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突水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顶板,底板,基岩,煤层,水土,隧道。
突水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皓博,高永刚,李仕牧,涂智凌,房百利[1](2019)在《基于“叁图-双预测法”巷道突水机理及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巷道顶板隔水层缺失或采掘扰动作用下导通上覆含水层贯通巷道突水问题,采用现场水文地质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并基于"叁图-双预测法"对巷道突水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导水带发育裂隙未贯通含水层,巷道顶板冒裂安全区域划分为冒裂危险强、中、弱及安全四大区,当工作面开采至600 m处时,顶板产生塑性破坏(冒裂带)高度达174 m,裂采比13.5∶1。(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郑纲,徐小兵,何渊,任辰锋,刘彬[2](2019)在《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底板突水机理及水害探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受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水威胁的工作面能否采取放顶煤开采,选择准格尔煤田黄玉川煤矿研究奥灰突水机理。该矿6上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为0~4.49MPa,隔水层厚度为54.296~75.78 m,6上煤底板奥灰突水系数为0~0.085 MPa/m,绝大部分区域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 MPa/m;而一盘区巷道掘进遇断层时曾发生多次突水,说明该区具有不同的突水机理。矿井断层、裂隙发育,存在隐伏陷落柱,对断层、陷落柱的放水试验发现,北北东向地质优势面控制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在黄玉川煤矿216上01工作面,通过定水头压水试验测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34.9 m,阐明了准格尔煤田底板奥灰强渗通道耦合底板破坏的突水机理,改变了从纵向上认识底板奥灰突水的传统,从平面上施工小角度定向长钻孔探查垂向强渗通道,并进一步局部注浆加固,解决了采掘过程中的奥灰水害。(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S1期)
彭涛,冯西会,龙良良,王英,牛超[3](2019)在《厚覆基岩下煤层开采突水溃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较厚上覆基岩煤层开采顶板突水溃砂灾害的形成机理,以照金煤矿突水溃砂事故为例,结合最新补勘地质资料,从导水通道、充水水源、物源、储水空间、动力源和地质构造等多方面对该类型灾害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动条件影响下,富水性弱~中等的洛河组含水层也可能发生破坏极大的水害事故;较厚上覆基岩煤层开采顶板突水溃砂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最终造成水砂混合流运移和突溃的现象;照金矿202工作面综放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导通洛河组含水层,水进入宜君组与直罗组之间的离层空腔,随着积水量增加,渗入煤系含水层和古河床相松散体中形成似泥石流体,并会沿工作面切落形成的集中通道瞬间溃入工作面,导致煤层顶板上覆较厚基岩发生突水溃砂。(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杨志刚,安文生[4](2019)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隐伏于岩体中的含水构造系统被揭露破坏,很可能导致开挖临空面与导水通道进行连通,从而发生突水突泥灾害。通过建立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模拟软件模拟岩溶管道在不同水压力影响下隧道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突水突泥的致灾机理。结果可供隧道施工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世伟,陈旸,孙龙杰[5](2019)在《浅埋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浅埋煤层覆存特征,煤层埋藏浅,矿山压力显现强烈,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分析浅埋煤层顶板突水的原因,依据理论分析,得出了浅埋煤层顶板突水的机理,即隔水土层在弹性阶段和塑形阶段能够保持其隔水作用的判据;通过实践表明,该理论判据在实践指导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在防止煤矿顶板突水事故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子洪,付会彬,马伟斌,马超锋[6](2019)在《岩溶地区隧道突水机理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的分析发现含水结构中储有能量、岩溶水压力对岩体的应力作用、含水结构围岩的稳定性被破坏是隧道突水涌泥发生的必要条件;依据阻水结构性质将岩溶隧道的突水模式划分为防突岩层破坏型与填充介质渗透失稳型2大类。据此提出土石回填、超前小导管支护、注浆加固、加强监控量测等岩溶隧道突水涌泥综合防治措施,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陈兵[7](2019)在《动压影响下陷落柱突水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陷落柱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陷落柱突水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陷落柱顶底板突水的机理将顶底板突水模式划分为两种子模式,通过薄板理论和剪切破坏理论推导出了各模式下的突水判据,并建立了煤层底板陷落柱渗流突水模型;运用理论分析得出的突水判据对1103工作面底板发生突水危险性进行预测,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对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陈振芳[8](2019)在《承压水下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煤层底板存在奥灰承压水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动压影响下底板破坏深度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了底板承受极限水压力,通过突水危险性评价,可知该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易发生突水事故。基于此提出了底板注浆加固方案,使底板抵抗突水的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刘涛[9](2019)在《浅埋薄基岩煤层上覆顶板突水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浅埋薄基岩煤层上覆顶板在回采动压影响下的稳定性及隔水性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力学模型得出了顶板突水机理及发生条件,基于相似模拟实验对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及突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土采比、关键层及隔水土层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生产实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杨涛[10](2019)在《神府矿区隔水土层采动失稳突水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府矿区薄基岩浅埋煤层上普遍覆盖有叁趾马红土隔水层,隔水土层在采动应力场与渗流场共同作用下的微观裂隙损伤-弥合机理、宏观失稳-突水机理以及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顶板突水之间的时空响应规律,对于神府矿区顶板突水机理研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揭示因隔水土层失稳引起的顶板突水灾害演化规律。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土工实验、两相物理及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等方法,开展了基于于隔水土层破坏失稳的顶板突水机理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土工实验分析,发现矿区隔水土层极限抗剪强度随着液性指数的变化会发生区段跳跃变化的规律。分别从水理、物理及形变角度提出隔水土层叁大特性:①水理特性:隔水土层陚存状态随埋深变化的形态异性,其液性指数随着埋深圼近似线性下降趋势,并会引起其形态变化:②物理特性;隔水土层强度指标随埋深变化的深度异性。③形变特性: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后的地表沉陷的特殊性—隔水上层的沉陷异性,可以解释矿区地表下沉虽增大的原因。(2)基于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分析了隔水土层纵向裂隙发育规律及弥合演化过程,通过构建土层孔隙-裂隙介质渗流耦合方程,对纵向裂隙发育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了纵向裂隙宽度解析解。提出了土体裂隙弥合度的概念,用来表示土体的自适应弥合能力。构建了裂隙弥合受力模型,得到了隔水土层裂隙弥合度的解析解。隔水土层裂隙在弥合后会产生咬合铰接区,造成土体单元相互挤压变形,使裂隙介质结合为致密的黏结结构,恢复土体渗透性及隔水性。咬合铰接区的渗透性弱于非咬合铰接区,即土层裂隙弥合压实后,土体隔水性能存在进一步增强的可能性。(3)建立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动态开采关系的粘弹性动力模型,得到了两者之间的解析关系式。分析发现当开采厚度较大时,采空区上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出现畸变漏斗,在工作面两端头处最为严重,当开采厚度较小时,采空区上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会发生周期性小幅波动,未发生积聚及快速消散现象。工作面上覆隔水土层孔隙水压与工作面顶板涌水量存在着紧密的时空响应关系。由于采动及渗流作用的影响,当隔水土层宏观纵向裂隙发育足够充分时.在微观上土层孔隙水压出现压力畸变,宏观上与之对应发生工作面顶板涌水量猛增现象。(4)通过突水案例数据收敛及理论模型判别分析了隔水土层不同破坏形式-失稳诱灾之间的关系,发现顶板突水的空间及时间范围与土采比有着密切关系:在开切眼附近位置的顶板突水事故,土采比相对较小,土体呈“铆钉式剪切破坏”,经过数次周期来压之后的顶板突水事故,土采比相对较大,土体呈“椭圆弧拉伸破坏”,两种破坏形式的临界土采比为7-8。判别时先进行“铆钉式剪切破坏”判别,若土层稳定则进行“椭圆弧拉伸破坏”判别,以此来进行初步的顶板突水预测。突水演化试验发现:当土采比超过14~15时,隔水土层中部有强隔水作用,上下层位裂隙会在应力恢复及排水过程中自适应弥合,隔水土层的裂隙弥合度越大,则弥合后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并出现一定的排水现象,其隔水性能与破坏前相比反而增强,其渗透特性及变形特征进一步验证了裂隙弥合后的咬合铰接效应。(5)根据神府矿区浅埋煤层顶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建立了基于隔水土层稳定性的浅埋煤层顶板突水预测模型。该模型能精确预测工作面的综合突水危险级别及突水危险点,减少了采前防突水工作的盲目性与工作量,为浅埋煤层顶板突水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工程实测涌水量反馈证明了该模型不仅准确得到了综合突水级别,还预测了各突水危险点坐标位置,大大降低顶板突水事故的发生概率。基于AHP-GRA耦合预测模型并结合Arc-GIS及Matlab对井田范围进行了突水关联度数据可视化分析,得到了五个一级指标对应的突水关联度分布图,为矿井防突水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论文以开采扰动及水体渗流的耦合作用为出发点,以隔水土层隔水稳定性为关键点,以顶板突水预测判别为目标点,对基于隔水土层破坏的顶板突水灾害机理及预测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了神府矿区顶板突水预测研究体系的内容,对于富水区下薄基岩浅埋煤层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突水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受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水威胁的工作面能否采取放顶煤开采,选择准格尔煤田黄玉川煤矿研究奥灰突水机理。该矿6上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为0~4.49MPa,隔水层厚度为54.296~75.78 m,6上煤底板奥灰突水系数为0~0.085 MPa/m,绝大部分区域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 MPa/m;而一盘区巷道掘进遇断层时曾发生多次突水,说明该区具有不同的突水机理。矿井断层、裂隙发育,存在隐伏陷落柱,对断层、陷落柱的放水试验发现,北北东向地质优势面控制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在黄玉川煤矿216上01工作面,通过定水头压水试验测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34.9 m,阐明了准格尔煤田底板奥灰强渗通道耦合底板破坏的突水机理,改变了从纵向上认识底板奥灰突水的传统,从平面上施工小角度定向长钻孔探查垂向强渗通道,并进一步局部注浆加固,解决了采掘过程中的奥灰水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突水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杨皓博,高永刚,李仕牧,涂智凌,房百利.基于“叁图-双预测法”巷道突水机理及防治研究[J].煤炭技术.2019
[2].郑纲,徐小兵,何渊,任辰锋,刘彬.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底板突水机理及水害探查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3].彭涛,冯西会,龙良良,王英,牛超.厚覆基岩下煤层开采突水溃砂机理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4].杨志刚,安文生.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机理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
[5].梁世伟,陈旸,孙龙杰.浅埋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机理的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
[6].王子洪,付会彬,马伟斌,马超锋.岩溶地区隧道突水机理及防治措施[J].铁道建筑.2019
[7].陈兵.动压影响下陷落柱突水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8].陈振芳.承压水下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9].刘涛.浅埋薄基岩煤层上覆顶板突水机理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10].杨涛.神府矿区隔水土层采动失稳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