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圆管论文_乔及森,张金山,苗红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圆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圆管,金属,湍流,液态,轴向,静态,金属钠。

金属圆管论文文献综述

乔及森,张金山,苗红丽[1](2019)在《金属多层圆管夹芯板结构静态及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半径为Φ3和Φ6 mm的铝合金薄壁圆管粘接得到相对密度为0. 125和0. 24的圆管多层夹芯板材,试验研究了在侧向约束和准静态条件下不同层数蜂窝材料的面内压缩过程和力学响应,结合有限元计算表明,随着圆管层数的增多,夹芯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向下移动,单位体积塑性变形所耗散的能量减少,能量吸收减弱。而在没有侧向约束时,计算得到的应力值明显小于有约束时,且圆管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影响较小。此外,层级梯度圆管蜂窝准静态压缩曲线有明显的分段现象,层薄弱区倾向于先变形致使整体应力降低,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圆管蜂窝变形模式,反而使得变形集中,不利于能量吸收。(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祝家银[2](2019)在《垂直圆管内液态金属湍流混合对流换热的大涡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对液态金属流体开展实验研究有一定困难,而目前已有的RANS模型又不适合低普朗特数流体的研究、直接数值模拟存在计算量偏大的问题,因此本文选用大涡模拟方法对较高雷诺数(雷诺数37700)下液态金属铅铋在垂直向上流动圆管中的湍流混合对流换热过程进行模拟。本论文共模拟六种不同浮升力下液态铅铋(普朗特数为0.026)的湍流换热情况,分别是理查森数为0、0.05、0.1、0.15、0.2以及0.4。文中给出并分析了各浮升力下圆管内的湍流统计量,包括速度平均值及其脉动、温度平均值及其脉动、雷诺应力、湍动能及其budget、温度动能budget、摩擦系数、换热系数等。研究结果表明,浮力对垂直圆管内液态铅铋的动量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不同。随着浮力的增大,圆管近壁面区域流体由于浮力作用被加速,圆管中心区域流速有所降低,在浮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管子内的速度呈现出M型的分布;同时雷诺应力随着浮力的增大在数值上逐渐减小,在浮力足够大时出现S型分布,即在中心区域出现负值,但其绝对值是有所恢复的,这表明管内湍流强度随浮力先减弱后增强,通过对湍动能的budget分析,发现浮力通过改变湍流产生项来改变管内湍流场。对液态铅铋温度场而言,随着浮力的增加,平均温度是在近壁面处先有所降低后增大,而在中心区域先有所升高后降低,而温度脉动则是随浮力先减小后增强,通过对温度动能budget分析发现浮力通过改变温度动能产生项改变其温度动能。计算结果还表明无量纲摩擦系数随浮升力的增大而增大,而无量纲换热系数随浮升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其原因可以通过一种新FIK分解方法进行直观说明。FIK分解表明无量纲摩擦系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湍流项贡献及浮升力项贡献变化的相对大小,而无量纲换热系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湍流项贡献的变化。最后,本文还采用象限分析方法对混合对流中湍流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浮升力引起的近壁面处湍流相干结构(慢速的热流体发射和快速的冷流体扫掠事件)减弱是造成湍流削弱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渠继鑫,钟建锋,高德领[3](2019)在《侧向剪切载荷下金属薄壁圆管的吸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薄壁金属圆管在准静态侧向剪切荷载下的变形和吸能特性,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准静态理论分析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管的几何尺寸对侧向剪切力、总吸能和比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静态侧向剪切力下,薄壁金属圆管的剪切力、总吸能和比吸能随着管壁厚的增加而增大;而相反侧向剪切力、总吸能、比吸能随着管直径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淞,杨红义,薛秀丽,周志伟,冯预恒[4](2019)在《液态金属钠在圆管内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液态金属钠在不锈钢材料表面流动时的湍流传热特性,在已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k-ε模型下的湍流普朗特数Pr_t模型,并使用Fluent程序对圆管内的液态金属钠在不锈钢材料表面流动时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计算。理论设计值与已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根据本文提出的Pr_t模型,可较为精确地计算液态金属钠在不锈钢材料表面流动时的传热特性。(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洪翔,姚松,郭星星[5](2018)在《轴向预压金属圆管受轴向冲击的吸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轴向预压金属圆管在轴向冲击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基于Abaqus对承受轴向预压的半径厚度比R/t为15的金属圆管轴向冲击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同时考虑到初始几何缺陷、预加载引起的初始几何形变、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有限元仿真时建立了相应的对照组。仿真结果表明:(1)固定端简支条件下比固支条件下出现的变形模式更为复杂,吸能特性和其对应变形模式有很大关系,当非对称褶皱较多时,吸能特性变差;(2)初始几何缺陷可以诱导圆管产生非轴对称褶皱,而轴向预压圆管对初始几何缺陷不太敏感,较小的预压可以抵消初始几何缺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2期)

代连朋,潘一山,王爱文[6](2017)在《金属圆管抗卷曲劈裂变形吸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小尺寸、高吸能比率的安全防护吸能元件及其吸能特性,试验对比研究了壁厚3mm与4mm、内径均为26mm的两种类型金属圆管在抗卷曲轴向劈裂过程中的变形及能量吸收特性,并采用能量法分析了其吸能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试件劈裂吸能过程可分为"波动载荷"吸能阶段和"恒定载荷"吸能阶段,恒定载荷值达71.9~143.1kN,相应的恒定载荷吸能量达4.74~7.61kJ,劈裂作用全程吸能总量达到5.68~11.24kJ;试件轴向劈裂变形稳定,形成放射状"螺旋式"扩展管条或"非螺旋式"扩展管条;试件劈裂过程主要是通过扩径塑性变形、管壁撕裂、管条摩擦、管条塑性展平耗散能量;试件恒定载荷值及相应吸能量的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由此,抗卷曲条件下金属圆管劈裂过程可实现恒定载荷的高效吸能作用。(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7年06期)

Seyed,Ghaem,AMIRHOSSEINI,Abbas,NIKNEJAD,Nader,SETOUDEH[7](2017)在《空心和泡沫填充金属圆管在半球形模具上的收口过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空心和聚氨酯泡沫填充金属圆管在半球形模具中的收口过程。验证了关于空心金属圆管在半球形模具中塑性变形的新理论模型。基于该模型,推测出理论方程,用于估算空心和泡沫填充金属管的瞬时成形载荷和耗散能随轴向位移的变化。制备了黄铜管和铝管并将其成形为半球喷嘴,以验证该理论模型。理论预测与实验测试结果比较,揭示理论预测的载荷-位移图和耗散能-位移图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此外,模型指出,耗散能和轴向载荷与空心金属管的材质、壁厚和直径有关,但与初始长度无关。与此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特氟龙的存在增加了收口过程的极限轴向位移。(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7年09期)

付艳恕,王震,黄汉珽[8](2017)在《FSAE赛车悬架碳纤维圆管与金属接头剪切应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SAE赛车悬架多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以利于减少整车质量和簧下质量。加工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管与金属接头多采用胶接工艺。针对胶接复合构件拉压载荷响应,引入相关假设和边界条件,建立接头的应变能方程,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和变分法,成功获得胶层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程度较好;基于该理论模型,研究了接头的几何因素和物理因素对胶层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出相关规律,为优化碳纤维圆管与金属接头胶接性能提供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7年07期)

余勇[9](2017)在《金属圆管水下爆炸复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复合管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金属管材构成,由于其综合了基、覆管金属的优点,具有单一金属管材不具备的综合性能。通过不同金属之间的组合可获得耐高温、耐磨损、高比强度、高导电性等性能优异的金属复合管,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石油天然气行业、化工行业、能源环保、核设施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制造金属复合管的工艺有很多种,包括拉拔法、胀接法、旋压法、热挤压法、爆炸复合法、离心铝热法、中频感应加热钎焊法以及堆焊成型法等。其中爆炸复合法因其可实现数百种金属组合的复合,成为金属复合工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支。爆炸复合又称为爆炸焊接,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来驱动覆板(管)以某一合适的速度撞击基板(管),从而使两板(管)形成牢固结合的一种工艺。经过七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爆炸复合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金属板的爆炸复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金属板的爆炸复合工艺相比,金属圆管的爆炸复合工艺更为复杂。除了板材复合时遇到的炸药用量大、能量利用率低、振动大、粉尘噪声污染严重等问题外,管材的内爆炸复合通常还面临着装药困难、装药不均匀、内管壁烧蚀严重、模具通用性差和模具损耗严重等问题。而关于金属圆管的外包爆炸复合,可查的文献十分有限,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本文围绕金属圆管爆炸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为主要目标开展工作。目前用于金属爆炸复合的焊接炸药主要有乳化炸药、膨化硝铵炸药以及膨化铵油炸药,以这些炸药为基通过现场筛混的办法添加调节剂配制的爆炸焊接炸药存在贮存稳定性差、均匀性差以及爆轰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爆炸焊接质量且不利于安全生产。将这类炸药用于金属圆管的内爆炸复合时,由于圆管结构的半封闭性和炸药的粘附性,会造成装药困难以及装药不均匀。而且上述炸药的稳定爆轰临界尺寸较大,这就要求装药必须保证足够的厚度,为克服超药量引起的管体破裂问题,通常会在基管外施加钢模约束。而这种约束的通用性差,对于不同直径的基管都需要与之配套的约束钢模,在爆炸载荷的作用下模具损耗严重、寿命较短。此外,炸药在圆管这一半密闭结构中爆炸会形成数千摄氏度的高温,造成复合管内壁出现严重的烧蚀现象,增加了复合管二次加工成本。本文从金属导爆索出发,通过工艺的创新和配方的改进得到金属爆炸索,将这一原本用于传扩、爆的爆破器材变成金属圆管的爆炸焊接炸药。金属爆炸索具有能量密度高、稳定爆轰临界直径小、爆速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可长期贮存和远距离运输并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作为一种柱状结构炸药,解决了金属圆管内爆炸复合时装药困难、装药不均匀的问题。基于在金属圆管爆炸焊接炸药上取得的新思路和新突破,为解决金属圆管内爆炸复合时出现的内管壁烧蚀损伤问题,本文开展了内管壁的防护研究。在防护材料的选择方面以廉价、来源广、使用方便、复合效果好作为标准进行筛选,通过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液态水作为防护材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金属圆管的水下内爆炸复合系统,并以Q235钢管、1060铝管为基、覆管进行了水下内爆炸复合系统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铝-钢复合管内表面未出现任何的烧蚀损伤现象,压剪实验表明铝-钢复合管的结合强度达到3.27MPa,远高于CJ/T192-2004标准和SY/T6623标准规定的0.2MPa和0.5MPa。可行性试验说明水下内爆炸复合系统可有效解决内管壁的烧蚀损伤问题,复合管结合强度远高于城镇建设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两大标准。此外,以Q235钢管、1060铝管为基、覆管探究了炸药量对复合管的影响,使用四种不同规格的爆炸索对未做深度表面清洁处理的基、覆管进行了水下内爆炸复合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外径为5mm、线密度约为14.7g/m的爆炸索时获得的铝-钢复合管结合质量优异,对其结合界面进行的微观形貌观察显示,铝-钢结合界面呈现波状特征,从波长和波幅判断,该波状结合界面为一种介于微波和小波之间的混合波状结合界面,与大波状或小波状结合界面相比,这种波状结合界面通常表示复合管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通过对经典波状结合界面形成机理的探讨,本文给出了复合管不规则波状结合界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属圆管的内爆炸复合试验中,常出现复合管末端开裂现象。本文开创性的将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用于爆炸复合动态参数的测量,对于缺乏动态观测方法的金属圆管的爆炸复合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利用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测量了铝-钢水下内爆炸复合过程中铝层对钢层的撞击压力,结果表明金属圆管的内爆炸复合过程中覆管对基管的撞击压力沿炸药爆轰方向呈现递增趋势。在对复合管初始端、中段和末端结合界面的微观形貌观察显示:结合界面由初始端的带有钢碎片的裂隙界面转变为中段的平直界面,最后在爆轰结束端呈现为波状结合界面。上述结合界面微观形貌的变化过程直观的反应了金属圆管内爆炸复合过程撞击压力和能量的变化。对于这一现象本文从水下冲击波在复合管内壁的反射过程出发做出了解释。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改变装药结构,节约炸药用量并提高复合质量。基于金属圆管的外爆炸复合研究现状,以热交换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换热管为应用背景,通过对金属爆炸索装药结构的改变,设计了一种非对称的金属圆管外爆炸复合系统,并利用该工艺将1070铝管外包复合于10100螺纹铜管,获得了铝-铜双金属复合管。对复合管样品的大角度叁点弯实验展示了铝-铜复合管优良的宏观力学性能。对弯曲后的试样进行取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合界面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铝层的一部分已经完全被压入铜管螺纹的凹陷处,形成了铝层与铜层的啮合,两种金属的大部分结合界面为直接结合,但在一些铜层凹陷处产生了金属的熔化块和熔化层。铝层与铜管螺纹顶部平台结合界面的高倍率背散射照片显示:即使在弯曲实验后,具有微波状特征的结合界面依然保持紧密的结合,未出现分离现象。而铝层与铜管螺纹凹陷处的结合界面存在大面积的熔化块和熔化层,在这些熔化区存在微裂纹和空洞,表明该区域为铝·铜复合管结合界面的薄弱区。利用能谱仪对这一区域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裂纹附近区域的Al、Cu原子百分比约为2:1,这与金属间化合物CuAl2一致,而CuAl2是一种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这也是裂纹在这些区域产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4)

孙斌,王晓童,陈晨,杨迪[10](2017)在《泡沫金属对圆管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Al_2O_3-水纳米流体在泡沫金属填充管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泡沫金属孔密度(pores per 0.0254m,PPI)为20~40,孔隙率为90%,Al_2O_3-水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为0.1%~0.5%。实验结果表明:以压降为代价的前提下,泡沫金属与纳米流体相结合的方式总是能显着强化传热。相同工况下,更大的PPI可以提高努塞尔数。去离子水工况下,40PPI泡沫金属对流换热效果最好,努塞尔数最大提高650%。泡沫金属PPI越大,压降增加越多,40 PPI泡沫金属的压降是光管的19倍。相比20 PPI泡沫金属,30 PPI的泡沫金属使努塞尔数最多提高15%,压降增加5%;40 PPI的泡沫金属可以使努塞尔数最多提高38%,压降增加38%。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也对流动和传热有重要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开发了适用于纳米流体在泡沫金属强化管内的传热及流动的关联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金属圆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对液态金属流体开展实验研究有一定困难,而目前已有的RANS模型又不适合低普朗特数流体的研究、直接数值模拟存在计算量偏大的问题,因此本文选用大涡模拟方法对较高雷诺数(雷诺数37700)下液态金属铅铋在垂直向上流动圆管中的湍流混合对流换热过程进行模拟。本论文共模拟六种不同浮升力下液态铅铋(普朗特数为0.026)的湍流换热情况,分别是理查森数为0、0.05、0.1、0.15、0.2以及0.4。文中给出并分析了各浮升力下圆管内的湍流统计量,包括速度平均值及其脉动、温度平均值及其脉动、雷诺应力、湍动能及其budget、温度动能budget、摩擦系数、换热系数等。研究结果表明,浮力对垂直圆管内液态铅铋的动量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不同。随着浮力的增大,圆管近壁面区域流体由于浮力作用被加速,圆管中心区域流速有所降低,在浮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管子内的速度呈现出M型的分布;同时雷诺应力随着浮力的增大在数值上逐渐减小,在浮力足够大时出现S型分布,即在中心区域出现负值,但其绝对值是有所恢复的,这表明管内湍流强度随浮力先减弱后增强,通过对湍动能的budget分析,发现浮力通过改变湍流产生项来改变管内湍流场。对液态铅铋温度场而言,随着浮力的增加,平均温度是在近壁面处先有所降低后增大,而在中心区域先有所升高后降低,而温度脉动则是随浮力先减小后增强,通过对温度动能budget分析发现浮力通过改变温度动能产生项改变其温度动能。计算结果还表明无量纲摩擦系数随浮升力的增大而增大,而无量纲换热系数随浮升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其原因可以通过一种新FIK分解方法进行直观说明。FIK分解表明无量纲摩擦系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湍流项贡献及浮升力项贡献变化的相对大小,而无量纲换热系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湍流项贡献的变化。最后,本文还采用象限分析方法对混合对流中湍流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浮升力引起的近壁面处湍流相干结构(慢速的热流体发射和快速的冷流体扫掠事件)减弱是造成湍流削弱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圆管论文参考文献

[1].乔及森,张金山,苗红丽.金属多层圆管夹芯板结构静态及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9

[2].祝家银.垂直圆管内液态金属湍流混合对流换热的大涡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渠继鑫,钟建锋,高德领.侧向剪切载荷下金属薄壁圆管的吸能特性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9

[4].李淞,杨红义,薛秀丽,周志伟,冯预恒.液态金属钠在圆管内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5].洪翔,姚松,郭星星.轴向预压金属圆管受轴向冲击的吸能特性研究[J].机械强度.2018

[6].代连朋,潘一山,王爱文.金属圆管抗卷曲劈裂变形吸能特性研究[J].实验力学.2017

[7].Seyed,Ghaem,AMIRHOSSEINI,Abbas,NIKNEJAD,Nader,SETOUDEH.空心和泡沫填充金属圆管在半球形模具上的收口过程(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7

[8].付艳恕,王震,黄汉珽.FSAE赛车悬架碳纤维圆管与金属接头剪切应力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7

[9].余勇.金属圆管水下爆炸复合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10].孙斌,王晓童,陈晨,杨迪.泡沫金属对圆管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薄壁金属圆管径向振动示意图落锤实验金属圆管夹具5.11改型二试件撞击压缩形状由图...4.2金属薄壁管基础改型示意图如图...含油R410A在填充泡沫金属的圆管强化传热...金属圆管A在空气中径向振动的基...

标签:;  ;  ;  ;  ;  ;  ;  

金属圆管论文_乔及森,张金山,苗红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