及环境因素刺激、疫苗接种不合理、羊只流动频繁而检疫不严、饲草料单一、管理粗放、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市场价格波动是导致育肥羊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4.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与推广应用:根据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了针对北屯垦区育肥羊常见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施。包括适时免疫、定期驱虫、合理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并在北屯4个主要育肥羊饲养团场进行推广和应用,应用效果明显,育肥羊主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
王振[8](2015)在《规模化羊场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养羊业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逐渐增高。然而,潜在的问题也初露端倪,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频率日益增加,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饲养管理水平落后,新型疾病层出不穷,导致细菌病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2014年,宁阳、汶上、莱芜、滕州等多个规模化羊场出现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的传染性疫病,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次疫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屠宰后多有明显的肺炎病变,其致病原因一时难以断定。为深入探明其致病因子,本研究对多个规模化羊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规模化羊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本部分通过对规模化羊场进行的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规模化羊场中传染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较普通病和寄生虫病要高,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5%和4.5%,寄生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0%和2.5%,而普通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和1.5%。羊场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安全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传染性疾病感染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安全防治体系的形成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非常重要。第二部分规模化羊场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本部分从采集的45头份病料中主要分离出80株、5种病原菌。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测定发现病原菌主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溶血曼氏杆菌。通过动物攻毒试验发现,接种12-24小时,各试验组小白鼠均有呼吸困难、活动减少、被毛逆立、采食减少等症状。其中,溶血曼氏杆菌组接种3天后开始陆续全部死亡,肺炎克雷伯菌组接种后第二天开始陆续死亡,两组小白鼠死亡后剖检均能看到肺部严重病变,大肠杆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基本没有死亡。溶血曼氏杆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和葡萄球菌组小白鼠死亡率分别为100%、80%、60%,并且从死亡小白鼠体内能分离到相对应的病原菌,说明溶血曼氏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为强致病菌。选用15种常用药物,用纸片法对分离的几种菌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菌对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和头孢类药物敏感性较强。溶血曼氏杆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和呋喃妥因等抗生素敏感性较强,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强,对呋喃妥因和庆大霉素不同程度敏感,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葡萄球菌对多数药物比较敏感,临床上选用药物一定要注意效果和效益的结合。第三部分导致肺炎的病原菌16S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本部分将从病变肺脏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导致肺炎的病原菌为溶血曼氏杆菌。将该菌与GenBank中登录的PA标准菌株通过DNASta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溶血曼氏杆菌与美国、新疆、广东等地的菌株同源性均在99.5%以上,说明目前地区之间和不同动物源性的溶血曼氏杆菌,16SrRNA序列基因突变较少,这有利于规模化羊场运用分子诊断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采取科学防治手段对曼氏杆菌病进行有效控制。
剡根强,马勋,杨永军,刘振国[9](2001)在《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石河子某羊场 2~ 3月龄羔羊爆发一种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死亡羔羊 70余只 ,经病原学与病理学诊断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感染 ,经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控制了病情。
赵俊平[10](2005)在《宁夏养殖小区羊主要疫病防制体系的构件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兴起的养羊养殖小区在疫病综合防制体系中养羊小区的概念及存在的意义,宁夏养羊业的现状及区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国内外养羊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宁夏羊病防疫现状、发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宁夏养羊养殖小区疫病防制体系的主要构构件探讨和研究,强调必须按照养羊小区主要疫病防制体系所确定的构件即注重隔离饲养、认真检疫、坚持消毒制度、杀虫与灭鼠、免疫预防、药物预防、驱虫、加强饲料管理及注重环境卫生、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加快标准化防疫步伐等。促使现阶段存在的养羊养殖小区羊主要疫病防制体系更加合理,更加贴近实际,更加便于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二、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河子周边地区羊五种传染病临床病例调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羊五种传染病的研究进展 |
1 绵羊支原体肺炎 |
1.1 绵羊支原体肺炎流行特征 |
1.2 绵羊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 |
1.3 绵羊支原体肺炎病理变化 |
1.4 绵羊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测方法 |
2 绵羊巴氏杆菌病 |
2.1 绵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征 |
2.2 绵羊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
2.3 绵羊巴氏杆菌病的病理变化 |
2.4 绵羊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3 绵羊痘 |
3.1 绵羊痘的流行特征 |
3.2 绵羊痘的临床特征 |
3.3 绵羊痘的病理变化 |
3.4 绵羊痘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4 羊口疮 |
4.1 羊口疮的流行特征 |
4.2 羊口疮的临床特征 |
4.3 羊口疮的病理变化 |
4.4 羊口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5 绵羊肺腺瘤 |
5.1 绵羊肺腺瘤的流行特征 |
5.2 绵羊肺腺瘤的临床特征 |
5.3 绵羊肺腺瘤的病理变化 |
5.4 绵羊肺腺瘤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石河子周边地区羊五种传染病临床病例的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样品来源与发病情况 |
1.1.1 石河子1 号场 |
1.1.2 石河子2 号场 |
1.1.3 玛纳斯县某种羊场 |
1.1.4 芳草湖镇某羊场 |
1.1.5 主要试剂 |
1.1.6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引物合成 |
1.2.2 肺脏组织DNA提取 |
1.2.3 肺脏组织RNA提取 |
1.2.4 鼻拭子DNA提取 |
1.2.5 鼻拭子RNA提取 |
1.2.6 PCR扩增 |
1.2.7 测序分析 |
1.2.8 RT-PCR检测 |
2 PCR检测结果 |
2.1 绵羊支原体肺炎PCR扩增 |
2.2 绵羊巴氏杆菌PCR扩增 |
2.3 绵羊痘PCR扩增 |
2.4 羊口疮PCR扩增 |
2.5 绵羊肺腺瘤PCR扩增 |
2.6 数据分析结果 |
3 测序结果 |
3.1 绵羊支原体肺炎测序结果比对分析 |
3.2 巴氏杆菌病测序结果比对分析 |
3.3 羊口疮测序结果比对分析 |
3.4 绵羊肺腺瘤测序结果比对分析 |
4.讨论 |
4.1 石河子1 号场传染病流行特点 |
4.2 石河子2 号场传染病流行特点 |
4.3 玛纳斯县某种羊场传染病流行特点 |
试验二 石河子周边地区羊五种传染病临床病例病理组织学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仪器 |
1.2 方法 |
1.2.1 调查病史 |
1.2.2 临床状态观察 |
1.2.3 病理剖检观察 |
1.2.4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 结果 |
2.1 临床调查 |
2.2 临床状态观察 |
2.3 病理剖检 |
2.4 病理组织学观察 |
3.讨论 |
3.1 石河子1 号场病理组织学特点 |
3.2 石河子2 号场病理组织学特点 |
3.3 玛纳斯县某种羊场病理组织学特点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天根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 |
附录二 TRIZOL法提取肺脏组织RNA |
附录三 天根高效口腔拭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 |
附录四 病毒检测用R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 |
附录五 切片具体操作步骤 |
附录六 四种病原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生布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感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进展与防治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家畜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理 |
2 临床症状 |
3 诊断 |
4 治疗 |
(4)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及羊痘病毒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和羊痘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 羊痘病毒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
2.1 两个重要阈值 |
2.2 重要检测方法 |
2.3 荧光定量PCR在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羊传染性脓疱和羊痘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应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行业标准验证 |
4.4 双重荧光PCR |
4.5 结果 |
4.6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贵州省山羊产业现状及其疫病防控研究进展 |
1.1.1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自然资源 |
1.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山羊品种资源 |
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举措及成就 |
1.2.1 主要举措 |
1.2.2 主要成就 |
1.3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存在的问题 |
1.3.1 企业带动能力弱 |
1.3.2 肉羊育种目标尚未明确 |
1.3.3 草料供应不平衡,季节草料不足现象十分突出 |
1.3.4 日粮搭配不科学,营养不足现象十分普遍 |
1.3.5 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销售难 |
1.3.6 产业服务方式单一,产业支撑力度不够 |
1.3.7 防疫能力不够,重大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
1.4 当前威胁羊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 |
1.4.1 小反刍兽疫 |
1.4.2 蓝舌病 |
1.4.3 口蹄疫 |
1.4.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1.4.5 羊痘 |
1.4.6 羊传染性脓疱病 |
1.4.7 梭菌性疾病 |
1.4.8 羊弓形虫病 |
1.4.9 羊附红细胞体病 |
第二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血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羊血液样本的采集 |
2.1.1.2 检测试剂 |
2.1.2 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小反刍兽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
2.2.2 蓝舌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3 口蹄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4 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5 山羊痘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6 弓形体并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7 布鲁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小反刍兽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2 蓝舌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3 口蹄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4 传染性胸膜肺炎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5 山羊痘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6 羊弓形虫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7 布鲁氏杆菌风险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病原学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检测结果 |
3.2.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5 山羊蓝舌病病原检测结果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5 山羊蓝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病原学检测结论 |
第四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防制措施及对策 |
4.1 整体防制措施及对策建议 |
4.1.1 加强组织领导 |
4.1.2 建立种羊和羊只准入制度 |
4.1.3 科学合理使用优质疫苗 |
4.1.4 全面推进程序免疫 |
4.1.5 全面推进免疫效果监测 |
4.1.6 建立动物疫病控制大数据信息平台 |
4.1.7 实施疫病净化行动计划 |
4.2 主要疫病防制技术措施 |
4.2.1 山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2 山羊口蹄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3 山羊痘防治措施 |
4.2.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
4.2.5 羔羊口疮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6 山羊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
4.2.7 养殖场户春季羔羊痢疾防治措施 |
4.2.8 母羊流产的综合防治措施 |
4.2.9 山羊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
4.2.10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
全文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不同季节羊传染病防控及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春季羊传染病 |
1.1 特点 |
1.2 易发疾病 |
1.2.1 羊快疫 |
1.2.2 羊肠毒血症 |
1.2.3 羊猝狙 |
1.2.4 羊痘 |
1.2.5 羊口疮 |
1.2.6 羊链球菌 |
1.2.7 羊支原体肺炎 |
1.2.8 羊布病 |
1.3 预防措施 |
2 夏季羊传染病 |
2.1 特点 |
2.2 易发疾病 |
2.2.1 羊气肿疽 |
2.2.2 羊李氏杆菌 |
2.2.3 羊坏死杆菌病 |
2.2.4 羊肠毒血症 |
2.2.5 羊炭疽病 |
2.2.6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
2.3 预防措施 |
3 秋季羊传染病 |
3.1 特点 |
3.2 易发疾病 |
3.2.1 羊口疮 |
3.2.2 羊黑疫 |
3.2.3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3.2.4 羊炭疽 |
3.2.5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
3.3 预防措施 |
4 冬季羊传染病 |
4.1 特点 |
4.2 易发疾病 |
4.2.1 羔羊痢疾 |
4.2.2 羊痘 |
4.2.3 羊快疫 |
4.2.4 羊链球菌病 |
4.2.5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4.3 预防措施 |
(7)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现状调查及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发展育肥羊的意义 |
2 国外育肥羊发展现状 |
3 国内育肥羊发展现状 |
4 新疆育肥羊发展现状 |
5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发展现状 |
5.1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品种介绍 |
5.2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发展现状 |
6.育肥羊主要疾病 |
6.1 羊魏氏梭菌病 |
6.2 羊链球菌病 |
6.3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
6.4 李氏杆菌病 |
6.5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7.育肥羊主要疾病与防控模式 |
7.1 国外育肥羊主要疾病及防控 |
7.2 国内育肥羊主要疾病及防控 |
7.3 新疆育肥羊主要疾病及防控 |
7.4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及防控 |
第二章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1 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时间 |
1.3 调查地点 |
1.4 现有资料 |
2 方法 |
2.1 现场调查 |
2.2 临床诊断、剖检 |
2.3 实验室检测 |
3 调查结果 |
3.1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养殖现状 |
3.2 育肥羊主要疾病种类、总体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测情况以及防治措施 |
3.2.1 羊肠毒血症 |
3.2.1.1 总体发病情况 |
3.2.1.2 典型病例临床症状与剖检情况 |
3.2.1.3 发病规律和特点 |
3.2.1.4 实验室诊断情况 |
3.2.1.5 综合诊断情况 |
3.2.1.6 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与实施 |
3.2.2 链球菌病 |
3.2.2.1 总体发病情况 |
3.2.2.2 典型病例临床症状与剖检情况 |
3.2.2.3 发病规律和特点 |
3.2.2.4 实验室检测情况 |
3.2.2.5 综合诊断情况 |
3.2.2.6 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与实施 |
3.2.3 巴氏杆菌病 |
3.2.3.1 总体发病情况 |
3.2.3.2 典型病例临床症状与剖检情况 |
3.2.3.3 发病规律和特点 |
3.2.3.4 实验室诊断情况 |
3.2.3.5 综合诊断情况 |
3.2.3.6 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与实施 |
3.2.4 李氏杆菌病 |
3.2.4.1 总体发病情况 |
3.2.4.2 典型病例临床症状与剖检情况 |
3.2.4.3 发病规律和特点 |
3.2.4.4 实验室诊断情况 |
3.2.4.5 综合诊断情况 |
3.2.4.6 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与实施 |
3.2.5 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 |
3.2.5.1 总体发病情况 |
3.2.5.2 典型病例临床症状与剖检情况 |
3.2.5.3 发病规律和特点 |
3.2.5.4 诊断情况 |
3.2.5.5 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与实施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饲喂方式的关系 |
4.2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时间、季节的关系 |
4.3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地点的关系 |
4.4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疫苗免疫的关系 |
4.5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饲养管理的关系 |
4.6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关系 |
4.7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与市场因素的关系 |
第三章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的制定与推广应用 |
1 方法 |
1.1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制定原则 |
1.2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 |
2 结果 |
2.1 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 |
2.1.1 加强饲养管理 |
2.1.2 适时免疫 |
2.1.3 定期驱虫 |
2.1.4 合理消毒 |
2.1.5 加强人员素质教育与培养 |
2.2 综合防控措施的应用与推广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规模化羊场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规模化羊场的发展现状 |
1.1.1 我国羊产业的养殖状况 |
1.1.2 我国养羊业发展存在问题 |
1.1.3 疫病科学防治体系的形成 |
1.2 规模化羊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
1.2.1 传统的细菌学鉴定方法 |
1.2.2 细菌的自动化鉴定 |
1.2.3 血清学方法 |
1.2.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3 规模化羊场流行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
1.3.1 问诊 |
1.3.2 视诊(望诊) |
1.3.3 嗅诊 |
1.3.4 触诊 |
1.3.5 听诊 |
1.3.6 叩诊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规模化羊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内容 |
2.1.3 调查对象 |
2.1.4 调查方法 |
2.2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 |
2.2.1 病料来源 |
2.2.2 实验动物 |
2.2.3 实验试剂 |
2.2.4 仪器设备 |
2.2.5 细菌分离培养 |
2.2.6 细菌生化鉴定 |
2.2.7 小鼠攻毒试验 |
2.2.8 药物敏感试验 |
2.3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病原 16Sr 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3.1 实验试剂 |
2.3.2 仪器设备 |
2.3.3 分离DNA |
2.3.4 PCR扩增 |
2.3.5 PCR产物的胶回收 |
2.3.6 回收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
2.3.7 阳性克隆序列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规模化羊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
3.1.1 规模化羊场常见病 |
3.1.2 流行特点 |
3.1.3 发病原因分析 |
3.1.4 常用防治手段和效果 |
3.2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 |
3.2.1 培养特性 |
3.2.2 生化特性 |
3.2.3 小鼠攻毒试验 |
3.2.4 细菌药敏试验 |
3.3 导致肺炎的病原菌 16Sr 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3.3.1 主要病原菌分离株 16Sr RNA结果 |
3.3.2 溶血曼氏杆菌的系统进化分析 |
4 讨论 |
4.1 规模化羊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
4.2 规模化羊场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导致肺炎的病原菌 16Sr 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介 |
(10)宁夏养殖小区羊主要疫病防制体系的构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内容提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养羊养殖小区的提出、概念及存在的意义 |
第一节 养羊养殖小区的提出 |
第二节 养羊养殖小区的概念 |
第三节 养羊养殖小区的意义 |
第二章 宁夏养羊业的现状及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 |
第一节 宁夏养羊业的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发展目标 |
第三节 发展重点 |
第三章 宁夏羊病防疫现状发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宁夏羊病防疫现状 |
第二节 宁夏羊病发生特点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宁夏养羊养殖小区疫病综合防制体系的构件 |
第一节 建立养羊小区疫病防制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宁夏养羊养殖小区疫病综合防制体系的主要构件 |
一、严格隔离饲养 |
二、认真检疫 |
三、坚持消毒制度 |
四、杀虫与灭鼠 |
五、免疫预防 |
六、药物预防 |
七、建立完善的驱虫制度 |
八、搞好日常饲养管理 |
九、发生羊只传染病时扑灭措施 |
十、加大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养羊小区生态建设 |
十一、树立生物安全理念和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
十二、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建立先进的兽医卫生管理体制 |
第五章 实施宁夏养羊养殖小区疫病综合防治取得效果及评价 |
第一节 养羊小区从硬件上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
第二节 羊只检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检促防作用明显 |
第三节 羊只重大疫病的防治和基础免疫成效显着 |
第四节 羊只疫病综合防制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河子周边地区羊五种传染病临床病例调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D]. 吕文华.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生布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感染状况分析[D]. 尤祥.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3]家畜李氏杆菌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J]. 籍欣. 饲料博览, 2020(07)
- [4]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及羊痘病毒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岳帅.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D]. 冯杰.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6]不同季节羊传染病防控及注意事项[A]. 张克山,刘湘涛. 第十四届(2017)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7
- [7]新疆北屯垦区育肥羊主要疾病现状调查及防治技术推广应用[D]. 黄佐兴.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8]规模化羊场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D]. 王振.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9]羔羊爆发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 剡根强,马勋,杨永军,刘振国. 新疆农业科学, 2001(S1)
- [10]宁夏养殖小区羊主要疫病防制体系的构件研究[D]. 赵俊平. 吉林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