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张金明261103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地参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课堂上很多小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成为“合座学习”、“凑堆学习”,只是搞了一些花拳绣腿,没有真正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时效性、
一、积极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入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有些工作只靠个人的单枪匹马是完不成的,需要多人的合作,共同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些团结合作的名言俗语、励志故事,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时,学生感到很迷茫,无所适从,有的学生还怕耽误时间,自己在座位上默默地学,没有参入到小组合作中来。我就向小组介绍合作学习的优点,一般的学习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使他们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我还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如成语接龙、诗句对接、背诵课文、辩论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全面了解学生,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一)全面了解学生,是科学分组的前提。特别是新生刚刚入学,我们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素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了解的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多方面打听,全方位摸底,通过以前的考试成绩,通过咨询以前教过的老师,或者打听班里的班干部,甚至还要深入基层,亲自到学生中去,在亲密接触中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特殊群体,如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体残疾的学生,或者成绩特差的学生,这些人或多或少有着自卑心理,他们不愿接受别人或者不被别人接受,他们不合群,孤僻地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要想让他们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老师要深入了解他们,洞悉他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克服自卑情绪,使他们积极参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二)按照最优化原则,均衡合理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最优化原则,“组内异质”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转,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同时,小组组建还要全面综合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从而进行均衡分组,使每组的成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在小组组建方面,我是这样做的:先依据学生入学分班考试的成绩,按照分成8个组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初次分组。我们班有51人,分成8组,每个组6-7人,有5组是每组6人,有3个组每组是7人。每小组的人数确定后,再按照他们分班考试成绩高、中、低,进行蛇形排列。除了根据成绩,还要兼顾性别等因素,这样人数、成绩、性别等方面大致均衡了,初次分组也就完成了。
小组分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不断完善,通过微调,实现小组搭配的最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之后的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仔细揣摩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在组与组之间进行微调。微调的过程是漫长的,因为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做到及时合理。但是这种微调也不应该过于频繁,不能破坏小组的稳定性,而且微调之前,要事先和学生打好招呼,说明调他(她)的原因,让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征求他(她)自己的意见。教师要鼓励该生到了新组以后继续发扬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此消除他怀疑自己被排斥的恐惧心理。这样,从初建到微调,通过多次的实践磨合,合作学习小组形成了科学稳定的局面。
为了增加新鲜感,扩大和其他同学进行充分交流学习的机会,避免学生的视野仅仅集中在本组中的少数几个同学身上,等学生的合作学习气氛浓厚了,合作意识加强了,合作习惯养成了,可以进行组员重新搭配。我是这样做的:半学期结束以后重分一次组,根据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改变而定。这样学生都能在一个崭新的优势互补的合作学习小组里面,快乐、自信地展开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科学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
(一)选出小组长,全权负责小组学习。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小组长要分工明确,小组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学习情况,汇总讨论交流结果;监督员要协同小组长负责监督组内成员的参入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其他人根据本组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积极讨论,探究问题答案。
(二)明确目标任务,让学生有事可干。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目标指向,合作学习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能带着问题任务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这样才能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无效性。在问题确定之前,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有价值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了学生讨论不出答案,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也不能太容易,学生不用讨论就能得出答案,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在选择问题时,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选择那些经过学生合作能解决的问题。
(三)适时引导点拨,铺设台阶助推合作。一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还要通过观察、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分子)、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二是教师要学会点拨和总结。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地点拨和激励,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疏导疑难,把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的合作交流成果,并适当加入个人的理解,使结论或规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