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甲酸酯论文-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

芳香甲酸酯论文-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芳香甲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纤维素衍生物,芳香烃,高效液相色谱,有机污染物

芳香甲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1](2019)在《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拆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然后将其涂敷在经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修饰的硅胶上,制备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该固定相对苯、萘、蒽、菲4种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拆分性能,考查了流速和流动相的比例等主要因素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液相色谱固定相,正己烷/异丙醇(80∶20,v/v)为流动相,在0.4 mL/min的流速下,4种芳香烃类化合物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且分离度分别为R_(S(苯萘))=2.19,R_(S(苯蒽))=7.58,R_(S(苯菲))=15.42.该方法稳定性好、简单易行,在去除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环境中的芳香烃类有毒物质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付克勤,陈伟,黄少华,柏正武[2](2014)在《壳聚糖-二(芳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在药理作用和生理活性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使得手性拆分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使用手性固定相的高效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性拆分方法,所以寻求新的手性固定相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因其优越的手性识别能力而应用广泛,尤其是纤维素和直链淀粉衍生物类的手性固定相。因甲壳素因难溶解于一般溶剂,难以对其衍生化,所以对甲壳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研究相对较少~(1,2)。为研制新的壳聚糖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本文以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为原料,合成N-环丙甲酰壳聚糖,再对其进行氨基甲酸酯化,制得壳聚糖-二(芳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结构如Fig.1所示。将这些壳聚糖衍生物涂覆于3-氨丙基丙基硅胶上制得一系列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以正己烷-甲醇-乙醇(体积比90:5:5)、正己烷-乙醇(体积比90:10)和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用19个手性样品(Fig.2)评价了CSP1-CSP7的手性识别性能,并其与商业化的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SP8)的手性识别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些壳聚糖衍生物固定相均有更好的手性识别能力(Fig.3)。测试了CSP4和CSP7对有机流动相的耐受性:以THF为流动相,25℃下以1.00mL/min的流速运行7h,再以正己烷-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性测试其分离性能,比较使用THF前后两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识别性能,据此评价固定相对有机流动相的耐受性。Fig.4表明,与使用THF前相比,使用THF后手性固定相所能识别手性样品的数目和达到基线分离的样品数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本文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对有机流动相有较强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6)

罗雨阳[3](2014)在《水产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及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产品接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很容易从接触材料迁移至水产品中,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水产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和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检测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测定水产品接触材料中该两类物质的迁移量。主要内容如下: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接触材料中五种芳香胺的迁移量。选择甲醇作为固相萃取洗脱溶剂,采用Supelco EnviTM–Chrom P小柱进行富集与纯化。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液相色谱柱为:Halo C18(4.6mm×150mml,2.7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表明:五种芳香胺在0.1–10.0mg/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74.5%–91.0%之间,RSD<5.9%。采用固相萃取–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测定水产品接触材料中五种芳香胺的迁移量。经固相萃取后,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柱为:EP–100–20/45–3–C18,加压+6kV,紫外检测波长:240nm。结果表明:五种芳香胺在2.0–2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加标回收率在70.1%–84.5%之间,RSD<5.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接触材料中七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样品经食品模拟物浸泡迁移以后,采用正己烷萃取样品,然后在280nm波长条件下,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C18色谱柱(4.6mm×150mml,5μm)分离样品,最后利用DAD检测器检测。七种PAEs在1.0–100.0mg/L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4.5%–109.4%之间,RSD在0.6%–6.1%之间。采用超声萃取–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测定水产品接触材料中七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样品经食品模拟物浸泡迁移以后,利用正己烷萃取富集,最后用EP–100–20/45–3–C18色谱柱在加压–8kV的条件下分离样品。以甲醇:5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在280nm波长条件下利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七种PAEs在10.0–100.0mg/L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8;加标回收率在81.8%–115.1%之间, RSD在2.9%–9.7%之间。(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期刊2014-03-01)

金德宽[4](2011)在《离子液体中芳香硝基化合物羰基化合成硫代氨基甲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Pd-Fe/TiO2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与硫醇或硫酚的羰基化反应,考察了不同反应介质、Pd和Fe负载量(质量分数,下同)、硝基化合物与硫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羰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d和Fe负载量分别为0.5%和0.3%的Pd-Fe/TiO2催化剂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对羰基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硝基化合物10 mmol,醇或酚11 mmol,催化剂36 mg,离子液体10 mL,CO压力0.1 MPa,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8 h的条件下,一系列芳香硝基化合物和硫醇或硫酚能顺利进行羰基化反应,大多数底物以较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硫代氨基甲酸酯。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回收简单,重复使用6次后,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收率无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1年02期)

王志元[5](2007)在《1.I_2/KI体系促进芳香乙腈直接合成芳香甲酸酯的研究 2.α-苯基-β-萘基丙烯腈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共分叁章,第一章综述了苯乙腈类化合物反应的研究进展;第二章研究了KI/I_2体系促进的苯甲酸酯的合成;第叁章研究了由苯乙腈类化合物与萘甲醛反应合成α-苯代-β-萘代丙烯腈系列化合物及其发光性质。第一章分类综述了苯乙腈类化合物参与的有机反应,其中包括苯乙腈的α-烷基化反应,α-芳基化反应,锂化苯乙腈等,成环反应与在医药合成中的应用,以及苯乙腈在生物学上的研究成果。在第二章,综述了芳香羧酸酯的间接合成方法,研究了一种新的芳香甲酸酯合成方法,产物结构经IR,~1H NMR确证,分析了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第叁章中,综述了芳香乙腈与芳香甲醛直接合成α,β-二芳代丙烯腈的研究进展,研究了α-苯代-β-萘代丙烯腈系列化合物合成,产物结构经IR,~1H NMR确证,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与荧光发光光谱(PL),探讨了其发光性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01)

方家龙[6](1991)在《芳香胺类化合物的生物监测:脲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血红蛋白加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28种农药有潜在致癌性,其中氨基甲酸酯和脲类农药如利谷隆和杀虫脒列于危险性最高的一类。该类农药中的芳香胺基团.在体内代谢成高活性的羟胺,羟胺不仅具有遗传毒性,而且在红细胞内可进一步氧化为亚硝基芳烃,它与血红蛋白的半胱氨酸上的-SH基牢固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加合物。虽然、目前尚未发现血红蛋白加合物在肿瘤形成上的直接作用,但血红蛋白加合物与DNA加合物的水平呈比例关系同时具有取材方便、生物半减期长、其水平与染毒剂量相关及亚慢性接触可蓄积等特点。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用血红蛋白加合物作为接触此类农药生物监测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期刊1991年04期)

何云[7](1985)在《用羰基铑选择性地将芳香硝基化合物催化还原羰基化制氨基甲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氰酸酯的制造通常是用光气和胺反应,然后再和醇反应并转化成氨基甲酸酯。另一方面,氨基甲酸酯(它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又能热分解成异氰酸酯。因此,需要产生一条无光气的合成氨基甲酸酯的路线以代替上述经异氰酸酯来合成氨基甲酸酯的路线。这在制造聚氨基甲酸乙酯方面是特别有意义(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1985年05期)

芳香甲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在药理作用和生理活性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使得手性拆分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使用手性固定相的高效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性拆分方法,所以寻求新的手性固定相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因其优越的手性识别能力而应用广泛,尤其是纤维素和直链淀粉衍生物类的手性固定相。因甲壳素因难溶解于一般溶剂,难以对其衍生化,所以对甲壳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研究相对较少~(1,2)。为研制新的壳聚糖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本文以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为原料,合成N-环丙甲酰壳聚糖,再对其进行氨基甲酸酯化,制得壳聚糖-二(芳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结构如Fig.1所示。将这些壳聚糖衍生物涂覆于3-氨丙基丙基硅胶上制得一系列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以正己烷-甲醇-乙醇(体积比90:5:5)、正己烷-乙醇(体积比90:10)和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用19个手性样品(Fig.2)评价了CSP1-CSP7的手性识别性能,并其与商业化的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SP8)的手性识别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些壳聚糖衍生物固定相均有更好的手性识别能力(Fig.3)。测试了CSP4和CSP7对有机流动相的耐受性:以THF为流动相,25℃下以1.00mL/min的流速运行7h,再以正己烷-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性测试其分离性能,比较使用THF前后两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识别性能,据此评价固定相对有机流动相的耐受性。Fig.4表明,与使用THF前相比,使用THF后手性固定相所能识别手性样品的数目和达到基线分离的样品数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本文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对有机流动相有较强的耐受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芳香甲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拆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付克勤,陈伟,黄少华,柏正武.壳聚糖-二(芳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3].罗雨阳.水产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及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检测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4].金德宽.离子液体中芳香硝基化合物羰基化合成硫代氨基甲酸酯[J].精细化工.2011

[5].王志元.1.I_2/KI体系促进芳香乙腈直接合成芳香甲酸酯的研究2.α-苯基-β-萘基丙烯腈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

[6].方家龙.芳香胺类化合物的生物监测:脲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血红蛋白加合物[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1

[7].何云.用羰基铑选择性地将芳香硝基化合物催化还原羰基化制氨基甲酸酯[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5

标签:;  ;  ;  ;  

芳香甲酸酯论文-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