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信仰论文-闫永超

虚无信仰论文-闫永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无信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政治信仰,青少年

虚无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闫永超[1](2018)在《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政治信仰的冲击及克服》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具体表现。虚无主义之所以会选择虚无历史主要是由历史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历史虚无主义通常以后现代历史学为基础,采用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解构历史事实、诠释历史意义。当前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基本主张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目的就是通过扰乱青少年业已形成的历史观,最终扰乱其政治信仰。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政治信仰的冲击,既要从宏观视野着眼,又要从微观角度着力,二者要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准确地把握青少年政治信仰认同这一规律,合理地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本文来源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段晓磊[2](2017)在《行走于信仰与虚无之间——论吴投文诗歌中的诗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投文不只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名专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与民间诗人的作品相比,他的诗歌别有风味,大体上属于学院派写作。由于对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深刻认识,他格外青睐"文学性"和"美"在诗中的体现;由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平民生存状态的关怀,他在追求美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体生命的体验。在与虚无以及五光十色的世俗欲望的抗争中,他的诗歌中凸显出了这样的诗人形象:孤独的低吟者、生命的歌者和心灵的守护者。(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36期)

王海涛[3](2017)在《底层众生的存在虚无与信仰重建——评张忌长篇小说《出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已成为文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此一问题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适应了大时代对中国文学独创性的审美诉求,而且在于契合了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如何贴近中国现实和人民大众生活仍是中国文学无法忽视的课题。底层文学创作无疑丰富了中国叙事,接续了左翼文学传统,但当代中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能提供给文学创作者的仍有尚待挖掘的深厚内涵,仍需要多样的文学手法予以表现。张忌的新作《出家》就是一个值得深入解(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7年04期)

李晨曦[4](2017)在《浅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与其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唯心的发展观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在近年以来对我国的大学生政治信仰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冲击,其观点就在于否认我国近代史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当从建设优质社会环境、增强高校校本近代史纲要的课程建设出发,逐渐树立大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念,而弱化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冲击和影响。(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20期)

黄木委[5](2017)在《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形势瞬息万变,我国也面临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境遇,各种社会思潮与我国主流思想文化不断碰撞,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冲击和侵蚀。这些社会思潮也不断冲击着我国主要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逐渐蔓延开来。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的,因为其否定了历史发展规律,其主张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新形势下,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进行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主要表现是以片面、主观的方法研究历史,以“重新评价、反思历史"之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社会思潮。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本身极具欺骗性,再加上当代大学生自身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力,从而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历史观的混乱以及政治信仰的弱化,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信心、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认知比较模糊。因此,应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加强对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飞虎[6](2017)在《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却又一次掀起波澜,试图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让我国大学生树立西方的价值观,实现“颜色革命”。由此,从专业的传播学角度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路径、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逻辑、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献计献策,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危害、产生的根源、论战的叁大核心问题之后,从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四项基本原则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冰点事件”和《炎黄春秋》办刊宗旨的变化,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运用“把关人”理论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传播逻辑。以《真有儒家背景的人怎么会敌视西方普世价值》一文为例,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运用“意见领袖”理论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传播逻辑。以“告别革命论”的宣传,探析了西化分子营造舆论气氛,促进“负面螺旋”上升的传播逻辑。结合学术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第叁次论战、“作业本”事件,探析了历史虚无主义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逻辑。最后,以洪振快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歧》为例,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综合运用传播学理论动摇大学生科学信仰的传播逻辑。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揭示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手法。在论文的最后,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专业的传播伎俩,针尖对麦芒,再从传播学四大理论入手,提出了一些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思政课设置议程传播、促进“螺旋”正向上升、树立“意见领袖”、发挥“把关人”作用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历史虚无主义的藏身之处,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手法,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帮助大学生甄别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夯实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从而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莫凡[7](2017)在《金融危机走向信仰危机何以可能——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财产权异化与信仰虚无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历史上,"金融"曾是"信仰"的有力支撑,也曾是"信仰"的终结者。在金融危机的时代,资本主义的传统信仰逐步走向虚无,表现为从财产权的虚拟化走向"自由"信仰的虚无化,从财产权增值梦幻的破灭走向"平等"信仰的终结,并从财产权转让的异化走向"博爱"信仰的丧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必将走向资本主义的信仰危机,资本主义信仰的"真空时代"即将到来。所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当中,中国的社会主义者有充分的理由"自信",这种自信既包括道路、理论以及制度的自信,也毫无疑问地包括对"社会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自信。(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张洪玉[8](2016)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经常以“学术研究”为名义,以“反思历史”和“还原历史真相”为缘由,对近代以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进行“重新评价”。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本研究着重关注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历史虚无主义与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关系、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现状和影响因素、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策略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历时性变化和当代发展,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表现及其现实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它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迷惑性、渗透性和危害性。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历史观的类型和作用及政治信仰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探讨历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系以及历史虚无主义与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关系。历史观主要可分为唯心主义史观和唯物主义史观两种类型。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唯心主义史观的体现。第叁部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影响的现状和因素分析。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结合对重庆市部分本科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影响的现状和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系统论和群体心理两个角度思考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策略。一方面基于系统论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叁个层次思考,另一方面从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角度思考。研究主要从政治信仰视角,系统考察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这一特殊思潮对大学生影响,超越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一般性理论把握。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深化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政治信影响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郝瑞霞[9](2016)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便急速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这一思潮以“重新评价”历史为手段,突出的表现为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在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观点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民众的社会看法,而中国社会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思维积极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成熟,更易于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他们的政治信仰,如消解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瓦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动摇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鉴于这样的情况,引导当代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尽可能地防范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他们政治信仰产生的冲击就变得非常必要。为此,本文选择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及对策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内容、实质及其最新发展动向和政治信仰的内涵等相关理论有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接下来,为了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又随机抽取了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几所学校的1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辅以个别访谈,从当代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知晓度、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度、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认同度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冲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主要途径四个方面入手,用数据直观说明当代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状况。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政治信仰是积极健康的,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也是客观存在的,有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模糊,他们一定程度上认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宣扬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以及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出现动摇。其次,本文从当代大学生阶段性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多样性特点以及社会宏观背景等多方面解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产生冲击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凸显,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过渡性、稚嫩性及猎奇性的阶段性特点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具有的极大迷惑性、隐蔽性、渗透性及契合性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加上,社会思想领域的去政治化倾向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种种因素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得以在高校传播蔓延。最后,本文提出防范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冲击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对策,即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性,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史学研究和宣传,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为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而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基础并阻断其传播。总之,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伟大使命,这就要求大学生坚定科学的政治信仰,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王艳华[10](2016)在《亲近生活与遭遇虚无——信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时代,信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信仰日益亲近生活世界,逐步从神圣化走向世俗化;另一方面,信仰又在世俗的物化世界中陷入虚无化的境地。超越虚无,重构当代信仰精神,找到人的生活的真实意义,是现代人真切的渴望与追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敞开的信仰精神,为现时代信仰精神走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困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虚无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吴投文不只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名专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与民间诗人的作品相比,他的诗歌别有风味,大体上属于学院派写作。由于对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深刻认识,他格外青睐"文学性"和"美"在诗中的体现;由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平民生存状态的关怀,他在追求美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体生命的体验。在与虚无以及五光十色的世俗欲望的抗争中,他的诗歌中凸显出了这样的诗人形象:孤独的低吟者、生命的歌者和心灵的守护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无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1].闫永超.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政治信仰的冲击及克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

[2].段晓磊.行走于信仰与虚无之间——论吴投文诗歌中的诗人形象[J].长江丛刊.2017

[3].王海涛.底层众生的存在虚无与信仰重建——评张忌长篇小说《出家》[J].百家评论.2017

[4].李晨曦.浅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与其应对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

[5].黄木委.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6].李飞虎.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7].莫凡.金融危机走向信仰危机何以可能——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财产权异化与信仰虚无的考察[J].宁夏社会科学.2017

[8].张洪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9].郝瑞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10].王艳华.亲近生活与遭遇虚无——信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虚无信仰论文-闫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