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铅钙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铅钙合金,浇铸生产线,液压系统
铅钙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尹梦南[1](2018)在《铅钙合金浇铸生产线的液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内某冶炼企业研制并开发的生产设备,铅钙合金浇筑生产线解决了体力劳动强度较大,合金成分稳定性较低,浇筑成品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等常规浇筑方法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本文首先概括了浇筑生产线的组成,接下来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着设备的特点还有工作原理展开了系统并且深入的讨论,以期能够在某些方面给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以启发,使该设备具有的优势能够被充分地体现出来。(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8年18期)
艾宝山,王浪,孙杰,沈浩宇,王振波[2](2016)在《镧对铅酸蓄电池铅钙合金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铅钙合金中增加稀土元素镧,制Pb-Ca-La合金,并与普通合金的电性能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技术及SEM研究合金在1.2800g/cm3硫酸溶液中所形成的阳极腐蚀膜特性。结果表明:稀土镧能够提高合金板栅的硬度和延伸率,提高析氢、析氧过电位,有利于铅酸电池各种电性能的提高。恒流腐蚀失重实验表明:增加镧元素后的稀土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含镧元素稀土合金在板栅表面形成的腐蚀界面更有利于增强活性物质和板栅结合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电器工业》期刊2016年09期)
张玉峰[3](2015)在《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锑镉合金已经逐渐被铅钙合金所取代,但是铅钙合金正板栅由于合金成分不合理出现了早期腐蚀的现象,而且铅钙合金的异常腐蚀也是限制电池深循环的因素之一。所以,增强正板栅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优化铅钙锡铝合金中的锡钙比例,然后通过在合金中添加新的元素铋的方法来改善铅钙合金正板栅的耐腐蚀性。在优化锡钙比例的实验中,首先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配制出四种不同锡钙比例的铅钙锡铝合金,然后对四组合金进行直读光谱测试、恒流腐蚀实验、金相显微镜观察、硬度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把四组合金板栅分别组装成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测试,从而选出比较优化的锡钙比例。得出的结论是当合金的组成为钙含量0.081%,锡含量1.220%,锡钙比例为15.1时无论是在合金的耐腐蚀性还是在电池的性能上都是一个比较优化的组合,同时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锡钙比例越高,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越强。在添加铋元素对铅钙合金耐腐蚀性影响实验中,把上一章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钙含量在0.081%左右,锡含量在1.220%左右作为实验配制合金的基础,配制一组铅钙锡铝四元合金以及叁组添加了不同含量铋元素的铅钙锡铝铋五元合金,然后对这四组合金进行直读光谱测试、恒流腐蚀实验、金相显微镜观察、硬度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把四组合金板栅分别组装成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测试,进而分析出铋元素的添加对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添加一定量的铋元素,虽然会使合金的析氧电位和电阻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电池的性能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铋元素的添加可以增强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添加的百分含量在0.075%左右时效果最好。通过实验最后得出的较优化正板栅铅钙合金成分是钙元素含量在0.081%左右,锡元素的含量在1.220%左右,锡钙比例在15.1左右,铋元素添加的含量在0.075%左右。(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5-05-20)
毕晓军,袁志莉,王毅,陈志雪,毕思聪[4](2015)在《铅蓄电池用铅钙合金流动性测量新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原有螺旋试样法测定合金流动性的基础上,改变充型试样形状,使之接近板栅铸型,在测定合金流动性充型时,既能反映合金液体的纵向流动特性也能反映其横向流动特性。在不同的模具保温温度及浇铸温度下,浇铸长度存在明显的差别。当与实际生产温度相符时,实际浇铸试样与模拟浇铸结果只有0.5%的偏差。因此,此套最终改进的"U型"模具可以用于铅钙合金板栅流动性的测定。(本文来源于《蓄电池》期刊2015年01期)
王杜友,邓成智[5](2014)在《铅钙合金金相检验及腐蚀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偏光金相显微镜、定浓度电解液恒流电解腐蚀技术,研究了新型电动助力车电池用板栅Pb-Ca-Sn-Al四元合金的金相组织结构,发现合金的组织特征与合金的成分、工作方式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合金样品进行一定电解液浓度下的恒流电解腐蚀实验,结合腐蚀后样品的金相检验,发现此种合金的腐蚀主要是沿晶界腐蚀并伴随晶粒的均匀性腐蚀。(本文来源于《蓄电池》期刊2014年06期)
毕晓军,毕思聪,袁志莉[6](2014)在《时效处理对铅钙合金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铅钙合金的时效处理,测试了合金的硬度随时效处理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合金在不同时效处理后的组织结构,从组织结构的改变上来说明硬度变化的原因,并总结出时效处理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蓄电池》期刊2014年05期)
毕晓军,袁志莉,王艳珑,刘锋,陈志雪[7](2014)在《钙元素对铅钙合金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铅钙合金是铅酸蓄电池板栅的原材料,其强度、耐腐蚀性、浇铸性等直接影响蓄电池的质量。钙是最为重要的添加元素,本文通过研究钙元素对铅钙合金强度的影响,绘制了钙含量(质量分数为0.01%~0.2%)与铅钙合金强度的关系曲线,为铅钙合金配方的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蓄电池》期刊2014年04期)
郭志刚,刘玉,朱健,李桂发,邓成智[8](2014)在《正板栅用铅钙合金的异常腐蚀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正板栅用铅钙合金出现的异常腐蚀情况,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异常腐蚀情况的一些研究,从合金配方、板栅生产、电池化成等叁方面对板栅耐腐蚀性进行了探讨,全面阐述了如何避免板栅出现异常腐蚀。(本文来源于《蓄电池》期刊2014年03期)
黄健,姚昌洪,苏向东,李勇,罗宏[9](2014)在《特大型低银铅钙合金锌电解阳极工业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自主研发的特大型低银(含银0.2%)铅钙合金锌电解阳极(基地阳极)和某锌电解厂铅银(含银0.8%)铸造阳极进行锌电解对比试验,分别比较了锌电解阳极的重量损耗、电流效率、直流电单耗及析出锌质量。结果表明,不同阳极析出锌质量相当,基地阳极损耗低于铸造阳极,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基地阳极完全有望取代传统的铅银阳极。(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4年03期)
陈志雪,宋艳龙,李亚辉,席春青,毕晓军[10](2013)在《再生铅在铅酸蓄电池铅钙合金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再生铅的定义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提出了使用再生铅的必要性,对再生铅及原生铅制成的合金分别从抗拉强度、密度、硬度、耐腐蚀性等方面对比测试,对合金晶相分析比较,并分别组装样品蓄电池进行相关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板栅合金时,再生铅代替原生铅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蓄电池》期刊2013年04期)
铅钙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铅钙合金中增加稀土元素镧,制Pb-Ca-La合金,并与普通合金的电性能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技术及SEM研究合金在1.2800g/cm3硫酸溶液中所形成的阳极腐蚀膜特性。结果表明:稀土镧能够提高合金板栅的硬度和延伸率,提高析氢、析氧过电位,有利于铅酸电池各种电性能的提高。恒流腐蚀失重实验表明:增加镧元素后的稀土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含镧元素稀土合金在板栅表面形成的腐蚀界面更有利于增强活性物质和板栅结合力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铅钙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尹梦南.铅钙合金浇铸生产线的液压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2].艾宝山,王浪,孙杰,沈浩宇,王振波.镧对铅酸蓄电池铅钙合金性能影响研究[J].电器工业.2016
[3].张玉峰.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4].毕晓军,袁志莉,王毅,陈志雪,毕思聪.铅蓄电池用铅钙合金流动性测量新方法的研究[J].蓄电池.2015
[5].王杜友,邓成智.铅钙合金金相检验及腐蚀机理研究[J].蓄电池.2014
[6].毕晓军,毕思聪,袁志莉.时效处理对铅钙合金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影响[J].蓄电池.2014
[7].毕晓军,袁志莉,王艳珑,刘锋,陈志雪.钙元素对铅钙合金强度的影响[J].蓄电池.2014
[8].郭志刚,刘玉,朱健,李桂发,邓成智.正板栅用铅钙合金的异常腐蚀情况分析[J].蓄电池.2014
[9].黄健,姚昌洪,苏向东,李勇,罗宏.特大型低银铅钙合金锌电解阳极工业化试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4
[10].陈志雪,宋艳龙,李亚辉,席春青,毕晓军.再生铅在铅酸蓄电池铅钙合金上的应用研究[J].蓄电池.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