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性变异论文_莫家兴,华慧,翁怀峰,曹玉婷,戴丽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材性变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马尾松,家系,大青,木材,木麻黄,柳杉。

材性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莫家兴,华慧,翁怀峰,曹玉婷,戴丽华[1](2019)在《柳杉全同胞家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着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着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着;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着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着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着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金胶胶[2](2019)在《大青杨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无性系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大青杨无性系的遗传变异规律、为东北林区提供速生优质的良种、为荒山荒地等困难立地提供抗逆适生的无性系,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9年生45个大青杨无性系和庆安曙光林场8年生20个大青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材性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微纤丝角、胞壁率、纤维双壁厚、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优良无性系选择,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法对优良大青杨无性系幼苗耐旱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青杨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显着差异,表型变异系数为15.23%~54.28%。基本密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双壁厚、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着差异,材性性状表型变异系数3.27%~20.46%。大青杨生长性状的重复力为0.714~0.860,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受强度遗传控制。大青杨材性性状重复力为0.220~0.749,大部分材性性状受中度至强度遗传控制。2.大青杨无性系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宽比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纤维长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纤维长度与纤维双壁厚、木射线比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纤维长宽比与胞壁率、纤维双壁厚和木射线比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基本密度、纤维长宽比和生长性状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3.以15%的入选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进行选择。以生长性状为指标,无性系D16在两个试验点均入选,可作为速生无性系在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种植推广。帽儿山试验点生长和材性性状均优良的无性系为C16、J19、H13、B6、18,每个性状获得的遗传增益不同,其中材积的遗传增益为27.42%,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双壁厚、木纤维比量的遗传增益为0.94%、1.38%、5.17%、1.02%。庆安试验点为C1、D16、D13,材积的遗传增益为19.63%,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综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增益为0.28%、0.90%、0.24%。4.干旱胁迫对大青杨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有抑制作用,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叶片细胞膜受到严重损伤,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轻度胁迫比中度、重度胁迫变化幅度小。在胁迫前期和中期均高于对照,说明大青杨幼苗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胁迫末期有低于对照的趋势,此时幼苗细胞、组织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大青杨能够忍耐短时轻度的干旱胁迫环境,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对大青杨幼苗期的生长和生理过程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唐效蓉,曾令文,彭亚雄,杨骏,张翼[3](2018)在《马尾松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于城步马尾松1.5代种子园内选择来自不同种源的无性系共10个,包括来自南岳、衡南、资兴、临武种源的无性系各2~3个,每个无性系选择20年生的样株3株,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同时,采集针叶和木芯样品,对其针叶和材性性状进行测定,研究其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无性系间针叶密度、二针束比率、叶干质量、叶长和小枝基径的差异均不显着;种源间针叶密度、叶干质量、叶长的差异也均不显着,但二针束比率和小枝基径的差异均达显着。随着纬度的降低,二针束比率降低,小枝基径减小,而叶长增加。针叶性状间,叶干质量与针叶密度、叶长、小枝基径均呈显着正相关,其余性状两两间相关均不显着。针叶性状与生长性状间,针叶密度与分枝角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二针束比率与活枝数、通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叶干质量与枝下高呈显着负相关;叶长与冠幅呈显着正相关,与通直度呈显着负相关,其余两两间均无显着相关关系。针叶性状与材性性状间只有二针束比率与木材纵向线干缩率呈显着负相关,其余性状两两间相关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杨雪梅,陈庭巧,赵杨[4](2018)在《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林材性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都匀种子园子代测定林的9个半同胞家系的11年生木材样品为材料,研究其基本密度、灰分、1%Na OH抽提物、纤维素4项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只有基本密度和1%Na OH抽出物差异显着;木材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纵向和径向呈多样性变化,共有4种变异类型;纵向树梢部分的灰分含量最高,而纤维素含量最低,都与中部和基部的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树梢部分不适合做纸浆用材;径向中层基本密度非常接近整体平均密度,径向上除灰分外,其余指标差异不显着,且平均值较为接近,木材较为均一;灰分与基本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可以通过基本密度对灰分进行正向选择。(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吴世军,陈广超,徐建民,李光友,宋佩宁[5](2018)在《杂种桉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材性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建立在江门罗坑镇的8.5年生桉树(Eucalyptus)杂种无性系进行材性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材积、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树皮厚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着;单株材积和树皮厚度在重复间差异不显着,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在重复间差异极显着,纤维宽度在重复间差异显着;树皮厚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极显着,木材密度差异显着,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着.从参试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的材性均值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树皮厚度变异规律均不同,开展木材利用时无需考虑木材位置;纤维宽度随树干高度呈递减趋势,树干位置可予以考虑;树皮厚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树干基部.总体而言,木材密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42~0.52 g·cm~(-3),纤维长度主要集中在0.4~0.8 mm,纤维宽度主要集中在15~21μm,树皮厚度主要集中在2~4 cm.DH32-29木材密度随着高度变化在9~11 m有所增加;纤维长度随着树干高度变化较大,2.6、3.9和14.3 m的纤维长度较大,9.1 m处出现最小值;纤维宽度随着树干高度变化较大,2.6、3.9和15.6m的纤维宽度较大,6.5 m处出现最小值;2.6 m以下的树皮厚度在4 cm以上,2.6 m以上树皮厚度下降至2.2 cm左右.(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韩强,仲崇禄,张勇,陈羽,陈珍[6](2017)在《海南临高山地木麻黄的材性遗传变异与种源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山地木麻黄材性遗传参数的估算及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了解其材性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山地木麻黄优良种源选择和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海南临高种源试验地18个山地木麻黄种源为试验材料,对造林后7年时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4个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地木麻黄的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在18个种源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纤维长宽比在种源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纤维宽度在种源间差异不显着(p≥0.05)。18个种源间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及纤维长宽比的变幅范围分别为0.48~0.70 g/cm3、0.68~0.87 mm、15.98~20.02 m和39.15~50.07,平均值分别为0.62 g/cm3、0.80 mm、17.39μm和46.41。除了纤维宽度的种源遗传力比较小,接近于0外,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42.10%、18.10%和10.90%。当入选率为20%时,山地木麻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的种源选择增益分别为4.87%,1.26%,8.33×10-9和0.64%。相关分析表明,木材密度、纤维长及纤维长宽比3个材性性状间都呈现显着遗传和表型相关。利用指数选择法对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3个材性性状进行综合选择,筛选出4个材性优良的山地木麻黄种源,分别为17877、19490、19489、18849。(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7年11期)

李昌荣[7](2017)在《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及SSR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是优良的实木用材树种,其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和关联基因组位点的研究对理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挖掘分子育种的基因组资源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建立了基于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的材性预测模型,开展了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参数分析与种源/家系选择,挖掘了与生长和材性关联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的大花序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NIR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利用75~109株样木的标准测定值和NIR光谱数据,建立了木材基本密度(basic density,BD)、生材密度(green density,GD)、抗弯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static bending,MOE)、抗弯强度(modulus of rupture,MOR)和顺纹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parallel to grain,σc)的NIR预测模型。其中,利用85%(64~93株)的样木,建立的各性状NIR交互验证模型的参数分别为:BD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s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为0.03、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78、预测残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2.16,GD的RMSECV为0.02、R~2为0.77、RPD为2.06,MOE的RMSECV为1.09、R~2为0.81、RPD为2.26,MOR的RMSECV为6.39、R~2为0.78、RPD为2.13,σc的RMSECV为2.30、R~2为0.80、RPD为2.26。利用另外15%(11~16株)的样木进行了NIR交互验证模型的验证,BD、GD、MOE、MOR和σc的预测相关因子(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prediction,R_p~2)分别为0.74、0.69、0.81、0.63和0.65,预测值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s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060、0.041、1.100、12.500和4.790,表明NIR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可靠性。(2)估算了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参数,了解了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分析了生长和材性的性状相关。生长性状包括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树高(height,H)和单株材积(individual volume,V),材性性状包括BD、GD、MOE、MOR和σc。以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利用SAS软件相关模型,估算生长和材性的种源方差分量、种源内家系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种源重复力,分析生长性状早晚相关和生长与材性的性状相关。结果表明,胸径、单株材积和材性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显着(P<0.05)。林龄0.5~9.5年生生长的狭义遗传力范围为0.04~0.35,9.5年生材性的狭义遗传力范围为0.06~0.24,表明生长和材性受到低至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生长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显着正相关,材性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也显着正相关,生长和材性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呈显着或不显着的负相关,这对生长和材性的同时改良是一个挑战。此外,早晚期生长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显着正相关(除H2.5),随着林龄的增加相关关系越强,表明存在早期选择的可能性。(3)利用多性状综合指数法选择了一批生长和材性优良的种源和家系。利用多性状综合指数法对9.5年生大花序桉H_(9.5)、D_(9.5)、V_(9.5)、BD、GD、σ_c、MOE和MOR 8个性状进行综合选择,根据指数选择遗传力、综合育种值遗传进展值和指数选择效率判断,认为指数方程I3和I7作为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方程较理想。根据指数值大小进行种源和家系选择,种源前叁名为南部近沿海种源20725、20724和20722,家系前叁名为家系65、56和51。(4)开发了与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关联的SSR位点共26个。利用839个分布于巨桉(E.grandis)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基于D9.5、BD、MOE、MOR和σ_c五个性状高值和低值基因池(至少8株/池/性状,共32株)筛选的47个标记,对348株大花序桉样品(来自115个自由授粉的半同胞家系)进行了5个性状的关联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发现与D_(9.5)、BD、MOE、MOR和σ_c显着关联的SSR标记分别为8、7、6、4和9个(P<0.05),标记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7~44.1%,有6个标记与2个性状同时关联;鉴定了各标记的显着性等位片段,最大的平均增效和减效效应分别达6.3%和3.5%。(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5-01)

杨利梅[8](2017)在《毛竹材性变异规律和解剖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竹材材性变异性大,快速检测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对其进行分级是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毛竹高度方向上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分段研究。通过压痕法快速检测毛竹的压痕强度,探究压痕强度与竹材基本密度之间的相关性,验证能否用压痕法快速检测竹材的密度。分析不同压痕强度等级竹材维管束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微纤丝角的大小,探讨维管束结构和微纤丝角的大小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0.9 m及枝下高作为分割点,将毛竹分成叁段,即:根部(砍伐处-0.9 m)、主干(0.9 m-枝下高)和稍部;并且0.9 m处的径级越大,毛竹的鲜重及体积越大。把0.9m处的径级作为主要指标,将0.9 m处的径级分成4个等级即:低径级:φ≤10 cm;中径级:10 cm<φ≤12 cm;中高径级:12 cm<φ≤14 cm;高径级:φ≥14 cm。(2)参照国内外标准,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在方便加工、确保有效测试次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试验过程出现偏心、受力不均等造成的劈裂现象的情况下,最终确定竹环的长度为20±0.5 mm,压辊直径为15 mm,压头形状是“十字型”,压入位移3 mm,确定竹环的压痕强度。(3)毛竹压痕强度与基本密度呈线性相关(R~2=0.8794)。毛竹株内压痕强度和基本密度差异性不显着,毛竹间压痕强度与基本密度差异性极显着。因此,用压痕法快速检测鲜竹的压痕强度是可行的,通过压痕强度与基本密度的关系式:y=0.0188x+0.1113可计算出毛竹的基本密度。参照AITC Grading Handbook for Laminating Lunber中E-rated Grades的分级方法,将压痕强度分成四个等级,根据每个等级压痕强度范围,可推测出毛竹基本密度的范围,为毛竹的定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4)不同压痕强度等级竹材的基本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都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压痕强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因此,利用压痕法快速检测鲜竹的力学性能,并对其进行分级是合理可行的。(5)维管束面积和纤维鞘面积随竹材基本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密度(0.71 g/cm~3)竹材的内方纤维鞘面积是最小密度(0.46 g/cm~3)竹材的3倍还多。不同密度竹材的内方纤维鞘的长、短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密度大于0.61 g/cm~3时,随着密度增加纤维鞘长轴增加缓慢,纤维之间排列的密实程度也在增加,单根纤维显得小而密实,毛竹的力学性能随之增大。因此竹材维管束纤维鞘内的密实纤维决定着竹材的密度和力学性能。从竹青到竹黄毛竹微纤丝角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差异不显着。毛竹微纤丝角与压痕强度、抗弯强度和模量有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4-01)

李盛[9](2016)在《大叶栎种源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两个试点9年生不同大叶栎种源为研究对象,对种源保存率、生长性状、木材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采用综合指数法分锯材、纸浆材筛选出了3个优良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14个种源分为叁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年生大叶栎种源在南宁市良凤江试点的平均保存率为57.26%,在钦州市灵山试点的平均保存率为56.01%。在良凤江试点生态适应性良好的种源为广西田东种源、广东英德种源,生态适应性较差的种源为广西隆安种源、广东封开种源;在灵山试点生态适应性良好的种源为广西苍梧种源、湖南通道种源,生态适应性较差的种源为广西隆安种源。2、大叶栎在良凤江试点的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度、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种源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而木材纤维宽度种源间差异不显着;大叶栎在灵山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度、木材纤维宽度、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种源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两试点问种源各性状差异的显着程度与单点的方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大叶栎的所有性状均存在极显着的地点效应。3、大叶栎各性状在良凤江试点的种源遗传力范围为0.097~0.599,在灵山试点的种源遗传力范围为0.221~0.859。材积、木材纤维长度、木材纤维长宽比在两个试点的种源遗传力较高,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4、大叶栎种源的主要性状呈随机变异模式。大叶栎种源树高的早期种源选择不宜过早,而胸径的早期种源选择年龄与地点有关。树高、胸径、材积在表型、遗传相关上两两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木材纤维长度与木材纤维长宽比在表型、遗传相关上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5、在良凤江试点选择出来的优良锯材种源、纸浆材种源均是广西苍梧、湖南通道、广西平果,其在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的平均种源遗传增益为1.13%、7.50%、1.33%、15.24%、0.05%、2.01%、2.74%。在灵山试点选择出来的优良锯材种源为广西田东、广西苍梧、广西蒙山,其在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的平均种源遗传增益为3.37%、2.97%、3.93%、12.17%、0.51%、-1.57%、-0.19%。在灵山试点选择出来的优良纸浆材种源为广西北流、广西苍梧、广东韶关,其在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的平均种源遗传增益为3.03%、1.32%、-6.39%、9.96%、0.16%、6.13%、4.52%。6、大叶栎种源通过系统聚类可分为叁类。第一类为密度优型种源,第二类为综合优良型种源,第叁类为干形优型种源。(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清芸,林金国,卞丽萍,王晓娴,巫其荣[10](2015)在《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材性家系间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5个家系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由大到小居前五位的家系依次为378、329、317、341、335,顺纹抗压强度值由大到小居前5位的家系依次是335、350、372、325、329;家系341和350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体积干缩系数和差异干缩均较小,尺寸性稳定均较好。方差分析表明,家系对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影响显着。多重比较分析表明,马尾松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体积干缩系数、差异干缩以及顺纹抗压强度各家系间大都表现为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家系335、341、350、378可作为马尾松人工林木材品质选育的优良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材性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大青杨无性系的遗传变异规律、为东北林区提供速生优质的良种、为荒山荒地等困难立地提供抗逆适生的无性系,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9年生45个大青杨无性系和庆安曙光林场8年生20个大青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材性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微纤丝角、胞壁率、纤维双壁厚、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优良无性系选择,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法对优良大青杨无性系幼苗耐旱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青杨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显着差异,表型变异系数为15.23%~54.28%。基本密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双壁厚、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着差异,材性性状表型变异系数3.27%~20.46%。大青杨生长性状的重复力为0.714~0.860,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受强度遗传控制。大青杨材性性状重复力为0.220~0.749,大部分材性性状受中度至强度遗传控制。2.大青杨无性系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宽比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纤维长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纤维长度与纤维双壁厚、木射线比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纤维长宽比与胞壁率、纤维双壁厚和木射线比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基本密度、纤维长宽比和生长性状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3.以15%的入选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进行选择。以生长性状为指标,无性系D16在两个试验点均入选,可作为速生无性系在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种植推广。帽儿山试验点生长和材性性状均优良的无性系为C16、J19、H13、B6、18,每个性状获得的遗传增益不同,其中材积的遗传增益为27.42%,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双壁厚、木纤维比量的遗传增益为0.94%、1.38%、5.17%、1.02%。庆安试验点为C1、D16、D13,材积的遗传增益为19.63%,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综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增益为0.28%、0.90%、0.24%。4.干旱胁迫对大青杨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有抑制作用,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叶片细胞膜受到严重损伤,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轻度胁迫比中度、重度胁迫变化幅度小。在胁迫前期和中期均高于对照,说明大青杨幼苗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胁迫末期有低于对照的趋势,此时幼苗细胞、组织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大青杨能够忍耐短时轻度的干旱胁迫环境,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对大青杨幼苗期的生长和生理过程有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材性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1].莫家兴,华慧,翁怀峰,曹玉婷,戴丽华.柳杉全同胞家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2].金胶胶.大青杨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无性系选择[D].东北林业大学.2019

[3].唐效蓉,曾令文,彭亚雄,杨骏,张翼.马尾松针叶性状变异及其与树体生长和木材材性相关性[J].湖南林业科技.2018

[4].杨雪梅,陈庭巧,赵杨.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林材性变异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5].吴世军,陈广超,徐建民,李光友,宋佩宁.杂种桉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材性变异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韩强,仲崇禄,张勇,陈羽,陈珍.海南临高山地木麻黄的材性遗传变异与种源选择[J].分子植物育种.2017

[7].李昌荣.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及SSR关联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8].杨利梅.毛竹材性变异规律和解剖构造[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9].李盛.大叶栎种源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16

[10].李清芸,林金国,卞丽萍,王晓娴,巫其荣.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材性家系间的变异[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不同取样级木材密度曲线不同取样级纤维长度曲线不同取样级纤维宽度曲线对比试验各组试材截取方法3.7木材抗弯模量试验Fig3....单调加载与多级疲劳应力-应变曲线的关系

标签:;  ;  ;  ;  ;  ;  ;  

材性变异论文_莫家兴,华慧,翁怀峰,曹玉婷,戴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