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无痛导尿在全身麻醉术后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实施导尿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石蜡油润滑,观察组使用达克罗宁胶浆,比较导尿后1、2h,患者自诉尿道疼痛情况,统计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时患者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导尿后1及2h,尿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1、2级比例大于对照组,3、4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术后导尿者,使用达克罗宁胶浆行无痛导尿术,可减少患者疼痛,降低尿道刺激症,减少围麻醉期躁动。
关键词:达克罗宁胶浆;无痛导尿;全身麻醉;术后导尿
男性患者其尿道生理结果与女性存在极大差别,留置导尿尤其是全身麻醉术后导尿其刺激十分强烈[1],同时因患者麻醉前未在大脑皮层形成导尿痕迹,麻醉为完全苏醒时行术后导尿,将出现更为严重的不适感[2],膀胱刺激症相对清醒导尿者更为明显。故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应尽可能的降低其膀胱刺激症,以往通过加巴喷丁、氯胺酮、氟比洛芬酯等处理,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为更好的提高全身麻醉术后导尿患者舒适度,本研究主要探讨达克罗宁胶浆无痛导尿在全身麻醉术后导尿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实施导尿患者80例,所有入组者均为男性,手术时间在120min及以上,术前未导尿。入组是进行知情告知并申报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18~50岁,平均(39.0±1.1)岁,手术时间2h~4.5h,平均(3.2±0.2)h,术中输液1500ml~3000ml,平均(2050.5±150.5)ml;对照组:年龄18~51岁,平均(39.1±1.0)岁,手术时间2h~4.0h,平均(3.3±0.2)h,术中输液1500ml~3000ml,平均(2050.0±150.0)ml,两组年龄、手术时间及术中输液总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麻醉方式以静脉快诱导联合术中单纯麻醉药物维持为主,使用药物分别为丙泊酚、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及舒芬太尼,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结束后15min内留置导尿,对照组使用石蜡油润滑,观察组使用达克罗宁胶浆(国药准字H20041523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均匀涂抹于导尿管上,随后将其置入患者尿道,比较导尿后1、2h,患者自诉尿道疼痛情况,统计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时患者躁动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3讨论
临床麻醉过程总对于手术时间预计较长者多建议留置导尿,可了解患者循环功能同时,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输液过多而导致膀胱过度充盈[3]。但对于外科手术而言,无法做到完全预测手术顺利性,故术后导尿者仍占一定比例。而因留置导尿将初夏你膀胱刺激症状,故对于如何有效的减少术后导尿患者不适感的研究,是许多学者的课题。达克罗宁胶浆作为一种利多卡因复合制剂,应用于无痛导尿,对尿道黏膜具有一定的表面麻醉价值,同时其穿透性强,作用时间持久,涂抹与导尿管上其作用时间甚至可达24h[4]。
本研究针对全身麻醉术后实施导尿术患者,观察组行达克罗宁胶浆无痛导尿,相对于使用石蜡油润滑者,观察组导尿后1及2h,患者尿道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在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内,观察组术后躁动1、2级比例大于对照组,3、4级比例低于对照组。证实使用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后置入导尿管,可显著减低导尿后患者疼痛感,减少患者因导尿管不适导致的麻醉拔管期间躁动,提高患者舒适度。
本研究观察组使用达克罗宁胶浆,进行表面麻醉实施无痛导尿术,有效的提高对患者尿道粘膜的麻醉镇痛价值,降低导尿过程对尿道黏膜的损伤引起,减少疼痛不适,进而减轻膀胱刺激症,提高留置导尿过程中对导尿管的耐受性,减少术后躁动[5]。
综上所述:故对于全身麻醉术后导尿者,使用达克罗宁胶浆行无痛导尿术,可减少患者疼痛,降低尿道刺激症,减少围麻醉期躁动。
参考文献
[1]陈亮,何文胜,张军,等.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导尿管所致膀胱刺激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3):134-135.
[2]赵书斌.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男性患者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485+5487.
[3]高春霞,李敏,李桃,等.个体化无痛舒适护理对前列腺剜除术病人舒适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29):3661-3663
[4]张清华.手术室开展无痛导尿的护理96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9):65+67.
[5]王萍,费锋燕,张兰凤,等.舒适护理在全麻病人留置导尿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