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坝工作性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拱坝,加固,有限元法,工作性态
大坝工作性态论文文献综述
顾佳俊,周秋景[1](2017)在《拱坝坝后局部加固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坝后局部加固体对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应用结构多场仿真与非线性分析软件SAPTIS对50年后拱坝任意时刻温度场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某拱坝无、有加固体情况下大坝在典型工况下的变形、应力差异和结合面状态。模型中,坝体和基础网格采用六面体网格,边界约束条件为地基底面、地基侧面以及上下游面加法向链杆约束,并考虑了正常水位和水库水温变化过程、气温变化过程、混凝土水化热、太阳辐射等影响。结果显示:在正常温降情况下,该大坝无加固体和有加固体时,向下游变形分别为23.1 mm和20.1 mm,差别为13%,在正常温升情况下,差别达20%;有加固体时,上游面边缘部位受拉区域范围增加,与下游加固体尺寸大致相同,但拉应力最大值明显减小,由1.3 MPa减小为0.9 MPa。结果表明:大坝与加固体结合面普遍处于压剪状态,上部边缘区域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内部应力较小;坝后局部加固体增大了坝体刚度、减小了大坝向下游变形、改变了坝体应力分布规律,使得应力分布更均匀化,对大坝工作性态有一定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范鹏飞[2](2017)在《大坝工作性态监测评估的云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坝工作性态评估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云模型理论探讨了大坝工作性态评价的新模型,从变形性态、渗流性态及环境因素3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大坝工作性态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依据大坝工作性态评价因子分类标准,计算各评价因子隶属于不同大坝工作性态等级的云数字特征,并结合评价因子权重和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得到待评样本的综合确定度,以确定大坝安全级别。实例应用结果及与其它评价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大坝工作性态分类是有效可行的,且具有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也为其他类似问题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涛[3](2017)在《大坝工作性态安全评估模糊云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坝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正态云耦合的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变形、渗流、环境因素作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大坝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云模型的特征参数和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由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给出评价指标的在各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最后由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和对应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矩阵给出大坝安全评价结果。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该模型对某大坝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7年05期)
孙小冉,彭建和,凌建璋[4](2016)在《基于粗集理论的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复杂的大坝原型监测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评价各影响因素对效应量的影响程度,借助粗集理论,从知识约简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因素和效应量之间的约简关系,引入属性重要度概念,进行各因素对效应量的影响分析。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客观有效地实现大坝工作性态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6年04期)
杜小凯,王民浩,党林才,李瓒,顾冲时[5](2016)在《高拱坝库盘变形及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拱坝库盘实测变形进行分析,库盘整体呈坝前下沉、坝后相对基准点略有抬升的翘曲变形。研究了库盘变形的影响因素,结合小湾工程,建立包括库区、坝基和大坝的大范围数值模型,开展高拱坝库盘变形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的初步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揭示了库盘变形的一般性规律,并提出了评价大坝工作性态时应考虑库盘变形影响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6年01期)
廖占勇,凌骐,胡波,郭成[6](2015)在《基于原型监测的青铜峡大坝工作性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铜峡大坝经过几十年的长期运行,诸多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大坝结构性态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在青铜峡大坝原型监测资料整编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大坝的内外部变形、坝基扬压力、应力应变及温度等物理量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针对某些重要物理量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判断。结果表明:除了河西下导墙结构缝存在一定横河向错动趋势外,大坝结构总体工作性态正常,防渗体系功效良好,但仍需关注西导墙变形和薄弱基岩坝段的扬压力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5年12期)
程中凯,陈勋辉,黄耀英,高俊[7](2015)在《变化水位下温度荷载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拱坝设计规范的温度荷载假定上游库水位固定在正常蓄水位,而实际上游库水位在运行中是不断变化的。研究表明,固定水位与变化水位条件下的温度荷载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西南某拱坝为例,对同一高程处温度年变化采用傅立叶级数展开,开展变化水位下拱坝温度荷载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固定水位和变化水位下两种温度荷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应力与变形的差异。结果表明:变化水位下温度荷载同固定水位下温度荷载的差值随深度的增加基本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其他荷载一定时,固定水位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稍大于变化水位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最大应力均要大于变化水位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吴世勇,曹薇[8](2015)在《锦屏一级大坝第四阶段蓄水工作性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下游,总装机容量3 600 MW,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 m,为已建世界第一高坝。水库正常蓄水位1 880 m,死水位1 800 m,属年调节水库。锦屏一级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枢纽工程初期蓄水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本文在前期叁个阶段蓄水过程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锦屏一级大坝第四阶段蓄水工作性态进行了分析,并对锦屏一级大坝蓄水工作性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高坝安全运行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水电可持续发展与碾压混凝土坝建设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24)
吴世勇,曹薇[9](2014)在《锦屏一级大坝初期蓄水工作性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下游,总装机容量3 600 MW,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 m,为世界第一高拱坝。水库正常蓄水位1 880 m,死水位1 800 m,属年调节水库。项目于2003年开始筹建,2013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3年年底大坝全线浇筑到顶,计划2014年实现机组全部投运。锦屏一级水电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枢纽工程初期蓄水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2012年11月电站右岸导流洞下闸蓄水,12月导流底孔开闸转流,坝前水位达到1 706.77m,实现第一阶段蓄水目标;2013年7月水库初期蓄水至设计死水位1 800 m,完成第二阶段蓄水;2013年9月导流底孔下闸封堵,10月水库初期蓄水至1 840 m,完成第叁阶段蓄水;第四阶段蓄水为导流底孔封堵施工完成后,计划2014年6月开始蓄水,9月蓄水至设计正常蓄水位1 880 m。本文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截至第叁阶段蓄水过程中的大坝结构应力变形、渗流控制等蓄水安全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监测分析和数值计算两种手段,基于监测和计算、预测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锦屏一级大坝初期蓄水工作性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锦屏一级工程的实践,对高坝安全运行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高坝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6)
张国新,陈培培,周秋景[10](2014)在《特高拱坝真实温度荷载及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拱坝实际温度荷载与设计温度荷载在初次蓄水期有较大差别:一是承担封拱后温度回升荷载的结构形式不同,封拱后的温升仅作用于封拱之后的部分坝体而不是整体大坝;二是实测库水温与预测库水温不同,中下部高程实测库水温明显高于设计库水温。本文以二滩和小湾特高拱坝为例,研究设计温度荷载与真实温度荷载差异对特高拱坝的影响,并分析了真实温度荷载作用下小湾拱坝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坝体温度回升分层施加过程时,坝踵部位明显呈受压趋势;目前常用的库水温预测方法会低估坝体上游面受压程度。考虑真实温度荷载后得到的小湾拱坝坝踵应力结果与监测结果规律一致,数值相近,结果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大坝工作性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坝工作性态评估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云模型理论探讨了大坝工作性态评价的新模型,从变形性态、渗流性态及环境因素3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大坝工作性态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依据大坝工作性态评价因子分类标准,计算各评价因子隶属于不同大坝工作性态等级的云数字特征,并结合评价因子权重和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得到待评样本的综合确定度,以确定大坝安全级别。实例应用结果及与其它评价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大坝工作性态分类是有效可行的,且具有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也为其他类似问题分析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坝工作性态论文参考文献
[1].顾佳俊,周秋景.拱坝坝后局部加固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
[2].范鹏飞.大坝工作性态监测评估的云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
[3].张涛.大坝工作性态安全评估模糊云模型及其应用[J].水力发电.2017
[4].孙小冉,彭建和,凌建璋.基于粗集理论的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J].人民珠江.2016
[5].杜小凯,王民浩,党林才,李瓒,顾冲时.高拱坝库盘变形及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初探[J].水力发电.2016
[6].廖占勇,凌骐,胡波,郭成.基于原型监测的青铜峡大坝工作性态分析[J].人民黄河.2015
[7].程中凯,陈勋辉,黄耀英,高俊.变化水位下温度荷载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5
[8].吴世勇,曹薇.锦屏一级大坝第四阶段蓄水工作性态分析[C].水电可持续发展与碾压混凝土坝建设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9].吴世勇,曹薇.锦屏一级大坝初期蓄水工作性态分析[C].高坝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10].张国新,陈培培,周秋景.特高拱坝真实温度荷载及对大坝工作性态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