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拼,易廷军,何贝贝,徐智丹[1](2022)在《外掺不同煅烧工艺MgO膨胀剂对水工混凝土安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市面上轻烧MgO膨胀剂大多为采用回转窑、立窑和沸腾炉进行煅烧而成。为满足水工大坝对外掺MgO膨胀剂混凝土安定性的要求和水工混凝土中外掺MgO膨胀剂技术的推广,本文对三种煅烧工艺下MgO膨胀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压蒸安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煅烧工艺生产的MgO膨胀剂(活性指数120 s/200 s),水工混凝土的压蒸膨胀率值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沸腾炉、回转窑和立窑煅烧工艺生产的MgO膨胀剂在水工混凝土中压蒸安定性的最大掺量不同;掺加回转窑生产的MgO膨胀剂的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掺加立窑和沸腾炉生产的MgO膨胀剂的水工混凝土。研究结果可供外掺MgO膨胀剂水工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王东阳[2](2021)在《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混凝土结构凭借它的造价低、强度高、可塑性强等特点在各种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传统混凝土具有抗拉性能差、早期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不可回收等缺点,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极大的污染。为缓解这个问题,土木领域近年来格外关注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行业备受青睐,它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水化热小、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报道以矿粉、粉煤灰基地聚物材料的相关研究为主,以偏高岭土为主要材料并测定地聚物混凝土的相关热力学属性很少见到。本文将偏高岭土作为主要材料,以硅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作为碱激发剂,以普通砂与连续级配碎石作为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制备偏高岭土基碾压地聚物混凝土。分别以水玻璃模数、碱激发剂浓度与偏高岭土质量比为主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探究地聚物混凝土的热学性质,并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对偏高岭土地聚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配置的地聚物混凝土拌合物经检测均满足碾压混凝土相关要求,塌落度均为0,并且VC值大于25s,属于超干硬性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及方差分析可知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水玻璃浓度)>A(水玻璃模数)>C(偏高岭土质量比),确定了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为A2B3C3,即在骨料质量占总质量的77%、砂率30%的情况下,最优配合比为水玻璃模数1.5M,水玻璃浓度45%,偏高岭土质量比1,2。(2)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参考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改变单一变量确定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的发展趋势与抗压强度一致,均在水玻璃模数1.5M,水玻璃浓度45%,偏高岭土质量比1.2处取得,其最大抗折强度为10.81MPa。(3)通过地聚物混凝土相关热力学试验,确定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值随水玻璃模数、碱激发剂浓度以及偏高岭土质量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示地聚物混凝土热学性能有助于混凝土内部散热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通过最佳配合比下的地聚物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发现:地聚物混凝土在强度发展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迅速,混凝土前期放热迅速,能够在24h混凝土尚未形成强度时,水化温升已达到最终温升的90%—22℃,并且达到最终温升只需要3d。因此地聚物混凝土相较于传统硅酸盐混凝土拥有更低的水化温升,也拥有更短的放热时间,这能够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积累,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的产生。(4)对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构件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了施工期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分布,并与同等条件下C15碾压混凝土与C35/P12硅酸盐混凝土的温度场对比发现,地聚物混凝土换热较快,地聚物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产生热能的积累,混凝土内部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远低于同样工况下的C15碾压混凝土和C35/P12硅酸盐混凝土,并且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间隔增长至7d,其温控效果仍无法与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相比,因此判断地聚物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特性对于混凝土内部热量扩散以及减少大体积构筑物的工期有着积极的意义。
郭鹏飞[3](2020)在《含缓凝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缓凝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缓凝剂是一种能够延长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它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虽然混凝土的种类有很多,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缓凝效果差、对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有不良影响、与其他混凝土外加物相容性差,这极大的限制了缓凝剂在我国的发展与使用。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分子量大,稳定性好,末端具有大量反应活性官能团,使其广泛用于材料改性。本论文旨在将超支化聚合物应用在混凝土缓凝剂领域,通过合成超支化聚合物并进行末端改性得到两种末端基团不同的超支化聚合物当做缓凝剂,通过各种手段验证其结构完整性,并研究了其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THP)的合成及表征以衣康酸为核分子,以丁二酸和三乙醇胺为单体,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发散反应,通过控制核分子与各种单体的比例生成第一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THP-G1)、第二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THP-G2)和第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THP-G3),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支化度的计算、聚酯多元醇羟值的测定以及元素分析,验证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分子结构是否完整。2.端羧基超支化聚酯(CTHP)的合成及表征对合成的HTHP-G1、G2、G3进行末端改性,利用酯化反应得到不同代数的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CTHP),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成功地合成了预期的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结构;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改性条件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3.超支化型缓凝剂的性能测试将合成的不同代数的HTHP和CTHP掺加到混凝土中,通过性能测试,发现两类超支化型缓凝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有较好的影响,使混凝土泌水率有所提高、能有效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且HTHP-G3和CTHP-G3的性能优于G1、G2。4.超支化缓凝剂与不同掺料的相容性缓凝剂与其他混凝土外加物的相容性一直是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测试砂浆扩展度讨论合成的两种超支化型缓凝剂与水泥种类、矿物掺和料、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并通过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得到一个最佳配比,并研究了最佳配比下混凝土的基本性能。5.超支化型缓凝剂的缓凝机理通过Zeta电位、X射线衍射分析、水化热、扫描电镜等各种手段研究超支化缓凝剂的缓凝机理,得到超支化缓凝剂起到缓凝效果与其末端极性基团有关。这些基团能吸附在水泥粒子的表面,通过静电排斥力、抑制成核位点等方法延长凝结时间、并能降低水化速率、减少放热量,促进钙矾石(AFt)等的增长,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综上所述,在适量的掺量下,合成的HTHP和CTHP可以有效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与减水剂、矿物掺和料等其他混凝土外加物的相容性良好,效果良好符合预期设想,可以应用在混凝土领域。
张艺清[4](2020)在《渠道衬砌板修复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缺陷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中,其中又以水下混凝土结构的缺陷最难以修复。针对调水工程输水工况下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修复难题,制备一种既能满足水下浇筑所需工作性能,又有良好力学耐久性能,且对水环境友好的新型混凝土修复材料。本文基于自密实混凝土(SCC)配合比设计方法,重点针对渠道衬砌板混凝土力学耐久设计要求和水下修复施工性能,开展水下自密实混凝土(UWSCC)的工作性、力学、耐久性能研究,提出适用于通水工况渠道衬砌板大面积破损水下修复的UWSCC制备技术。本文首先通过净浆流变试验,采用净浆流变参数与流变特性数学模型,研究了材料组分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兼具高流动性和高粘性净浆的各材料组成的适宜掺量范围,并结合剩余水膜厚度理论,分析了体积水粉比、聚羧酸减水剂、絮凝剂、粉煤灰和硅粉对净浆流变特性的作用机理,为UWSCC工作性能的调整和配合比设计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根据输水渠道衬砌板结构、水下修复施工条件和工程长期运行环境进行了UWSCC工作性、力学和耐久性能指标设计,引入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作为评价UWSCC抗离析性能的标准,并提出了水陆强度比控制指标。结合净浆流变特性研究成果,试配并验证了UWSCC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论证了水工SCC配合比设计方法用于UWSCC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砂率、水粉比等配合比设计参数对UWSC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不同浇筑方式对UWSCC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UWSCC配制技术。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通过理论研究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净浆流变参数的UWSCC工作性能预测模型。最后研究了UWSCC耐久性能,并与普通SCC的耐久性能进行了对比,UWSCC具有优异的抗冻抗渗耐久性,明显优于普通SCC水下成型试件,复掺粉煤灰与硅粉,联掺减水剂与絮凝剂在保持UWSCC流动性的条件下显着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提高了UWSCC的耐久性能。净浆孔结构和微观形貌定性分析,表明UWSCC具有较合理的孔结构和微观结构。
张世伟[5](2020)在《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水化硬化过程中会由于自身水化反应及混凝土水介质传输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开裂是造成工程病害最主要的原因。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可采用向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通过膨胀剂水化反应生成膨胀源,进而产生混凝土体积的膨胀,在外界约束限制条件下,混凝土自身会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混凝土膨胀剂为以水化生成物钙矾石的硫酸盐型膨胀剂,其具有早期膨胀速率快、膨胀量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后期收缩落差大、延迟性钙矾石反应、需水量大、养护要求高等缺点。Mg O膨胀剂由于具有相对缓慢的水化速率,因此其具有延迟膨胀的特性,其次水化产物稳定,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将硫铝酸盐型膨胀剂与Mg O膨胀剂复掺,两者取长补短,可获得适宜的膨胀量与膨胀分布,提高混凝土各龄期的抗裂性能。本文将UEA膨胀剂与Mg O膨胀剂复掺,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抗压、抗拉、断裂)与变形性能试验(限制膨胀率和干缩变形),研究了两种膨胀剂复掺比例对混凝土力学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的指标,该指标可以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用于优选适用该工程的最优配合比。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单掺10%UEA膨胀剂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与弹性模量。Mg O膨胀剂掺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及极限拉伸值有较为明显的提升。UEA膨胀剂膨胀效果主要产生在14天前。随着Mg O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限制膨胀率随之降低,14天到28天内UMC4:1组膨胀性能最好,之后随着Mg O持续水化反应,Mg O掺量较多的混凝土后期的膨胀性能越好。Mg O膨胀剂的掺入能改善混凝土强度与变形的协调性。2.两类膨胀剂对混凝土的干缩收缩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膨胀剂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晶体填充了混凝土内部孔隙,使混凝土结构变得更加密实,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减弱,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干缩值,二是氧化镁膨胀剂水化反应对湿度要求相对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较低,因此氧化镁膨胀剂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也能产生一定的膨胀。3.通过补偿收缩混凝土P-CMOD曲线发现,补偿收缩混凝土断裂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裂缝产生阶段、稳定扩展阶段与失稳扩展阶段。掺入10%UEA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断裂韧度与断裂能低于普通混凝土,但UEA膨胀剂对后期断裂韧度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在Mg O与UEA膨胀剂复掺条件下,Mg O掺量的增加导致混凝土早期断裂韧度与断裂能较低,同时Mg O后续的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断裂韧度与断裂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当Mg O掺入量为5%时,后期的过度膨胀反而对断裂性能的提高有抑制作用。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评价指标,指标中不仅将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相结合,同时考虑了混凝土的干缩变形,研究结果表明:UEA与Mg O膨胀剂复掺比例为2:1时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好。
杜光远[6](2020)在《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目前水工混凝土多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随着工程建设和水电开发不断深入,大量工程同步建设,一方面粉煤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水电开发愈发偏远,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火山灰可以作为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针对苏洼龙水电站主要部位混凝土开展掺炉霍火山灰替代可研阶段掺粉煤灰方案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对工程拟采用的水泥、火山灰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满足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通过12组砂率试验、64组水胶比-强度试验,确定了溢洪道、闸墩、泄洪洞、厂房一期、厂房二期、防渗墙、引水洞、导流洞等10个主要部位混凝土的水胶比、用水量、胶材用量、砂率及外加剂用量等配合比参数,提出了上述部位混凝土初选配合比。基于初选配合比进行了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热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选配合比混凝土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火山灰混凝土干缩略大,自生体积变形、徐变等参数均正常,混凝土导热、线膨胀系数、绝热温升等热学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在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等方面与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相当,均有明显作用。本文还对比可研阶段粉煤灰需求量及预算单价,分析评价了火山灰运用的经济指标,表明炉霍火山灰在苏洼龙水电建设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和论证,综合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技术要求,符合就近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可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苏洼龙水电站发挥积极作用。
毛英[7](2019)在《浅析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混凝土外加剂是拌制混凝土时掺加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水工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后,不仅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混凝土强度,而且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张红兵[8](2019)在《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最上游梯级,为保证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选择和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合理比例,配制出既满足工作性能、设计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本文开展了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工作。(1)对试验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及拌合用水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内容有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抗渗性能试验、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线膨胀试验、比热导热及导温系数、绝热温升、干缩试验等方面。(3)开展设计龄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抗渗性能试验,通过极限拉伸值、耐久性两方面分析配合比试验成果,推荐水胶比。(4)开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进行强度回归分析,推荐水胶比。(5)通过选取的三组配合比试验,推荐了11种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2种设计强度等级的砂浆施工配合比。
黄永平[9](2015)在《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种外加剂,并且制定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控制外加剂的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拌合时掺入的一种能够对混凝土的正常性能按施工要求而改性的精细化工产品。它有效地应用到水工混凝土中,将大大提高水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基于此点,文章从分析混凝土外加剂展开,探究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有效应用。
贺巨龙[10](2014)在《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温度低以及水利工程水头高、体积大等原因,就对水利工程中所用的水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以及变形等耐久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面板土石坝中的面板混凝土由于其厚度与其他两个方向的差别比较大对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在水工混凝土中加入纤维能够起到提高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因此研究纤维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纤维素纤维是新一代高新技术材料,具有弹性模量高、易分散,与混凝土粘结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路面桥面、衬里护壁、地坪等工程部位,近几年在我国市政、公路、桥隧、地铁和薄壁结构、建筑工程、尤其在客运专线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少见于报道。本课题首次在堆石坝的面板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素纤维来提高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通过系统的试验对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对掺入不同纤维素纤维掺量和未掺纤维素纤维的水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绝热温升性能、自生体积变形性能以及干缩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对纤维素纤维的增强作用效果、评价方法、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纤维素纤维掺量,为纤维素纤维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水工混凝土中纤维素纤维掺量在0~1.5kg/m3低掺量时,对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没有影响;能增强水工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减少水工混凝土的干缩变形、自生体积变形;但是掺入纤维素纤维会增加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影响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在0~1.5kg/m3低掺量范围内随着纤维素纤维掺量的增加,水工混凝土抗拉强度逐渐变大,水工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也随着提高,水工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以及干缩变形逐渐减小,而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变大。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纤维素纤维的最佳掺量为1.2kg/m3。为了改善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性能,又在在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中加入了WHDF增密剂。纤维素纤维和增强密实剂混掺入水工混凝土后,和单独掺入纤维素纤维相比,能减少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高了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混凝土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外掺不同煅烧工艺MgO膨胀剂对水工混凝土安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外掺MgO混凝土压蒸安定性试验 |
1.1 试验原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外掺MgO膨胀剂水工混凝土的压蒸膨胀率 |
2.2 外掺MgO膨胀剂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2.3 结果分析 |
3 结论 |
(2)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碾压混凝土相关背景 |
1.1.2 地聚物的概念 |
1.1.3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意义 |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碾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创新性 |
1.3.5 技术路线 |
2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偏高岭土 |
2.2.2 片状苛性钠 |
2.2.3 拌合用水 |
2.2.4 粉末状硅酸钠 |
2.2.5 外加剂 |
2.2.6 细骨料 |
2.2.7 粗骨料 |
2.3 试件制作 |
2.3.1 试件拌和流程 |
2.3.2 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
2.4 研究方法 |
2.4.1 碱激发剂制备 |
2.4.2 配合比 |
2.5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结果 |
2.5.3 试验结果分析 |
2.5.4 SEM分析 |
2.6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
2.6.1 试验方案 |
2.6.2 试验现象 |
2.6.3 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试验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聚物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 |
3.2.1 试验原理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地聚物混凝土比热值测定试验 |
3.3.1 试验原理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地聚物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 |
3.4.1 试验原理 |
3.4.2 试验方法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原理 |
4.2.1 温度场的概念 |
4.2.2 热传导方程 |
4.2.3 热传导问题定解条件 |
4.2.4 热传导原理 |
4.2.5 热力学相关参数 |
4.2.6 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
4.3 建立模型 |
4.3.1 基本参数 |
4.3.2 数值模拟过程 |
4.4 温度场模拟结果 |
4.4.1 地聚物混凝土模拟结果验证 |
4.4.2 地聚物混凝土3d浇筑间隔模拟结果对比 |
4.4.3 一年内地聚物混凝土7d浇筑间隔温度场对比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含缓凝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缓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缓凝剂的概述 |
1.2.1 国内外缓凝剂的研究进展 |
1.2.2 缓凝剂的种类 |
1.2.3 缓凝剂的作用原理 |
1.2.4 缓凝剂存在的问题 |
1.3 超支化聚合物 |
1.3.1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点 |
1.3.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3.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第一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HTHP-G1) |
2.2.4 第二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HTGP-G2) |
2.2.5 第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HTHP-G3) |
2.2.6 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3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与支化度的计算 |
2.3.4 羟值测定 |
2.3.5 元素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CTHP)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氢谱 |
3.3.3 元素分析 |
3.3.4 改性条件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缓凝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配合比 |
4.2.4 缓凝剂的性能测试方法 |
4.2.5 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试方法 |
4.2.6 混凝土泌水率的测试方法 |
4.2.7 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
4.2.8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支化型缓凝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4.3.2 超支化型缓凝剂对混凝土泌水率的影响 |
4.3.3 超支化型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
4.3.4 超支化型缓凝剂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超支化型缓凝剂与不同掺料的相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配合比 |
5.2.4 砂浆扩展度的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支化型缓凝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
5.3.2 超支化型缓凝剂与矿物掺合料的相容性 |
5.3.3 超支化型缓凝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 |
5.3.4 超支化型缓凝剂与减水剂的最佳配比 |
5.3.5 最佳配比下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缓凝剂的缓凝机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谈论 |
6.3.1 Zeta电位 |
6.3.2 X射线衍射分析 |
6.3.3 水化热分析 |
6.3.4 扫描电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渠道衬砌板修复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南水北调工程 |
1.1.2 输水渠道衬砌主要破坏形式及成因 |
1.1.3 渠道衬砌板水下修复混凝土 |
1.2 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定义 |
1.2.2 配合比设计 |
1.2.3 制备技术 |
1.2.4 流变特性 |
1.2.5 工作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
1.2.6 力学性能 |
1.2.7 耐久性能 |
1.2.8 微观结构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依据 |
2.1 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质 |
2.1.1 胶凝材料 |
2.1.2 骨料 |
2.1.3 外加剂 |
2.1.4 水 |
2.2 试验依据 |
2.2.1 净浆流变特性试验 |
2.2.2 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
2.2.3 成型及养护 |
2.2.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2.2.5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2.2.6 微观结构试验 |
第三章 UWSCC净浆流变特性及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理论模型 |
3.2.1 流变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
3.2.2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特性模型 |
3.3 试验设计 |
3.3.1 净浆流动过程 |
3.3.2 流变参数的计算 |
3.4 试验结果 |
3.4.1 减水剂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2 絮凝剂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3 掺合料对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
3.5 不同组分对净浆流变特性影响机理分析 |
3.5.1 剩余水膜厚度理论 |
3.5.2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
3.5.3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3.5.4 减水剂与絮凝剂复掺的作用机理 |
3.5.5 粉煤灰的作用机理 |
3.5.6 硅粉的作用机理 |
3.5.7 粉煤灰和硅粉复掺的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WSCC性能指标设计与初步制备 |
4.1 概述 |
4.2 UWSCC性能设计准则 |
4.2.1 工作性能 |
4.2.2 力学性能 |
4.2.3 耐久性能 |
4.3 UWSCC配合比设计步骤 |
4.3.1 粗骨料最大粒径及单位体积用量 |
4.3.2 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粉比和单位体积粉体量 |
4.3.3 含气量 |
4.3.4 单位体积细骨料用量 |
4.3.5 单位体积胶凝材料用量 |
4.3.6 单位体积活性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
4.3.7 水胶比 |
4.3.8 外加剂掺量 |
4.3.9 配合比的调整及确定 |
4.4 UWSCC配合比初步设计 |
4.4.1 设计步骤 |
4.4.3 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WSCC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设计 |
5.2.1 配合比设计参数 |
5.2.2 基准配合比及性能指标 |
5.2.3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掺合料对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2 体积水粉比对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体积砂率对工作性能及力学强度的影响 |
5.3.4 水下浇筑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净浆配合比参数—UWSCC 工作性能预测方法 |
5.4.1 剩余砂浆膜厚理论 |
5.4.2 UWSCC 流变特性与砂浆流变特性的关系 |
5.4.3 砂浆流变特性与净浆流变特性的关系 |
5.4.4 净浆配合比参数与净浆流变特性的关系 |
5.4.5 基于净浆配合比参数的 UWSCC 工作性能预测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UWSCC耐久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
6.1 概述 |
6.2 UWSCC 耐久性能研究 |
6.2.1 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
6.2.2 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 |
6.2.3 抗冻性 |
6.2.4 抗渗性 |
6.3 UWSCC 微观结构研究 |
6.3.1 试验配合比及成型方法 |
6.3.2 孔结构分析 |
6.3.3 扫描电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研究现状 |
1.2.2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抗裂性能指标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 试验方案 |
3 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 |
3.1 混凝土抗压强度 |
3.2 混凝土抗拉强度 |
3.3 混凝土抗拉弹性模量 |
3.4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 |
3.5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试验 |
3.6 混凝土干缩试验 |
3.7 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指标 |
3.8 小结 |
4 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断裂试验 |
4.1 膨胀剂对混凝P-CMOD曲线变化规律影响 |
4.2 膨胀剂对混凝断裂韧度变化规律影响 |
4.2.1 膨胀剂对混凝土起裂韧度的影响 |
4.2.2 膨胀剂对混凝土失稳韧度的影响 |
4.3 膨胀剂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混凝土微观试验 |
5.1 膨胀剂对混凝土早期内部结构的影响 |
5.2 膨胀剂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影响 |
5.3 XRD物相分析 |
5.4 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水文气象条件 |
2.2 枢纽区地形地质条件 |
2.3 天然建筑材料 |
2.4 工程布置及主要工程量 |
第3章 试验方案设计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依据 |
3.3 试验方案 |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
3.3.2 原材料检测及选用 |
3.3.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方案 |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混凝土配合比初选试验 |
4.1.1 最佳砂率试验 |
4.1.2 水胶比与抗压强度试验 |
4.2 混凝土性能验证试验及分析 |
4.2.1 拌合物及力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2 混凝土变形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3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4 掺钢纤维火山灰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分析 |
4.2.5 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结果 |
4.4 试验结论 |
第5章 经济分析评价 |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
5.2 经济性比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苏洼龙水电站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配合比 |
附录 B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C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D 苏洼龙水电站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
附录 E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F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G 主要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对比汇总表 |
致谢 |
(7)浅析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加剂的类型及品质要求 |
1.1 水工混凝土中常用外加剂 |
1.2 常用外加剂的品质要求 |
2 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 |
2.1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
2.1.1 抗冻性 |
2.1.2 抗渗性 |
2.1.3 抗碳化性 |
2.1.4 抗冲磨性 |
2.2 增加混凝土强度 |
3 其他方面的应用 |
4 应用外加剂注意事项 |
(8)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检测依据 |
2.1 混凝土计算要求 |
2.2 检测依据 |
3 实验过程 |
4 试验用的原材料及检测结果 |
4.1 水泥 |
4.2 粉煤灰 |
4.3 细骨料 |
4.4 粗骨料 |
4.5 外加剂 |
4.6 拌和用水 |
5 配合比设计 |
5.1 配合比方案及参数选择 |
5.2 组合密度试验 |
5.3 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试验 |
5.4 最优砂率、最小单位用水量试验 |
5.5 C_(180)30、C_(180)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5.6 28d、90d设计龄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5.7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 |
6 推荐施工配合比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混凝土外加剂的简单分析 |
1.1 我国外加剂的标准与规范 |
1.2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
1.3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
1.4 混凝土外加剂推广应用的效益 |
2 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 |
2.1 JM系列混凝土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孔结构 |
2.2 JM系列外加剂改善水工混凝土界面状态 |
2.3 JM系列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水化热曲线的合理调整 |
3 结语 |
(10)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纤维水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试验研究的方法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 |
2.1.1 水泥 |
2.1.2 砂石骨料 |
2.1.3 粉煤灰和水 |
2.1.4 外加剂 |
2.1.5 纤维素纤维 |
2.2 试验配合比及试件制作 |
2.2.1 试验配合比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设备 |
2.4 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
2.4.1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2.4.2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影响因素 |
3.1.1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3.1.2 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抗渗等级法 |
3.3.2 渗透系数法 |
3.4 纤维素纤维影响水工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影响因素 |
4.1.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
4.1.2 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因素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破坏过程和表面形态变化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纤维素纤维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性能的研究 |
5.1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性能及影响因素 |
5.1.1 混凝土绝热温升 |
5.1.2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因素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 |
5.3.1 单掺纤维素纤维对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 |
5.3.2 掺入增强密实剂和纤维素纤维两种因素对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 |
5.4 纤维素纤维影响水工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的试验研究 |
6.1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
6.1.1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 |
6.1.2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的影响因素 |
6.2 试验方法 |
6.2.1 自生体积变形试验方法 |
6.2.2 干缩变形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2 混凝土干缩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纤维素纤维改善水工混凝土变形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混凝土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掺不同煅烧工艺MgO膨胀剂对水工混凝土安定性的影响[J]. 刘拼,易廷军,何贝贝,徐智丹.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2(01)
- [2]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D]. 王东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含缓凝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缓凝性能研究[D]. 郭鹏飞. 济南大学, 2020(01)
- [4]渠道衬砌板修复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艺清. 长江科学院, 2020(01)
- [5]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D]. 张世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6]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D]. 杜光远. 西华大学, 2020(01)
- [7]浅析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J]. 毛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09)
- [8]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D]. 张红兵. 三峡大学, 2019(06)
- [9]外加剂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浅析[J]. 黄永平.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24)
- [10]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D]. 贺巨龙. 青海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