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1]2013年在《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为指导,使用并借鉴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统计分析与实证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着手,对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详细地梳理了前人对语篇衔接、汉英语篇衔接对比及对外汉语语篇偏误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显性衔接对比研究部分。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从语义关系及词汇关系的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篇显性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得出汉语和英语语篇在显性衔接手段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并总结出意合与形合、话题突出与主语突出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第叁章,隐性衔接对比研究部分。从文化语境、知识体系、会话原则、顺序象似性及隐喻等角度分别对比分析了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得出汉英语篇在文化语境、会话原则方面存在差异,但在知识体系、顺序象似性及隐喻上差别不大的结论。总结出,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在文化语境、会话原则方面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章,汉英语篇衔接手段使用倾向性对比分析部分。以四部近现代文学作品的汉英平行文本为语料,将衔接手段分为显性及隐性两大块,基于作品的频度统计数据和基于作品的频度加合统计数据,分别对比分析了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得出英语比汉语更倾向于使用显性衔接手段、汉语倾向于使用照应、省略、复现这叁种衔接手段、英语倾向于使用照应、连接、替换这叁种衔接手段的结论。总结出,语篇语言风格、语言形式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两种语言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出现不同倾向性的根本原因。第五章,偏误分析及教学启示部分。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语国家留学生的错篇作文为语料,得出英语国家留学生在进行汉语成篇表达时由显性衔接手段使用所导致的偏误主要集中在照应、连接、复现这叁个方面,由隐性衔接手段使用所导致的偏误主要是受语境、顺序象似性这两方面的影响。并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阅读法、作文法这两种方法来增强英语国家留学生的自我语篇意识;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隐性外化法、范文展示法、填空法、偏误讲评法、改错法这五种教学启示。最后是结语部分,包括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及不足之处。
汪建丽[2]2003年在《语篇衔接及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人们历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成功的外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清楚地认识阅读过程的本质。国外心理语言学家关于阅读的研究和图式理论阅读模式表明:有效的阅读涉及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是通过语篇得以实现的。因此,研究和掌握语篇特征是提高外语阅读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Halliday & Hasan,1976)。其根本特征是具有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及互文性(De Beaugrande & Dressler,1981)。语篇衔接,作为语篇的重要语言特征之一,多年来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语篇衔接与语言理解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基于格式塔理论和信息理论,作者提出这样一个假设:语篇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使用者对语篇的解读。本文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验证该假设。第二个研究课题是在验证该假设成立的基础上,对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进行调查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为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测试比较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60名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被随意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完形填空测试。一组采用标准式(every-nth format)完形填空,另一组采用的完形填空则基于语篇衔接分析。通过对完形填空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证实上述假设成立,即:语篇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使用者对语篇的解读。 第二阶段是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调查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作者采用了两种方法检测外语学习者的语篇衔接意识:(1) 高校学生在写作中对衔接手段的运用:(2) 他们在阅读中对衔接手段的识别。作者从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工业学院,长安大学及陕西师范大学收集80份学生作文,从语篇衔接角度对这些作文进行评析。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够有意识地使用语篇标记来向读者提示前后句内容之间的关联方式。然而,他们并不能灵活、准确地使用这些语篇标记。大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套用某些语篇标记。他们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同一关联词,而不知道可供选择的其它表达方式。有些学生误用一些语篇标记。另外,学生在语篇标记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调查对象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度使用语篇标记;另一极端是几乎不使用语篇标记。作者让6名学生对完形填空测试做回忆性口头自陈,然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访谈。作者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衔接手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作者对来自上述四所大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一部分教师对语篇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将语篇衔接融于英语教学中。 作者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对语篇衔接的忽视是导致高校学生语篇衔接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很有必要将语篇衔接融于教学之中。围绕语篇衔接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作者从词汇、语法、语篇结构及阅读技巧等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如:未能就语言水平程度与语篇衔接运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未能涉及更广范围的外语学习者;这些对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有一定影响。作者就今后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及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徐敏[3]2005年在《语篇衔接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语学习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历来受到广泛认同。随着人们对阅读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阅读理论在不断更新,阅读教学方法也在逐渐改变。当前,阅读教学己不再只注重词汇和句法,读者因素如背景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尽管如此,大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尤其是当涉及到对篇章整体及篇章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时,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作者的观察与分析,在阅读及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都忽视篇章本身的一些特征。 最近叁十年,篇章语言学发展很快,它把语言研究的对象从句子上升到篇章,把篇章作为语言使用的基本语义单位。它在语言研究方面的新视角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衔接理论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衔接作为把句子组成语篇的主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对篇章整体的语义连贯,对阅读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衔接手段象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作为重要的阅读线索存在于语篇中,它们既能充当激活读者头脑中背景知识的扳机,又可限制读者对语篇的推测范围。同时,他们也可作为阅读理解中的路标,在很多方面帮助读者理解语篇。 衔接作为语篇中的重要因素,应在阅读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通过作者对一些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语篇衔接意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很差。他们不能在阅读中识别和利用语篇中的衔接手段来帮助构建和理解连贯的语篇。同时,作者通过对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本身就不具备语篇衔接意识,这也是造成学生在这方面意识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对衔接理论的分析和对当前高校学生英语阅读及英语阅读教学情况的调查,作者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衔接理论提高语篇衔接意识的几点建议。
田红[4]2008年在《语篇衔接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启示》文中提出现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及国内外一些专家关于语篇衔接理论为依据,对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作文中出现的衔接手段错误进行研究,并提出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建议。
范莉娣[5]2009年在《英语语篇衔接与连贯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衔接与连贯这两个术语的来源和定义及其关系,然后分析了实现连贯的种种衔接手段,最后探讨衔接与连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周佳晨[6]2018年在《教育学着作Integrating Young Adult Literature Through The Common Core Standard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此次英译汉翻译材料选自Integrating Young Adult Literature Through The Common Core Standards(《青年文学纳入共同核心教育标准》)中的第八章。本章节作为全书的核心内容,系统地介绍了每个教学模块的设计意义所在。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同时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培养他们独立、自省、团结的能力。在案例分析中,结合翻译文本中的具体例句,译者首先剖析了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然后又从人名和书名的处理、词性转换法、四字格译法、语境分析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词汇层面的翻译。最后从照应和连接的角度分析语篇衔接的翻译。译者根据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提高了翻译技巧,为日后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可参考的策略和方法。
谢英科[7]2016年在《中亚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对英语背景学生研究得较多,其他语言背景国家研究相对薄弱。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本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偏误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336篇中高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作文语篇中的衔接偏误进行分析,总结指称、省略、替代、词汇衔接、连接这五种衔接手段偏误特点。本研究可以丰富中亚留学生语篇衔接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且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语篇表达的能力。经统计分析,336篇中高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作文语篇指称、省略、替代、词汇衔接、连接这五种衔接手段偏误特点如下:1)中高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比较容易犯语篇衔接上的偏误。高级阶段中亚留学生偏误率略高于中级阶段中亚留学生。2)中高级阶段中亚留学生语篇偏误类型十分不平衡,而且存在“石化”现象。3)对于中高级阶段学生来说,人称指称偏误和指示指称偏误是指称偏误高发类型。指称偏误类型以遗漏和误代为主。另外,对于比较指称,学生采取了回避的策略。4)中高级阶段省略偏误以名词性省略偏误为主,尤其是定语省略偏误,并且省略偏误以遗漏和误加为主。另外,到了高级阶段,动词性省略偏误、宾语省略偏误减少了。5)对中高级阶段学生而言,小句性替代偏误是替代偏误高发类型。另外,在中高级阶段,小句性替代偏误以误加为主;到了高级阶段,替代偏误呈减少的趋势。6)中高级阶段均是同现偏误多于复现偏误。同现偏误以反义词偏误和并列下义词偏误为主;复现偏误以上下义词偏误为主,上下义词偏误以误代为主。高级阶段,这些类型的偏误量逐渐减少。7)并列和转折均是中高级阶段连接偏误高发类型,并且遗漏是各小类连接偏误高发类型。另外,高级阶段更容易发生连接上的偏误。然后分析出中高级中亚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的成因是学习者学习策略不当、母语负迁移、汉语本身存在意合的特点、大纲缺乏语篇教学的内容、教材缺乏语篇教学的内容。最后提出提高中亚留学生语篇能力的建议: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完善大纲的制定、改进教材的编写。
顾轶[8]2007年在《语境知识体的语篇衔接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整理并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传统语言学认为,衔接是建立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分别由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表层或显性的手段来体现。本文认为,语篇的衔接性除了由这些表层的手段来实现外,还受到深层或者隐性的衔接方式的制约。这些隐性的衔接主要和读者的认知背景有关,需要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引入了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包括脚本理论、扩散激活理论、图式理论和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等。从理论的解释力上来看,重点选取图式理论和理想认知模型理论加以运用。为了更明确这些理论如何在语篇中起作用,本文提出了语境知识体的概念。语境知识体的功能就是一种特殊的衔接手段,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图式和理想认知模型,图式和理想认知模型根据内容特征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在语篇中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语段或语篇中的词语、句子等信息,激活了读者认知世界中的相关图式和理想认知模型,这些图式和认知模型中积累的过往经验和知识,可以帮助读者推导、预测以及获取语篇表层可见信息以外的未知信息,这些未知信息与已知信息,甚至未知信息与未知信息之间相联系,进而实现了语篇的衔接。不同的语篇内容具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相应地,它们所激活的图式与理想认知模型也不相同。图式根据其自身的特征可以大致分为: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和理想认知模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图式在文学语篇中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以小说、散文、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在语篇中找出衔接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通过激活认知世界中的哪些类型的图式来实现衔接作用。这里的衔接词语就成为语篇的隐性衔接手段。但很多情况下,一个语篇的衔接性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地依赖一种衔接手段,而是需要多种衔接手段的共同作用。就此,本文分析了文学语篇中隐性衔接手段和显性衔接手段相配合使用的情况。
张瀚心[9]2017年在《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泰国学生汉语作文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外汉语教学做为一门综合的课程,其中作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然而作文教学,特别是语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缺乏“语篇意识”。笔者在赴泰教学实习过程中收集了来自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碧武里皇家大学、佛统府网銮公立建华学校、佛丕府光中公学的200篇学生作文(学生汉语水平为初级)为语料,以衔接理论为指导,对泰国学生汉语作文中出现的衔接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泰国学生汉语作文教学提出教学设计,以期望提高泰国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综述研究文献、表明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二章是对“语篇”、“语篇衔接理论”、“语篇衔接手段”叁个概念进行界定,并将语篇衔接手段归纳为:指称、省略、替代、逻辑连接、重复、搭配、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七类。第叁章是从衔接手段:指称、省略、替代、逻辑连接、词汇衔接五类来分析学生汉语作文中出现的偏误现象。第四章是分析归纳泰国学生汉语作文偏误成因,主要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教师等。第五章是提出其偏误解决对策,并对泰国学生汉语作文教学提出教学设计。第六章是总结笔者的主要观点,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卢春梅[10]2011年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机制的认知解读》文中指出语篇分析是对语言使用形式和过程的分析,而连贯性作为语篇分析领域里的一个术语,是语篇的重要特征。本文在对语篇及语篇连贯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语篇连贯意义的构建进行了阐释。由于语篇连贯是一个涉及语义、语用和认知等多方面的语言现象,因此以往仅从语义视角进行论述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中的复合空间理论、隐喻理论和关联理论为框架来阐释言语交际过程以及语篇解读过程中连贯意义是如何构建的。这叁个认知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生成与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为动态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还着重讨论了认知理论对语篇连接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对于语篇解读的影响因素,除了以上叁个认知理论之外,本文还详尽的分析了语篇的体裁特点对语篇加工解读的影响。并且在之前的学者对语篇形式上的衔接与心智上的连贯没有明确建立联系的情况下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一个完整的语篇连贯加工认知运作机制,以便提高对语篇的理解水平。最后本文通过对一篇语料的分析,详尽的分析了读者在语篇解读中对语篇连贯的构建及影响因素以及对笔者已提出的认知运作机制进行了应用。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对语篇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与此同时,本文最终的语篇加工认知机制的提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 李婷. 湖南大学. 2013
[2]. 语篇衔接及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D]. 汪建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03
[3]. 语篇衔接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D]. 徐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05
[4]. 语篇衔接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启示[J]. 田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英语语篇衔接与连贯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范莉娣. 世纪桥. 2009
[6]. 教育学着作Integrating Young Adult Literature Through The Common Core Standard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佳晨. 黑龙江大学. 2018
[7]. 中亚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研究[D]. 谢英科.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8]. 语境知识体的语篇衔接作用[D]. 顾轶.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泰国学生汉语作文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D]. 张瀚心. 广西大学. 2017
[10]. 语篇衔接与连贯机制的认知解读[D]. 卢春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