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华[1]2003年在《高桩墩式码头结构计算与优化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桩墩式码头结构计算大都由计算软件完成。通用计算软件针对高桩墩式码头的结构计算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依据《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98)》,使用 VC++6.0 为开发工具,以 Windows98 以上系统为开发平台,针对目前高桩墩台码头结构设计的需要开发了高桩墩式码头结构计算与优化系统。 本系统采用可视化的界面录入数据,使用快速简单的方法输入设计的条件,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数据录入和计算。本系统可以分别计算出各类荷载作用下的墩台位移和桩内力;挑选各类荷载每组中的最不利工况(墩台的最大位移及桩的最大内力);根据设计人员的需要进行手动设计组合;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自动设计组合;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输出最终结果或中间结果;根据受力特点,进行桩基的优化布置(这一部分有待继续开发)。 本套软件是针对高桩墩式码头的专业软件,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很方便地进行高桩墩式码头的墩台位移、桩内力计算以及内力、位移组合计算,后处理部分大量繁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有计算机完成,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李尚伟[2]2012年在《高桩墩式码头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程序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海洋运输中船舶逐渐趋于大型化和专业化,对于码头的水深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岸码头很难满足大型船舶停靠作业要求,离岸开敞式码头渐渐显露出优势,作为离岸开敞式码头的一种重要形式,高桩墩式码头因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适用环境多而广受青睐。本文对高桩墩式码头的墩台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结构的优化研究。在传统的设计工作中,对于结构的优化通常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大量的人工计算对比,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导致设计出的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影响工程造价和后期的使用。而使用本文推荐的优化算法,通过计算机的优化计算,得到最优解并以此指导设计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结构受力性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在高桩墩式码头设计计算工作中,通常使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虽然能够精确得到结构的受力、位移结果。但由于不是针对该结构的专业设计软件,故存在建模速度较慢、确定最不利系缆力工况困难、后处理工作复杂繁琐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使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一款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高桩墩式码头应用程序,是针对该结构的专业设计程序,采用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拥有强大的计算和后处理能力,改善了传统设计工作中的种种不利因素,能够大幅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李声文, 张日向, 韩丽华[3]2011年在《基于ANSYS的高桩墩式码头可靠度分析》文中指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自带的概率设计系统(PDS)中的响应面法,对某一实际工程中的高桩墩式码头进行了叁维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的响应面方程。再利用Matlab软件结合验算点法(JC法),通过迭代搜寻验算点,最终求得了结构在各项外部荷载及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的结构可靠性指标。由于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未知J,C法无法正常使用。根据ANSYS中响应面法的计算原理,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将上述荷载正态当量化。此外,还进行了高桩墩式码头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敏感性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为高桩墩式码头的结构设计校核提供参考依据。
赵石峰[4]2008年在《大型开敞式深水码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大连新港新建30万吨级(兼靠45万吨)进口原油码头工程,研究大型开敞式深水码头复合结构及导管架结构,阐述其受力机理和施工特点,提出复合结构与导管架结构的结构计算内容及方法,讨论了其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复合结构的计算内容包括结构整体稳定性、基床顶应力、地基承载力、钢管混凝土桩承载能力及桩与沉箱节点处的承载能力,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沉箱高度的选择、波浪力的计算、节点的处理、钢管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分析、结构的可靠性及动力反应。导管架结构的计算内容包括构件强度、构件稳定性、刚性嵌岩结构承载力及入土深度、管节点静力强度与疲劳寿命,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结构几何形状的选择、柱腿的斜度与直径、波浪力的计算、考虑船舶撞击的疲劳分析、导管架的可靠性及动力反应。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可适用于水深大于25m的复合结构与导管架结构码头结构型式,进行相应的结构计算,对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做初步的讨论,并与传统的重力式圆沉箱结构进行了工程费用及工期的比较。重点研究了导管架结构的疲劳分析方法,对《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API》规范和《DNV》规范中的S-N曲线做了比较,对船舶撞击引起的疲劳损伤做了粗略的估算。计算结果表明国内开敞式深水区码头采用复合结构、导管架结构是安全、可行、经济的,同时明确下一步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对我国开敞式港口结构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所研究的新型码头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开敞式大型码头,替代目前传统的重力式和高桩码头结构型式,促进我国港口建设向外海、深水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紧张的海岸线得到延伸,较大的提高经济效益。
傅克登[5]2007年在《钢箱梁围囹在高桩墩式码头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钢扁担反吊工艺在高桩墩式码头工程围囹系统中逐渐广泛应用,通过钢箱梁与常用槽钢作为钢扁担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较符合该工程实际的围囹型式。表明了钢箱梁围囹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
沈迪州[6]2007年在《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不同桩基码头在使用功能、设计荷载、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结构特点存在很大差异,有其不同特点及其适应性。如何综合上述特点进行码头设计、改进、优化,发挥设计的效应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几个工程实例,研究了大管桩码头结构设计特点和应用条件,分析、计算船舶撞击力作用情况、结构缝凹凸槽传递外力的效果、简支板摩擦力的作用等,并对桩基码头的位移进行控制;提出了在复杂条件下受到高能量锤击的大管桩的沉桩工艺和加固措施;结合实际工程,针对恶劣海况、沉桩就位和平台移动困难等情况,提出结构优化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工程费用、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度;分析总结了陡坡岩面上立柱梁板式码头的结构特点及其适应条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郑忠康, 张铁峰, 李赛峰[7]2003年在《下卧基岩中等埋深地质条件下码头结构形式选择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下卧基岩埋深较浅的复杂地质情况,提出了嵌岩灌注桩方案、钢管桩及钢筋砼大管桩嵌岩方案、H型钢与钢筋砼方桩的复合桩方案及深层水泥搅拌法方案,利用合理的码头结构平面布置形式来适应靠船需要的方案等建港对策,并从设计基本思路、方案适用范围、设计及施工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等3个方面对上述建港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宗泽[8]2007年在《离岸深水码头全直桩结构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港口建设逐渐向离岸化、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国内虽然也出现了大型柔性靠船墩结构、透空消浪沉箱等新型结构,但仍以沉箱重力式和一般高桩结构为主,与国外相比,结构型式仍比较单一,因此,积极开展离岸深水超大型码头新型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本文在对比现有离岸深水码头结构型式基础上,根据全直桩码头具有结构受力合理、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提出在外海开敞式码头中选用全直桩嵌岩结构。并结合某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工程,对码头的主要受力结构主靠船墩采用大直径钢管嵌岩全直桩布置,研究结构在较大水平荷载条件下的稳定变形情况。最后选取单桩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分别考虑:(1)有上覆土层影响时,对比分析考虑桩土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法及桩土线弹性作用m法的计算结果,探讨在大水平变位条件下运用m法计算时m的取值问题;(2)在不计上覆土层影响时,基于桩岩非线性接触的有限元法,分析大直径钢管桩不同嵌岩深度对结构应力变形的影响,探讨最佳嵌岩深度。
徐少鲲[9]2008年在《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的数值波浪水槽建立及应用》文中指出波浪现象是港口海岸工程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理论分析、原型观测、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拟是研究波浪问题的主要方法。其中,数值模拟方法由于节省人力物力,不受实验场地和观测仪器影响,同时实验条件和参数容易进行控制和改变,能模拟多种因素在复杂条件下的物理过程,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叁维数值波浪水槽,对波浪的传播变形及其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在开源软件包OpenFOAM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非结构化网格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N-S方程的叁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模型采用VOF法追踪自由表面,并有多种紊流模拟方式可供选择,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很好地模拟波浪的传播变形。此外,程序按MPI标准编写,可以应用并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采用本文建立的模型,选用RNG模型针对高桩墩式结构影响下的波浪特性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淹没深度、不同宽度的墩台影响下的波浪传播特性,以及墩台侧面和底面受波压力的变化情况,探索了不同尺度墩台结构与波浪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原型尺度算例的模拟,分析了波浪作用下高桩墩式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LES,本文对潜堤附近波浪场及其流动特性进行了叁维模拟,并与PIV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潜堤结构附近涡的尺度、生成机理和运动变化特征,并得出了潜堤附近波浪运动的叁维特性及紊动特征。针对数值波浪水槽的波高衰减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并行环境下的数值计算,本文通过对计算日志的分析探讨了计算网格划分、计算任务设置与计算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周远方, 陈新[10]2018年在《某煤码头升级改造方案优化设计》文中认为针对传统高桩墩式码头加固方案的施工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在墩台前新建柔性结构承担新荷载的码头加固方案。并从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等方面探讨墩台前设置柔性靠船桩簇方案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高桩墩式码头结构计算与优化系统的开发[D]. 朱荣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高桩墩式码头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程序开发[D]. 李尚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 基于ANSYS的高桩墩式码头可靠度分析[J]. 李声文, 张日向, 韩丽华. 水道港口. 2011
[4]. 大型开敞式深水码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D]. 赵石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5]. 钢箱梁围囹在高桩墩式码头工程中的应用[J]. 傅克登. 浙江水利科技. 2007
[6].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 沈迪州. 河海大学. 2007
[7]. 下卧基岩中等埋深地质条件下码头结构形式选择的探讨[J]. 郑忠康, 张铁峰, 李赛峰. 中国港湾建设. 2003
[8]. 离岸深水码头全直桩结构分析[D]. 宗泽. 河海大学. 2007
[9]. 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的数值波浪水槽建立及应用[D]. 徐少鲲. 天津大学. 2008
[10]. 某煤码头升级改造方案优化设计[J]. 周远方, 陈新. 水运工程.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