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论文_聂雷,郭忠兴,刘秀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城市,效率,产业结构,呼和浩特市,盐城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聂雷,郭忠兴,刘秀丽[1](2019)在《土地利用结构和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Tobit模型,从全部城市、不同类型城市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设用地价格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正U型关系。分城市类型来看:降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能够提高区域综合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与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的用地效率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对资源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的用地效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其他类型城市呈正U型关系。(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07期)

刘强,赵艳琴,陈淑秀,尤晓妮[2](2019)在《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结构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信息熵、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以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等方面评价了14个地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状况。结果表明:信息熵最明显的是兰州市,其均衡度与信息熵同步,但优势度不明显;最低值为陇南市,优势度显着,优势集中在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用地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差异,庆阳、酒泉、陇南叁市DEA有效,土地利用效率较好;天水市DEA无效,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永娇,郑建明,李珏[3](2019)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动态关系研究——以广西柳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入熵值法和SVAR理论模型,构建柳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城市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SVAR模型。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和城市土地利用存在滞后效应,且相互影响;柳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不大,其变动的贡献,93%是来自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变动,本身技术水平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对其影响不大;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具有竞争力,其变动的贡献主要来源于自身内生要素的变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动对其影响作用不大;外延式的干预和扶持政策(结构性外力冲击)并不会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促进作用。建议柳州市侧重于扶持和提高当地产业发展内生要素的优化,特别是提高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高级化和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田桐羽[4](2018)在《基于SD-MO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情景模拟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例,结合2001-2016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调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分别对SD模型和SD-MOP集成模型的基于基准、粗放及集约利用等叁种情景模式下的2001-2040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仿真,并对两种模型间的不同情景下用地面积仿真结果作对比和择优。结果表明:(1)SD模型的仿真结果中叁种情景约束下用地面积占比的平均年增率最大的用地类型是特殊用地,年增率平均值达到16.316%,其中集约利用情景下的年均增率值最大;(2)SD-MOP模型的不同情景仿真结果中用地面积占比年增率平均值最大的用地类为商服用地,即达到50.390%,且集约利用情景下其年均增率值最大;(3)不同情景下SD-MOP模型的用地预测总面积年增率均要高于同一情景下SD模型对应值,且基于基准、粗放和集约情景下分别高出0.439%、1.790%和2.047%。结合城市聚集经济原理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宜选择集约利用情景下基于SD-MOP模型的仿真方案为最佳情景仿真方案。(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田桐羽,玉梅,苏虹[5](2018)在《基于GL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以呼和浩特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9—2015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主要因子为优化决策要素,分别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和灰色线性规划法(Grey linear programming,GLP)进行各因子预测值区间和相关影响因子约束方程不等式的估算、构建,并分别根据预测区间的上下限值,设计出两个关于2020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方案并进行对比和择优。结果表明,以区间下限值为准的优化方案相比,取上限值的优化方案在整体用地产出效益和单一类型用地的规模组合等方面均要优于取下限值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以及现状土地利用结构。(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8期)

邹尚君,曾忠平[6](2018)在《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与效率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6年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信息熵模型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湖北省76个市县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晰土地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规模的城市各功能性用地差异明显,不同规模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比例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比较也各有不同。(2)总体上,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内部差异越小,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属于中级水平为主,中小城市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处于低级的较多。从内部差异看,中小城市内部差异较大,大型城市内部差异偏小;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态,呈现"群"状特点。(3)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各市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只有13个市县达到DEA有效,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8年24期)

林劼[7](2018)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直接的耦合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出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以配合其产业结构的建议,本文通过以不同的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进行分类,根据2001-2015年鉴的统计数据测算其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格兰杰检验、灰色关联度等方式,对湾区内11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检验。此外,本文还利用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数据对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益水平与产业结构效益水平进行了测算,并且根据测算结果进一步对区域内城市在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的结论有:(1)区域内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程度存在差异;(2)区域内不同产业高度的城市其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3)区域内城市按产业结构划分的不同城市组团,在两大结构变动间的双向因果联系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4)区域内各城市的两大结构效益评分以及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围绕港深、广州、澳门的多核心空间溢出效应。(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4-20)

马涛,高卓群,黄印[8](2018)在《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体功能实现研究——以北京市2007—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基础性和长期性制度框架,如何保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效果已经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卫星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了北京市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对功能性用地类型变化的基础对应关系框架。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以产业集聚与人口承载为主的主体功能实现对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水域设施用地保持稳定或适当增长;耕地、林地、园地和牧草地面积保持稳定或适当减少。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集聚和特定产业类型主体功能的实现往往伴随着相反的土地利用变化。通过用地面积变化的统计分析和结构性偏移量的大小来判断相应功能区各用地结构的变化和未来的增长性,来判断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效果,并推断在未来的发展中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从主体功能区功能总量和功能空间总体来看,北京市四类功能空间仅有小部分的增长情况和增长性优势与规划完全相同,总体上各个用地类型的主体功能实现情况并未明显呈现主体功能实现趋势变动。从用地类型与结构变动来看,土地利用管制唯一性和功能多重属性在主体功能实施的实际作用效果和机制并未得到清晰揭示。如何依规促进发展要素集聚与合理流动,科学决策与政策调整,从而实现相应的主体功能真正落地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Z1期)

李金宸[9](2017)在《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就以这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西南地区城市化进步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7年24期)

唐文帅[10](2017)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盐城市为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体系,设置土地利用结构利用优化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方案和决策选择,对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多目标方程,利用WIN-QSB中的GOAL Programming模块进行优化,共得到6个方案,方案3是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综合利用效益分析优化选择方法下最合理的优化方案,方案1是序参量指标体系灰关联分析优化选择方法下最合理的优化方案.利用序参量指标体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方案1和方案3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方案1是6种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35期)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信息熵、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以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等方面评价了14个地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状况。结果表明:信息熵最明显的是兰州市,其均衡度与信息熵同步,但优势度不明显;最低值为陇南市,优势度显着,优势集中在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用地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差异,庆阳、酒泉、陇南叁市DEA有效,土地利用效率较好;天水市DEA无效,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聂雷,郭忠兴,刘秀丽.土地利用结构和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9

[2].刘强,赵艳琴,陈淑秀,尤晓妮.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结构效率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吴永娇,郑建明,李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动态关系研究——以广西柳州为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4].田桐羽.基于SD-MO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情景模拟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8

[5].田桐羽,玉梅,苏虹.基于GL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8

[6].邹尚君,曾忠平.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与效率测度[J].中国房地产.2018

[7].林劼.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8

[8].马涛,高卓群,黄印.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体功能实现研究——以北京市2007—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动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9].李金宸.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

[10].唐文帅.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嵌套土地区位经济...长春市区建设用地历史演变示意图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逻辑...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分布粤港大澳湾区11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产业...

标签:;  ;  ;  ;  ;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论文_聂雷,郭忠兴,刘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