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环糊精,荧光,探针,化合物,快干,纳米。
分子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琪,张瑾如,王锋,李家冬,司睿[1](2019)在《对硫磷纳米抗体筛选及分子识别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硫磷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毒性极强,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尽管我国已禁止使用对硫磷,但仍存在违禁使用现象,加强对其监测十分必要。纳米抗体是已知最小的与抗原结合的片段(15 kDa),来源于骆驼科动物体内重链抗体的可变区,具有稳定性强、灵敏度高、易表达、水溶性好等特性。本研究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抗对硫磷纳米抗体库,其库容为2.41×10~(7 )cfu/mL,经抗原-抗体固相亲和筛选及噬菌体酶联免疫法(Phage ELISA)鉴定,获得5种抗对硫磷纳米抗体VHH1、VHH6、VHH13、VHH21和VHH24。以结合能力最强的VHH1为基础,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VHH1与对硫磷分子的识别机制,发现VHH1与对硫磷存在氢键和疏水间分子作用力,关键氨基酸是Ser60、Lys104、Phe105、Gly106和Arg107。本研究为抗体的进化改造和半抗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郑庆伟[2](2019)在《许金荣教授团队解析小麦赤霉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除了造成小麦减产,其分泌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还可污染小麦及小麦制品,威胁人畜健康。禾谷镰刀菌侵染过程的启动依赖于对寄主的识别。禾谷镰刀菌对小麦的识别依赖其细胞膜上的受体,然而目前关于病原真菌膜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还不够清楚。GPCR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赵丽娟[3](2019)在《多胺修饰环糊精对雷公藤活性化合物的分子识别与分子组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TW)是属于卫矛科的一种藤本植物,其粗提取物已被广泛用作治疗自身免疫性、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疾病等多种疾病。雷公藤红素(CSL)和雷公藤甲素(TPL)是从雷公藤中提取的两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实验表明,CSL和TPL在治疗肥胖症、炎症,自身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等多种疾病中表现出优良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其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使其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药物候选物。然而,这两种活性成分的低水溶性和高毒副作用,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环糊精(Cyclodextrin,CD)由疏水内腔和亲水外表面组成,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CSL、TPL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毒副作用大的问题,本论文用CSL和TPL活性成分作为客体,多胺单修饰β-CDs作为主体,研究多胺单修饰β-CDs对CSL、TPL的分子识别行为,考察主客体的包结行为,制备包合物并表征,探讨包和物水溶性。同时,构筑多胺修饰β-CDs聚轮烷抗肿瘤药物的超分子组装体,对超分子组装体进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详细的工作如下:1.合成了叁种多胺修饰β-CDs,分别是EDA-β-CD、DETA-β-CD、TETA-β-CD(主体1-3),用一维氢谱(1HNMR)、质谱(MS)表征。以叁种多胺修饰β-CDs作为主体,CSL和TPL作为客体,制备主客体包合物,用1HNMR、2D ROESY、XRD、IR、SEM等方法对包合物结构表征,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测定主客体的包合比和稳定常数(Ks),推测其可能的包结模式。探讨所制备包合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主体1-3与CSL形成1:1包合物,Ks的大小顺序为:K主体1/CSL<K主体2/CSL<K主体3/CSL。在水溶性研究表明,多胺修饰β-CDs对客体的增溶能力大小与稳定常数大小顺序一致,其中主体3/CSL包合物的溶解度效果最好,达到50.88倍。稳定性研究中,主体1-3/CSL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大于在pH为1.5的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2、用PPG-NH2作为分子轴,叁种多胺单修饰β-CDs作为环状分子,叶酸作为封端剂,构筑了叁种聚轮烷PR1-3:FA-EN-β-CD-PR、FA-DETA-β-CD-PR、FA-TETA-β-CD-PR组装体,用1HNMR、2DROESY对所合成的叁种聚轮烷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叁种聚轮烷制备成功。3、以所合成的PR1-3作为药物载体,把CSL键合上去,制备了PR1-CSL、PR2-CSL、PR3-CSL叁种载药聚轮烷,并用1H NMR、XRD、TG-DSC表征,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水溶性和体外释放。在水溶性研究中,得到叁种载药聚轮烷溶解度大小为SPR1-CsL<SPR2-CSL<SPR3-CsL,在体外释放研究中,我们发现PR1-3/CSL在pH为5.0的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大于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4、用合成的PR1-3作为药物载体,把TPL键合接上去,制备PR1-TPL、PR2-TPL、PR3-TPL叁种载药聚轮烷,利用1HNMR、XRD、TG-DSC表征、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水溶性和体外释放。在水溶性研究中,得到溶解度大小为SPR1-TPL<SPR2-TPL<SPR3-TPL,在体外释放研究中,我们发现PR1-3/TPL在pH为5.0的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大于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7)
刘石刚[4](2019)在《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性能优异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医药分析、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环境监测和法医鉴定等领域非常重要。荧光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成本经济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是荧光分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类新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索。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进步,同样的,荧光纳米探针的开发和应用为荧光分析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荧光纳米探针在荧光成像、生化传感、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各学科的快速融合以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胺为含氮有机物,可以看作是氨的烃基衍生物。胺分子中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所以胺类物质一般给电子能力强,也易与水形成氢键,水溶性好。很多胺类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因此基于胺制备的许多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胺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发光纳米材料时,氮原子作为掺杂元素或者给电子能力强的氨基作为荧光助色单元可以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能;同时,制备的纳米材料表面会存在氨基,这有利于其作为探针时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也可以增强材料的水溶性和便于材料表面修饰和功能化,这些都能提高荧光探针的性能和分析表现。本论文主要以胺类化合物(聚乙烯亚胺、叁聚氰胺和乙二胺)为主要前体物质,利用不同的材料制备方法(如交联反应、自组装、热裂解、液相剥离和水热法等),制备了几种发光纳米材料,包括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和荧光碳点,通过电镜、光谱和表面分析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它们的化学和光学性质;进一步的,以这些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结合分子光谱分析技术,构建离子和分子的识别新方法,探究分析方法的性能和机理,实现了对几种痕量目标物的特异性和高效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基于聚乙烯亚胺-甲醛荧光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探针及IMPLICATION逻辑门的构建基于聚乙烯亚胺(PEI)交联甲醛制备了一种发射蓝色荧光的水溶性聚合物纳米颗粒(PEI-F NPs),并以PEI-F NPs作为荧光探针实现对铜离子的灵敏性检测。相较于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和其它的一些荧光纳米材料,PEI-F NPs的制备相对简便且环境友好。PEI-F NPs具有本质的荧光发射,并且对铜离子表现出灵敏性地响应。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PEI-F NPs的荧光能够被铜离子灵敏且特异性地猝灭,其它离子几乎没有干扰。基于此现象,构建了铜离子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性能良好,检出限达到62 nM。进一步探讨了荧光识别机理:铜离子是通过和PEI-F NPs表面的功能基团络合实现从PEI-F NPs到铜离子的电子转移,进而导致PEI-F NPs的荧光猝灭。另外,发现半胱氨酸能够恢复PEI-F NPs-Cu~(2+)体系的荧光,且荧光的“开-关-开”具有可逆性,基于这种现象,本章还成功构建了一个IMPLICATION逻辑门。2.聚乙烯亚胺-葡萄糖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光学性质及其在苦味酸检测中的应用利用PEI和葡萄糖通过席夫碱反应和自组装制备了一种具有强荧光发射的水溶性非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PEI-G NPs)。这种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且条件温和。运用电镜和分子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PEI-G NPs的形成机理、基本性质(例如微观形貌、浓度依赖和溶剂依赖的荧光)和荧光起源。同时发现PEI-G NPs的荧光能够被硝基化合物苦味酸(PA)灵敏地猝灭,而其他硝基爆炸物和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干扰较小。因此,使用PEI-G NPs作为荧光探针,构建了水溶液中PA快速、灵敏和选择性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性能优异,操作简便,经济环保,对PA的检测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5-70μM),检出限低至26 nM。进一步的,本章还探究了PA引发PEI-G NPs荧光猝灭的可能机制,归因于有效的能量转移、静态猝灭及内滤效应的综合作用。运用该方法于实际样品中的PA检测,所得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较低,加标回收率满意。3.基于胺基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比色和荧光双信号响应的pH探针及多逻辑门运算本章利用PEI和水杨醛通过亚胺交联和自组装制备了一种非传统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颗粒(PEI-S NPs)。该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利用透射电镜、核磁共振、FT-IR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对PEI-S NP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S NPs的光学性质,发现PEI-S NPs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都表现出对pH快速、灵敏和可逆地响应。pH响应的机理被详细探究:双光学信号pH响应归结于PEI-S NPs表面的对质子具有响应的两种官能团(酚羟基和氨基);pH依赖的荧光归因于电子转移,由氨基的质子化程度控制;而pH依赖的吸收则由酚羟基的解离控制。比色法和荧光法均获得宽pH响应线性范围,因此,PEI-S NPs可作为纳米探针用于水性介质中的pH传感。本章中还基于PEI-S NPs的pH依赖的双光学信号变化构建了多个逻辑门,包括双输出的INHIBIT逻辑门。4.基于g-C_3N_4/CoOOH纳米体系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用于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以叁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法和液相剥离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纳米片,并以g-C_3N_4纳米片复合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基于目标物启动的竞争性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比率荧光分析。分析原理如下:在g-C_3N_4/CoOOH纳米体系溶液中,邻苯二胺(OPD)被氧化,所得氧化产物(OxOPD)发出橙色荧光;同时,g-C_3N_4的蓝色荧光被OxOPD猝灭。由于抗坏血酸(AA)和CoOOH之间特异性的氧化还原反应,AA可导致CoOOH纳米片的降解。因此,在AA存在下,CoOOH纳米片优先被AA还原破坏,而OPD难以被氧化成OxOPD,在这种情况下,g-C_3N_4发出强蓝色荧光而来自OxOPD的橙色荧光很弱。AA诱导的双信号变化使得比率测定ALP成为可能,因为ALP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AAP)水解产生AA。因此,基于g-C_3N_4/CoOOH纳米体系和OPD,以AAP为底物可以实现ALP活性的比率荧光分析,检出限达0.92 U L~(-1)。在此比率分析系统中,g-C_3N_4纳米片和OxOPD作为信号读出单元,CoOOH纳米片作为传感识别单元。此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ALP活性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效果。5.基于荧光联用散射构建比率分析新策略:以CDs/CoOOH纳米体系检测抗坏血酸为例本章以PEI和柠檬酸为前体物质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荧光性能优异的碳点(CDs)。目前的比率分析虽然能获得两个或多个信号,但往往是同一种光或电信号。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和形貌依赖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电导、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等,毫无疑问,合理的纳米体系可以实现荧光和光散射的同时响应。在此原理基础上,本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比率分析策略:利用两种不同的光学信号——荧光和散射设计比率传感器。基于荧光、光散射和衍射的原理,提出了两种信号收集策略用于在相同激发光下同时获得荧光和散射信号,并实现比率测定。一种是收集普通(下转换)荧光和二级散射(SOS)信号,另一种是记录二级衍射光激发的荧光(SODL-荧光)和一级散射(FOS)或倍频散射(FDS)信号。作为概念验证实验,使用制备的荧光碳点和羟基氧化钴纳米片(CDs/CoOOH)体系对抗坏血酸(AA)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比率测定。除了构建比率光学传感器之外,荧光联用散射还可以作为一种新技术用于监测聚集诱导的荧光猝灭或增强。本章提出的新型比率分析模式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化分析提供了新思路。6.基于刻蚀银纳米颗粒实现荧光-二级散射比率分析双氧水、葡萄糖和氧化酶活性以乙二胺和柠檬酸为前体物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荧光碳点(CDs),并通过同时利用银纳米颗粒(AgNPs)的荧光猝灭能力和高光散射能力构建了过氧化氢(H_2O_2)及其相关分析物的比率分析新方法。以CDs/AgNPs纳米复合体系作为传感系统,通过同时收集荧光和二级散射(SOS)信号来实现H_2O_2的比率检测。在CDs/AgNPs系统中,一方面,由于共振能量转移作用,CDs的荧光会被AgNPs猝灭,而H_2O_2的引入,AgNPs会被刻蚀,使CDs的荧光恢复;另一方面,随着AgNPs的分解,纳米体系的散射会显着降低。也就是说,刻蚀AgNPs会增强荧光并降低散射,即CDs/AgNPs系统对H_2O_2具有双信号响应。通过同时收集荧光和SOS信号,实现了灵敏地比率测定H_2O_2,检出限为0.86μM。CDs/AgNPs系统对H_2O_2的比率测定提供了涉及H_2O_2的通用分析平台:检测反应后会产生H_2O_2的分析物(例如,葡萄糖、胆碱和尿酸等)。作为模型试验,应用分析体系对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GOx)活性进行了比率测定。(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2)
杨轶,唐静,华雪,朱永朝,毛国帅[5](2019)在《由混合配体构筑的叁维铽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构及分子识别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两种多功能有机羧酸配体:2-(对溴)苯基-4,5-咪唑二羧酸(p-BrPhH_3IDC)和对苯二甲酸(H_2DCB)为混合配体与六水合硝酸铽,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制备了一个含有一维孔道的复杂叁维金属有机框架{[Tb(p-BrPhHIDC)(DCB)_(0.5)H_2O]·H_2O}_n。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了其分子结构。发现所采用的两种羧酸配体均与中心金属Tb(Ⅲ)离子配位进而桥联邻近的金属离子构成了叁维框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测试了晶体纯度。热分析表明该金属有机框架显示出比较好的热稳定性。固体荧光测试以及小分子识别研究表明该配合物显示出强的特征荧光发射和一定的乙腈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杜瑶,周树娅,杨云汉,杨俊丽,陈文[6](2019)在《松属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分子对接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松属素(PIN)分别与2,6-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和2,3,6-叁甲基-β-环糊精(TM-β-CD)的包合行为、包合能力以及包合模式。结果表明,PIN/DM-β-CD和PIN/TM-β-CD包合物的包合比均为1∶1,PIN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分别提高817倍和575倍。分子对接显示,PIN从DM-β-CD分子的大口端进入并贯穿在其空腔中,PIN的A环和B环分别位于环糊精分子的大口端和小口端;而对于TM-β-CD,仅有PIN的A环和C环进入到环糊精的空腔内。(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赵晓锐,董成如,李真[7](2019)在《紫外光固化分子识别防伪快干印泥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章印迹广泛应用于各类证明、证书、文件、书画、支票中,传统印泥因印迹干燥慢、缺乏防伪特性等缺点而影响使用效果,如何应用新材料和先进工艺提高印泥的质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利用紫外光引发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和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等有机活性单体聚合固化特性,通过添加特殊稀土复合荧光可识别防伪分子组分,经配方优化研制出特种紫外光固化分子识别防伪快干印泥。常温下使用电功率7瓦的LED紫外光(365nm)可将研制出的印泥固化时间缩短为3~8s,且可在不同基材上应用,尤其在铜版纸或胶合纸等胶面纸张上应用相比传统印泥其快干性能更加突出。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本研究研制的防伪快干印泥呈现出明显荧光,具有分子可识别的防伪功能。(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杜曼[8](2018)在《硅杂蒽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识别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荧光化学的不断研究发展,发光分子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的制备逐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荧光检测的高灵敏度和可实时及远程检测等优越性,在分子识别与传感中的应用得到蓬勃发展,设计合成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荧光化学探针近年来备受关注。与具有较短吸收和发射波长的荧光探针相比,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光毒性低、光散射小、组织穿透能力强、受生物体自发荧光影响小、有利于进行多荧光染色等优点。虽然已合成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种类较多,但大多存在水溶性差、光稳定性差、生物适应性差和可修饰性差等问题。基于此,发展新型的近红外小分子荧光识别检测探针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硅取代氧杂蒽类荧光探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荧光染料,是用硅原子取代氧杂蒽结构中的10位桥连O原子而得到的。通过将氧杂蒽分子中O桥原子用Si代替,得到了一类新型的探针分子—硅杂蒽类荧光探针在保留氧杂蒽荧光染料优越光学性质的同时,荧光波长大于600 nnm,红移至NIR区域,满足近红外荧光检测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论文以硅杂蒽结构为母体,设计合成了叁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分别识别检测F-、光气和战争毒剂芥子气气体,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能和对实际样品的识别检测,充分验证了这叁种硅杂蒽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实用价值。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种硅杂蒽近红外F-荧光识别检测探针SiROPS。该探针对F-的识别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探针荧光信号on/off的过程,是由待测底物F-亲核进攻具有强荧光的探针SiROPS,其meso-位上芳基邻位的硫代磷酰酯官能团和F-反应,引起P-O键裂解,生成了一个无荧光水解产物SiROH。SiROH在meso位置有一个ortho取代的酚羟基o-OH,不足以限制meso-位链接芳环键的自由旋转,由此造成非辐射能量的耗散,导致水解产物SiROH荧光减弱。通过UV-vis光谱,荧光光谱,1H NMR和13C NMR图谱以及HRMS图谱验证了 F-诱导探针分子P-O键断裂的机理。通过Job's曲线得到探针SiROPS与F-识别配比为1:1。在动态范围0.5 μM-20 μM内检测F-的检出限为48 nM,最佳响应时间为6 min,在365 nm紫外下裸眼可观察到探针DMSO溶液由紫红色荧光到无荧光变化。同时,制备了探针SiROPS试纸条,并且探针对实际环境水样和牙膏样品中的F-的识别检测应川也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些均充分说明了探针对于F-的识别检测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其次,设计合成一个硅杂蒽近红外光气荧光识别检测探针SiR-amide。当该探针识别并作用于光气时,探针上的酰胺官能基团转化为腈基官能团,产生较大程度的荧光增强响应,从而实现了对光气的快速和灵敏识别检测。探针SiR-amide在乙腈溶液中识别光气的检出限为8.9 nM,响应时间为4 min。并且对于光气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其他干扰物,例如叁光气、神经性毒剂类似物和酰氯类化合物等不干扰对光气的识别和检测。同时,还制备了探针SiR-amide试纸条,能够选择性检测较低浓度水平(0.1 mg/L)的光气气体。并且,无论是对一定浓度的光气溶液还是气体光气的识别检测中,均可在365 nm紫外下裸眼观察到探针溶液由无荧光到紫红色荧光的变化。这些均说明本论文设计合成的探针SiR-amide,可以分别在液相和气相中,快速和灵敏的对光气识别检测,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专一性。最后,设计合成了两种硅杂蒽近红外识别检测战争毒剂芥子气的荧光探针SiRXT-1和SiRXT-2。两种探针,它们自身荧光强度均较弱,但通过和芥子气分子发生亲核作用后,均生成荧光强度显着增强的硅杂蒽硫代烷基化产物,此时其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均在近红外波长区域。对比两种探针的光学性质及和芥子气分子的作用结果,我们发现含有烯丙基官能团的探针SiRXT-2,相对SiRXT-1具有更长的识别发射波长和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并通过探针SiRXT-2识别芥子气分子UV光谱、荧光光谱、1H NMR和MS谱,研究并验证了其识别芥子气分子的机理。探针SiRXT-2对芥子气乙腈溶液的检出限为3.2 μM,响应时间小于1 min,可见光下可裸眼观察到探针溶液由黄色到蓝色的颜色变化。并且对于芥子气分子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其他干扰物DCP、CESF、DCNP、DBE、BMB、IE和POCl3等不干扰对芥子气分子的识别和检测。为了评估探针的实用性,我们又制备了探针SiRXT-2负载的TLC板,也实现了快速、灵敏、选择性荧光识别检测芥子气气体。对芥子气气体的最低浓度为0.5 ppm,响应时间小于1 min,365 nm紫外下可裸眼观察到TLC板由无荧光到紫红色荧光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探针SiRXT-2是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并能现场使用的近红外芥子气分子识别检测荧光探针。(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8-12-10)
陈煜,温艺涵,田晓冲,蒋序炎,刘永[9](2018)在《柱[6]芳烃的合成及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柱芳烃是近年来超分子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大环主体化合物。与柱[5]芳烃相比,柱[6]芳烃因具有更大的管状空腔结构而表现出了独特的主客体性能。介绍了柱[6]芳烃的结构与构象,并重点阐述了柱[6]芳烃的合成方法以及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18期)
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10](2018)在《卟啉分子识别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由于其特殊的分子识别性能在超分子材料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卟啉化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详细介绍了卟啉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过程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重点探讨了氢键、配位、π-π堆积以及静电等相互作用在卟啉分子识别中的作用,并对卟啉分子识别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17期)
分子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除了造成小麦减产,其分泌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还可污染小麦及小麦制品,威胁人畜健康。禾谷镰刀菌侵染过程的启动依赖于对寄主的识别。禾谷镰刀菌对小麦的识别依赖其细胞膜上的受体,然而目前关于病原真菌膜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还不够清楚。GPCR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琪,张瑾如,王锋,李家冬,司睿.对硫磷纳米抗体筛选及分子识别机制研究[J].分析化学.2019
[2].郑庆伟.许金荣教授团队解析小麦赤霉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赵丽娟.多胺修饰环糊精对雷公藤活性化合物的分子识别与分子组装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4].刘石刚.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5].杨轶,唐静,华雪,朱永朝,毛国帅.由混合配体构筑的叁维铽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构及分子识别性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6].杜瑶,周树娅,杨云汉,杨俊丽,陈文.松属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研究[J].分析化学.2019
[7].赵晓锐,董成如,李真.紫外光固化分子识别防伪快干印泥的研制[J].安徽建筑.2019
[8].杜曼.硅杂蒽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识别检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
[9].陈煜,温艺涵,田晓冲,蒋序炎,刘永.柱[6]芳烃的合成及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10].姬东方,史婷婷,常欢,宋旭锋,于艳敏.卟啉分子识别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J].材料导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