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梅(山西霍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031400)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031-02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产房感染的现象及引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为控制产房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妇产科产房收治的550患者进行调查与统计学分析,分析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并与2010年收治的50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我院2010年妇产科产房分娩的50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0例,发生率为4.0%,2011年妇产科产房分娩发生感染有6例,发生率为1.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产房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降低产房感染的现象,保证产妇的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产房感染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医院是病人及病源的集中地,导致医院感染与科室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因为预防感染措施未能得到有效实施而导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因此,强化对医院预防感染措施的完善与落实,是医院预防感染的工作的重要举措。妇产科产房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其预防感染措施的有效实施意义重大[1]。本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11年收治的550患者与2010年收治的500患者进行调查与统计学比较,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来我院妇产科产房分娩的550例患者,其年龄20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25.25±3.42)岁,同时选取2010年收治的500例患者进行比较,本组产妇的年龄19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24.26±3.5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分娩方式以及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临床通过查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的感染报告,并通过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登记调查,其中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幻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分娩方式、使用药物以及发生感染的情况等。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进行分析,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并通过x2进行验证,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得知我院2010年妇产科产房分娩的50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0例,发生率为4.0%,2011年妇产科产房分娩发生感染有9例,发生率为1.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妇产科产房发生感染的现象
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产房的环境是影响肠产妇分娩安全、引发医院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的重要的因素,其中感染的来源主要是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可能携带有病原体,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主要是飞沫水分蒸发后形成的粒子核以及物质表面的传染性的物质干燥后形成的病菌,病菌的带入除了医护人员之外,还有陪产人员、进修生等人员频繁出入造成感染的概率的增加。并且医护人员对预防感染的态度、预防感染的技术水平以及无菌操作技术也决定着产房的感染发生率的情况,如果医护人员的无菌概念不强或者在临床操作时不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也是造成临床感染的原因。
3.2预防产房感染的具体的措施
3.2.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医院要建立健全关于妇产科产房消毒与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例如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具及消毒药械的管理规定、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制度等,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强制推行、监督各科室人员的执行与落实。落实的目的不止是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同时也是为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医院的消毒管理[3]。并且还要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明确出台产房工作制度、分娩室管理制度、保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的完善建设,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产房环境安全的全面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等,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制度出台后,必须做好宣传与普及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对于规章制度的全面认识,在工作中注意自身行为,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与管理工作。
3.2.2提高医护人员控制感染意识
除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与管理之外,医院还要定期对妇产科产房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工作方面的强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控制感染意识。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注重在实践中的实际操作效果,通过全员考试的方法进行严格考核,让医护人员切实了解妇产科产房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大意义,熟练掌握各项消毒技术,诸如职业暴露的紧急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接触中血液、体液等疾病传播的预防和控制等,在工作中把好灭菌消毒质量关,加强消毒与灭菌效果。在新进人员、实习医生、实习护士的引进方面,要做好岗前培训,强化他们对妇产科产房预防感染的理解认识,减少实际工作中违规操作与医疗纠纷的发生。
3.2.3严格控制产房管理
产房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例如产房环境的管理与监测,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助产器械、一次性医疗物品的消毒与管理和无菌规范助产的操作等。产房环境管理要严格明确各区域(限制区、半限制区、污染区等)之间的划分,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做好整体环境的清洁工作,从根本上创造一个良好的产房环境,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术后要加强对产房环境的监测,定时开启紫外线照射灯进行消毒工作,每月进行环境学监测等,确保产房各医疗室的消毒安全。从而为妇产科产房缔造一个优良安全的医疗环境,确保医疗设施消毒安全,规范医疗操作,是预防和控制产房感染的重要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枢群,张邦樊.医院感染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274-284.
[2]任莲花,王丽.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J].北方药学,2011,8(7):128-159.
[3]刘晓娴,朱伟雄,刘燕秀.产房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现代医院,2012,(05):1045-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