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分裂论文-杨建辉,陈志良,傅宏,鲁葆春

胰腺分裂论文-杨建辉,陈志良,傅宏,鲁葆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胰腺分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胰腺分裂症,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检查,副乳头扩张术

胰腺分裂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辉,陈志良,傅宏,鲁葆春[1](2019)在《胰腺分裂症5例诊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胰腺分裂症(pancreas divisum,PD)的临床特点,探讨PD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例PD患者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5例PD患者均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史3例,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史1例,仅表现为慢性胰源性腹痛1例。5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确诊,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出率100%(3/3),CT检出率20%(1/5),MRCP检出率25%(1/4)。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4例患者经内镜下副乳头扩张术、副乳头切开术及胰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PD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上腹痛,ERCP是PD诊断的"金标准",EUS是PD诊断非常有效的临床手段,内镜下治疗是PD最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黄平晓,范彦,狄书杰,王剑,龚晶[2](2019)在《胰腺分裂症的内镜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分裂症(PD)内镜诊治的常规及补救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17例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电话回访患者症状改善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PD患者,仅1例进行了再次内镜下治疗,共进行内镜下治疗18例次。内镜下治疗常规策略包括: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MiES)、副胰管支架置入术(EDSi)及副乳头括约肌扩张术(MiED)。术中16例次手术过程顺利,2例次经过困难,但最终采用补救方法联合超声内镜(EUS)对接技术使手术成功。术后并发出血1例次,并发支架相关性胰腺炎2例次,无穿孔和发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无1例失访,随访时间(16.3±9.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明显改善[(2.0±1.2)vs(7.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诊治PD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根据临床情况可选择常规方法诊治,对于插管困难患者,可联合EUS通过对接技术进行补救诊治。(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镜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顾腾,刘洪勇,管清春,刘凯[3](2018)在《小儿胰腺分裂误诊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9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4年,加重3 d"就诊于本院。该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症状,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出院后严格控制饮食,胰腺炎仍反复发作,每次间隔3~11个月。曾就诊于某医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提示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行内镜下十二指肠Oddis括约肌切开,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欠佳。2016年7月患者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俞琴,冉隆富,韩林梅,丁洁,袁蓉[4](2018)在《磁共振叁维成像技术VR及MIP在胰腺分裂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叁维成像技术: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胰腺分裂(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MRCP检查诊断PD的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8例PD的3D-MRCP薄层源数据进行VR及MIP重建,叁维重建技术包括直接叁维成像法(3D_直)及组织结构选择加减法(3D_加)。对2DMRCP、3D_直-MIP、3D_加-VR及3D_加-MIP对胰管显示的数量及图像的清晰度、背景抑制及运动伪影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D_加-VR诊断了8例PD,3D_加-MIP诊断了7例,2D-MRCP与3D_直-MIP均诊断了4例。3D_加-VR显示了12处胰管,3D_加-MIP显示了10处,2D-MRCP与3D_直-MIP仅显示了5处。结论 3D_加-VR显示胰管的形态及清晰度优于3D-MIP。3D_加-VR不仅增加了PD的诊断率,还提高了显示率及图像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张在萍,王静[5](2016)在《胰腺分裂症患者行ERCP术的护理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分裂症(pancreas divisum,PD)是最常见的胰管先天性异常,常是由胰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的异常融合所致[1]。目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被认为是确诊PD的"金标准"[2]。随着ERCP技术的发展,其用于PD的诊断及治疗日趋成熟,ERCP用于治疗PD的主要方法为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EPS)等,其中EPS疗效确切、安全可(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6年11期)

张学花,于红梅,翟昭华,张小明,陈天武[6](2016)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胰腺分裂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胰腺分裂患者的MRCP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MRCP显示4例胰腺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之间有管道相通,即不完全性胰腺分裂,8例胰腺腹侧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后汇入十二指肠乳头,背侧胰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1例腹侧胰管显示不清,不能确定为完全分裂还是部分分裂。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无侵袭的检查方法,在明确诊断胰腺分裂的敏感性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为合并症状的胰腺分裂患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杨帅,张游,李闻,令狐恩强,王永华[7](2015)在《18例胰腺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胰腺分裂症(pancreas divisum,PD)的临床特点,为P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18例PD患者均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3例(72.22%)有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史,4例(22.22%)有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史,1例(5.56%)患者仅表现为慢性胰源性腹痛。18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确诊,其中8例行胰腺CT,检出率为37.50%(3/8),9例行MRCP,检出率为33.33%(3/9)。治疗手段包括结合ERCP行副乳头扩张术、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胰管支架置入术(16例,88.89%),内科保守治疗(2例,11.11%),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PD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ERCP是PD诊断的"金标准",内镜下治疗是该病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徐贝黎,邱冬梅,王伟,龚彪[8](2014)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胰腺分裂症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胰腺分裂症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 1年2月对24例胰腺分裂症患者施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治疗,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沟通,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配合、轻柔操作,及时的变换附件,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4例患者完成34次ERCP治疗,首次治疗成功20例,成功率83.3%,因副乳头插管造影失败4例。成功完成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11例,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扩张3例,胰管结石取出5例,胰管狭窄探条扩张12例,经副乳头置入胰管支架20例,经副乳头留置鼻胰管8例。根据Cotton标准,术后并发胰腺炎5例,4例轻型,1例中型,无重型,均经药物治疗好转。无胃肠道穿孔及术后迟发大出血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术后有目的的介入护理,术中默契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4-09-26)

别里克·扣肯,蒋唯松,龚彪,朱颖[9](2014)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腺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胰腺分裂症(PD)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明确诊断的20例P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变化,用直观模拟标度尺(VAS)评分来评估腹痛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患者症状以腹痛为主,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为75%。经ERCP确诊的患者中,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检出率为24%。内镜下治疗包括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主和(或)副乳头切开引流(95%)、胰管支架置入(65%)及鼻胰管引流(55%)。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P<0.05),疼痛VAS评分下降(P<0.05)。结论:PD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较高,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PD患者腹痛的程度并增加患者体重。(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3期)

孙骥,邰升[10](2014)在《胰腺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胰腺分裂症是否是特发性胰腺炎的病因,一直存在争议和研究价值。目前诊断方法主要有ERCP等多种手段,对于不同类型胰腺炎掌握适宜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很重要,内镜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有很多不足,外科手术是治疗反复疼痛发作及有胰腺纤维化胰腺炎的弥补手段。(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胰腺分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症(PD)内镜诊治的常规及补救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17例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电话回访患者症状改善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PD患者,仅1例进行了再次内镜下治疗,共进行内镜下治疗18例次。内镜下治疗常规策略包括: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MiES)、副胰管支架置入术(EDSi)及副乳头括约肌扩张术(MiED)。术中16例次手术过程顺利,2例次经过困难,但最终采用补救方法联合超声内镜(EUS)对接技术使手术成功。术后并发出血1例次,并发支架相关性胰腺炎2例次,无穿孔和发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无1例失访,随访时间(16.3±9.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明显改善[(2.0±1.2)vs(7.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诊治PD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根据临床情况可选择常规方法诊治,对于插管困难患者,可联合EUS通过对接技术进行补救诊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胰腺分裂论文参考文献

[1].杨建辉,陈志良,傅宏,鲁葆春.胰腺分裂症5例诊治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

[2].黄平晓,范彦,狄书杰,王剑,龚晶.胰腺分裂症的内镜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9

[3].顾腾,刘洪勇,管清春,刘凯.小儿胰腺分裂误诊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

[4].俞琴,冉隆富,韩林梅,丁洁,袁蓉.磁共振叁维成像技术VR及MIP在胰腺分裂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

[5].张在萍,王静.胰腺分裂症患者行ERCP术的护理经验[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

[6].张学花,于红梅,翟昭华,张小明,陈天武.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胰腺分裂诊断中的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

[7].杨帅,张游,李闻,令狐恩强,王永华.18例胰腺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

[8].徐贝黎,邱冬梅,王伟,龚彪.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胰腺分裂症护理[C].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4

[9].别里克·扣肯,蒋唯松,龚彪,朱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腺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价值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4

[10].孙骥,邰升.胰腺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

标签:;  ;  ;  ;  

胰腺分裂论文-杨建辉,陈志良,傅宏,鲁葆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