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恒怡[1]2018年在《大宗商品金融化背景下国内外股市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参与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资本在21世纪后不断增多,传统的金融市场如股市对商品现货和商品期货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出了金融化的特征:交易量与持仓量的大幅上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与传统金融市场相关度在增加。商品的金融化已成为研究大宗商品的重要关注话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将大宗商品金融化定义为“商品价格不仅受供需基本面决定,还受金融因素如金融投资力量的影响,并且商品与整个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在加强,商品的金融属性更加突出”的现象。中国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是否符合这一现象?与国外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相比有何不同?商品种类繁多,不同的商品类别所表现出的金融化特征是否有差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大宗商品金融化宏观衡量、微观表现出发,系统分析商品金融化因素的传导机制以及商品期货与股票之间的互动机理,实证研究金融化背景下大宗商品的风险传染机制。首先,从宏观衡量上,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和描述统计的方式,观察得出国际上和国内的商品金融化现象,分别体现在商品现货和商品期货出现与金融资产类似的剧烈波动的特征、投资者结构的金融化特征、市场交易情况的金融化特征叁大方面。其次,从微观表现上,本文通过分析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率溢出来间接衡量我国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程度和不同商品期货与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差异。既通过VAR模型衡量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和国内外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溢出,观察市场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脉冲响应函数的情况,又通过DCC-GARCH模型来研究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和国内外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溢出,并且通过分品种的对比来观察大宗商品金融化是否出现分层现象。具体地,在实证研究中将计量数据分为综合指数、具体期货两个层面。综合指数层面,构建2004-2017年的国内外大宗商品指数、股票市场指数日收盘价的对数收益率序列,选取南华期货商品指数代表国内大宗商品指数、上证综指代表国内股票市场指数、CRB商品指数代表国际大宗商品指数、标普500指数代表国外股票市场指数。具体期货层面,根据商品期货的成交量与活跃度表现,考虑到时间长度与指数层面数据相匹配,在国内叁大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种中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天然橡胶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黄玉米期货分别代表基本金属品、工业品、农产品类商品期货,将这些代表性期货品种2004年-2017年的连续合约日收盘价与上证综指日收盘价相匹配,构建各期货日收盘价的对数收益率序列与上证综指对数收益率序列。通过两种溢出效应、两个层面数据的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指数与国内外股市均存在显着的联动关系;从均值溢出的角度来看,滞后一期的国外股市对国内商品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从波动溢出的角度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与我国商品市场的动态相关性更高;国内外股市价格收益率均是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因。从国外股市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传导路径上来看,国外金融市场主要是通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间接渠道传递信息到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即国际股票市场通过商品指数投资等跨市交易途径向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产生溢出效应,而期现价格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这种溢出传导到现货市场,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对国内商品期货产生的引导作用使得国外金融市场的溢出也传导到了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国内金融市场则主要是通过国内的跨市交易等途径对国内的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溢出效应。最后,从具体期货层面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商品期货与股票市场的DCC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了不同的波动特征;与国外股市的结果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对各商品期货产生的波动溢出效应更显着;金属品期货、工业品期货与上证综指的DCC系数普遍比农产品期货要高,即不同种类的商品期货的金融化程度有分层的现象。
李志鸿[2]2017年在《国内商品期货“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化投资指通过软件编写程序,将投资理念和方法通过特定的数学模型表现出来的投资方式。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一种可以自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量化投资策略一一"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主要对其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实证表现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选取了目前市场较为主流的策略作为"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子策略:基于海龟法则的量化投资策略作为趋势型子策略,基于布林线的震荡型量化投资策略作为震荡型子策略。分别对这两个策略在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的表现进行研究。揭示了这两个量化投资策略在我国商品市场不同品种的表现。其次本文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进行分形特征的研究,揭示了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收益率序列具有的符合分形市场假说的特征,也说明了与分形市场假说相关的Hurst指数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运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urst指数及局部Hurst指数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运用,揭示了 Hurst指数与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关系,也为之后提出的"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形成理论基础。之后本文引入Hurst指数,将两个子策略结合起来,形成"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参数进行优化以及进行样本外测试,发现可以获得超额收益。最后本文提出了"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之后的研究方向。
田利辉, 谭德凯, 王冠英[3]2015年在《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存在羊群行为吗?》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迅猛,但是能否减缓价格波动、调节市场供求?我国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是否存在羊群行为?本文研究我国27种已上市的大宗商品合约,分析2005到2013年的期货市场日频数据,使用MS-GARCH模型发现了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在一般波动状态中的羊群行为。在低波动率区间内,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显着存在羊群行为;在市场下跌时,交易者更容易跟风抛售。然而,羊群行为在市场波动剧烈时并非显着。随着市场波动增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羊群行为出现弱化,但是工业金属品市场的羊群行为始终显着。相对而言,我国政府对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监管严格,对于工业金属品市场干预较少。此外,我国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总体上并不存在显着的溢出联动效应。
林亮[4]2009年在《中国商品期货指数研制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完善,期货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的发展,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渐渐走向成熟,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建立能够被市场广泛认同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市场缺乏可靠的衡量标尺,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适合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指数研制方法,完成我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的编制,试图为我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研究做出微薄的贡献。首先,通过对国外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编制方法进行详细的梳理,掌握国外成熟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对国际主要商品指数编制方法的分析可知商品指数编制的核心在于:确定商品指数的编制目标,而后根据指数编制目标和指数编制原则确定指数成分商品、品种合约选择、品种权重设置以及指数计算方面等指数编制的基础要素。本文系统的整理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990-1993)起步阶段;第叁阶段(1993-2000)整顿规范阶段;第四阶段(2001-今)规范发展阶段。从而在宏观角度上准确把握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与国际成熟市场最大的差别在于商品主力合约的不稳定性。由于对中国商品期货主力合约难于准确把握,以往中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中对指数成分商品价格的确定主要采用近月合约价格法和综合价格法,而不采用主力合约价格法。近月合约价格法虽然易于操作,但在国内市场通常不是商品的主力合约,而综合价格法采用商品所有交易合约的加权价格,使指数容易受到不活跃合约的影响,市场代表性较差,且指数复制成本较高,指数投资功能不强。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主力合约变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采用叁日移动平均法寻找商品主力合约效果最为理想,叁日移动平均法得到的商品主力合约具有稳定性好、误差小等优点。叁日移动平均法的运用使得采用主力合约价格法编制中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具备了可行性,对中国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性研究。其次,在掌握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成熟编制技术和了解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所要编制中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的编制目标:反映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走势和具备较强的投资功能,通过协调平衡指数流动性、多样性、经济重要性以及可投资性等原则,确定了中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五大基本模块:“指数的成分商品选择方法”、“品种合约选择方法”、“权重设计方法”、“指数的再平衡方法”和“指数的计算方法”。从而最终完成了中国商品指数(CCI)的编制。五大基本模块的方法选择问题是本为研究的重点。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本文将我国商品期货分为叁个行业:金属产品行业、农副产品行业和能源化工产品行业。在中国商品指数(CCI)编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金属产品、农副产品和能源化工产品叁大行业指数,与中国商品指数(CCI)一起构成中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的基本指数体系。最后,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商品指数(CCI)的特性。中国商品指数(CCI)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采用了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研究CCI与CRB、CPI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CI与国际着名商品指数CRB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CCI指数能否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之间的关联性。从CCI与CPI的研究中,本文得出CCI大约领先CPI半年的研究结论,充分说明了本文所编制的中国商品指数(CCI)具有经济预警功能。中国商品指数(CCI)投资功能的研究,本文采用了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的均值-方差前沿(Mean-variance Frontier)研究中国商品指数(CCI)作为商品期货资产加入到资产投资组合中对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所产生的影响。从研究得到的资产组合均值方差前沿以及夏普比率的结果可知期货资产的加入对资产组合具有改进作用,为中国商品指数(CCI)进行金融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为CCI进行指数化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中国商品指数(CCI)编制过程所涉及的数据处理、指数计算及实证分析的大部分均采用Matlab编程实现,在提供商品期货交易所实时交易数据情况下,中国商品指数(CCI)可以实现实时化。
吴诗雨[5]2017年在《波动溢出视角下的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金融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介入大宗商品市场,经由期货市场等多种传导途径,传统金融市场对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开始出现类似于传统金融市场的价格频繁波动甚至暴涨暴跌的现象,即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表现出金融化特征,这使得仅用传统供需理论不再能解释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生的价格波动现象。大宗商品作为现代工业及农业的基础原材料,其价格若出现异常变动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产业发展,因此本文从理论形成机制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分析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影响方向,研究我国主要大宗商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本文第一章讲述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文章的写作思路、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大宗商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的产生进行理论分析,具体为从大宗商品现货定价机制、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机制、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出发,探讨和分析产生大宗商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的理论机制;第叁章首先解释选择VAR-BEKK-GARCH模型的原因,其次具体介绍本文的实证研究模型:VAR-BEKK-GARCH模型;第四章为本文的实证章节,具体为: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大宗商品代表品种——焦炭、棉花、豆粕、黄金、铜的现货价格收益率序列以及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股票市场收益率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其次对实证模型包含的变量进行滞后阶数选择与平稳性检验,基于选择与检验,进一步建立双变量的VAR-BEKK-GARCH模型,从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收益率之间是否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实证结果显示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存在金融化现象,但不同类别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程度出现了分化,其中以铜、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金属市场,以棉花、豆粕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农产品市场均存在股票市场对其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同时反向不存在商品现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而以焦炭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能源市场,则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即焦炭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关联性不大;第五章在理论和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霍瑞戎[6]2009年在《商品期货实物交割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期货市场经历了初期发展、清理整顿、逐步规范的叁个阶段。在期货市场逐渐规范的过程中,期货交割作为期货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屡次与风险事件有关,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完善交割环节,更好的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是期货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期货市场的实物交割,既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也是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制度保障。正是由于期货市场具备实物交割的特别安排,才使期货市场真正有别于其它金融市场,即期货市场与其它金融市场一样既具备投资平台、资金融通的特点,又与商品相联结,将商品货币转换的过程体现出来。从这一意义上讲,不研究交割难以全面了解把握期货市场自身的特有属性。实物交割对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从期货市场产生一百多年的实践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看,科学地总结交割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交割构成要素,从而在具体分析现有期货品种交割情况的基础上,完善交割环节、交割规则,进一步发挥交割应有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在两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交割制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市场的操纵行为,抑制逼仓。同时,完善的交割制度也能够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对于中国的市场来说,研究交割制度还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立期货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现货市场的问题,是现阶段中国政府发展期货市场的政策取向要求,实物交割实际上承担了远期现货的观念,是实现套期保值的形式。在现实的期货市场上,实物交割并不是总能保证期现价格在交割月的趋同和套期保值功能的有效发挥,即实物交割并不总能有效地沟通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尤其是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期现脱节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以实物交割研究为切入点,培育完善现货市场,适时调整期货市场相关制度,规范实物交割,从而促使期现两个市场呈现高度相关性和统一性,保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期货市场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商品期货的发展、交割制度的变迁以及我国期货交割制度部分,主要采取了理论梳理的方法,回顾了期货行业形成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有关交割的不同观点、设计交割制度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及我国现有交割制度的现状。五六章的实证部分综合运用了数据对比、因果关系检验、统计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期货交割制度的现状及效率进行了分析。最后的政策建议则主要采取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基于前一部分的理论分析,综合考虑了影响交割制度的因素,提出了对期货交割制度的几点建议。采用以上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对以下叁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第一,对期货市场交割的理论进行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期货交割的理论加以系统化。这种系统化的工作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详细的回顾了商品期货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美、日、英叁个发达国家以及商品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同时,总结归纳了交割制度的变迁,重点剖析了叁种交割的观点,即零交割观点、限制交割观点和无限制交割观点。在对叁种交割观点剖析的基础上,着重说明了无限制交割的重要性以及笔者对这一交割观点的取向。二是,分析了交割制度对期货市场功能的影响。交割制度不完善,会增加期货市场的风险。交割制度对期货市场的功能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减少逼仓功能和增进流动性功能等等。本文重点就前两个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叁是,系统分析了影响期货交割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一个期货交割影响因素的完整模型,这将是我对期货交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的一个贡献。对期货交割理论的梳理和系统化的工作,给论文后面的制度研究、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第二,对国内有代表性的期货品种的交割制度和交割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出我国期货交割在特定的交割制度下的市场效率、风险产生过程等客观事实以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是:现货市场发育较好、交割制度设计较为合理的某金属期货品种运行状况最佳,且2002年以后,交割率比以往较低,定价能力上升;某农产品随着交割制度不断的改善,也日趋成熟。总的来说,各品种交割率整体上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与我国期货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符合,但是交割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期现脱节、基差、套利和挤仓是导致我国期货市场实物交割率过高和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第叁,论文对完善我国期货交割制度,提高我国期货市场交易的效率以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论文的实证分析,为论文提出交割制度合理化的主张提供了依据。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虽然实物交割的基础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但是由于认识错误,曾经在交割制度设计上追求低交割,采用有限制交割,这一误区导致期货市场交割风险迭生。因此,无限制交割是我国期货市场交割制度改革的方向,并且我国叁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已经放开对交割的限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叁个方面:第一,理论视角的创新,立足于期货交割,分析期货功能的实现,将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和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结合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期货交割对期货的定价功能的影响,以及期货交割对期货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使期货交割对期货市场平稳运行的贡献有了定量的衡量,为期货市场交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指导;第叁,观点的创新,文章对改善我国期货市场的交割制度提出实事求是的建议,将有助于期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朱天箭[7]2016年在《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联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的高速发展,商品交易金融化进程也在加速。2006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亦呈现交易数额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过度迅猛的发展已经使得我国大宗商品呈现金融化的态势。然而,大宗商品金融化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和影响。比如,扭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增加生产风险,所以不论是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金融业的发展角度来看,都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本文使用DCC-MVGARCH模型,从不同的行业选取样本,以白糖作为农产品的代表、铜作为金属的代表、天然橡胶作为化工产品的代表、燃料油作为能源的代表,实证分析了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这4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同时,以沪深300指数作为股市的代表,上证国债指数作为债市的代表,分别分析了白糖、铜、天然橡胶、燃料油和沪深300指数、上证国债指数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消费习惯、经济周期及指数投资基金缺乏、交易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大宗商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联动关系,但相关程度不大且近些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样本期间,商品与传统金融资产之间的相关程度表现的同样很低,中国大宗商品没有出现金融化的现象。
李挺[8]2008年在《大宗商品期货在资产组合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资本的加速流动和巨力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猛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也随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发展而日益引人注目。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其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功能日臻完善,其金融产品定位也得到广泛认可。传统的观点认为,大宗商品期货因其反映相关商品的供求关系而主要具备相应的商品属性。近年来,以有色金属、能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货与宏观经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其金融属性不断突现,在国外甚至被视为“准金融期货”。随着越来越多具有金融投资特性的投资者介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许多以大宗商品期货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也相续出现。金融投资者也将大宗商品期货加入其资产组合中,既因为它所蕴含的盈利机会,也因为它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更因为它能有效分散原有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根据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在资产组合中加入低相关性资产能够有效地分散该组合的风险。而根据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宗商品期货和其他金融产品之间正有这样一种低相关性。因此,大宗商品期货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工具,也能够有效地改善资产组合的绩效。正由于此,近年来,大宗商品期货投资在国外异军突起,以其优异的业绩以及独特的改善传统资产组合绩效的作用而被国外投资者所普遍采用。而在国内,把大宗商品期货加入到金融资产组合中的研究和应用都非常有限。本文力图弥补这一缺陷,论文以期货市场“准金融化”快速发展为背景,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和本人所在国际着名跨国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金融资本把大宗商品期货加入资产组合的运作做了深入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不同经济条件下资产组合中在不同投资策略下的效果,并提出运用大宗商品期货加入资产组合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与结论。最后文章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包括大力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设想。
蒲遗天[9]2016年在《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与同行业A股股票市场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有色金属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伴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发展促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化的竞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近年来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以及有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影响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价格的因素和同行业股票价格因素进行了梳理,发现成熟的期货市场可以发挥对重要商品定价的作用,商品期货的价格或收益变动,因投资替代效应或市场传染效应,会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将从均值溢出效应及波动溢出效应角度考察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了以铜、铝、铅为典型代表研究有色金属期货价格与同行业股票价格的相关关系。以WIND资讯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编制的活跃合约收盘价作为期货价格,股票市场上选取了申银万国28个一级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的叁级子行业铜、铝、铅作为研究标的。参考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案(未考虑复权因素),编制了中国铜类、铝类、铅类上市公司的价格指数。为了消除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市场市场化不彻底的影响,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日数据时间段作为研究范围,铜类上市公司取2007年1月4日为基期;铝类上市公司取2007年1月4日为基期;铅类上市公司为2011年3月24日为基期。叁类上市公司基日的股票调整市值为基值,基点指数定为1000点。通过协整检验,构建VAR模型,对市场波动性进行GARCH(1,1)拟合,最终通过脉冲响应、格兰杰因果方差分解检验,研究发现:铜期货市场与铜业类股票市场之间互无均值溢出效应,但是铜期货市场与铜业类股票市场之间互有波动溢出效应;铝期货市场与铝业股票市场互有均值溢出效应,铝期货市场与铝业股票市场短期内有波动溢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互无波动溢出效应;铅期货市场与铅业股票市场之间互无均值溢出效应,铅业股市对期铅市场具有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并且股票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影响大于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这与传统理论和认识中认为期货为股票提供基本面效应的假设相左。
许诺[10]2010年在《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出现重大危机,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遭受严重挫折,危机波及全球。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功能、作用倍受争议,期货市场是“魔鬼还是天使”,对160年来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期货市场的功能演进进行系统的梳理变得十分必要。2008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叁十周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既走过不平凡的历程,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同样需要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创新。在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之后,作为“舶来品”的中国期货市场日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正面和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对期货市场功能模型重新构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体系,也必将有助于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为主,对期货市场的功能进行探讨和深化,对市场运行中表现出的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进而说明该市场现象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通过与发达国家市场发展的阶段进行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时期特征,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研究。本文还结合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探索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期货市场产生均衡价格的内在机理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可能性,用博弈的观点分析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相应内外部条件的构建,将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并易于理解。在若干章节运用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手段,对期货市场进行四象限图例分析,同时对期货市场的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建立函数关系,采用国际最新的计量研究方法——协整检验方法。用于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后,历史演变和逻辑发展统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的交融,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浑然一体都必不可少。本文第一章从国内外期货市场功能理论综述入手,对国内外有关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七方面有代表性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第二章从国际视角切入,结合美国、英国、亚洲期货市场的发展路径和功能演变,同时对期货市场功能在1929年经济危机、1987年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条件下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危机条件下经济失衡的诱因顺序和表现结果顺序的反向关系的创新性观点。第叁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引入期货市场理论准备和实践条件,熟悉期货市场的专家可以略过,第二节则是对于我国期货市场与国外期货市场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创新性重点分析,指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路径则是“理论先行,过程纠错”,主要原因是中国期货市场不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发展的现货市场基础之上,而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小企业、弱市场”的格局中发展和逐步演进。同时提出:期货市场的核心功能,即风险管理。对于监管层也提出了对于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零干预”和对于期货市场违规“零容忍”的操作建议。第叁节对期货市场与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得出:期货市场的发展与保险市场的发展一脉相承;期货市场理论渊源应该从保险市场中探寻,期货市场的发展是保险理论在价格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同时运用四框架图例直观地将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关系展示。第四章从期货市场的行为经济学基础开始研究,分析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心理对于期货市场价格的形成的影响,同时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纠正了期货市场理论认识的一些误区,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从功能的角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创新性地构建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四阶段模型。第五章从中国期货市场管理模式变革、参与主体优化、规模效应、效率因素、利益格局等方面对于我国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提出思考。特别是利益格局问题研究是国内期货市场研究中很少涉及的领域,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健康的期货市场需要形成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利益合理布局的共同卖方市场,共同为国民经济服务。第六章从宏观领域进行分析,提出逐步成熟的我国期货市场可以发挥相关行业的促进和稳定,经济先行指标、宏观调控依据,货币政策制订依据等方面的宏观效应,得出:成熟期货市场是公共物品,和教育、环保一样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应该大力发展,从政策上给予扶持。第七章是开放条件的中国期货市场功能拓展,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不可持续,我国应尽快建立“大国思维”模式,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积极进行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争夺。目前,世界战争的主战场从领土的争夺转移到对资源等经济利益的争夺,利用对市场控制和影响的软实力来掌握世界经济格局,全球资源、商品定价权的争夺将是和平时期一个长期、持续的战略命题。第八章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尽快推动建立衍生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从财政、税收的角度为期货市场减负,鼓励更多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期货市场的交易成本必须大幅度降低,才能像保险市场一样发挥风险管理的市场功能;尽快推进农产品商品期权试点;同时对我国期货市场大宗商品定价权策略进行设计,最后对于我国期货市场适度对外开放提出叁个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步骤。当然,由于笔者学识、能力所限,未必能够深入、细致掌握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全貌,权当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我国期货市场的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大宗商品金融化背景下国内外股市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D]. 韩恒怡. 南京大学. 2018
[2]. 国内商品期货“短周期”量化投资策略研究[D]. 李志鸿. 浙江大学. 2017
[3]. 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存在羊群行为吗?[J]. 田利辉, 谭德凯, 王冠英. 金融研究. 2015
[4]. 中国商品期货指数研制及其特性研究[D]. 林亮.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波动溢出视角下的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金融化问题研究[D]. 吴诗雨. 东北财经大学. 2017
[6]. 商品期货实物交割制度研究[D]. 霍瑞戎. 东北财经大学. 2009
[7]. 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联动关系研究[D]. 朱天箭. 湖南大学. 2016
[8]. 大宗商品期货在资产组合中的应用与分析[D]. 李挺.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9]. 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与同行业A股股票市场相关性研究[D]. 蒲遗天. 兰州大学. 2016
[10]. 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 许诺. 中共中央党校. 2010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期货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现货市场论文; 溢出效应论文; 商品期货论文; 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论文; 期货交割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国际期货论文; 基础资产论文; 金融商品论文; 大宗商品论文; 实物交割论文; 股票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