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除面粉霉菌新型清洁剂(论文文献综述)
樊菁[1](2020)在《FSSC 22000在航空配餐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空配餐企业相比一般食品制造企业,具有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相比一般快餐、酒店等餐饮企业,又具有产品储存时间长、冷链运输、二次加热、空中食用等特点,而且航空食品不仅提供给旅客,也提供给机组人员,因此航空食品的安全与飞行安全密切相关。航空配餐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设,一直是航空配餐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简称FSSC 22000)是一项全球性的、可审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了行业特定的前提方案、ISO 22000以及其他附加要求。本课题对FSSC 22000在航空配餐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FSSC22000如何在航空配餐企业中实施。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讨了FSSC 22000的由来、结构和认证范围,其拥有完整的前提方案、先进的附加要求,覆盖了来料、仓管、生产、配送、垃圾处理等完整的食品供应链,涵盖了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当下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更适合航空配餐企业的安全需求;2.构建航空配餐企业FSSC 22000中的前提方案和附加要求。通过对比GB31641和ISO/TS 22002-2:2013,评估差异性前提方案条款,确定FSSC 22000的前提方案;通过建立航空配餐企业的食品防护程序、预防食品欺诈程序和过敏原管理程序,从而落实航空配餐企业FSSC 22000的附加要求;3.构建航空配餐企业FSSC 22000中对标ISO 22000的质量控制体系文件,包括核心原理HACCP、食品安全目标、应急准备和响应、可追溯性系统等;4.以厦门航空有限公司配餐部为例,引入FSSC 22000后,旅客投诉量率连续三年下降,食品安全目标均能较好完成,体系文件增加“过敏原的管控”、“食品防护计划”、“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等内容,监控范围更加全面,证明FSSC 22000适合且有助于航空配餐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
陈锦程[2](2020)在《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荞麦是世界上较为受欢迎的几种杂粮作物之一,荞麦半干面条也已经逐渐步入市场,而半干面条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且营养丰富,因而其微生物繁殖速度快,品质劣变迅速,保质期较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和面,以减少面条的含菌量,提升其抑菌能力,并且监测使用微酸性电解水和面后荞麦半干面的品质变化。为了确定荞麦面条的配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荞麦添加量,加水量,加盐量均能够明显的影响荞麦面条的拉伸特性。荞麦添加量的增加会降低面条的拉伸性能;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荞麦面条的最大拉伸力先增后降,最大拉伸距离降低;食盐的增加会使得荞麦面条的拉伸性能先增后降。通过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以面条的荞麦添加量,加水量和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面条的最大拉断力和拉断距离为响应值,对面条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最终结果显示,荞麦面条的最佳制作工艺为荞麦添加量20%、加水量40%、加盐量2%,在此工艺下面条的拉伸性能最好,并通过验证试验证实了这一结果。在确定配料比后,从水分活度、菌落总数、霉菌总数、菌群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面条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影响。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能够显着的降低面条的水分活度,使得面条的菌落总数和霉菌数降低一半以上,核酸序列分析显示微酸性电解水主要抑制面条中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李斯特菌属,曲霉属,链格孢属,青霉属中微生物的增长。最后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和面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的拉伸、蒸煮特性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随着有效氯含量的增加,荞麦半干面条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均得到显着性提升。微酸性电解水能够有效地抑制面条在储存期间颜色的劣变,加入微酸性电解水之后面条的白度呈现显着性增加且白度指数降低的速度明显减慢。此外,在本研究条件下微酸性电解水的加入并不会产生氯特有的味道。综上所述,微酸性电解水可以被视为一种很好的抑菌剂以应用于荞麦半干面条的制作,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长,且不会对面条的品质产生有害的影响。
康佳木[3](2019)在《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是引起细菌性痢疾重要的病原菌,也是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的优势菌群。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出现,多重耐药性福氏志贺菌的进化与传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浮游生长的福氏志贺菌能够在食品及其加工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表面附着并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极大地增加了细菌对清洁剂和抗生素的抗性及持续性细菌污染发生的概率。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迫在眉睫。阿魏酸具有天然、营养、安全等优点,并且来源广泛、生理功能多样、消费者接受程度高。基于此,本研究以提取于稻谷加工副产品中的阿魏酸处理福氏志贺菌,旨在探讨采用阿魏酸预防和控制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食品工业中福氏志贺菌及其生物膜的有效控制和开发基于阿魏酸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奠定理论基础,并对谷物加工副产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野。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体表现为最大菌群密度和最大生长速率的降低。此外,阿魏酸可通过靶向福氏志贺菌细胞膜使其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引起细菌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外泄、蛋白质合成受阻、质子泵水解速率加快、细胞膜去极化,最终导致浮游生长的福氏志贺菌死亡;2、阿魏酸可显着抑制福氏志贺菌初始粘附的发生及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具有靶向抑制生物膜内菌群结构和胞外聚合物形成的双重效果。这种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阿魏酸不仅可以引起生物膜内菌群数量、代谢活力及ATP含量发生显着降低,而且可以减少构成生物膜胞外基质的三种主成分(胞外多糖、胞外蛋白和胞外DNA)的含量。此外,阿魏酸对聚苯乙烯塑材、玻璃及不锈钢三种常见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福氏志贺菌形成的成熟生物膜具有有效的消减及清除作用;3、亚抑菌浓度阿魏酸干预生物膜态福氏志贺菌的转录组学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识别出70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9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533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核糖体循环、柠檬酸循环及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通路。此外,亚抑菌浓度阿魏酸抑制了与福氏志贺菌粘附及生物膜主成分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RT-qPCR验证结果表明,csgD、mdoC、yojN、rcsC、rcsB和waaG等与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目标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易琴[4](2018)在《Food Safety for the 21st Century:Managing HACCP and Food Safety Throughout the Global Supply Chain(Excerpts)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关系人类的身心健康、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已连续5年位居我国最令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之首,人们对绿色安全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健全食品安全机制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报告所选翻译材料为Food Safety for the 21stCentury:Managing HACCP and Food Safet throughout the Global Supply,主要介绍国际上公认的HACCP体系,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食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笔者选取该材料的第七章与第八章进行翻译实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食品过程以及世界级食品安全方案的概述。本次翻译报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描述,后半部分是原文一万二千余字的源语文本及其译文。笔者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为指导对部分翻译案例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直译法、词性转换与词义引申法解决专业术语与普通词汇的翻译,其次在句子层面采用逻辑梳理、断句、整合与重组信息处理长句翻译的问题,最后从指示代词的指代还原、动词的增补连接及小句性省略三方面探讨篇章层面的衔接与连贯。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包括翻译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个人收获。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活动,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学者,机构以及企业进行食品安全建设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总结出更多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HACCP体系和食品安全方案,提高食品安全卫生的管控能力。
陈思[5](2018)在《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物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承载着千百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而成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文物建筑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寒冷地区的文物建筑,表现出了相对复杂的病害类型及形态表征,其生成机理也较为复杂特殊,其中以冻害最为典型,即在冻害的预防及治理的过程中,其修缮材料与技术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应激性,十分值得深入探究。因此本文在寒地视角下,以价值为导向,进行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分析与防治研究,为我国寒冷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通过文物建筑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关系,建构价值对文物建筑保护及冻害防治的指导性与应对性理论。首先,通过寒地文物建筑的多维价值体系,分析价值评估对于文物保护主导方向的指引,价值的建立与衡量,判定不同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差异,进而设定相应的保护决策,最终体现遗产价值的核心地位。其次,利用不同价值文物建筑的等级差异性,论证了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对应性。就保护的力度而言,凡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物建筑,其保护措施都更为严格谨慎;相对价值较低的文物建筑来说,其保护力度也相应较弱。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价值与等级的不同,针对其病害的勘察、监测、预防及治理的方式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文中引入中东铁路沿线文物建筑案例,进行理论分析与建构。最后,通过文物建筑的价值与冻害防治应对性,从预防性保护、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层面,挖掘文物建筑价值对冻害防治的决策依据与指导方向。建构价值指导下,寒地文物建筑保护的级差性理论,以及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应对性理论,从而形成“价值指导性、价值与保护的级差性、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应对性”理论框架。论文将田野调查、归纳分析、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贯穿于文物建筑保护及冻害防治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前(冻害的信息采集与病害机理分析)、中(冻害的预防调控)、后(冻害的治理措施),即从冻害的表征、冻害的发生路径、以及冻害路径的封堵等逻辑关系,对寒地文物建筑的冻害实施科学、合理、高效的勘察、分析、预防与治理程序研究。通过大量的寒地文物建筑所处环境的地理、气候、水文等的信息汇总,进行冻害的信息采集、表征分析及数据统计,建立冻害图像数据系统、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并选择量化方法。从冻害的内在因素(温湿度影响)、外在因素(冻害加剧的成因)深层挖掘不同材料及结构的文物建筑冻害发生机理。同时,在基础研究的积淀下,从寒地文物建筑材料的自身特点、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通过气象参数视角,进行宏观及微观层面的综合分析与详细阐释,深入挖掘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发生机理,为后期文物建筑冻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指导方向和决策依据。论文从宏观到微观层面,探讨寒地文物建筑的冻害预防调控机制,从不同结构、构造及材料的角度,在文物建筑保护相关原则下,研究寒冷地区文物建筑冻害治理的具体措施。首先,以冻害的核心要素为依据,提出隔离水分的具体措施,分析文物建筑冻害的湿度控制、结构检测及病害跟踪。其次,对不同价值等级的文物采取实时监测、定期检测以及病害跟踪等手段,从源头避免冻害发生。最后,文中引入大量作者本人参与的寒地文物建筑保护修复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及国际大量成熟的文物建筑病害治理案例的优势借鉴,对传统材料与新材料、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筛选,进而提出适寒性预防策略与治理措施,为我国寒地文物建筑后续的保护与治理提供借鉴性方案,从而有效地缓解文物建筑的冻害劣化趋势,进一步促进寒地文物建筑的保护进程,最终实现文物建筑的价值存续这一终极目标。
郭丹[6](2016)在《柠檬醛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测定了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otonia solani)、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抗菌效果。结果表明:15种化合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从15种化合物中筛选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化合物依次是柠檬醛,香茅醛,橙花素,乙位紫罗兰酮其EC50大小分别是18.42,16.11,23.32,23.34 mg/L。对油茶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的分别为香茅醛、乙位紫罗兰酮、柠檬腈、鸢尾酮,其EC50依次为16.11、31.53、37.64、133.60 mg/L。油茶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经乙位紫罗兰酮、柠檬腈处理后,其菌体细胞相对渗透率明显增大,表明细胞膜发生了破坏;而西瓜枯萎病菌经鸢尾酮处理后细胞相对渗透率先增大后减少,表明细胞膜没有发生破坏。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测定了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绵腐卧孔菌(Poria vaporaria(Fr.)Cooke.)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对3种木材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通过10种化合物对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彩绒革盖菌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毒力回归分析,并与三唑酮相比较,依次筛选出对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彩绒革盖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分别为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乙位紫罗兰酮、鸢尾酮,其EC50依次分别为18.69、23.50、32.21 mg/L。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彩绒革盖菌分别经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乙位紫罗兰酮、鸢尾酮处理后,菌体细胞膜的相对渗透率发生变化,表明菌体细胞膜遭受到破坏。采用抑菌圈实验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分析测定了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reuginosa)4种食品腐败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1种化合物对4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羟基香茅醛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强,MIC为8 mg/L;香茅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MIC为16 mg/L;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对表皮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强,MIC为8 mg/L;香茅醛对绿脓杆菌抑菌效果强,MIC为8mg/L。大肠杆菌经羟基香茅醛处理后细胞膜发生了破坏,绿脓杆菌经香茅醛处理后细胞膜也发生了破坏。以水稻纹枯病菌为对象,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下,柠檬醛对纤维素降解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转移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转移消除酶(PMTE)5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2.98%、57.61%、46.92%、82.85%和87.94%;香茅醛对PGTE和PMTE活性抑制率高达90%;橙花素对CX、PG、PGTE和PMTE抑制率分别为60.91%、39.11%、25.35%和58.08%;乙位紫罗兰酮对PG、PME、PGTE和PMTE的抑制率分别为18.68%、66.67%、18.61%和67.22%。橙花素对菌体过氧化氢酶(CAT)抑制率达38.07%,乙位紫罗兰酮抑制率达8.38%;橙花素使菌体过氧化物酶(POD)增长了48.72%,乙位紫罗兰酮增长了25.18%;柠檬醛对菌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抑制率为63.48%,乙位紫罗兰酮抑制率17.96%。同样,柠檬醛和香茅醛使菌体丙二醛(MDA)含量增大。柠檬醛和橙花素处理水稻纹枯病菌,相对渗透率发生改变,表明菌体的细胞膜造成伤害。经柠檬醛、香茅醛、橙花素、乙位紫罗兰酮抑制的水稻纹枯病菌的菌落颜色、菌核颜色、菌核分布、菌核干重呈现差异性,其中香茅醛使水稻纹枯病菌菌核的干重增重了0.35g;菌核经柠檬醛、香茅醛、橙花素、乙位紫罗兰酮处理时间的越长,菌核的萌发率和菌核的生长直径越小。以柠檬醛、香茅醛、橙花素、乙位紫罗兰酮处理过的菌体产生的毒素,处理不同类型的水稻种子,测定发芽率、对胚根和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同种毒素相同浓度下受到的抑制有显着差异,同时,经化合物抑制的菌体产生毒素的毒性有所降低。粗毒素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胚根和胚芽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能力越强。
孙书同[7](2015)在《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砖砌体,是中国近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构筑材料。建筑表面清洗,是进行修缮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建筑外观的维持、原有建筑表面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看,我国所进行的诸多修复项目大多由于病理诊断不准,或者修复技术策略选择不当,严重影响了这类建筑的修复效果,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由于墙体清洗是不可逆的过程,如何选择正确的清洗策略尤为重要。论文对目前清洗技术进行分类和总结,研究各自的操作规程和适用情况。并通过大量实例调研、追踪,初步总结了清洗技术的选择导则,提出各类清洗技术的适用范围和选择原则,为将来我国优秀砖砌体建筑修复提供参考。基于此之上,提出了“智能诊断系统”与“智能清洗机器人”的连接,并拟定了初步系统的设计。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方法等。对国内外的背景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文章中的相关概念、术语进行释义,阐述论文的构成框架和研究手段;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近现代砖砌体建筑的构造特点与材料学特征,对砖砌体建筑常见的病害与劣化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砖砌体建筑修复的一般流程及方法概述;第四部分,砖砌体建筑清洗的一般流程及方法概述。对清洗流程体系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目前常用的砖的清洗技术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补充了两个专项清洗论述——墙面涂鸦及植物侵入;最后,参考目前国外清洗效果的评估参考标准及检测标准,拟定清洗的检测标准。第五部分,是对国内外清洗工程案例的研究与评价。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后续访谈与追踪,对各类清洗技术策略进行适宜性评价。第六部分,对各类清洗技术进行总结,拟定清洗技术导则。同时根据国外的相关实践,提出对我国砖砌体历史建筑“智能化保护修复”的构想。第七部分,结论。对论文基本观点的总结以及对未来我国砖砌体历史建筑保护的展望。
徐红梅[8](2014)在《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1菌株生产的抗菌脂肽对耐药性海洋病原弧菌抑菌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其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脂肽类物质,具有显着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支原体活性。抗菌脂肽是由脂肪酸链和肽链两部分构成,兼具亲水性和疏水性,这类物质种类多样,结构各异。抗菌脂肽在农业生物防治、医药和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内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抗菌脂肽具有广泛的抑菌活性,但是否对海洋病原弧菌有抑制作用呢?海洋动物弧菌病会对海水养殖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主要通过使用抗生素来防治海洋动物弧菌性疾病,但抗生素容易使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破坏海洋菌群的平衡。所以亟需寻找一种能杀死耐药性病原弧菌的,天然且安全的抑菌物质来防治海洋动物的弧菌性疾病。本研究中,M1菌株是一株分离自红树林的菌株,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利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M1菌株进行鉴定,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这是一株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安全的细菌。M1菌株可以对9种常见的具有耐药性的海洋病原弧菌产生抑菌活力。为了降低M1菌株产抑菌物质的生产成本,利用廉价原料优化了发酵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豆饼粉1.0%(w/v),面粉1.5%(w/v),pH7.0,培养温度为28℃,180rpm振荡培养24h。完成了M1菌株在10-L发酵罐中的发酵实验,M1菌株在发酵培养21h时进入生长稳定期,菌体量达到1.6×109cells/mL,在第18h时抑菌活力最大,抑菌圈直径为34.0mm、并测定了淀粉酶活力(最高为48.7U/mL)和蛋白酶活力(最高为2.3U/mL)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酸沉淀、甲醇抽提,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手段对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进行了分离和纯化,获得了抑菌物质NQ。质谱分析表明,抑菌物质NQ是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由Glu-Leu-Leu-Val-Asp-Leu-Leu分别连接C12、C13、C14和C15的β-羟基脂肪酸构成的环状脂肽。纯化后的抗菌脂肽NQ最适作用温度是28℃,在20℃-40℃之间都有良好的稳定性;在pH7.0-9.0之间抗菌脂肽的稳定性较好,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2.5μg/mL。对M1菌株纯化后的抗菌脂肽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纯化后的抗菌脂肽不仅可以杀死完整的鳗弧菌细胞,还能杀死鳗弧菌细胞的原生质体,这说明抗菌脂肽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来杀死细菌的。电镜检测发现,被抗菌脂肽作用过的鳗弧菌细胞表面出现破损,细胞出现降解,细胞内容物释放,导致细胞死亡,说明抗菌脂肽能破坏鳗弧菌细胞表面结构。荧光检测发现抗菌脂肽作用过的鳗弧菌细胞可以被染料PI染色,进一步证明抗菌脂肽能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通透性,破坏细胞的完整性,进而杀死整个细胞。
黄四平[9](2011)在《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病害抢救性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是西安明城墙的一部分,是唐代皇城南面的三门之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城门遗址,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自从1983年考古发掘以来,随时间推移,由于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保存环境的变化,唐含光门土遗址出现了严重的病害,直接危害着文物的自身安全。本论文围绕唐皇城墙含光门城墙土遗址的价值及保存环境特征、土遗址存在的包括虫害、菌藻病害、表面风化、裂隙脱落病害、唐砖盐分酥粉等病害分析和治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其主要内容分别如下: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唐含光门的地理位置、建筑分布特点、遗址保护的历史沿革、遗址保存环境特征、遗址价值评估、存在的主要病害以及项目的必要性,文物保护的理念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方案设计的思路。第二部分:虫害及其治理研究。针对唐含光门土遗址中存在的虫害,首先对虫害进行了分类和鉴定。结果表明:含光门土遗址存在的虫害群落主要有螨虫群落和鞘翅目昆虫群落。再次,对这些群落的形态、生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螨虫等对土遗址进行腐蚀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学方法治理方法。筛选出了以浓度为0.1%~0.6%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联苯菊酯药物灭杀螨虫的杀虫剂,建立了相应的治理工艺。第三部分:表面风化病害及其治理研究。唐含光门土遗址中表面风化的内外在因素及盐分在遗址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盐分含量是导致遗址表面酥粉风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CB加固材料对遗址加固处理,其加固土遗址渗透深度、浓度梯度、强度梯度等测试结果表明:CB材料加固后的实地土遗址渗透深度达9 cm,并形成良好的浓度梯度和强度梯度。同时CB材料具有良好的治理盐析的作用。第四部分:夯土层的松动、脱落病害及其治理研究。探讨了夯土层松动、脱落病害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松动脱落状况,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回位修复材料水性氟和不同的工艺过程进行回位修复,经实验室试验和实地测试试验,效果良好。第五部分:菌藻病害及其治理研究。菌藻是含光门土遗址的另一种生物病害形式,也是造成含光门土遗址破坏的一种严重病害。菌藻包括霉菌和蓝藻,覆盖在土遗址的表面,影响了土遗址的原貌,并为螨虫等虫害提供了食物和活动场所。通过对菌藻进行了实验室培养、分离和鉴定,含光门主要存在的菌藻群落、蓝藻群落等。研究了以霉敌和八硼酸钠为主剂的防霉防藻材料和喷洒工艺,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和工艺能较好的除去土遗址孳生的菌藻,防止菌藻的发生。第六部分:裂隙及其治理研究。含光门土遗址墙体裂隙会造成了土遗址的掉块、脱落甚至坍塌;地面上的裂隙会造成门道遗址地基不稳,进一步加剧遗址夯土层的松动、脱落。针对地面裂隙的不同情况,采用低浓度的灌浆材料水性氟、水、土按照一定比例的泥浆对裂隙进行灌浆处理;对东展厅墙体存在的较大裂隙和悬空带,采用ansys10.0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然后设计了耐久性的全长粘结型胶木锚杆,经室内和室外实地试验。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第七部分:砖石加固研究。含光门遗址的砖石可分为三类,东展厅门道遗址中的少量唐代砖和础石、西展厅中五期断面两侧的明清砖和西展厅地下过水涵洞的唐代砖石及现代砖石。使用在文物保护领域被广泛应用的由武汉大学研制的WD10砖石防护材料对这些砖石进行保护和封护。结果表明,采用该材料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对砖石良好的加固作用。本文从以上七个方面对含光门土遗址保护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对土遗址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结果。期望这些结果在推进土遗址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贺兵红[10](2007)在《建筑物外墙粘污机理与保洁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特别是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外墙的装修必然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瓷片、玻璃、铝板、石材、不锈钢、涂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在空气中的建筑物外墙材料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风雨的侵蚀、粉尘的粘附等而变得面目全非,一方面使建筑物寿命缩短;另一方面破坏建筑物的景观。因此,建筑物外墙的清洗和保洁工作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内容。作者在对建筑物外墙表面清洗技术领域的文献做了大量的检索后发现,关于建筑物外墙表面的清洗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对于这些污染物怎样粘附于建筑物外墙表面及其影响因素,建筑物外墙清洗效果的检测研究甚少。另外,在建筑物外墙污染问题上,目前还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上,很少涉及到对建筑物外墙进行防污处理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粉尘粘附的情况,根据表面物理化学、界面化学和清洗技术等理论,使用光学显微镜系统对玻璃表面粉尘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出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粘附污染物的机理主要有机械性粘附、物理性粘附和化学性粘附。其中机械性粘附主要是由建筑物材料表面粗糙度引起的摩擦力所起作用;物理性粘附的作用力包括由偶极力、诱导力和色散力而构成的范德华力、静电吸引力、氢键力和毛细管力;化学性粘附的作用力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一般两个作用力同时存在。(2)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粘附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机(建筑物表面材料和污染物本身)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污染物的制造和管理上的缺陷;建筑物外墙表面材料的因素包括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和亲水疏水性能等;污染物(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粉尘)的因素主要包括粉尘的形状、大小、湿润性、粘附性和电荷性等。(3)探讨了几种建筑物材料表面防污剂的防污机理,包括石蜡类防污剂、乳胶类防污剂、有机硅类防污剂、含氟类防污剂和自清洁防污免清洗材料5种防污技术各自的防污机理。这些防污剂首先都是以防水或者憎水为前提,然后考虑透气性为目的防污机理。含氟类防污剂和自清洁防污免清洗材料是发展的方向。(4)测试了几种化学试剂溶液处理后玻璃表面粉尘粒子去除容易程度的相对大小。不管是利用气流作用力还是利用水流的作用力来去除玻璃表面粉尘颗粒,用稀氨水处理过的玻璃片表面粉尘颗粒的去除率都是最高的。没有用化学试剂处理的玻璃片表面所粘附的粉尘颗粒数目相对较少,可这些粉尘颗粒很难去除,说明玻璃表面用化学试剂处理后有利于玻璃表面粉尘的粘附,但不影响玻璃的透光性,因为其表面粉尘颗粒表面积所占百分比例很小。因此,在不影响玻璃性质的条件下,用碱性处理玻璃表面较好。(5)测试了氟碳表面活性剂溶液处理前后瓷砖表面的耐污性。无论是对于铁锈还是黑墨水污染物,涂有氟碳表面活性剂瓷砖表面的耐污染等级比未涂氟碳表面活性剂瓷砖表面的耐污染等级都要高。(6)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的固体表面吸附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本文将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类型固体表面吸附的过程模型化,该模型能很好的解释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的过程和形态。
二、清除面粉霉菌新型清洁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除面粉霉菌新型清洁剂(论文提纲范文)
(1)FSSC 22000在航空配餐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FSSC 22000概况 |
1.1.1 FSSC 22000由来 |
1.1.2 FSSC 22000结构 |
1.1.3 FSSC 22000认证范围 |
1.1.4 FSSC 22000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 航空食品的安全管理 |
1.2.1 航空食品的特点 |
1.2.2 航空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面临的新挑战 |
1.2.4 航空配餐业中引入FSSC 22000的重要性和适宜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航空配餐企业FSSC 22000的前提方案和附加要求 |
2.1 前提方案 |
2.1.1 条款对照及差异分析 |
2.1.2 评估及更改前提方案 |
2.1.3 检查前提方案的执行情况 |
2.2 附加要求 |
2.2.1 食品防护 |
2.2.2 预防食品欺诈 |
2.2.3 过敏原管理 |
第3章 航空配餐企业FSSC 22000 对标ISO22000 的质量控制体系文件 |
3.1 核心原理HACCP |
3.1.1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
3.1.2 危害分析 |
3.1.3 确定关键控制点 |
3.1.4 建立关键限值和操作限值 |
3.1.5 建立监控程序 |
3.1.6 建立纠正措施 |
3.1.7 建立验证程序 |
3.1.8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 |
3.2 食品安全目标 |
3.2.1 食品安全目标的制定 |
3.2.2 食品安全目标的实施 |
3.3 应急准备和响应 |
3.3.1 成立应急处置小组 |
3.3.2 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 |
3.3.3 制定应急响应措施 |
3.3.4 保障措施 |
3.3.5 后期处理 |
3.3.6 应急演练及培训 |
3.4 可追溯性系统 |
3.5 过程风险管控 |
3.5.1 新原料风险评估 |
3.5.2 新产品风险评估 |
3.5.3 新设备风险评估 |
3.5.4 新餐谱分析 |
3.6 建立监管机制 |
3.6.1 专项验证 |
3.6.2 实验检测和验证 |
3.6.3 内部审核 |
3.7 验证活动结果分析 |
3.8 改进工作 |
第4章 FSSC 22000运行效果评价 |
4.1 旅客投诉指标 |
4.2 食品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
4.2.1 异物检出率 |
4.2.2 食品召回事件 |
4.3 体系文件 |
4.3.1 食品防护计划 |
4.3.2 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 |
4.4 审核发现 |
4.4.1 内部审核 |
4.4.2 外部审核 |
4.5 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荞麦简介 |
1.1.1 .荞麦淀粉 |
1.1.2 .荞麦蛋白 |
1.1.3 .荞麦矿物质 |
1.1.4 .荞麦维生素 |
1.1.5 .荞麦膳食纤维 |
1.2 .荞麦面条简介 |
1.2.1 .荞麦挂面 |
1.2.2 .荞麦方便面 |
1.2.3 .荞麦半干面 |
1.2.4 .生湿面条保藏的研究进展 |
1.3 .电解水简介 |
1.3.1 .电解水的生成原理 |
1.3.2 .电解水的杀菌机理 |
1.3.3 .电解水的安全性 |
1.3.4 .电解水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荞麦半干面条制备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荞麦半干面条的制备工艺 |
2.2.2 .荞麦半干面条的制备工艺要点 |
2.2.3 .面条拉伸性能测定 |
2.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电解水基本参数的测定 |
3.2.2 .荞麦半干面条的制备及储存 |
3.2.3 .水分活度测定 |
3.2.4 .菌落总数测定 |
3.2.5 .霉菌数测定 |
3.2.6 .菌群多样性分析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菌落总数的影响 |
3.4.2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霉菌数的影响 |
3.4.3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水分活度的影响 |
3.4.4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电解水制备及基本参数测定 |
4.2.2 .荞麦半干面条的制备及储存 |
4.2.3 .TPA的测定 |
4.2.4 .拉伸性能的测定 |
4.2.5 .颜色的测定 |
4.2.6 .蒸煮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的测定 |
4.2.7 .感官评价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期间质构的影响 |
4.4.2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面条储存期间拉伸特性的影响 |
4.4.3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期间颜色的影响 |
4.4.4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期间蒸煮特性的影响 |
4.4.5 .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期间感官品质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福氏志贺菌概述 |
1.1.1 福氏志贺菌概况 |
1.1.2 福氏志贺菌在食品及其加工环境中的传播途径及生长特性 |
1.1.3 福氏志贺菌污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
1.2 细菌生物膜概述 |
1.2.1 细菌生物膜概况 |
1.2.2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
1.2.3 生物膜的危害及控制策略 |
1.3 阿魏酸概述 |
1.3.1 阿魏酸的来源及结构特性 |
1.3.2 阿魏酸的生物活性 |
1.3.3 阿魏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的抑制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保藏与活化 |
2.2.2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抑菌活力的测定 |
2.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4 细菌活力的检测 |
2.2.5 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
2.2.6 胞外钾离子及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2.7 胞内蛋白浓度的测定及SDS-PAGE电泳检测 |
2.2.8 细胞膜电位的检测 |
2.2.9 细菌胞内外ATP浓度及ATP酶活力的测定 |
2.2.10 场发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抑菌活性的评价 |
2.3.2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的影响 |
2.3.3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4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3.5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胞内钾离子和蛋白质泄漏的影响 |
2.3.6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胞内蛋白的影响 |
2.3.7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胞内外ATP含量及ATP酶活力的影响 |
2.3.8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
2.3.9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的抑制及消减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3.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3.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保藏与活化 |
3.2.2 阿魏酸抗生物膜活性的测定 |
3.2.3 福氏志贺菌初始粘附率的测定 |
3.2.4 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的结晶紫半定量测定 |
3.2.5 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菌群代谢活性及ATP浓度的测定 |
3.2.6 生物膜形态的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3.2.7 生物膜中活菌数量测定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 |
3.2.8 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多糖、蛋白和DNA含量的测定 |
3.2.8.1 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及观察 |
3.2.8.2 生物膜中胞外蛋白的测定及观察 |
3.2.8.3 生物膜中eDNA的测定 |
3.2.9 阿魏酸对成熟生物膜的消减作用分析 |
3.2.10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的抗菌膜活性评价 |
3.3.2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初始粘附的影响 |
3.3.3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4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菌群代谢活性及ATP浓度的影响 |
3.3.5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活菌数量的影响 |
3.3.6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主成分的影响 |
3.3.7 阿魏酸对玻璃和不锈钢材料表面成熟生物膜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魏酸干预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
4.1.2 主要化学品及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生物膜的培养及RNA的提取与检测 |
4.2.2 文库的构建及RNA测序 |
4.2.3 数据质控及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4.2.4 转录组测序所得基因表达量统计及差异表达分析 |
4.2.5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
4.2.7 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互作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4.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3.3 参考序列比对结果评价 |
4.3.4 样本间差异性评估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模式聚类分析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视化分析 |
4.3.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4.3.8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4.3.9 差异基因的COG功能富集分析 |
4.3.10 生物膜形成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4.3.11 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互作网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Food Safety for the 21st Century:Managing HACCP and Food Safety Throughout the Global Supply Chain(Excerpts)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1.3 交际翻译理论 |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
2.1 文本内容 |
2.2 文本类型及特征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译前文本的细读 |
3.1.2 平行文本的收集 |
3.1.3 翻译辅助工具的选择 |
3.2 翻译过程 |
3.3 译后事项 |
3.3.1 自我校对 |
3.3.2 他人校对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专业术语的翻译 |
4.1.1 专业词汇词义的准确性再现 |
4.1.2 普通词汇的词性转换与词义引申 |
4.2 句子的逻辑梳理与信息重组 |
4.2.1 句子涵义的逻辑梳理 |
4.2.2 长句信息的重组与再现 |
4.3 语篇衔接与连贯 |
4.3.1 指示代词的指代还原 |
4.3.2 动词的增补连接 |
4.3.3 名词短语的小句性省略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启示 |
5.2 翻译实践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B 术语表 |
附录C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
致谢 |
(5)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2 研究要点 |
1.3.3 相关概念的厘定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研究的价值导向性 |
2.1 寒地文物建筑价值的多维体系 |
2.1.1 价值体系的核心性 |
2.1.2 价值体系的指导性 |
2.1.3 价值体系的多样性 |
2.2 寒地文物建筑价值与保护的级差性 |
2.2.1 我国文物建筑的等级划分 |
2.2.2 冻害防治与管理的等级差异 |
2.2.3 病害治理与价值的等级对应 |
2.3 寒地文物建筑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应对性 |
2.3.1 预防性保护的价值延续 |
2.3.2 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价值评判 |
2.3.3 “主动保护”的价值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信息采集 |
3.1 文物建筑冻害的物理环境信息 |
3.1.1 温度作用要素 |
3.1.2 湿环境作用要素 |
3.1.3 冻融循环作用要素 |
3.2 文物建筑冻害的图像信息采集 |
3.2.1 文物建筑冻害的形态表征梳理 |
3.2.2 文物建筑冻害的定性等级评定 |
3.2.3 文物建筑冻害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
3.3 文物建筑冻害的数据信息分布统计 |
3.3.1 墙脚构造的冻害数据调查 |
3.3.2 主体围护结构冻害数据调查 |
3.3.3 装饰及附属构件的冻害数据调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分析 |
4.1 冻胀作用的温湿度影响 |
4.1.1 材料自身的吸湿性 |
4.1.2 水分来源及作用机理 |
4.1.3 冻融循环的侵蚀原理 |
4.2 冻害加剧的劣化机制 |
4.2.1 构件及构造的失效缺陷 |
4.2.2 维护及管理的不当问题 |
4.2.3 光照及风速的催化因素 |
4.3 典型冻害的发生机理 |
4.3.1 酥碱的冻害发生机理 |
4.3.2 层裂的冻害发生机理 |
4.3.3 裂缝的冻害发生机理 |
4.3.4 冻害机理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预防调控 |
5.1 文物建筑冻害的宏观调控 |
5.1.1 排水系统的改进 |
5.1.2 防潮设施的改进 |
5.1.3 防渗维护的改进 |
5.2 文物建筑冻害的中观防护 |
5.2.1 建筑构件的湿度控制 |
5.2.2 建筑结构性能的检测 |
5.2.3 建筑整体的病害跟踪 |
5.3 文物建筑冻害的微观应对 |
5.3.1 墙体基础水线的预防 |
5.3.2 墙体表面酥碱的预防 |
5.3.3 墙体内部冷凝的预防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治理措施 |
6.1 不同结构的寒地文物建筑冻害治理 |
6.1.1 石质文物的评估与检测 |
6.1.2 砖木结构的保护与修复 |
6.1.3 石构建筑的清洗与材料替换 |
6.2 不同构造的寒地文物建筑冻害治理 |
6.2.1 线脚及构件的防水性技法 |
6.2.2 砂浆粘结剂的适寒性实验 |
6.2.3 砌块及构造的可逆性工艺 |
6.3 不同材料的寒地文物建筑冻害治理 |
6.3.1 抗脆性面层的改良 |
6.3.2 抗冻性材料的补缝 |
6.3.3 抗裂性技法的加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柠檬醛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山苍子的概况 |
1.2 山苍子油的化学成分 |
1.2.1 山苍子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2 柠檬醛的重要衍生物 |
1.3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的抑菌研究 |
1.3.1 柠檬醛的抑菌研究 |
1.3.2 柠檬醛衍生物的抑菌研究 |
1.4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的其它生物活性 |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15种化合物对4 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2.3.2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分析 |
2.3.3 菌体细胞膜相对渗透率的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对木材真菌的抑制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抑菌作用 |
3.3.2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分析 |
3.3.3 菌体细胞膜相对渗透率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抑制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抑菌活性试验结果 |
4.3.2 最低抑菌浓度(MIC) |
4.3.3 对细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柠檬醛及其衍生物抗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可溶性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
5.3.2 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5.3.3 对水稻纹枯病菌SOD、POD、CAT、MDA的影响 |
5.3.4 对水稻纹枯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3.5 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生长影响 |
5.3.6 对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释义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5 本课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近现代砖砌体建筑常见病害及劣化成因 |
2.1 近现代砖砌体建筑的构造特点与材料学特征 |
2.1.1 我国近现代建筑使用的砖的种类与其材料学特征 |
2.1.2 近现代砖砌墙体常用灰浆的种类与材料学特征 |
2.1.3 近现代砖砌体建筑的构造方式 |
2.1.4 砖砌体的砌筑方式 |
2.1.5 砖砌体的勾缝方式 |
2.2 砖砌体建筑的常见病害介绍 |
2.3 砖砌体建筑劣化机理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砖砌体建筑的修复一般流程及方法概述 |
3.1 调研认知 |
3.1.1 信息采集 |
3.1.2 信息处理与发布 |
3.2 分析解读—状态评估与价值评估 |
3.2.1 状态评估 |
3.2.2 价值评估 |
3.3 诊断 |
3.3.1 结构维护 |
3.3.2 面材修复 |
3.4 保护方案设计 |
3.5 施工 |
3.6 资料汇编与归档 |
3.7 日常养护与监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砖砌体建筑的清洗技术概述 |
4.1 砖砌体建筑的清洗对象及基本原则 |
4.1.1 清洗对象 |
4.1.2 基本原则 |
4.2 清洗流程体系 |
4.2.1 调研认知 |
4.2.2 分析解读 |
4.2.3 病理诊断 |
4.2.4 建筑墙面清洗方案设计 |
4.2.5 局部清洗实验及清洗方案的确定 |
4.2.6 预处理 |
4.2.7 墙面清洗 |
4.2.8 后处理 |
4.2.9 验收及经验总结 |
4.2.10 资料归档 |
4.2.11 日常养护 |
4.2.12 近现代砖砌体历史建筑清洗流程小结 |
4.3 砖砌体建筑常用的清洗技术简介 |
4.3.1 水洗法 |
4.3.2 研磨法/喷砂法 |
4.3.3 化学清洗 |
4.3.4 激光清洗 |
4.3.5 敷剂法 |
4.3.6 超声波清洗 |
4.3.7 敷剂法 |
4.3.8 机械清洗法 |
4.3.9 干冰清洗/粒子喷射法 |
4.3.10 生物降解清洗法 |
4.3.11 热清除法 |
4.3.12 各类清洗技术小结 |
4.4 墙面特殊物质的清洗 |
4.4.1 涂鸦的清洗 |
4.4.2 植物侵入的处理 |
4.5 清洗效果评估参考标准及检测方式 |
4.5.1 拟定检测标准 |
4.5.2 检测评估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洗工程案例研究与评价 |
5.1 清洗技术适宜性评价系统与方法 |
5.1.1 砖砌体清洗技术引入评价方法的目标与意义 |
5.1.2 清洗技术适宜性评价系统与方法 |
5.2 国内案例及跟踪调研 |
5.2.1 案例一水洗法—北京大学红楼清水砖外墙面清洗 |
5.2.2 案例二敷剂法、无损排盐法—牛棚艺术村 |
5.2.3 案例三水洗法、化学溶剂清洗—上海建业里西弄保护性修缮 |
5.2.4 案例四喷砂法、敷剂法—上海市滇池大楼外墙修复 |
5.2.5 案例五化学清洗法(锈迹、霉斑、涂鸦)—天津市和平区先农大院墙面清洗工程 |
5.2.6 案例六水洗法、化学试剂法、研磨法—台湾得月楼清洗工程案例 |
5.3 国外案例 |
5.3.1 案例七生物清洗法—意大利18世纪某砖砌墙体壁画的清洗工程作业以及细菌修复 |
5.3.2 案例八激光清洗法、粒子喷射法、化学试剂法、水洗法—意大利威尼斯玛塔莲娜教堂外墙清洗工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洗技术选择原则 |
6.1 各类清洗技术的适用范围 |
6.1.1 清洗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2 各类清洗技术的优势、劣势对比 |
6.1.3 其他注意事项 |
6.2 清洗技术修复导则探索 |
6.3 国外的实践探索—MDDS砖结构损毁评估专家系统的运用 |
6.3.1 MDDS的由来与发展 |
6.3.2 MDDS软件结构 |
6.3.3 MDDS的使用原理 |
6.3.4 MDDS的数据库 |
6.3.5 MDDS的主要用户、优点分析 |
6.3.6 MDDS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对我国砖砌体建筑保护的启示 |
6.4 历史建筑智能诊断与清洗指导系统的初步设计 |
6.4.1 智能诊断与清洗指导系统的设计目的及意义 |
6.4.2 砖砌体建筑智能诊断与指导系统的框架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1菌株生产的抗菌脂肽对耐药性海洋病原弧菌抑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抗菌脂肽的研究进展 |
1.3 抗菌脂肽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
1.3.1 表面活性素 |
1.3.2 芬荠素 |
1.3.3 伊枯草菌素家族 |
1.4 抗菌脂肽的发酵生产 |
1.4.1 碳源和氮源的影响 |
1.4.2 离子浓度的影响 |
1.4.3 发酵条件的影响 |
1.4.4 固体发酵生产抗菌脂肽 |
1.5 抗菌脂肽的提取与纯化 |
1.5.1 抗菌脂肽的提取 |
1.5.2 抗菌脂肽的纯化 |
1.6 抗菌脂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6.1 抗菌脂肽在农业中的应用 |
1.6.2 抗菌脂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6.3 抗菌脂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1.6.4 抗菌脂肽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6.5 抗菌脂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抑菌活性物质的 M1 菌株的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M1 菌株抑菌活性的检测 |
2.3.2 M1 菌株的常规方法鉴定 |
2.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4 M1 菌株的杀菌谱测定 |
2.3.5 海洋病原弧菌耐药性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1 菌株的常规方法鉴定结果 |
2.4.2 M1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4.3 海洋病原弧菌耐药性的测定 |
2.4.4 M1 菌株的抑菌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1 菌株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试验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M1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2 M1 菌株的发酵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培养基豆饼粉浓度的优化结果 |
3.4.2 培养基碳源种类的优化结果 |
3.4.3 培养基碳源浓度的优化结果 |
3.4.4 培养基 pH 的优化结果 |
3.4.5 发酵温度的优化结果 |
3.4.6 M1 菌株的摇瓶发酵实验结果 |
3.4.7 M1 菌株的 10-L 发酵罐发酵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盐酸沉淀法对 M1 菌株抑菌物质进行粗提 |
4.3.2 抑菌活性物质的薄层层析分析 |
4.3.3 利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抑菌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
4.3.4 对纯化后抑菌物质进行质谱分析 |
4.3.5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4.3.6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 pH 值稳定性 |
4.3.7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杀菌谱 |
4.3.8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盐酸沉淀法对 M1 菌株抑菌物质的粗提结果 |
4.4.2 抑菌活性物质的薄层层析分析 |
4.4.3 高压液相色谱对抑菌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
4.4.4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质谱分析 |
4.4.5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4.4.6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 pH 值稳定性 |
4.4.7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杀菌谱 |
4.4.8 纯化后抑菌物质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1 菌株抗菌脂肽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 |
5.2.2 培养基 |
5.2.3 试剂 |
5.2.4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抗菌脂肽对鳗弧菌细胞原生质体的抑菌活性 |
5.3.2 电镜检测抗菌脂肽作用后的敏感鳗弧菌细胞 |
5.3.3 荧光检测抗菌脂肽作用后的敏感鳗弧菌细胞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抗菌脂肽对鳗弧菌细胞原生质体的抑菌活性 |
5.4.2 电镜检测抗菌脂肽作用后的敏感鳗弧菌细胞 |
5.4.3 荧光检测抗菌脂肽作用后的敏感鳗弧菌细胞 |
5.5 本章小结 |
论文的总结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写符号及其中英文名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病害抢救性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唐皇城墙含光门城墙土遗址概况 |
1.1 遗址环境特征 |
1.1.1 地理位置 |
1.1.2 遗址建筑分布特点 |
1.1.3 遗址保护的历史沿革 |
1.1.4 遗址环境气候特征 |
1.2 遗址的价值评估 |
1.2.1 丝绸之路的明珠 |
1.2.2 唐代城址的代表性建筑 |
1.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
1.4 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和依据 |
1.5 研究内容和方案设计思路 |
第2章 虫害治理研究 |
2.1 虫害调查与勘察 |
2.2 土壤螨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
2.2.1 蜱螨的生物学特征 |
2.2.2 螨虫的外部形态 |
2.2.3 革螨 |
2.2.4 粉螨 |
2.2.5 甲螨 |
2.3 土壤鞘翅目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
2.4 土壤害虫的分离与鉴定 |
2.4.1 螨虫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
2.4.2 鞘翅目昆虫的分离与鉴定 |
2.5 土壤虫害大量孳生的原因 |
2.6 土壤害虫腐蚀遗址土壤的机理 |
2.7 土壤虫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
2.7.1 杀虫剂的选用原则 |
2.7.2 防治虫害药剂的筛选 |
2.7.3 防治虫害药剂工艺的优化 |
第3章 表面风化治理研究 |
3.1 含光门土遗址风化病害调研与勘察 |
3.2 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盐分病害分析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
3.2.3 测试方法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5 结论 |
3.3 含光门土遗址风化的原因 |
3.3.1 内因 |
3.3.2 外因 |
3.4 盐分在遗址土壤中分布及运移规律的探索 |
3.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4.2 取样位置和方法 |
3.4.3 实验方法过程 |
3.4.4 结果与讨论 |
3.4.5 结论 |
3.5 CB加固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双重沉淀法整体加固土遗址 |
3.5.1 土遗址保护对加固材料的要求 |
3.5.2 CB材料研制原理 |
3.5.3 加固前后性能变化的数据比较 |
3.5.4 CB材料的适应性试验 |
3.6 含光门土遗址的加固试验 |
3.7 CB材料对盐害的治理作用 |
第4章 夯土层的松动剥落病害研究 |
4.1 夯土层松动剥落病害的调查与勘察研究 |
4.2 松动剥落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
4.3 松动剥落土块的回位修复研究 |
4.3.1 土遗址粘结剂应具有的特性 |
4.3.2 粘结剂的筛选 |
4.3.3 胶粘剂浓度的选择 |
4.4 松动剥落土块的试修复—回位修复直观效果对比 |
第5章 菌藻病害治理研究 |
5.1 菌藻的调研与勘察 |
5.2 菌藻的培养、分离与鉴定 |
5.3 菌藻产生的成因分析 |
5.3.1 温度 |
5.3.2 湿度 |
5.3.3 地下水和微生物群落 |
5.4 菌藻腐蚀土遗址的机理 |
5.5 菌藻的防治措施研究 |
5.5.1 菌藻防治材料的筛选 |
5.5.2 菌藻防治的工艺优化 |
5.6 菌藻防治的试验效果 |
第6章 裂隙病害治理研究 |
6.1 裂隙勘察 |
6.2 裂隙病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
6.3 小裂隙的灌浆技术 |
6.3.1 小裂隙灌浆材料及灌浆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6.3.2 灌浆材料的要求 |
6.3.3 灌浆材料及灌浆工艺 |
6.3.4 灌浆在含光门遗址的试验效果 |
6.4 大裂隙的锚固工程研究 |
6.4.1 唐含光门土遗址较大裂隙及有坍塌趋势的土遗址勘察 |
6.4.2 含光门土体物理及力学性能测试 |
6.4.3 锚杆设计和制作 |
6.4.4 锚杆的室内试验 |
6.4.5 锚杆的实地试验 |
6.4.6 含光门门道遗址隔墙拟采用的锚固工艺 |
第7章 砖石加固研究 |
7.1 砖石的分布及风化状况 |
7.2 砖石病害的调查与勘察 |
7.3 砖石的保护所用材料及浓度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唐含光门土遗址抢救性治理方案》评审意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建筑物外墙粘污机理与保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物外墙面积大 |
1.1.2 空气污染物严重 |
1.2 研究必要性、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1.2.1 研究的必要性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物外墙表面粘污机理探讨及其影响因素 |
2.1 建筑物外墙材料的表面能 |
2.2 建筑物外墙表面粘附污染物的机理 |
2.2.1 机械性粘附 |
2.2.2 物理性粘附 |
2.2.3 化学性粘附 |
2.2.4 三种粘附形式之间的异同点 |
2.3 建筑物外墙表面粘附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
2.3.1 人的因素 |
2.3.2 机(建筑外墙表面材料和粉尘本身)的因素 |
2.3.3 环境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防污机理探讨 |
3.1 建筑物外墙材料种类 |
3.2 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防护的必要性 |
3.2.1 大理石表面产生锈斑 |
3.2.2 大理石表面锈斑的事故树分析 |
3.2.3 事故树的结果分析 |
3.2.4 大理石锈斑的预防措施 |
3.3 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防污剂 |
3.4 建筑物外墙防污剂的防污机理及其优缺点 |
3.4.1 石蜡类防污剂的防污机理及优缺点 |
3.4.2 乳胶类防污剂的防污机理及优缺点 |
3.4.3 有机硅类防污剂的防污机理及优缺点 |
3.4.4 含氟类防污剂的防污机理及优缺点 |
3.4.5 自清洁防污免清洗材料防污机理 |
3.4.6 各种防污剂防污机理的异同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附膜对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粘附粉尘的影响 |
4.1 表面能和玻璃表面的亲水性、憎水性 |
4.2 两个经典观点 |
4.2.1 憎水性表面比亲水性表面更耐沾污的观点由来 |
4.2.2 亲水性表面比憎水性表面更耐沾污的观点由来 |
4.3 玻璃表面表面涂膜 |
4.3.1 试剂的选择原则 |
4.3.2 主要实验仪器 |
4.3.3 涂膜方式 |
4.4 玻璃表面粉尘颗粒的气流去除实验 |
4.4.1 实验步骤 |
4.4.2 表面粉尘粒子气流去除方式的分析 |
4.4.3 具有憎水表面活性剂的玻璃片表面粘附粉尘的现象观测 |
4.4.4 亲水表面活性剂之间粘附粉尘粒子的比较 |
4.4.5 酸性玻璃表面与碱性玻璃表面粘附粉尘粒子的比较分析 |
4.4.6 各种化学试剂气流清除效果比较分析 |
4.5 玻璃表面粉尘颗粒的水流去除实验 |
4.5.1 实验步骤 |
4.5.2 表面粉尘粒子水流去除机理的分析 |
4.5.3 亲水表面活性剂之间粘附粉尘粒子的比较 |
4.5.4 酸性玻璃表面与碱性玻璃表面粘附粉尘粒子的比较分析 |
4.5.5 各种化学试剂水流清除效果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物外墙材料表面污染物的去除实验 |
5.1 建筑物外墙表面的清洁度 |
5.1.1 表面清洁度的定义 |
5.1.2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 |
5.2 瓷砖表面痕迹(铁锈、墨水)清除实验 |
5.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2 实验记录的分析及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固体表面与表面活性剂的耦合模型研究 |
6.1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 |
6.1.1 吸引作用 |
6.1.2 表面胶团化作用 |
6.2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模型探讨 |
6.2.1 非极性的疏水性固体表面的吸附模型 |
6.2.2 极性的无电荷固体表面的吸附模型 |
6.2.3 具有离散电荷的固体表面的吸附模型 |
6.3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的影响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获奖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在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 |
四、清除面粉霉菌新型清洁剂(论文参考文献)
- [1]FSSC 22000在航空配餐业中的应用研究[D]. 樊菁. 集美大学, 2020(05)
- [2]微酸性电解水对荞麦半干面条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D]. 陈锦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康佳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Food Safety for the 21st Century:Managing HACCP and Food Safety Throughout the Global Supply Chain(Excerpts)汉译实践报告[D]. 易琴. 湘潭大学, 2018(02)
- [5]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与防治研究[D]. 陈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柠檬醛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与机理研究[D]. 郭丹.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7]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D]. 孙书同.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8]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1菌株生产的抗菌脂肽对耐药性海洋病原弧菌抑菌活性的研究[D]. 徐红梅.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9]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病害抢救性治理研究[D]. 黄四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3)
- [10]建筑物外墙粘污机理与保洁实验研究[D]. 贺兵红. 中南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