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论文_杨传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校勘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文,注文,六家,方法,义理,晚清,零度。

校勘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传庆[1](2019)在《晚近词籍校勘学演进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晚近时期,校刻词籍可称词学主流。经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吴昌绶等杰出学人的黾勉从事,词籍校勘学正式奠立,并迅速走向成熟。就其演进而言,王、况校词仍以搜佚补遗为目的,刻而乏校;王、朱、郑精校梦窗词时,明定校词义例,强调校词与校经之差异;其后朱、郑稽考典实、依律校词,使词籍校勘具有了更高的学术价值。受乾嘉经史校勘理论的不同影响,晚近词籍校刻呈现出相异的理路,王、朱主阙疑,郑尚决断,而吴昌绶则追求影刊善本以存旧存古。(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9年04期)

崔自默[2](2019)在《书法校勘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书法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艺术范畴,而需深层次地发挥其固有作用。提出书法校勘学,说明书法知识在文字考校工作中的旁证作用,并以"与"字等作实例,说明草书的结体特征、草法辨异、一字多形等现象,尤其可以给文献释读和文字考校工作提供一条独特而有效的途径。另外,由于计算机这一新型文字处理和出版工具的介入,可能为将来的文字考校工作带来新麻烦。(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波[3](2018)在《赵万里“校勘学”授课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赵万里先生在多所高校兼职讲授校勘学、版本目録学等课程,但没有完整系统的讲义流传下来。2017年国家图书馆徵集入藏的一份"校勘学"听课笔记,比较忠实地记録了1944至1945年赵万里在辅仁大学讲授校勘学的内容。课程内容涉及校勘学的方方面面,如:与校勘学相辅而行的其他学科、校勘学的使命、校勘学史、校书四法、传布文化方法之叁时代,以及校勘实例、校勘材料。(本文来源于《文津学志》期刊2018年00期)

徐佩锋[4](2018)在《段玉裁校勘学思想刍论——兼读《周礼·轮人》“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不迤也”句校勘记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段玉裁的校勘学思想颇有别于乾嘉学者,其崇尚义理校勘,不迷信古本宋本,务以求是为目的,以义理为归宿,主张勇于改字、写成定本以惠后世之学,与顾千里"不校校之"的校勘主张相抵牾。其崇尚义理的校勘学思想和主张虽有其高妙处,精于理校亦是段氏长处,然此种以义理先行的校勘法易流于主观、武断,反不如顾氏"不校校之"的校勘法来得稳妥、审慎和科学。(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黄小慧[5](2017)在《孔颖达《毛诗正义》校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经正义》是有唐一代经学领域的重要文献,由孔颖达奉太宗之命,主持编纂修成。《毛诗正义》是其中的一部,自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经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孔颖达《毛诗正义》内容为研究对象,从校勘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辩,我们可以发现,孔颖达在校勘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客观审慎的态度对毛郑分歧进行考证分析,对二者阐述不足之处摘引文献详细论述,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诗文内涵,对于不解之处,不强行解释,存疑留待后世考证。另一方面,孔颖达在校勘过程中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疏不破注”甚至妄循旧说,受到后人的诟病。“疏不破注”自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后人过度的批评指摘有失公允,本文力图从有唐一代政治文化的背景下分析“疏不破注”原则的历史必然性,以期让大家对经学鸿儒孔颖达有客观公正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4)

郑思恒,吴晓云[6](2016)在《浅谈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钱泰吉的学术成就》一文中研究指出钱泰吉是清代道光、咸丰时期浙江嘉兴地区较为着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他淡泊名利,认真治学,毕生致力于收藏、着述和博校群籍。他的藏书观较为开明,主张为学术研究而藏书,并倡导书籍应相互交流。他的着述涉及领域广泛,颇有研究价值。他一生校勘了大量典籍,如《史记》《汉书》《集韵》《晋书》《元文类》和《礼记集说》等,在校勘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观点,对于古籍传承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刘怡君[7](2016)在《中西文献校勘学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本文以中西文献校勘学的比较为主题,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献校勘学及其方法产生的历程、定义及具体校勘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并指出当下借鉴外国文献校勘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文献校勘学整体化发展进程的实际意义。中国校勘,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国语》。当然,校勘之法并非中国独有,西方校勘方法也源远流长。西方最早有记录的校勘行为是在公元前274年,亚历山大图书馆馆员泽诺多图斯的校正工作。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9期)

喻进芳,常毓晗[8](2016)在《曾巩校勘学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巩对校勘者的要求是深厚的语言功底、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编校态度;校勘原则是"阙疑"、"慎改";具体校勘方法包括广搜众本、广泛收集他书异文、吸取他人校勘成果、撰写目录序、灵活运用"校勘四法"、注重书籍目次编排、考订作者及书名;校勘成就及影响包括目录序和版本两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6年09期)

屠青[9](2016)在《《新校订六家注文选》的校勘学成就》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校订六家注文选》填补了此前海内外没有《六家文选》点校本的空白,为古籍整理界增添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新成果。它在古籍整理方面至少有叁大特色:一是底本选择恰当,校本精挑细选。该书整理者选择以奎章阁本为底本进行校勘整理,体现了对《文选》历代各种版本源流的仔细梳理和成功把握,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最早的五臣、李善合刻本的六家注《文选》。二是校勘审慎。该书广泛吸收前人校勘成果,在校勘中努力避免主观臆断,凡校勘之处,有版本依据则据版本改正,否则整理者仅在校勘记中提出疑问,不轻易改动原文。叁是体例编排合理。这主要体现在校理者对奎章阁本体例的合理继承和创新。(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林嵩[10](2016)在《论校勘学上的零度与偏离法则——《王子年拾遗记》异文释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零度与偏离学说不仅适用于语言学领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原则,也可运用于校勘学的异文分析中。本文以《王子年拾遗记》一书的校勘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运用零度偏离法则推求异文、梳理版本源流、辨析避讳字。(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6年04期)

校勘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书法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艺术范畴,而需深层次地发挥其固有作用。提出书法校勘学,说明书法知识在文字考校工作中的旁证作用,并以"与"字等作实例,说明草书的结体特征、草法辨异、一字多形等现象,尤其可以给文献释读和文字考校工作提供一条独特而有效的途径。另外,由于计算机这一新型文字处理和出版工具的介入,可能为将来的文字考校工作带来新麻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勘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传庆.晚近词籍校勘学演进谫论[J].文学遗产.2019

[2].崔自默.书法校勘学初探[J].晋中学院学报.2019

[3].刘波.赵万里“校勘学”授课笔记[J].文津学志.2018

[4].徐佩锋.段玉裁校勘学思想刍论——兼读《周礼·轮人》“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不迤也”句校勘记札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5].黄小慧.孔颖达《毛诗正义》校勘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6].郑思恒,吴晓云.浅谈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钱泰吉的学术成就[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7].刘怡君.中西文献校勘学的比较研究[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

[8].喻进芳,常毓晗.曾巩校勘学论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

[9].屠青.《新校订六家注文选》的校勘学成就[J].殷都学刊.2016

[10].林嵩.论校勘学上的零度与偏离法则——《王子年拾遗记》异文释例[J].文献.2016

论文知识图

4鲁迅以六朝诗集本校传抄文澜阁本《嵇中...书校勘学和王绍曾书的译本进行加工时,会使用到这一最基本...中国已故哲学家传略容肇祖传略2 小篆各种书体的艺术美-图8 杨沂孙篆书

标签:;  ;  ;  ;  ;  ;  ;  

校勘学论文_杨传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