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族运动论文_闫俊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台湾民族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族运动,台湾,阶级斗争,武山,连横,民众,新民。

台湾民族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闫俊文[1](2018)在《台湾民谣之父 台湾少数民族运动先驱 台湾着名音乐人 胡德夫:“我的神谕是歌的纯净,比铜板重要,比黄金还亮”》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德夫身材中等,有着台湾少数民族特有的脸庞,方正、黝黑而有棱角,仿佛脸上藏着山川河流。一头银发和两叶白眉成了胡德夫除了音乐之外最明显的标识,他浓密的头发好似还在旺盛地生长,如同大武山上肥美的草地。他的眼睛深邃,鼻尖圆而额头高,自带野性的气质,虽然因为岁月的沉淀,身材有些发福,但他依然能够从容自然地与钢琴和谐相处。他的手掌(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2018年04期)

吴青[2](2014)在《台湾少数民族运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正名运动"到"民族自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发生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社会运动,体现了台湾少数民族在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下对平等权利的诉求。在国内外原住民运动的大背景下,台湾持续爆发了原住民运动以维护其利益,保护原住民文化,这些少数民族运动推动着台湾的民族政治向前发展。(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党督[3](2014)在《林献堂:台湾日据时期民族运动的先驱》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50年。面对其残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拿起刀枪,前仆后继展开不懈抗争。在不见硝烟的"文斗"战场上,林献堂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形象。组织第一个诗社,被尊为"迷惘年代的掌灯人"林献堂(1881~1956),名大椿,号灌园,祖籍福建闽南平和县五寨埔坪村,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台湾台中雾峰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林文钦系前清举人。他(本文来源于《湖北档案》期刊2014年08期)

李娜[4](2013)在《英伸之眼与黑暗之心——19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运动与文学的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汤英伸救援"是解严前后台湾社会的一场特殊的少数民族运动。相关报告文学、诗歌、小说的持续参与,不但是运动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召唤了最广泛意义上的民众自觉,也推动着运动从当下的揭示真相、抗议不公,走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反思和历史认知。本文以相关文学书写为对象,对19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运动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做一初步探析。(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3年06期)

杨娟[5](2008)在《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知识分子的联合与分化(1914-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95年割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实行了50年的殖民统治,英勇不屈的台湾人民反抗了近半个世纪。20世纪初,日本殖民者在台湾建立起一整套殖民统治工具,残酷压迫台湾人民。在一战后世界“民主”、“自由”思潮及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影响下,台湾知识分子开始领导台湾人民展开一系列民族运动。本文以20世纪20~30年代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状况为背景,分段论述一战后世界思潮影响下,在知识分子领导的台湾民族运动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知识分子本身的联合与分化,并深入剖析其联合与分化的原因,再现日据时期台湾人民争取合法权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同时,进一步揭露日本殖民统治的本质,展现台湾知识分子与台湾民众在日本殖民奴役下的痛苦及强烈的中国认同意识。(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邓孔昭[6](2007)在《连横的郑成功研究及其对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连横对推动郑成功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是最早开始研究郑成功的史学家,也是最早高度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历史功绩的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除了在卷二"建国纪"和卷二十九"列传一"中专门记载郑成功和明郑有关人物的事迹外,在全书其它各卷中,也有大量的篇幅记载郑成功的事迹。《台湾通史》之外,连横的其它着作,如《雅堂文集》、《雅言》、《剑花室诗集》、《台湾诗乘》中也有许多与郑成功有关的内容。同时,连横还把一些记载郑成功的史籍编辑出版,先后有:黄宗羲的《赐姓始末》、郑亦邹的《郑成功传》、夏琳的《闽海纪要》等。连横的郑成功研究,是他宣扬民族精神、保存民(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钟安西[7](2007)在《蒋渭水和台湾的抗日民族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七·七事变"之前的近20年中,在日本占据下的我国台湾发生了一场有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反日爱国的民族运动。蒋渭水是这一运动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信奉中山学说,同时也受五四新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较深影响。当国土沦亡,同胞在异族统治下呻吟时,他抛弃了安逸富足的生活,挺身而出领导抗争、救亡,最后为此献身。他从爱国志士成长为民族领袖的经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民运的历程。本文认为:参加民族运动的台湾各阶层人士无论其出身、经历、思想、主张有何不同,在当时都为台湾民众摆脱日本殖民统治而探寻出路、奋斗牺牲。(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许维勤[8](2006)在《士绅阶层与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路向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期的台湾抗日民族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殖民地民族解放浪潮的一部分,整个运动追求最终回归祖国的目标与指向是清晰的。本文从曾经主导这些运动的士绅阶层切入,来厘清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路向,相信这对于把握台湾近现代社会变迁和主流趋势具有独特意义。(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06年06期)

陈小冲[9](2005)在《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台湾民众党为中心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民众党成立之初主张阶级调和,但在台湾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党的政策逐渐左倾,转而主张在民族运动中同时开展阶级斗争,从而与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党内稳健派产生根本性的冲突,最终导致民众党的分裂,日本殖民当局乘机取缔民众党,台湾民族运动遭到中挫。在日本殖民主义强大到足以扑灭任何革命运动的历史条件下,台湾的无产阶级应当如何行动,颇值得思考。(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集刊》期刊2005年01期)

陈小冲[10](2004)在《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台湾民众党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民众党成立之初主张阶级调和,但在台湾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党的政策逐渐左倾,转而主张在民族运动中同时开展阶级斗争,从而与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党内稳健派产生根本性的冲突,最终导致民众党的分裂,也不可避免的给民族运动带来了损失。在日本殖民主义强大到足以扑灭任何革命运动的历史条件下,台湾的无产阶级应当如何行动,颇值得思考。(本文来源于《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08-01)

台湾民族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正名运动"到"民族自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发生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社会运动,体现了台湾少数民族在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下对平等权利的诉求。在国内外原住民运动的大背景下,台湾持续爆发了原住民运动以维护其利益,保护原住民文化,这些少数民族运动推动着台湾的民族政治向前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湾民族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闫俊文.台湾民谣之父台湾少数民族运动先驱台湾着名音乐人胡德夫:“我的神谕是歌的纯净,比铜板重要,比黄金还亮”[J].台声.2018

[2].吴青.台湾少数民族运动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党督.林献堂:台湾日据时期民族运动的先驱[J].湖北档案.2014

[4].李娜.英伸之眼与黑暗之心——19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运动与文学的互动[J].华文文学.2013

[5].杨娟.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知识分子的联合与分化(1914-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08

[6].邓孔昭.连横的郑成功研究及其对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影响[J].台湾研究.2007

[7].钟安西.蒋渭水和台湾的抗日民族运动[J].台湾研究.2007

[8].许维勤.士绅阶层与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路向初探[J].台湾研究.2006

[9].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台湾民众党为中心之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05

[10].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台湾民众党为中心[C].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论文知识图

颠覆政府着手实施”的罪名再度被捕人狱。...

标签:;  ;  ;  ;  ;  ;  ;  

台湾民族运动论文_闫俊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