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驱动轴论文_朱钊,黄巨成,张海源,滕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速驱动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率,强度,渐开线,花键,万向节,前驱,汽车。

等速驱动轴论文文献综述

朱钊,黄巨成,张海源,滕杰[1](2019)在《等速驱动轴横摆振动的研究及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电动汽车在40km/h到60km/h速度下,全油门加速产生的整车振动问题,运用噪声阶次和振动分析,确定为驱动轴叁阶振动,产生原因为全油门加速时,驱动扭矩增大产生的轴向派生力(GAF),使整车产生Y向振动,即横摆振动。根据驱动轴轴向派生力的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无震颤式万向节(AAR),降低轴向派生力,解决整车横摆振动。(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许超杰,潘天林,姚晋业[2](2018)在《等速驱动轴万向节总成的可靠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根据发动机参数逆向计算等速驱动轴万向节总成的最小静扭强度,临界转速,扭转应力来证明等速驱动轴万向节总成满足整车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16)

孟祥伟[3](2017)在《等速驱动轴花键强度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等速驱动轴是汽车动力传动的关键部件,其强度决定传动系统主要性能。驱动轴与变速器、轮毂单元靠花键连接并传递动力。文章分析了渐开线花键受力情况,提出了花键强度计算校核方法,并结合某车型花键参数,给出了渐开线花键校核实例。(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7年24期)

张德来[4](2017)在《前驱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持续增高,能源供应紧张及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我国不断提高乘用车的油耗标准要求,节能减排,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首要任务。等速驱动轴作为前驱和四轮驱动车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对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某款前置前驱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台架测试和整车试验优化的方式制定提升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优化方案,进而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本文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影响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几个重要设计参数,即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滚道表面粗糙度、叁柱槽壳滑槽表面粗糙度、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钢球数目、万向节夹角,介绍了等速万向节对润滑介质的性能要求,分析了脂润滑流变特性、油膜厚度对润滑的影响以及温升对润滑的影响。明确了主要设计参数对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为后面制定提升传动效率的优化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2)分析了台架试验的原理,完成了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实验台架的设计,其中包括电机、扭矩传感器、磁粉制动器等硬件设计及基于LabVIEW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台架测试等速驱动轴输出转矩和输出转速的功能。3)利用单一变量法,分别改变不同设计参数后试制了多组驱动轴样件,并基于NEDC循环工况点制定了本文台架试验的测试工况,完成了所有样件传动效率的测试,并获得了各工况下的输出数据,为初步确定优化方案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基础。4)对大量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验证了等速驱动轴的等速性。对比分析了各组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差异,发现增加球笼式万向节钢球数目、减小万向节夹角、改善润滑环境、提高万向节制造精度均能提升驱动轴传动效率,且万向节夹角和润滑脂种类对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均较大。5)基于台架试验中各研究因素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初步确定了提升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中选用8钢球的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高性能润滑脂以及优质叁球销式等速万向节。6)根据初步确定的优化方案,制作了等速驱动轴样件,在相关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了整车油耗试验和冷热态滑行试验,通过整车试验最终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整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增加整车冷热态滑行距离,有效降低整车油耗。(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闵德瑞,赵云,杨曙光,王立军,黄风立[5](2016)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由TJ-82叁枢轴式万向节和BJ-83球笼式万向节组成的汽车等速驱动轴总成的叁维实体模型,应用ANSYS对芯轴做柔性处理并导入ADAMS中,建立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对等速驱动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等速驱动轴具有等速性,而且随着轴间夹角增大,传动效率降低,能量损失越严重。(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6年04期)

杨曙光[6](2014)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轿车等速驱动轴仿真与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等速驱动轴是轿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对于整车的可靠性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在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其在计算机上建立的虚拟样机的仿真来辅助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此外,随着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为了减少能耗,轻量化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等速驱动轴作为汽车的关键部件,其轻量化设计也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等速驱动轴的可靠性与轻量化研究为目标,建立了等速驱动轴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出等速驱动轴的叁维模型,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实体模型进行了静力学与模态分析,得到了驱动轴总成的易损位置以及共振情况。然后通过试验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2)对枢轴式万向节耐久性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计算,检验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通过软件ANSYS仿真得到了枢轴式等速万向节的疲劳寿命情况与接触应力的情况,找出了枢轴式等速万向节的最小寿命处与应力集中处。然后通过疲劳试验来检验其是否满足要求。(3)通过增加枢轴式万向节的枢轴的轴端数来减小万向节的整体尺寸,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对改进之后的枢轴式万向节建立了叁维实体模型,并通过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疲劳分析与静力学分析,然后根据改进前后仿真结果的对比来验证其可行性。(4)通过软件间的联合仿真,建立了等速驱动轴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仿真软件ADAMS对其在无夹角变化时和有夹角变化时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不同仿真环境下转速差的情况,证明其等速性;对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钢球的移动轨迹做了相关分析,通过与全地形车用球笼万向节钢球轨迹与转速差的对比,说明钢球轨迹对球笼万向节等速性的影响;对枢轴式等速万向节的由叁柱槽壳和轴承圈之间由摩擦力而产生的诱发轴向力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3)

杨洪兴[7](2013)在《汽车用等速驱动轴总成回转间隙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速驱动轴总成是现代汽车传动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汽车中,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转向驱动性能、操作稳定度和乘坐舒适性。由于润滑要求、球面副装配配合要求以及加工制造等多方面的原因,等速驱动轴总成各零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回转间隙和由此产生的轴向间隙,会直接引起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亦严重影响等速驱动轴总成的性能和寿命。研究等速驱动轴总成的回转间隙规律及回转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基于空间坐标系转换原理以及球笼式等速节的运动模型,得到固定端球笼式等速节钢球在任意摆角下运动轨迹的解析解,进而利用空间解析几何原理推导得到球笼式等速节任意转角和摆角下的回转间隙模型,使用Matlab图形可视化功能,分析了球笼式等速节回转间隙随摆角和转角的变化规律;其次,结合滑移端的回转间隙模型,得到等速驱动轴总成的回转间隙数学模型,对影响该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各结构参数对等速驱动轴回转间隙影响程度的排序和相关性,对装配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等速驱动轴总成最优的装配位置,并基于最小的回转间隙波动,提出了驱动轴总成各零件的加工和装配要求;第叁,滑移端提出了四球销式等速节,固定端提出了滚道组合式等速节,将新形式等速节与通常使用的等速节进行了间隙对比分析;第四,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等速驱动轴总成含间隙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虚拟样机中首先进行了回转间隙的测试,并分析了仿真试验数值与理论数值误差的原因,其次对等速驱动轴总成优化前后、四球销式等速节与叁球销式等速节、椭圆沟道球笼式等速节与叁点接触沟道式等速节分别进行了回转振动对比试验。最后,借助上海交通大学所研发的等速驱动轴总成测试实验台,对固定端、滑移端及驱动轴总成进行回转间隙的测试,并将试验值、理论值及仿真值对比,分析了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等速驱动轴总成的回转间隙是关于滑移端和固定端的结构参数、工作参数及装配参数12个自变量的函数模型。回转间隙的波动是引起等速驱动轴总成回转振动进的原因;在相同的尺寸规格和加工精度下,新结构形式的等速节或进行装配优化后的驱动轴,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小回转间隙的波动,进而减小驱动轴总成的回转振动。该分析结果为等速驱动轴总成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指导装配工艺、新结构形式等速节的应用及试验台的后续开发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2-01)

麦承贤[8](2012)在《汽车等速驱动轴与变速箱联接的紧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前驱汽车等速驱动轴与变速箱之间的花键轴联接和定位环卡紧,推导出驱动轴安装和拔出时使定位环收缩的压入力、拔出力的计算公式,得出压入力、拔出力的大小由定位环的设计参数和导向角、摩擦系数确定,拔出力对压入力的比率系数,是稳定的常数,是由联接零件半轴齿轮上压入导向角、拔出导向角确定的。(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2年07期)

王媛[9](2011)在《等速驱动轴中间轴的感应淬火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等速驱动轴是轿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它传递繁重的驱动力矩,随受负荷重,传动精度高,需求量很大并且又是安全件,所以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转向驱动性能,其中中间轴连接两端的轴承,主要用来传递运动和扭矩,所以提高它的性能与寿命,对提高整个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来说,都是在热处理完毕之后通过室温解剖的方法来估算工件芯部温度,这种做法也仅仅是针对某一个工件而言,没有一个规律性的结果,而且这样的方法无疑是对成本的又一增加。将感应加热技术应用到中间轴的热处理同时运用软件模拟加热过程,可以直观的得到热处理温度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工艺参数来揭示不同工艺参数对表面温度的影响规律。这样对工艺的设计和制定起到了辅助作用,节约了通过多次实验来改进工艺的成本,对工艺的优化和实施具有指导性。国内外学者对感应加热数值模拟的研究对象几乎全部为理想的轴类零件和钢板,对形状有变化的工件几乎没有涉及。中间轴在外形上存在形状突起部分,这将对感应加热的工艺造成影响。本文以等速驱动轴中间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制定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其温度分布影响的规律,同时反复修正加热参数找出最合理的工艺参数,使中间轴达到理想的表面淬火温度,同时,解释了形状突起部分引起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这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所在。通过模拟加热过程,分析了感应频率、电流密度、加热时间等参数对中间轴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频率为2500Hz,电流密度为15e7A/m2,加热时间为1.9s时,加热温度达到最佳淬火温度。同时,在模拟过程中,也发现尖角效应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它是造成形状过渡区域温度分布不均的原因,当温度在居里点附近时尖角效应最为剧烈,工件丧失磁性之后尖角效应消失,加热方式变为传导式,突起部分温度分布均匀。(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1-04-01)

马天飞,王登峰,郝春光,王岩[10](2009)在《轿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产某型轿车采用的两种等速驱动轴,利用试验方法对该驱动轴的传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万向节夹角、使用工况和转速等对其传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驱动轴的传动效率随万向节夹角的增大而减小,而且两侧万向节夹角相等时驱动轴整体的传动效率会有所改善;挡位(转速和转矩)对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在大夹角状态下,传动效率随挡位升高有增大趋势;在外侧万向节夹角较大的条件下,如果转矩不变而转速降低,则传动效率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09年07期)

等速驱动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阐述了根据发动机参数逆向计算等速驱动轴万向节总成的最小静扭强度,临界转速,扭转应力来证明等速驱动轴万向节总成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速驱动轴论文参考文献

[1].朱钊,黄巨成,张海源,滕杰.等速驱动轴横摆振动的研究及解决[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许超杰,潘天林,姚晋业.等速驱动轴万向节总成的可靠性计算[C].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3].孟祥伟.等速驱动轴花键强度分析与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7

[4].张德来.前驱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及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7

[5].闵德瑞,赵云,杨曙光,王立军,黄风立.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分析[J].机械设计.2016

[6].杨曙光.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轿车等速驱动轴仿真与改进设计[D].江西理工大学.2014

[7].杨洪兴.汽车用等速驱动轴总成回转间隙的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8].麦承贤.汽车等速驱动轴与变速箱联接的紧定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

[9].王媛.等速驱动轴中间轴的感应淬火数值模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

[10].马天飞,王登峰,郝春光,王岩.轿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2009

论文知识图

等速驱动轴影响因素分析等速驱动轴扭矩差随夹角变化曲...等速驱动轴总成叁维实体模型不同输入转速和夹角等速驱动轴不同转矩和夹角等速驱动轴转矩...叁次样条插值处理后的等速驱动轴

标签:;  ;  ;  ;  ;  ;  ;  

等速驱动轴论文_朱钊,黄巨成,张海源,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