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对改善产后女性心肺功能及核心力量的实验研究

运动干预对改善产后女性心肺功能及核心力量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女性妊娠期错误的姿势及肌肉韧带劳损等综合原因引起核心力量下降较为普遍,例如产后腰部疼痛,骶髂关节紊乱等;妊娠期错误的呼吸模式将导致心肺功能的下降,这些都与产后康复密切相关。基于此,探讨运动干预对改善产后女性心肺功能及核心力量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改善产妇身体功能提供思路,提高其生活质量。研究方法:从招募到的15名产妇中,选择产检报告达标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产妇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干预,运动频率为每周3次,每次训练时长60分钟左右。对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的血压、台阶实验、腰腹肌耐力值进行测试并分析。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台阶实验指数用以表示心肺功能;腰腹肌耐力值用于评估核心力量。纳入标准有:1)产后18个月内的产妇;2)无外伤病史及运动禁忌症者;3)无基础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精神类疾病的产妇;4)无严重的生殖器官畸形的产妇;5)无子宫复旧不良者或阴道持续出血者;6)无腹直肌分离者;7)无子宫脱垂、尿失禁或其他盆底功能障碍者等。在训练前,告知受试者,训练中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不适感或疼痛;训练后锻炼的部位有一定的酸胀感为锻炼的正常现象,一般持续48小时左后可自行消退。在训练过程中若有不适即刻停止,为防止单调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加入柔和的背景音乐进行锻炼或进行调整。此外,在进入正式训练之前,需要进行5-10min的功率自行车/椭圆机热身训练,也是核心力量训练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前提。运动干预:(1)通过调整呼吸模式和核心力量训练的结合来对受试者进行运动干预,其中核心力量的部分,分为两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第一阶段的训练内容为仰卧骨盆运动+凯格尔提肛运动+Cat-camel结合手膝位平衡式。第二阶段主要增加核心肌群力量,加强核心稳定性。加入平板支撑结合侧支撑+仰卧臀桥作为训练方案,加强呼吸模式训练。(2)训练后采取婴儿式+美人鱼式+眼镜蛇式的动作对腰腹部肌肉进行放松。在训练之前,需要了解受试者的身体状况和体能水平,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通过测量数据可知,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干预之前相比,更加接近理想血压状态(收缩压<120mm Hg,舒张压<80mm Hg);(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知,经过8周结合调整呼吸模式和核心力量训练的运动干预后,运动干预后台阶指数为63.3±4.92显著高于训练前52.8±10.37,受试者的台阶指数相比训练前提高了20%;(3)通过测量数据可知,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受试者腹肌耐力值训练后为5.35±2.72分高于训练前的2.30±1.84分,降低了超过50%;背肌耐力值训练后为7.62±1.23分高于训练前的5.32±1.17分,降低了近30%;双侧侧屈肌耐力值训练后为5.90±1.63分(左)和8.03±1.28分(右)高于训练前的5.10±1.54分(左)和7.28±1.86分(右),均降低了10%左右。数据显示受试者腹肌、背肌、双侧侧屈肌耐力值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反映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腰腹肌耐力的增长,提高核心稳定性。研究结论:(1)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提肋呼吸训练结合仰卧骨盆运动+凯格尔提肛运动+Cat-camel结合手膝位平衡式及平板支撑结合侧支撑+仰卧臀桥)可以改善产后女性在安静状态下和动作状态下的心肺耐力;(2)经过8周的运动干预对于改善产后女性核心力量有非常明显的效果;(3)产褥期6周以后的健康产妇,应进行呼吸模式与力量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来改善身体功能状况。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王佳林,尹贻锟,孙君志

关键词: 运动干预,产后女性,心肺功能,核心力量,效果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19-11-01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生物学,临床医学,体育

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上海巅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

分类号: G804.2;R473.71

DOI: 10.26914/c.cnkihy.2019.032698

页码: 8110-8111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1624k

下载量: 65

相关论文文献

  • [1].运动干预戒烟的系统解析:手段、路径与效果[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11)
  • [2].运动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中的作用[J]. 体育科技 2019(06)
  • [3].多元运动干预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状态的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02)
  • [4].运动干预对民航飞行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5)
  • [5].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0(04)
  • [6].“体医结合”模式下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路径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11)
  • [7].失能老年人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9(22)
  • [8].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方案及策略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34)
  • [9].浅谈江西省高校健康管理体系构建与运动干预实施的不足与建议[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3)
  • [10].炎症性肠病运动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7(12)
  • [11].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6(10)
  • [12].24周综合运动干预对45~59岁人群有氧能力的影响[J]. 甘肃医药 2015(11)
  • [13].团体体育运动干预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规范研究[J]. 体育风尚 2020(01)
  • [14].运动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J]. 山西青年 2017(01)
  • [15].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集体运动干预方法及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7(04)
  • [16].运动干预高血压具体应用的研究进展[J]. 现代养生 2017(10)
  • [17].以体能课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16)
  • [18].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身体形态与自我意识影响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9)
  • [19].运动干预也有讲究[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01)
  • [20].早期运动干预在智障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6(06)
  • [21].高血压运动干预的生理学机制[J]. 科学中国人 2016(23)
  • [22].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02)
  • [23].运动干预对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 2020(05)
  • [24].喂养困难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次数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18)
  • [25].代谢手术病人运动干预研究现状[J]. 全科护理 2019(13)
  • [26].老年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12)
  • [27].足球运动干预对儿童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 2018(02)
  • [28].兰州市初中学生肥胖运动干预成效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9)
  • [29].社区管理联合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1)
  • [30].冠心病患者早期分级运动干预的应用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17(10)

标签:;  ;  ;  ;  ;  

运动干预对改善产后女性心肺功能及核心力量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