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论文_刘万瑚

导读:本文包含了胡塞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现象学,怀疑论,主体性,胡塞尔,施特劳斯,哲学,直观。

胡塞尔论文文献综述

刘万瑚[1](2019)在《“回到事物本身”与“面向事物本身”——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论述现象学的准则或者口号时,胡塞尔的表达是"回到事物本身",而海德格尔的表述是"面向事物本身"。在大部分研究者看来,这两个表达没有本质差别。通过考察胡塞尔现象学产生的背景和他对现象学方法的规定与要求,以及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方法的论述,我们将看到,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其实反映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现象学方法上的根本差别,即前者面向直观,后者面向哲学传统。(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11期)

张俊国[2](2019)在《构造性与被给予性的统一——解决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难题的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面临的理论困境,存在两种典型的解决路径:笛卡尔式道路和生活世界式道路。前者难以避免唯我论的指责,后者存在否定第一人称视角的危险。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构造性和被给予性相统一的新路径。对于构造他人,自我和他人的根本相似性是构造性意识,而构造性意识不是被构造的,而是被给予的。超越论自我的构造性和构造性意识的被给予性的统一,不但确保构造出的他者是另一个超越论主体,而且保证超越论自我在构造中的中心地位。构造性和被给予性的统一,从本质上反映了超越论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结构依存性——"共源关系",为解决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的理论难题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曲立伟[3](2019)在《从“象”的家族相似经验谈胡塞尔现象学的意义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塞尔赋予"现象"概念以独特的含义——意识体验。如果不将它的"显像"经验局限于胡塞尔,那么在西方哲学史背景下作为"现象"的现象经验就极其丰富。鉴于"现象"的多元经验关联到"视觉"感知和类比,在跨文化语境下借助汉字"象"所呈现出的古老经验——"相似""征候"和"视觉"之间的共属关联,就有可能将现象学的"现象经验"引向我们的切身处,进而对现象学的界限经验进行批判性考察,并期待一种崭新而又古老的"现象"经验。(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玉贞[4](2019)在《试析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讲稿中现象学考察的叁个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理论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在《现象学的观念》中更是提到现象学考察的叁个阶段,也是其一系列讲座的思想轴线,为我们考察胡塞尔现象学提供了宝贵资料。文章试图浅谈胡塞尔现象学考察的叁个阶段,并且尽量阐明其中的启承转合和内在关联。(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11期)

赵猛[5](2019)在《知觉的确定性与可错性——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觉认知的确定性是认知者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有效性的一个基础。怀疑论从每一个知觉都可能是错的出发,对知觉认知的确定性发起了挑战。关于知觉的现象学研究表明,知觉经验在原则上是开放的,即具体的知觉认知是可错的和可修正的,所以不具有最终的确定性。然而,现象学关于知觉的先验论证表明,我们的知觉仍然是朝世界开放的,是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无论对于理解知觉认知的本质,还是对于回应极端的怀疑论,胡塞尔的知觉现象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亮升[6](2019)在《休谟在理性研究中是怠惰的吗?——对康德和胡塞尔批评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和胡塞尔批评休谟在对人类理性能力的研究中以怀疑论告终是怠惰的。在康德看来,休谟未能彻底检视人类理性的运用范围,从而把形而上学向前推进一步。而胡塞尔则认为,休谟未能揭示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普遍理性,并为真实的人性意义而奋斗。从休谟的哲学立场出发,可以对康德和胡塞尔的批评作出回应。依休谟之见,人性研究必须以经验和观察为基础。休谟以怀疑论结束他对人类理性能力(知性)的研究,这并非他怠惰的结果,而是他将实验推理方法引入人性研究的自然产物。藉由怀疑论的结论,休谟能够在人性研究中破除理性的霸权,从而确立日常生活的权威。由此,休谟进一步对人类激情和道德作出了敏锐而富有成效的探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李明坤[7](2019)在《论施特劳斯与胡塞尔的共识与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考察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和胡塞尔所代表的现象学之间的传承关系,简要讨论了现象学和政治哲学这两种学术路向之间的共识与分歧。施特劳斯所开创的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可以看作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某种继承和修正。施特劳斯不仅积极响应胡塞尔"回到前科学世界"的号召,还像胡塞尔一样,试图为理性主义重新奠定坚实的根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研究,实乃胡塞尔意向史研究的某种变体。和胡塞尔不同的是,施特劳斯认为真正的前科学世界,不可能是任何新的现代式建构的产物,而是古典哲人眼中的那个生活世界,能够为当前人类重新"带来光明"的,也不是胡塞尔孜孜以求的超验现象学,而是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钱立卿[8](2019)在《胡塞尔的“纯粹逻辑学”纲领及其意义——论《逻辑研究》第一卷中的逻辑哲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第一卷不仅对于现象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作为一部独立的逻辑哲学着作参与到20世纪初的逻辑哲学发展中。胡塞尔基于对传统逻辑的反思,提出了"纯粹逻辑学"的构想,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重新确立逻辑学的纯粹性、独立性和非经验性,反对心理学主义的解读;其次,确定逻辑学处理的对象类型、对象间关系类型以及理想中的理论结构形态。这两方面平行于从弗雷格到希尔伯特的逻辑哲学发展过程,前者表明了新时代的逻辑学如何在根本上超越了传统的观点,后者则最终导向了现象学哲学。这也意味着20世纪初的逻辑哲学与某种彻底的认识论研究之间存在着结合点。(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朱海斌[9](2019)在《论图根特哈特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理论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代德国语言分析哲学最重要代表人物的图根特哈特认为,胡塞尔在意向性进路的迫使下,将名词性表达变成所有表达的模型,最终导致虚构出范畴直观理论。在图根特哈特看来,胡塞尔发现的这种非感性的看——范畴直观——只是一种毫无必要而且模糊不堪的设置。图根特哈特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理论的批判并没有完全切中要害,原因在于:首先,离开范畴直观,我们无法展示范畴的真值条件,也无法理解语言使用者如何学会句子;其次,胡塞尔对范畴直观的坚持实际上是以明见性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最后,只有在直观与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理解知识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郝金花[10](2019)在《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建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从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哲学构建、反心理主义以及主体概念出发来揭示出他们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0期)

胡塞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面临的理论困境,存在两种典型的解决路径:笛卡尔式道路和生活世界式道路。前者难以避免唯我论的指责,后者存在否定第一人称视角的危险。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构造性和被给予性相统一的新路径。对于构造他人,自我和他人的根本相似性是构造性意识,而构造性意识不是被构造的,而是被给予的。超越论自我的构造性和构造性意识的被给予性的统一,不但确保构造出的他者是另一个超越论主体,而且保证超越论自我在构造中的中心地位。构造性和被给予性的统一,从本质上反映了超越论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结构依存性——"共源关系",为解决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的理论难题提供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胡塞尔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万瑚.“回到事物本身”与“面向事物本身”——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之争[J].哲学动态.2019

[2].张俊国.构造性与被给予性的统一——解决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难题的新路径[J].现代哲学.2019

[3].曲立伟.从“象”的家族相似经验谈胡塞尔现象学的意义边界[J].现代哲学.2019

[4].王玉贞.试析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讲稿中现象学考察的叁个阶段[J].时代报告.2019

[5].赵猛.知觉的确定性与可错性——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考察[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陈亮升.休谟在理性研究中是怠惰的吗?——对康德和胡塞尔批评的回应[J].社会科学论坛.2019

[7].李明坤.论施特劳斯与胡塞尔的共识与分歧[J].世界哲学.2019

[8].钱立卿.胡塞尔的“纯粹逻辑学”纲领及其意义——论《逻辑研究》第一卷中的逻辑哲学思想[J].哲学分析.2019

[9].朱海斌.论图根特哈特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理论的批判[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郝金花.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建构比较[J].明日风尚.2019

论文知识图

左:胡塞尔(EdmundHusserl,...:西方分析哲学的逻辑追求之于胡: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纽约瀑布》,200...胡塞尔胡塞尔科学划界示意图德国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

标签:;  ;  ;  ;  ;  ;  ;  

胡塞尔论文_刘万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