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及其矿化特征

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及其矿化特征

论文摘要

为揭示高寒灌丛草甸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矿化季节动态变化,探讨不同土壤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因素及土壤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对深入认识不同海拔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折多山海拔为3800 m、4000 m、4200 m的半阴坡和半阳坡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海拔、季节、坡向土壤有机碳库变化及室内培养条件下土壤碳矿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碳库因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地及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具有空间和时间异质性。各季节除3800 m灰化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淋溶层显著高于淀积层(P<0.05),且均表现出4200 m>4000 m>3800 m。坡向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表现出半阴坡稍高于半阳坡。同一海拔同一坡向淋溶层和淀积层土壤有机碳均表现出秋季最高的季节变化趋势,且季节差异均不显著。(2)各海拔阴阳坡淋溶层土壤活性碳显著高于淀积层,且除部分易氧化有机碳,半阴坡土壤活性碳含量高于半阳坡。半阴坡淋溶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表现出4200 m>4000 m>3800 m,淀积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表现出3800m>4200 m>4000 m。而半阳坡淋溶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表现出4000m>4200 m>3800 m;淀积层土壤活性碳含量没有一致的海拔变化趋势。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在上下部分土层中均表现出夏季最高,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各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大小依次为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且各海拔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比例大体呈现出半阴坡大于半阳坡。(3)土壤累积矿化量、土壤碳矿化速率、土壤碳矿化率及土壤潜在矿化量都表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且差异性显著(P<0.05)。各海拔阴阳坡土壤累积矿化量均表现出夏季最高的季节变化趋势,且阴坡累积矿化量大于阳坡,3800 m灰化土累积矿化量最大。各季节土壤累积矿化量没有一致的海拔变化趋势。3个海拔不同季节土壤碳矿化速率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前7 d降幅最大,21 d后土壤碳矿化速率开始逐渐趋于相对稳定。在土层和海拔上,淋溶层高于淀积层且差异性显著(P<0.05),但海拔上没有一致变化规律。(4)一级动态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碳矿化过程,各海拔C0、C1、C0/SOC季节变化大体一致,均表现出夏季最高,半阴坡大于半阳坡,淋溶层显著高于淀积层。且同一季节不同海拔C0/SOC表现出3800 m灰化土最大。(5)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有机碳与活性碳组分间显著相关(P<0.05);且不论阴坡还是阳坡,土壤累计碳矿化量与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之间显著相关(P<0.05)。微生物量碳更能直接影响土壤碳矿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土壤有机碳
  •   1.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     1.2.1 土壤微生物量碳
  •     1.2.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     1.2.3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   1.3 土壤碳矿化
  •   1.4 土壤碳组分与其他因子的关系
  •     1.4.1 海拔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4.2 季节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4.3 植被类型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样品采集
  •   2.3 测定和计算方法
  •     2.3.1 土壤碳矿化培养
  •     2.3.2 土壤基本性质及活性碳组分测定
  •   2.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技术路线
  •   2.5 数据分析
  • 3 半阴坡不同海拔土壤碳组分季节变化
  •   3.1 土壤有机碳季节变化
  •   3.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
  •     3.2.1 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变化
  •     3.2.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季节变化
  •     3.2.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季节变化
  •     3.2.4 土壤活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季节变化
  •   3.3 土壤碳矿化季节变化
  •     3.3.1 土壤累积矿化量季节变化
  •     3.3.2 土壤碳矿化速率季节变化
  •     3.3.3 土壤碳矿化率季节变化
  •   3.4 土壤碳矿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4 半阳坡不同海拔土壤碳组分季节变化
  •   4.1 土壤有机碳季节变化
  •   4.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
  •     4.2.1 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变化
  •     4.2.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季节变化
  •     4.2.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季节变化
  •     4.2.4 土壤活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季节变化
  •   4.3 土壤碳矿化季节变化
  •     4.3.1 土壤累积矿化量季节变化
  •     4.3.2 土壤碳矿化速率季节变化
  •     4.3.3 土壤碳矿化率季节变化
  •   4.4 土壤碳矿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海拔土壤碳组分季节变化
  •     5.1.2 不同海拔土壤碳矿化季节变化
  •     5.1.3 土壤碳矿化与理化性质相关性
  •   5.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康成芳

    导师: 宫渊波

    关键词: 高寒山地,灰化土,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有机碳矿化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分类号: S812.2

    DOI: 10.27345/d.cnki.gsnyu.2019.000880

    总页数: 60

    文件大小: 1549k

    下载量: 23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Ⅰ.与土壤紧实和通透性质相关的几个物理特性[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4)
    • [2].五氯酚钠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J]. 应用化工 2014(05)
    • [3].高科技研究推断人类万年前已学会用火[J]. 物理 2012(11)
    • [4].白浆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及微生物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1)
    • [5].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1)
    • [6].辽宁省白浆化土壤中白土层的特征及其形成[J]. 土壤 2017(02)
    • [7].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Ⅱ.土壤抗剪强度及脆性[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5)
    • [8].贵州西南部普安—晴隆一带锑金矿勘查区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J]. 地质通报 2010(11)
    • [9].农业发展以环境保护为重[J]. 中国农资 2016(04)
    • [10].花岗岩剖面土壤崩解特性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2)
    • [11].不同改土物料对白浆土磷吸附解吸的影响[J]. 土壤 2009(05)
    • [12].白浆土某些物理性质的研究Ⅲ.白浆土微结构及孔隙特征[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6)
    • [13].落叶松落叶病与林地土壤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06)
    • [14].兴安落叶松林型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7)
    • [15].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土壤与保护[J]. 山东林业科技 2009(06)
    • [16].花岗岩风化土不同土层抗蚀性差异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3)
    • [17].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5(03)
    • [18].巨尾桉工业原料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1)
    • [19].火干扰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 2012(04)
    • [20].海南岛浅海燥红土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J]. 河南科技 2013(01)
    • [21].山西太岳山典型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2)
    • [22].某尾矿库附近各土壤层对U(Ⅵ)的吸附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10)
    • [23].贵州省典型污染区土壤中镉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J]. 土壤通报 2014(05)
    • [24].植棉红壤稻田不同水旱轮作模式效应试验[J].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2)
    • [25].青海省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土壤无机碳分异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4(05)
    • [26].大兴安岭主要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3)

    标签:;  ;  ;  ;  ;  

    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及其矿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