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靶向性融合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靶向,内皮,肿瘤,霉素,细胞,蛋白质。
靶向性融合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黄洁[1](2017)在《双靶向融合蛋白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PLGA微球载药系统制备及其体内外肠癌靶向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一些传统化疗药物会因其在体内非特异性分布而造成全身毒性作用以及副反应发生。药物载体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药物的非特异性靶向,将药物递送并蓄积于目标组织内再发挥缓释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近来,天然生物材料与人工合成材料的联合运用受到众多关注。由此衍生出的天然生物膜包裹的纳米载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更适于个体化医疗趋势发展,在许多疾病诊疗方面有着巨大应用潜能。研究目的1、构建anti-EGFR-iRGD融合蛋白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PLGA微球载药系统,对其进行表征并评价该微球载体体外稳定性。2、体外实验评价该微球载体对肠癌的穿透能力。3、体内实验评价该微球载体对肠癌的靶向能力。研究方法1、采用低渗破膜、超声、挤压的方法获取红细胞膜囊泡,与复乳法制备得到的PLGA微球共同超声、挤压后获得红细胞膜包裹的PLGA微球。使用化学反应共价连接anti-EGFR-iRGD融合蛋白与脂质,通过脂化后的融合蛋白脂质端插入红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内,最终获得anti-EGFR-iRGD融合蛋白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PLGA微球载药系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载体形态,动态激光散射仪(DLS)测量载体粒径、电位、多分散系数(PDI),验证载体体外稳定性。2、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叁组肠癌细胞(SW480、HT29、Caco-2)的EGFR蛋白表达情况。3、建立体外肠癌多细胞球(MCS)模型,利用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载体对肠癌细胞的穿透能力。4、建立荷肠癌细胞裸鼠模型,利用小动物近红外成像技术观察载体体内肠癌靶向能力。研究结果1、成功制备anti-EGFR-iRGD融合蛋白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PLGA微球载体,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完整,大小均匀。DLS测得载体带负电荷,粒径约为180nm,一周内粒径、PDI未见明显改变,说明该微球载体有较好的体外稳定性。2、选取的叁株肠癌细胞株中,HT29、Caco-2细胞株高表达EGFR,用作后续体内外肿瘤模型建立。3、体外穿透性实验中,使用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均可观察到负载荧光染料的anti-EGFR-iRGD-RBCmPLGA微球载体由外至内分布于HT29 MCS中,证明该载体具备较好的肿瘤穿透能力。4、体内靶向性实验中,使用近红外成像系统观察到anti-EGFR-iRGD-RBCm-PLGA微球载体于尾静脉给药24h后富集在荷肠癌细胞Caco-2的裸鼠肿瘤部位,证明其较好的肿瘤靶向能力。结论anti-EGFR-iRGD融合蛋白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PLGA微球载体,安全无毒,稳定性好,对肠癌肿瘤组织显示出较好的靶向性和穿透性,作为一种新型靶向递药载体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30)
刘新生[2](2017)在《口蹄疫病毒嵌合病毒样颗粒和DC靶向性重组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尽管目前传统疫苗在FMD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缺点,如由于病毒灭活不彻底造成活病毒逃逸等。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是今后防控FMD的必然趋势。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由于具有与天然病毒粒子相似的结构,及较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疫苗的开发和应用中。近年来,FMDV VLPs相关研究显示,相比于其它血清型FMDV,O型FMDV衣壳蛋白耐酸性较低,导致其在低pH值的昆虫细胞中组装效率差甚至不组装。因此,本研究以A型FMDV AF/72株的衣壳蛋白基因P12A为骨架,将O型FMDV O/BY/CHA/2010株的结构蛋白基因VP1嵌合入AF/72株的衣壳蛋白基因P12A中,形成O-A嵌合型FMDV衣壳蛋白基因P12A(O-VP1)。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将密码子优化合成后的嵌合衣壳蛋白基因P12A(O-VP1)和AF/72株蛋白酶基因3C,插入到带双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质粒pFBDual-P12A3C(O-VP1),转化后筛选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P12A3C(O-VP1),鉴定之后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P12A3C(O-VP1)。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嵌合P12A(O-VP1)基因能够在Sf9正确表达并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嵌合P12A(O-VP1)能够被3C蛋白裂解并自组装形成与天然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VLPs。为了进一步评估嵌合VLPs的免疫原性,将表达的嵌合VLPs与ISA-206佐剂混合乳化制备成疫苗后免疫豚鼠。结果表明嵌合VLPs疫苗能够诱导豚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O型FMDV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用100 GPID_(50)剂量的O型口蹄疫病毒攻击,嵌合VLPs免疫豚鼠的保护比例为4/5,而阴性对照则5/5全数发病。本研究为今后FMDV VLPs疫苗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近年来,通过将疫苗抗原特异性的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来改善疫苗的免疫原性已成为一种新的疫苗设计策略。DC-SIGN(DC-specific ICAM-grabbing non-integrin),又被称为CD209,是DC膜表面的一种C型凝集素受体,利用化学交联或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原与DC-SIGN配体结合可以使抗原特异性的靶向DC,进而显着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本研究将DC-SIGN特异性配体HIV膜糖蛋白gp120和HCV包膜糖蛋白E2,分别与口蹄疫病毒AF/72株的主要抗原蛋白VP1进行重组融合,在昆虫细胞中表达2种DC靶向性重组融合蛋白VP1-gp120和VP1-E2,通过豚鼠免疫试验比较了它们及单独表达的VP1蛋白在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gp120和VP1-E2都能诱导豚鼠产生抗口蹄疫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刺激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及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且VP1-gp120和VP1-E2诱导抗口蹄疫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显着地强于VP1蛋白(p<0.01)。因此,靶向DC的融合设计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为今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沙慧子,苏舒,丁乃清,刘宝瑞[3](2016)在《双靶向性、高穿透性融合蛋白联合特异性免疫细胞对胃癌的作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充分调动机体免疫系统使肿瘤治疗获益,是免疫学和肿瘤学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免疫治疗缺乏绝对肿瘤特异性的靶点;此外,由于肿瘤微环境存在抑制性免疫细胞及分子,实体肿瘤组织血管结构功能缺陷且含大量细胞基质,使得免疫细胞难以渗透至肿瘤深部。因此,改善免疫细胞的主动靶向性与穿透性是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靶向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GFR分子的单域抗体及肿瘤穿透肽i RGD,构建融合蛋白,实验证明该融合蛋白联合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融合蛋白促进免疫细胞渗透肿瘤组织的能力。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EGFR单域抗体的序列和肿瘤穿透肽i RGD的序列构建融合蛋白,通过金属螯合层析技术得到纯化anti-EGFR-i RGD并对其鉴定。融合蛋白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共孵育后,在细胞水平考察,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联合免疫细胞抗肿瘤作用;体水平评价,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对特异性免疫细胞靶向肿瘤及渗透肿瘤组织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在腹膜播散肿瘤模型上,研究该融合蛋白对特异性免疫细胞趋化至肿瘤组织的影响。结果 :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联合免疫细胞有较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在靶向及穿透性实验中,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特异性免疫细胞共孵育组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肿瘤组织内,分布更为广泛,趋化至肿瘤组织内的免疫细胞较特异性免疫细胞单独给药组增加11.5倍;在胃癌腹腔播散肿瘤模型中,融合蛋白antiEGFR-i RGD仍然可以促进更多的免疫细胞趋化至肿瘤组织,较单独的免疫细胞组增加12.6倍。结论 :融合蛋白anti-EGFR-i RGD可以促进更多的特异性免疫细胞趋化至肿瘤组织;anti-EGFR-i RGD可以提高免疫细胞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壁报交流集》期刊2016-11-04)
姜文国,李毅,张胜华,甄永苏[4](2015)在《内皮抑素-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对乳腺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的靶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ES-LDP)对人乳腺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组织的靶向性。方法分别采用人体乳腺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ES-LDP与癌细胞的亲和力;并采用Image-Pro Plus6.0软件计算吸光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辅基蛋白比较,ES-LDP对乳腺癌、胰腺癌和食管癌亲和力显着增高(P<0.001)。在胰腺癌组织,这种亲和力也显着高于对正常组织的亲和力(P<0.05)。结论 ES-LDP对不同组织器官,亲和力有所不同;在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5年08期)
沙慧子,邹征云,刘宝瑞[5](2015)在《双靶向性、高穿透性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联合紫杉醇在多细胞球状体MCS对胃癌的作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肿瘤靶向性与穿透性是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本论文选取靶向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EGFR分子的单域抗体及肿瘤穿透肽iRGD,构建融合蛋白,①采用简捷、易行的方法,构建融合蛋白anti-EGFR-iRGD,在2D细胞、3D肿瘤多细胞球状体(MCS)及体内水平评价其靶向性、穿透性及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②研究融合蛋白anti-(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01)
吴静[6](2015)在《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制备、检测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药物是一类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而得到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物。因其具有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治疗针对性强的特点而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药物。因此国内外医药学领域高度重视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制备,而对其分析鉴定和检测则是将其推广至临床应用的基础。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编码的p53蛋白在识别和修复DNA损伤、抑制细胞恶性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p53基因的缺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然后细胞出现生长、凋亡和DNA修复功能的紊乱。据报道称,25%-35%的癌性神经细胞和70%-76%的胶质瘤细胞会出现p53基因的突变,所以恢复细胞中的p53蛋白功能被认为是神经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p53蛋白的制备、检测及功能分析是其用于肿瘤治疗的基础,常规的检测方法如ELISA、Western blot等只能对p53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能保证其生物活性,因此需要既能保证蛋白准确性又能检测其功能的方法来分析检测p53。p53蛋白细胞渗透性较低,仅靠自身难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神经肿瘤细胞,这使得p53蛋白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可考虑p53蛋白与具有穿膜效应的多肽结合来提高p53蛋白的转运效率。我们实验组前期发现一个新型衍生肽,命名为RDP (RVG-derived peptides),它的部分序列来源于狂犬病毒糖蛋白(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RVG)嗜神经性的关键片段。实验发现其能携带BDNF蛋白及基因快速特异性地进入脑内并发挥功能,因此考虑将RDP与p53蛋白通过化学键连接,确定其分析方法并检测p53蛋白在细胞内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希望为抑制神经系统肿瘤,如恶性脑胶质瘤的生长增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主要分叁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53,将p53基因连接至pET28a中。优化了p53蛋白的制备条件,SDS-PAGE分析了p53蛋白的准确性,Folin-酚法对p53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分别制备并纯化了靶向性p53融合蛋白和p53蛋白。第二部分:分别合成了荧光染料FITC和罗丹明B异硫氰酸酯(RhoB)标记的靶向性p53融合蛋白和p53蛋白,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该蛋白的荧光强度,然后通过细胞实验和小动物活体成像分析检测了靶向性p53蛋白的细胞选择性和入脑可行性。第叁部分:对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MTT法检测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并采用凋亡与坏死检测、流式细胞仪来探究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靶向性p53融合蛋白不仅对神经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更高,而且具有生物活性。这说明通过生物技术制备的靶向性p53融合蛋白既不会干扰RDP的生物功能也不会损害p53蛋白的活性,这可能为抑制神经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3-20)
顾丽,张君,丁海麦,李晓晶,苏燕[7](2014)在《一种新型双重靶向性抗乳腺癌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Del1-9-G129R-T3双重靶向性抗乳腺癌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方法:以质粒pET22b-G129R-G129R为模板,PCR扩增两端带有NdeI和BamHI识别序列的目的基因Del1-9-G129R-hPRL。根据T3的碱基序列,采用重迭延伸PCR技术人工设计合成叁段引物,扩增两端带有BamHI和XhoI识别序列的T3目的基因片段。将纯化的Del1-9-G129R-hPRL、T3作为模板,利用前者的上游引物和后者的下游引物,PCR扩增带有NdeI和XhoI识别序列的融合基因Del1-9-G129R-T3,克隆到T载体,双酶切后插入pET22b(+)多克隆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Del1-9-G129R-T3。经DNA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原核表达菌BL21(DE3)。结果:质粒测序显示重组融合蛋白基因序列除两处同义突变外与GenBank中记载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Del1-9-G129R-T3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康帅,贾群英,李祥,吕建新[8](2013)在《肿瘤靶向性RGD-IFN-α2a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RGD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的短肽,作为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能与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特异性高表达的某些整合素如αVβ3结合,从而将治疗效应分子靶向性地导入肿瘤部位,有效减少肿瘤治疗中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害,提高药物本身疗效~([1])。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某些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与病毒疾病的治疗~([2-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是一种良好的荧光标记蛋白,适用于细胞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检测及细胞示踪标记~([4])。本研究构建了含有RGD-IFN-α2a-EGFP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为研究RGD-IFN-α2a的肿瘤靶向性及抗肿瘤的可能性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郑毅,陈全,蒋攀,刘革力,张路瑜[9](2012)在《靶向性抗肿瘤VEGF-α-Gal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体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原核表达、纯化靶向性抗肿瘤VEGF-α-Gal融合蛋白,并检测其体外靶向性和抗肿瘤效应。方法从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扩增VEGF-α-Gal融合基因,插入pQE30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30-VEGF-α-Gal,转化至大肠杆菌M15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及表达形式,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经Ni-AgaroseHis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重组融合蛋白rVEGF-α-Gal,包涵体复性后,通过体外细胞黏附试验评价其VEGFR靶向性,血清杀伤试验分析其α-Gal模拟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QE30-VEGF-α-Gal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 000,诱导5 h表达量最高,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可分别与抗VEGF、抗α-Gal抗体特异性结合;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90%,可黏附VEGFR+的A549细胞,且其α-Gal模拟表位在人新鲜血清的参与下,对A549细胞产生了明显的溶细胞效应。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融合蛋白rVEGF-α-Gal,该蛋白不但具有VEGFR靶向性,还兼具α-Gal表位功能,为研发新型靶向肿瘤生物制剂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孙成金,王健,崔春青,郭鹏,陈祥鹏[10](2011)在《重组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中试发酵工艺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重组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工艺。方法优化EGF-E4orf4工程菌二级种子培养时间,按5%的比例接种于20 L发酵培养基,设定培养阶段温度为30℃,诱导表达阶段温度为28℃,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搅拌速度、通气量和罐压等措施使DO维持在20%~35%,采用叁步发酵法进行发酵,优化诱导pH值及诱导时间,并在已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稳定发酵3批。结果确定二级种子的培养时间为15 h,最适诱导pH值为6.0,最适诱导时间为48 h;中试发酵3批,菌体A600均值达(327.67±17.96),菌体湿重均值达(308.33±9.07)g/L,EGF-E4orf4表达量均值为(200.00±5.57)mg/L。结论已初步建立了重组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工艺,为EGF-E4orf4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靶向性融合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尽管目前传统疫苗在FMD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缺点,如由于病毒灭活不彻底造成活病毒逃逸等。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是今后防控FMD的必然趋势。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由于具有与天然病毒粒子相似的结构,及较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疫苗的开发和应用中。近年来,FMDV VLPs相关研究显示,相比于其它血清型FMDV,O型FMDV衣壳蛋白耐酸性较低,导致其在低pH值的昆虫细胞中组装效率差甚至不组装。因此,本研究以A型FMDV AF/72株的衣壳蛋白基因P12A为骨架,将O型FMDV O/BY/CHA/2010株的结构蛋白基因VP1嵌合入AF/72株的衣壳蛋白基因P12A中,形成O-A嵌合型FMDV衣壳蛋白基因P12A(O-VP1)。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将密码子优化合成后的嵌合衣壳蛋白基因P12A(O-VP1)和AF/72株蛋白酶基因3C,插入到带双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质粒pFBDual-P12A3C(O-VP1),转化后筛选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P12A3C(O-VP1),鉴定之后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P12A3C(O-VP1)。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嵌合P12A(O-VP1)基因能够在Sf9正确表达并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嵌合P12A(O-VP1)能够被3C蛋白裂解并自组装形成与天然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VLPs。为了进一步评估嵌合VLPs的免疫原性,将表达的嵌合VLPs与ISA-206佐剂混合乳化制备成疫苗后免疫豚鼠。结果表明嵌合VLPs疫苗能够诱导豚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O型FMDV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用100 GPID_(50)剂量的O型口蹄疫病毒攻击,嵌合VLPs免疫豚鼠的保护比例为4/5,而阴性对照则5/5全数发病。本研究为今后FMDV VLPs疫苗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近年来,通过将疫苗抗原特异性的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来改善疫苗的免疫原性已成为一种新的疫苗设计策略。DC-SIGN(DC-specific ICAM-grabbing non-integrin),又被称为CD209,是DC膜表面的一种C型凝集素受体,利用化学交联或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原与DC-SIGN配体结合可以使抗原特异性的靶向DC,进而显着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本研究将DC-SIGN特异性配体HIV膜糖蛋白gp120和HCV包膜糖蛋白E2,分别与口蹄疫病毒AF/72株的主要抗原蛋白VP1进行重组融合,在昆虫细胞中表达2种DC靶向性重组融合蛋白VP1-gp120和VP1-E2,通过豚鼠免疫试验比较了它们及单独表达的VP1蛋白在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gp120和VP1-E2都能诱导豚鼠产生抗口蹄疫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刺激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及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且VP1-gp120和VP1-E2诱导抗口蹄疫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显着地强于VP1蛋白(p<0.01)。因此,靶向DC的融合设计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为今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靶向性融合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黄洁.双靶向融合蛋白标记的红细胞膜包裹PLGA微球载药系统制备及其体内外肠癌靶向性评价[D].东南大学.2017
[2].刘新生.口蹄疫病毒嵌合病毒样颗粒和DC靶向性重组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3].沙慧子,苏舒,丁乃清,刘宝瑞.双靶向性、高穿透性融合蛋白联合特异性免疫细胞对胃癌的作用评价[C].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壁报交流集.2016
[4].姜文国,李毅,张胜华,甄永苏.内皮抑素-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对乳腺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的靶向性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
[5].沙慧子,邹征云,刘宝瑞.双靶向性、高穿透性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联合紫杉醇在多细胞球状体MCS对胃癌的作用评价[C].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6].吴静.靶向性p53融合蛋白的制备、检测与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5
[7].顾丽,张君,丁海麦,李晓晶,苏燕.一种新型双重靶向性抗乳腺癌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
[8].康帅,贾群英,李祥,吕建新.肿瘤靶向性RGD-IFN-α2a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纯化[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
[9].郑毅,陈全,蒋攀,刘革力,张路瑜.靶向性抗肿瘤VEGF-α-Gal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体外活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
[10].孙成金,王健,崔春青,郭鹏,陈祥鹏.重组靶向性抗肿瘤融合蛋白EGF-E4orf4毕赤酵母工程菌中试发酵工艺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