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治疗论文_李刚,祝青,蒲红波,李亚亭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入放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放射治疗,肝癌,恶性肿瘤,效果,栓塞,原发性,脑血管。

介入放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祝青,蒲红波,李亚亭[1](2019)在《介入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大/巨大肝癌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介入联合放射治疗与介入治疗原发性大/巨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5年1月~2016年2月原发性大/巨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单纯介入栓塞治疗组采取单纯介入栓塞治疗,介入联合放射治疗组则采取介入联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平均生存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原发性大/巨大肝癌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介入联合放射治疗组疾病疗效、平均生存的时间、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单纯介入栓塞治疗组更好,P<0.05。介入联合放射治疗组和单纯介入栓塞治疗组原发性大/巨大肝癌毒副作用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介入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大/巨大肝癌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R.D.Urman,M.Moucharite,C.Flynn,E.Nuryyeva,C.E.Ray[2](2019)在《适度镇静对美国住院病人介入放射治疗呼吸功能受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研究美国住院病人因放射介入(IR)治疗导致呼吸功能受损的风险因素并量化其带来的临床和经济负担。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2015年9(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朱子煜[3](2019)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9例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SRT相比,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且安全性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胡旭[4](2019)在《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应用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应用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5例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患者,应用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结果胸骨和肋骨转移患者通过复查可发现:病灶内有均匀低密度,无强化情况,边界清晰,肿瘤坏死,病灶内无活性残留;髂骨转移瘤患者通过复查后,骨质破损状态停止,没有进一步扩大,瘤区软组织肿物缩小,没有明显强化情况。无疼痛2例,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5例,重度疼痛3例。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标准明显提高,减少或者停止应用镇痛药物。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实施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两种方法强强联合,达到巩固加强治疗效果的目的,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和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5期)

杜方雷,纪文军,马小红[5](2019)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高血运性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RT治疗,研究组给予SRT辅助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8.05%,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1.22%,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SRT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4期)

姜晶[6](2019)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60例采用介入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角色、认知、躯体、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放射治疗效果显着,有利于改善生活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3期)

宋亚楠[7](2019)在《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抽取本院自以上时段内收治的88例肝癌入放射治疗患者开展研究,回顾所有病例临床资料,根据分组原则(不同护理措施)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行临床护理管理,对比2种护理措施对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用于肝癌介入放射治疗患者中,既可缓解临床症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韩秀春,姜胜男,赵亮[8](2019)在《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了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肝癌患者55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这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比较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与护理有效度。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与护理有效度明显优于为实施护理管理之前的状态,P<0.05。结论 :对临床肝癌的患者用临床护理管理进行放射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疾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胡永刚,魏建华[9](2019)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医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乙组(60例)、甲组(60例)。乙组患者常规肿瘤治疗,甲组患者介入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精神评分、支持评分、健康评分、活动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均显着高于乙组患者,P <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乙组,P <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李华,郭虎林[10](2018)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介组,每组各50例,其中单一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介组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介组的生活质量指数以及2年后的生存率均高于单一组,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A1期)

介入放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摘要目的研究美国住院病人因放射介入(IR)治疗导致呼吸功能受损的风险因素并量化其带来的临床和经济负担。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2015年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入放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祝青,蒲红波,李亚亭.介入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大/巨大肝癌的疗效研究[J].心理月刊.2019

[2].R.D.Urman,M.Moucharite,C.Flynn,E.Nuryyeva,C.E.Ray.适度镇静对美国住院病人介入放射治疗呼吸功能受损的影响[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3].朱子煜.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部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4].胡旭.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瘤应用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5].杜方雷,纪文军,马小红.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6].姜晶.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7].宋亚楠.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

[8].韩秀春,姜胜男,赵亮.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探究[J].饮食科学.2019

[9].胡永刚,魏建华.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10].李华,郭虎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张志泰席存宗术前B超:宫颈(箭头)明显膨大并见一孕...阴班浅表性淋巴管痛黑者阴专皮栩2 1 例 69 岁男患者内镜治疗胃静脉曲张...2神经内分泌瘤多学科队伍1.NEN...

标签:;  ;  ;  ;  ;  ;  ;  

介入放射治疗论文_李刚,祝青,蒲红波,李亚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