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瑞士乳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瑞士,杆菌,链球菌,干燥,代谢物,干酪,乳酸菌。
瑞士乳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黄蓉,周子文,莫乔雅,董明盛,芮昕[1](2019)在《低聚糖在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瑞士乳杆菌MB2-1(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MB2-1)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MB5-1)的发酵特性,同时考察不同浓度的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和低聚果糖(fructo oligosaccharide,FOS)在L. helveticus MB2-1和S. thermophilus MB5-1离心和冻干条件下的保护作用,测定了2株菌发酵过程中p H值、残糖量等5个指标,以及GOS、FOS作为保护剂在L. helveticus MB2-1和S. thermophilus MB5-1离心冻干前后活菌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 helveticus MB2-1和S. thermophilus MB5-1均具有较好的底物利用能力和生长情况,可作为乳品等产品的菌种发酵剂来源;在对2种乳酸菌离心的保护作用中,FOS的保护效果均优于GOS,在质量浓度为300 g/L时,菌体存活率分别达到82. 82%和68. 03%;而在对菌体冻干的保护作用中,质量浓度为200和300 g/L的GOS的保护效果优于FOS,且在相同低聚糖浓度下,对L. helveticus MB2-1的保护效果要优于S. thermophilus MB5-1。该研究表明低聚糖作为乳酸菌发酵剂的保护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7期)
亓燕然[2](2019)在《基于基因组学及蛋白酶特性的瑞士乳杆菌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士乳杆菌是广泛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一种乳酸菌。在众多的乳酸菌中,瑞士乳杆菌因其优良的蛋白水解能力而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瑞士乳杆菌的蛋白水解特性存在差异性,但是瑞士乳杆菌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中国四川、云南、青海等地区采集的曲拉、发酵牦牛乳、乳扇、泡菜等传统发酵食品及粪便样品为对象,对样品中的瑞士乳杆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保藏。对分离出的38株瑞士乳杆菌进行基因草图测序,同时结合NCBI公布全基因组测序的12株瑞士乳杆菌基因序列进行包括核心基因与泛基因分析、功能注释等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的基因组具有差异性,菌株具有794个同源基因,各自含有6~196个特有基因。基于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瑞士乳杆菌存在地区聚类的趋势,青海西宁与四川阿坝的菌株明显聚集在不同的进化分支。此外,瑞士乳杆菌的泛基因呈现开放型,仍存在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同源蛋白簇(COG)功能注释结果表明不同瑞士乳杆菌的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的基因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对瑞士乳杆菌蛋白水解基因的预测结果表明菌株编码胞壁蛋白酶(CEP)的基因存在很大差异,而编码肽酶的基因差异性不大。依据基因组学的分析结果,选择30株瑞士乳杆菌测定CEP、叁种氨基酸肽酶(PepN、PepX、PepC)以及芳族转氨酶(AraT)活性,同时测定了菌株在MRS和脱脂乳培养基中的产酸能力。蛋白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菌株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泡菜来源的菌株V-GZTR-132-M1的CEP活性显着低于其他菌株,粪便来源的菌株FSDJN10M6胞内氨基酸肽酶和AraT活性显着低于其他菌株。结合基因组结果分析,瑞士乳杆菌的CEP活性与PrtH_3基因有关。同时,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的叁种氨基酸肽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CEP活性与PepN、PepC、AraT活性以及脱脂乳培养基中的pH变化量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由CEP活性及PCA结果可以发现青海西宁和四川阿坝的瑞士乳杆菌也存在地区聚类的现象。选取蛋白酶活性高、中、低的瑞士乳杆菌DQHXN08M33、DQHXN-32M42、DSCAB11L3、V-GZTR-132-M1作为研究对象与对照菌ATCC15009同时进行脱脂乳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菌株之间的CEP、叁种氨基酸肽酶和AraT活性,以及脱脂乳中蛋白质与肽分子量分布、pH值、乳糖、半乳糖、葡萄糖、乳酸和乙酸含量存在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5株瑞士乳杆菌的蛋白质与多肽分子量分布、pH值、乳糖消耗量、半乳糖与乳酸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瑞士乳杆菌菌株之间在蛋白水解代谢通路上存在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性,同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即菌株的CEP活性及其在脱脂乳中的产酸能力与PrtH_3基因有关。瑞士乳杆菌在脱脂乳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能力不仅受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还与菌株蛋白水解相关酶活性有关,本课题为瑞士乳杆菌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田建军,张开屏,景智波,杨明阳,靳烨[3](2019)在《瑞士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对发酵香肠蛋白质分解和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接种瑞士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将试验组分为单一瑞士乳杆菌组和复配发酵剂组,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探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香肠加工过程pH、Aw、亚硝酸盐、蛋白质分解(PI)以及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组产酸速率>单一组>对照组,在发酵结束时复配组pH值降到不同处理组中最低4.95;pH快速降低也促使复配组Aw下降速率快于其它两组,并且37 d后复配组亚硝酸盐含量为11.330 mg/kg,显着低于国家安全规定30 mg/kg(P<0.01);37 d后3组PI差异不显着(P>0.05);在3~37 d,复配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单一组<对照组;对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0~23 d对照组含量高于单一组和复配组;0~6 d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复配组和单一组,6~37 d复配组PUFA含量>对照组和单一组。综上表明,复配发酵剂可促使pH、Aw降低,有效降低香肠中亚硝酸盐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干燥后期对PUFA释放起到一定作用,而肉内源脂肪酶对MUFA的释放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燕,王发美,张秀苑,白雪,贺红军[4](2019)在《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及冻干菌粉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RS基础培养基中,将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进行混合发酵培养,MRS培养基其他成分不变,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有机氮源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优的碳源为麦芽糖、有机氮源为大豆蛋白胨;对两株菌的混合培养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并对冻干过程中的离心条件以及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液在离心转速6 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冻干保护剂添加量按质量分数为脱脂奶粉14%、海藻糖6%、甘油4%的条件下菌液的存活率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岳莹雪,李柏良,宋月,闫芬芬,王玉琦[5](2019)在《瑞士乳杆菌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士乳杆菌是乳酸菌的一种,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种。具有较强的蛋白水解能力,调节肠道菌群能力,增强免疫力及抗高血压的功效,还具有产生细菌素或生物活性肽的潜能,并且可与发酵乳制品中的益生元结合产生合生素,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发酵中。该文综述了瑞士乳杆菌基因组特征,蛋白水解系统,抗高血压,产生的胞外多糖所具有的免疫调节的益生特性,以及其在食品和菌体生物表面活性剂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张臣臣,于和飞,张兆俊,管玉新,顾瑞霞[6](2018)在《嗜热链球菌对瑞士乳杆菌发酵乳后酸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士乳杆菌是潜在的功能发酵乳发酵剂,为改善瑞士乳杆菌的发酵特性,使用嗜热链球菌配合瑞士乳杆菌用于发酵乳制备。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与瑞士乳杆菌混合发酵将凝乳时间缩短了3.5 h,黏度提高了1.8倍,改善了乳清析出和质构;嗜热链球菌的使用有效减弱了发酵乳的后酸化,贮藏20 d发酵乳的pH值仍大于4.2。为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测定发酵乳中的活菌数、乳糖消耗量、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乳贮藏期间具有较低的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乳糖利用量较低,这是后酸化减弱的主要原因。与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是提高瑞士乳杆菌发酵特性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乳业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直,王丹,董明盛,芮昕,张秋勤[7](2018)在《西藏灵菇菌粒、瑞士乳杆菌LZ-R-5与普通乳酸菌的发酵乳特性对比及低场核磁共振在其储藏期间水分的在线监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西藏灵菇菌粒、瑞士乳杆菌LZ-R-5(分离自西藏灵菇菌粒)和"川秀"牌乳酸菌酸奶发酵粉发酵纯牛奶得到叁种发酵乳。研究叁种发酵乳发酵和储藏期间的生长特性,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叁种发酵乳在发酵和储藏期间的水分分布和迁移规律,结合持水力和流变学特性,探究发酵乳水分迁移变化与流变学特性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显示,发酵期间,叁种发酵乳pH逐渐降低,乳酸酸活菌数先增多后减少。叁种发酵乳在储藏期间,总水分含量和自由水含量都呈逐渐减少趋势,横向弛豫时间T22先减小后增大;另外,叁种发酵乳持水力变化、表观粘度、G'和G″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由此可知,LF-NMR技术可以应用于发酵乳储藏期间水分的在线监测,为发酵乳品质快速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21期)
蒋宇慧[8](2018)在《瑞士乳杆菌所产抑菌物质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酸马奶中筛选、鉴定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产出的抑菌物质进行特性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取具有潜力的抑菌活性菌株,为开发新的食品保鲜天然生物防腐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试验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抑菌活性试验筛选出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菌作用的2株乳酸杆菌,再经过常规的生理生化,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鉴定后,确定这2株乳酸杆菌BY54-1和BY47-3是瑞士乳杆菌。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通过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干扰后,瑞士乳杆菌BY54-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89mm和19.78mm,而瑞士乳杆菌BY47-3对两株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68mm和17.53 mm,说明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所产抑菌物质具有抑菌活性。通过胰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发现上清液对两株指示菌的抑菌活性下降,说明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产出的抑菌物质里含有蛋白类物质。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抑菌物质在pH2.0-5.0范围内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在pH2.0-5.5的范围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在此pH范围内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经121℃30min处理后,瑞士乳杆菌BY54-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7.38mm和16.89mm,瑞士乳杆菌BY47-3对两株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16.78mm和19.25mm,说明抑菌物质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经紫外线处理后对两株指示菌抑菌圈直径变化影响不大,说明抑菌物质对紫外线具有稳定性。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处理后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所产抑菌物质对两株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影响较小,说明瑞士乳杆菌BY54-1和BY47-3所产抑菌物质对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均不敏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米智慧[9](2018)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瑞士乳杆菌H9发酵乳代谢组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helveticus H9是从西藏自治区酸牦牛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益生性状的菌株,其对胃肠液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同时具有降血压等益生特性,是益生菌研究的理想菌株。瑞士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后酸化严重是瑞士乳杆菌在工业中应用的重要缺陷,同时对于发酵乳制品的口感和风味具有一定的损害。为了探明L.helveticus H9的发酵特点且以期为减弱其后酸化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UPLC Q-Tof MS技术解析L.helveticus H9的代谢物。本文通过PCA和OPLS-DA分析L.helveticus H9与后酸化较弱直投式发酵剂YF-L904差异代谢物,结果发现不同时期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核酸等代谢物差异明显。发酵前期,苯基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维生素H、烟酸、胸苷和胞啶等代谢物含量在L.helveticus H9组中显着降低,肉碱、腺嘌呤和色氨酸等代谢物含量较高。发酵中期,赖氨酸、烟酸、腺嘌呤等代谢物明显减少,高丝氨酸、丝氨酸等代谢物明显增加。发酵末期,酪氨酸、谷氨酰胺等代谢物明显减少,磷酸胆碱、胸腺嘧啶等代谢物增加。综合这些代谢差异物变化可知,L.helveticus H9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有糖酵解、戊糖磷酸化、脂肪酸代谢、肉毒碱代谢、甲硫氨酸代谢、天冬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维生素代谢、半胱氨酸代谢和甜菜碱代谢途径。其中天冬氨酸代谢与肉碱代谢对于L.helveticus H9的发酵过程起了关键的影响。天冬氨酸家族的苏氨酸在发酵中期显着增高,是L.helveticus H9快速从发酵中期到发酵末期的重要决定因素。脂质代谢中的肉碱代谢参与了脂肪酸的转运,对于L.helveticus H9的后酸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蛋白质代谢中的IPI,ALPM,VAGTWY短肽具有降血压功效,同时也发现了具有抗氧化性的尿酸,对于其益生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洋[10](2018)在《瑞士乳杆菌SMN2-1的鉴定及对契达干酪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发酵乳制品富含乳酸菌,其中瑞士乳杆菌具有诸多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在奶酪发酵中,瑞士乳杆菌作为非发酵剂乳酸菌具有改善奶酪口感并加速风味形成的能力,在奶酪成熟过程中,能够改善干酪的硬度、弹性等,因此筛选出非发酵剂乳酸菌并应用到契达干酪的生产中,不仅可以加速契达干酪的成熟,还可以改善契达干酪的质地和口感,在干酪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从内蒙古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出一株乳杆菌SMN2-1,在观察菌株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初步判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进一步采用16S rRNA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序列提交至GEN BANK网站核酸序列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KP408151,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归属乳杆菌SMN2-1为瑞士乳杆菌。利用瑞士乳杆菌SMN2-1作为非发酵剂乳酸菌添加到契达干酪的生产中,在其成熟期间进行了理化指标检测、物性分析仪检测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等指标及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显示:叁种干酪在6个月的成熟期内,水分、蛋白质、脂肪、盐分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添加瑞士乳杆菌的干酪pH值略有上升,达到5.4左右,而完全添加瑞士乳杆菌的试验2组干酪在45d后pH值快速下降至4.5。物性分析仪检测发现:添加瑞士乳杆菌的干酪在90 d内硬度一直最低,180 d时,添加瑞士乳杆菌(主发酵剂:SMN2-1=1:1)的试验1组和不添加瑞士乳杆菌的对照组组干酪硬度相差不大;添加瑞士乳杆菌的干酪在内聚性方面始终高于对照组;添加瑞士乳杆菌的干酪的咀嚼性在成熟期内无显着变化,而对照组干酪咀嚼性却明显下降;在弹性方面,试验1组干酪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干酪,弹性呈上升趋势。而完全添加瑞士乳杆菌的试验2组干酪在45d后,酸度增加,弹性明显降低,硬度增强,干酪组织失去黏着性,最终形成类似豆腐渣的组织状态导致后期无法继续检测。感官评定显示:在30 d成熟期内,试验1,2组干酪感官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干酪,但30 d以后,完全添加瑞士乳杆菌的干酪感官评分急剧下降,组织松散以至于在90 d时彻底变质,失去检测价值,而试验1组干酪组织状态和风味评价却一直优于对照组干酪。基于电子鼻技术监测该干酪成熟期间风味的变化,从气味成分看,90 d以后的契达干酪风味主要由硫化氢、氮氧化合物、有机芳香硫化物、醇类和甲烷等气味构成,成熟时间不同会影响气味的大小,但不影响气味的组成。通过PCA和LDA分析,电子鼻不但能够区分不同成熟度的契达干酪,而且能区分添加不同比例的瑞士乳杆菌生产的契达干酪的气味。总之在契达干酪生产中添加一定量的瑞士乳杆菌可以改善契达干酪的风味而不影响其质地和口感,且有助于加速干酪的成熟。(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瑞士乳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瑞士乳杆菌是广泛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一种乳酸菌。在众多的乳酸菌中,瑞士乳杆菌因其优良的蛋白水解能力而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瑞士乳杆菌的蛋白水解特性存在差异性,但是瑞士乳杆菌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中国四川、云南、青海等地区采集的曲拉、发酵牦牛乳、乳扇、泡菜等传统发酵食品及粪便样品为对象,对样品中的瑞士乳杆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保藏。对分离出的38株瑞士乳杆菌进行基因草图测序,同时结合NCBI公布全基因组测序的12株瑞士乳杆菌基因序列进行包括核心基因与泛基因分析、功能注释等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的基因组具有差异性,菌株具有794个同源基因,各自含有6~196个特有基因。基于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瑞士乳杆菌存在地区聚类的趋势,青海西宁与四川阿坝的菌株明显聚集在不同的进化分支。此外,瑞士乳杆菌的泛基因呈现开放型,仍存在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同源蛋白簇(COG)功能注释结果表明不同瑞士乳杆菌的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的基因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对瑞士乳杆菌蛋白水解基因的预测结果表明菌株编码胞壁蛋白酶(CEP)的基因存在很大差异,而编码肽酶的基因差异性不大。依据基因组学的分析结果,选择30株瑞士乳杆菌测定CEP、叁种氨基酸肽酶(PepN、PepX、PepC)以及芳族转氨酶(AraT)活性,同时测定了菌株在MRS和脱脂乳培养基中的产酸能力。蛋白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菌株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泡菜来源的菌株V-GZTR-132-M1的CEP活性显着低于其他菌株,粪便来源的菌株FSDJN10M6胞内氨基酸肽酶和AraT活性显着低于其他菌株。结合基因组结果分析,瑞士乳杆菌的CEP活性与PrtH_3基因有关。同时,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的叁种氨基酸肽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CEP活性与PepN、PepC、AraT活性以及脱脂乳培养基中的pH变化量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由CEP活性及PCA结果可以发现青海西宁和四川阿坝的瑞士乳杆菌也存在地区聚类的现象。选取蛋白酶活性高、中、低的瑞士乳杆菌DQHXN08M33、DQHXN-32M42、DSCAB11L3、V-GZTR-132-M1作为研究对象与对照菌ATCC15009同时进行脱脂乳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菌株之间的CEP、叁种氨基酸肽酶和AraT活性,以及脱脂乳中蛋白质与肽分子量分布、pH值、乳糖、半乳糖、葡萄糖、乳酸和乙酸含量存在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5株瑞士乳杆菌的蛋白质与多肽分子量分布、pH值、乳糖消耗量、半乳糖与乳酸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瑞士乳杆菌菌株之间在蛋白水解代谢通路上存在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性,同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即菌株的CEP活性及其在脱脂乳中的产酸能力与PrtH_3基因有关。瑞士乳杆菌在脱脂乳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能力不仅受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还与菌株蛋白水解相关酶活性有关,本课题为瑞士乳杆菌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瑞士乳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黄蓉,周子文,莫乔雅,董明盛,芮昕.低聚糖在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作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2].亓燕然.基于基因组学及蛋白酶特性的瑞士乳杆菌差异性分析[D].江南大学.2019
[3].田建军,张开屏,景智波,杨明阳,靳烨.瑞士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对发酵香肠蛋白质分解和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
[4].王燕,王发美,张秀苑,白雪,贺红军.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及冻干菌粉的制备[J].中国乳品工业.2019
[5].岳莹雪,李柏良,宋月,闫芬芬,王玉琦.瑞士乳杆菌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6].张臣臣,于和飞,张兆俊,管玉新,顾瑞霞.嗜热链球菌对瑞士乳杆菌发酵乳后酸化的影响[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8
[7].李直,王丹,董明盛,芮昕,张秋勤.西藏灵菇菌粒、瑞士乳杆菌LZ-R-5与普通乳酸菌的发酵乳特性对比及低场核磁共振在其储藏期间水分的在线监测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8
[8].蒋宇慧.瑞士乳杆菌所产抑菌物质的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9].米智慧.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瑞士乳杆菌H9发酵乳代谢组学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10].陈洋.瑞士乳杆菌SMN2-1的鉴定及对契达干酪品质的影响[D].锦州医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