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电子工程

电子与电子工程

一、电子学与电子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孔寒冰[1](2009)在《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学科分类是工程教育和科技教育管理的重大议题(theme),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问题(problem)。本文首先展现其相关背景,包括现有学科分类和实践的复杂景象、相应研究工作的欠缺和滞后,以及新世纪工程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巨大变革对新的工程学科框架的迫切需要。本文分六章探讨工程学科框架的形态和性态。第1章“引言”,提出并界定了研究问题与解题思路。第2章“文献探讨”,辨析“工程”、“学科”、“专业”三个基本概念,梳理相关知识论、本体论和框架理论的理论元素,以便后续章节具体应用。第3章是框架形态研究,用第一手材料展现和分析中、美、俄、英、法、德、日、澳8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学科框架,是为第5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可靠数据的基础。第4章是框架性态定性分析与综合,借助系统过程方式,以大量经考证的历史性资料,从工程活动、工程学科、工程知识体形成模式、工程职业、工程职能、工程过程、工程应用拓展与价值等多个侧面,挖掘出工程学科知识本体的基本元素,构筑了相应的本体模型,对其内涵和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第5章是框架性态实证研究,借助SPSS软件对被统计工程学科进行了多维标度分析(MDS)、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给出表征框架性态的多个图谱,对可视化结果,以及所有框架全样本的主因子提取与可视化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它们的应用。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工作,阐明创新点和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本文研究工作的结果表明:一、工程学科具有框架形态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框架形态,分类层次、学科总数和学科名称不完全相同,当然各自的功用也不尽相同:三个英语国家的工程学科分类标准具有较宽的适用性,既用作统计,也供教育、研究、招生、就业等相关使用;而其他国家的分类标准则表现出应用的“专属性”,一些国家甚至在同类型应用中又有多个专门的标准。学科框架运作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不加剪裁地照搬照抄以谋求统一框架显然并不可取。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不同学科框架具有相似的内在性态,即具有内在的知识本体元素同一性。框架性态蕴含在本体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包括与基础工程学科的同源派生关系、与数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亲缘互补关系、在功能对象领域的基本分布状态、在生命周期中的主要运作阶段、对工程科技的物质,以及能量和信息的负载状态。加上学科的结构指数,工程学科知识本体完整地表达了框架的性态和形态。三、工程学科框架的图谱给人新的认知.对12个框架1327个学科样本的多元分析与可视化,确认了工程学科体系中的设计、制造与矿业工程、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数学的显着地位和作用;机械工程和力学是工程知识本体中最具普遍性的要素,对其他工程学科起着一种基础作用;工业工程在传统框架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力发展与之关联的生产、经营和工程服务类的学科应成为新建框架的重要考虑。框架间的根本差异主要是在生产、经营、生命和生态等功能领域的不同侧重,以及对科学依赖或技术依赖的倾向性。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清楚展现.由于直接采用原始资料,译词反复求证、认真校订,尽可能避免了国外信息的以讹传讹和先入为主。对全球代表性国家的典型学科分类的相对客观清晰的描述,展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工程学科面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讯基础。五、学科、专业和工程概念得到进一步甄别.本文初步辨析和厘定了它们的内涵、区别与联系。除了给出“工程”的知识、活动和专业的三重定义外,本文还阐释了“学科”不是科学的专属品,科学以外的学问也可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profession)以及专业界、专业人才、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专业资格论证等等术语中的“专业”,都是专门职业的意思,中国大学里的“专业”(相当于program)则是专门学业的意思。三个术语的内涵虽有重大区别,但可借助它们的知识定义和专业(组织)定义紧密联系。21世纪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发展呼唤新的工程学科框架,以解放和促进工程科技生产力。加强工程学科知识系统的核心成分,调整学科结构,开辟新的领域,发展工程服务等等,均是构建新框架的重要途径。作为重要的理论主张,本文提出用“工程链”统合工程的过程链与价值链,对它的创新实践将创造一个“大E”的工程。

胡泽文[2](2014)在《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零被引率是指一个国家、机构、期刊或个人某个时期出版的文档集合中,在出版后某个引用时间窗口中未被引的文档比例。它是科学出版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然而目前的引用分布研究过多地关注引用分布曲线上那个代表“高被引论文或最受关注论文”(hits)的头部,而那个代表“低被引论文或暂时无人关注论文”(misses)的长尾部分却很难获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尽管论文零被引研究是科学计量学领域中的一个非常微小的领域,但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主体(如科研人员和科学出版商等)的文献传播与利用规律、文献质量、科研实力与影响力,能够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未被引论文较多)及其影响因素,从而知道如何克服它们,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外零被引研究文献较少,相关理论尚不完善。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少,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可用样本库支撑。因此,为解决国内外零被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研究。基于构建的6个不同性质学科36本不同影响因子期刊的原文--引文分析样本库,绘制出不同学科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随引用时间窗口变宽的演变曲线,并用定义的三参数负指数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实验,同时绘制出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零被引率、出版后三年零被率和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随出版年不同的年度变化曲线。基于绘制的演变曲线,总结出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随引用时间窗口变化的普遍规律和各自特色规律。如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始下降较快,随后非常缓慢地下降,直至一个非常低且稳定的水平线”特征的凹形或偏凹形曲线。或者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始下降非常缓慢,随后下降反而变快,并最终下降到一个低点”等特征的凸形或偏凸形曲线。等等。不过小语种或非本国语言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随引用时间窗口变大,形成一系列形状各异的变化曲线。此外,我们也总结出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如不同学科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波动非常大,而期刊论文出版后三年零被率和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趋于稳定,并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国际低影响力期刊和国内大部分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表明随时间流逝,此类期刊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趣的是,高影响因子期刊与小语种或非本国语言期刊一样,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波动都较大,不过小语种或非本国语言期刊论文零被引率较高,且随时间流逝的下降趋势非常不明显。(2)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论文零被引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数据和面板数据,首先对论文零被引相关因素的主观认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量分析,然后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论文零被引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①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论文发表时间短、论文质量不太高、论文主题偏冷门或不够新颖、所发期刊的影响力(或质量)较低是出现零被引的主要原因。“研究热点”选题是成果基本上都能得到引用的主要原因。“研究方向与原来差异较大”是不通过自引来实现“引用零突破”的最主要原因。Notes、Comments和Letter等类型论文不易获得他人引用,而综述类论文最容易获得他人引用。4000-8000字的长论文较容易获得他人引用,而1000-2000字的较短论文和15000字以上的较长论文不容易获得他人引用。②“论文内容主题”和“期刊学术地位”是“论文零被引”的两类主要影响因素,其对“论文零被引”的影响远高于“论文个体特征”和“宣传与推荐”两类因素。其中“论文内容主题”和“期刊学术地位”的五个因素:“文章质量高”、“内容具有跨学科性”、“选题新颖”、“期刊业内口碑好”、“期刊影响因子高”对“论文零被引”的影响普遍较高。③期刊影响因子、期刊年龄、篇均作者数、篇均页数、篇均参考文献量和期刊期数与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和三年零被引率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期刊年龄、篇均页数与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之间仍然存在反向相关关系。然而,期刊跨学科数量与期刊论文出版后三年和六年零被引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篇均作者数、篇均参考文献量和期刊期数对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不再产生影响。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开始由负转正,即期刊影响因子变高,期刊论文出版后的六年零被引率不是下降,而是上升。期刊论文数量对期刊论文出版后当年、三年和六年零被引率的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张健,邓贤进,王成,林长星,陆彬,陈琦[3](2014)在《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体制、技术与验证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对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与分析。首先介绍了太赫兹通信的特点、频段和调制体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太赫兹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太赫兹产生和功率放大技术、太赫兹接收检测技术、太赫兹调制解调技术、太赫兹传输技术、太赫兹高速通信数据流和网络协议技术、太赫兹集成微系统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的几个典型的太赫兹通信验证系统;最后对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电子工程学院[4](2011)在《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发展历史与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是由1958年建立的物理系和1985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共同发展起来的。1993年在物理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科学系,在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化系。2000年1月14日原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并成立黑龙江大学电

二、电子学与电子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学与电子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价值多元化与学科方向的迷失
        1.1.2 新世纪呼唤工程学科的新框架
    1.2 工程学科框架的研究问题
    1.3 解题思路与论文结构
2. 文献探讨:墓本概念和理论元素
    2.1 工程、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2.1.1 “工程”概念辨析
        2.1.2 “学科”概念辨析
        2.1.3 “专业”概念辨析
    2.2 知识及其理论与方法
        2.2.1 多学科的知识观
        2.2.2 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
        2.2.3 知识可视化
    2.3 本体理论与框架理论
        2.3.1 本体概念与本体论
        2.3.2 本体的构建与实例
        2.3.3 典型的几种框架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学科的典型框架分析
    3.1 英语国家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3.1.1 美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1.2 英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1.3 澳大利亚的工程学科框架
    3.2 欧洲大陆和日本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3.2.1 俄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2 德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3 法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3.2.4 日本的工程学科框架
    3.3 中国的七个典型框架
        3.3.1 研究系统的学科分类
        3.3.2 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专门学业)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解析与合成
    4.1 工程活动及其知识体形成
        4.1.1 从20世纪的工程成就谈起
        4.1.2 工程学科的初生形态
        4.1.3 工程知识体生长模型
    4.2 工程职业、职能与过程的演化
        4.2.1 工程职业谱系和架构
        4.2.2 工程职能的拓展
        4.2.3 工程过程的演进
    4.3 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工程学科
        4.3.1 “大E工程”模型 I: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4.3.2 “大E工程”模型 II:工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4.3.3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合成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学科框架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5.1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数据描述
        5.1.1 分析样本的选择与说明
        5.1.2 样本变量的确定与赋值
    5.2 可视化的工程学科框架释义
        5.2.1 多维标度分析(MDS)
        5.2.2 工程学科框架图谱与解读
        5.2.3 学科框架性态的初步比较
    5.3 工程学科框架综合属性新解
        5.3.1 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
        5.3.2 工程学科框架的主要成分
        5.3.3 利用因子得分的聚类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一、工程学科框架具有形态多样性
    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
    三、框架图谱为工程学科提供了新的认知
    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相对准确的展现
    五、理论和实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得到甄别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美国 CIP的工程学科
    附录 B 美国 CIP的工程技术学科
    附录 C 英国 JACS的工程及其相关学科
    附录 D 俄罗斯学科方向与专业标准分类
    附录 E 法国 CGE硕士专业目录
    附录 F 中国工程院学部专业标准分类
    附录 G 框架统计变量与学科代码、名称对照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进展
        1.2.1 零被引概念
        1.2.2 国外零被引研究进展
        1.2.3 国内零被引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主要作者、期刊和高频主题
        1.3.1 零被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
        1.3.2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的主要科研人员及其合作情况
        1.3.3 国际零被引研究参考引用的主要期刊及其之间的关系
        1.3.4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的高频主题
    1.4 国内外零被引研究综述
        1.4.1 零被引率大小的研究
        1.4.2 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模型研究
        1.4.3 零被引影响因素研究
        1.4.4 零被引应用研究
    1.5 其它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5.1 低被引研究
        1.5.2 “睡美人”现象研究
    1.6 研究内容
        1.6.1 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研究
        1.6.2 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研究
    1.7 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1.7.1 研究目标
        1.7.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2.1 论文零被引率演变规律及其拟合模型
    2.2 文献老化规律及其拟合模型
    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2.4 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与检验方法
        2.4.1 样本数据缺失值的处理
        2.4.2 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2.5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
        2.5.1 面板数据的介绍
        2.5.2 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的构建
        2.5.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及其估计方法
第三章 零被引实证研究框架与实施方案
    3.1 零被引实证研究框架
    3.2 零被引实证研究的实施方案
        3.2.1 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2.2 实施的方法与流程
第四章 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研究
    4.1 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1.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1.2 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演变规律的自引和文献类型差异
        4.1.3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多学科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2 生物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2.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生物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2.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生物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3 电子工程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3.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电子工程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3.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电子工程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4 数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4.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数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4.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数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5 图书情报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5.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图书情报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5.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图书情报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6 历史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6.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历史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6.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历史学类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7 非英语期刊和非英语国家英语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7.1 出版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非英语期刊和非英语国家英语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7.2 引用时间窗口固定情况下非英语期刊和非英语国家英语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年度变化规律
    4.8 国际高影响力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论文零被引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5.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论文零被引影响因素分析
        5.2.1 论文零被引各类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论文零被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论文零被引率影响因素分析
        5.3.1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5.3.2 期刊论文出版当年零被引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期刊论文出版后三年零被引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期刊论文出版后六年零被引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论文篇幅与论文零被引之间的相关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体制、技术与验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太赫兹无线通信体制
    1.1 太赫兹无线通信的特点
    1.2 太赫兹无线通信频段选择
    1.3 太赫兹无线通信的调制体制
2 实现太赫兹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
    2.1 太赫兹产生和功率放大技术
    2.2 太赫兹接收检测技术
    2.3 太赫兹调制解调技术
    2.4 太赫兹传输技术
    2.5 太赫兹高速通信数据流和网络协议技术
    2.6 太赫兹集成微系统技术
3 典型的太赫兹无线通信验证系统
    3.1 日本NTT的0.12 THz,0.3 THz通信系统
    3.2 德国Fraunhofer IAF的0.22 THz,0.24 THz通信系统
    3.3 美国Bell实验室的0.625 THz通信系统
    3.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0.14 THz、0.34 THz高速无线通信系统
    3.5 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4.13 THz通信系统
4 应用与展望

四、电子学与电子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 孔寒冰. 浙江大学, 2009(08)
  • [2]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胡泽文. 南京大学, 2014(05)
  • [3]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体制、技术与验证系统[J]. 张健,邓贤进,王成,林长星,陆彬,陈琦.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4(01)
  • [4]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发展历史与现状[J]. 电子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1(03)

标签:;  ;  ;  ;  

电子与电子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