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对西天山南坡不同植被带52个表土花粉样品的鉴定,研究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关系,分析蒿属/藜科比值(A/C)在该区域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山顶至山底可以划分为5个植被带,分别为高山荒漠带、高山草甸带、草甸草原带、山地荒漠带、典型荒漠带,代表性科属为蒿属、藜科、禾本科和麻黄属,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西天山南坡表土花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北坡的影响,海拔越高影响越大.A/C值随海拔升高而先升高再降低,在高山草甸区域达到最高,可以作为反映山地垂直方向气候干湿变化的有效指标.由于A/C值波动较大,利用该比值进行气候环境重建时,需注意受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高值可能带来误判.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姚付龙,夏倩倩,张静,杨海军
关键词: 天山,花粉,蒿属,藜科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伊犁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8YSBS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XJEDU2018Y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79)资助~~
分类号: Q948
DOI: 10.13287/j.1001-9332.201907.013
页码: 2301-230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957K
下载量: 98
相关论文文献
- [1].天山南坡经济带经济极化时空演变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24)
- [2].天山南坡经济带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1)
- [3].天山南坡产业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J]. 城市 2012(05)
- [4].哈密市大天生圈流域水文特性[J]. 新疆水利 2016(06)
- [5].天山南坡山区公路崩塌灾害分布及危险性评价[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03)
- [6].天山牦牛弓形体病的监测分析[J]. 新疆畜牧业 2014(08)
- [7].天山南坡草地土壤因子与地下生物量的梯度变化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06)
- [8].基于树轮灰度年表的伊犁地区北天山南坡气候研究[J]. 科技资讯 2012(08)
- [9].天山南坡牧区粮饲兼用玉米品比试验结果初报[J]. 草业与畜牧 2015(04)
- [10].天山南坡牧区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草食家畜 2014(04)
- [11].全球变暖情境下天山山区水循环要素变化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06)
- [12].天山南坡山区公路水毁灾害分布及危险性评价[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6)
- [13].天山南坡经济带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能力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09(05)
- [14].新疆天山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18(02)
- [15].天山南坡清水河1639-2015年径流量重建与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4)
- [16].树轮记录的天山南坡阿克苏河过去300a径流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11(04)
- [17].天山南坡清水河流域径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14(03)
- [18].天山南坡渭干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变化趋势[J]. 冰川冻土 2010(06)
- [19].天山南坡中段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垂直分异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3(02)
- [20].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水资源分析与评价[J]. 内蒙古水利 2013(03)
- [21].新疆天山南坡库玛拉克河洪水成因及特性分析[J]. 地下水 2016(03)
- [22].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年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4)
- [23].1396—2005年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降水序列重建与分析[J]. 冰川冻土 2009(01)
- [24].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 实事求是 2013(01)
- [25].天山南坡开都河流域洪水影响要素分析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9)
- [26].新疆天山南坡表土花粉的初步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11(06)
- [27].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来自天山的地表径流影响[J]. 冰川冻土 2008(01)
- [28].天山南坡黄水沟与清水河寒区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14(04)
- [29].中国西北干旱区夏季径流量对大气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11)
- [30].新疆山地针叶林植物物种组成与丰富度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