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分子筛论文_鲁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分子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筛,手性,丙氨酸,方法,离子,成法,天冬。

手性分子筛论文文献综述

鲁婷婷[1](2018)在《手性A形体富集Beta分子筛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筛材料的发现已有260余年,在近50年开始蓬勃发展并迅速成为催化学科和材料学科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材料之一。分子筛类材料以其独特的孔道结构、规则均匀的孔径分布、丰富多样的骨架组成、较高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优势,在催化、吸附、离子交换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手性分子筛材料因兼具筛分分子的特性以及手性选择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其在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吸附以及手性拆分等多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发展为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截止到2018年5月,已有235种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分子筛材料被成功合成出来。其中,仅有*BEA,CZP,GOO,-ITV,JRY,LTJ,OSO,STW等8种分子筛拓扑类型具有固有手性的结构特征。在上述这8种拓扑结构中,仅有Beta分子筛(*BEA)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应用,是最具潜力的手性分子筛材料之一。Beta分子筛是第一例人工合成的具有叁维结构的手性分子筛材料,但由于表征手段的限制以及其本身结构的复杂性,从Beta分子筛的合成到其结构的确定花费了近21年的时间。研究表明,Beta分子筛是由几种结构相近的多形体沿[001]方向堆积而成的堆垛层错结构,其中A形体与B形体的生长能量相近,几乎完全无序共生,因而在普通Beta分子筛中A形体与B形体的比例约为44:56。C形体由于能量上与另外两种多形体(A,B)有些差异,一般不与二者共生。Beta分子筛中如此的层错结构在[010]和[100]方向上保持了垂直相交的十二元环直线型孔道,但叁种多形体在[001]方向上具有各自不同的孔道特征。Beta分子筛的手性A形体沿着c轴方向具有十二元环P4_122(右旋)或P4_322(左旋)的螺旋孔道,十分引人注目。目前,科研工作者们已经成功合成出了Beta分子筛C形体的纯相(拓扑结构代码为BEC)和B形体高度富集(含量~85%)的Beta分子筛。而在尝试合成手性A形体富集Beta分子筛的进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向体系内引入不同的手性模板剂或手性助剂,但都收效有限。目前的报道中,A形体最高富集含量约为65%,是由Tong,Guo和Zhang等人分别通过自合成的非手性有机模板剂制备得到的,结果表明手性模板剂并非是诱导手性A形体生成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究影响手性A形体选择性晶化的关键因素,从而定向设计合成手性A形体高度富集的Beta分子筛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通过控制反应参数,系统探究了在Beta分子筛晶化过程中影响A形体生成的潜在因素,并提出“抑制成核”的合成策略,在类固相干凝胶体系中成功合成出了A形体高度富集的Beta分子筛。主要结果如下:1.在类固相的干凝胶体系中,我们通过控制实验参数保证单一变量,从优化干凝胶的制备条件开始着手,逐步筛选探究得到了影响Beta分子筛中手性A形体生成的关键因素,即酸性的反应介质。不同于传统的碱性介质和氟离子存在的近中性介质,实验发现该酸性反应介质可有效促使A形体的富集。我们从而定向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酸性合成路线成功制备出手性A形体高度富集的Beta分子筛材料。我们使用非手性的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为有机模板剂,氟化铵为矿化剂,通过向体系中添加酸性助剂(如柠檬酸或五氧化二磷等)制备得到的Beta分子筛中A形体含量约为70%~80%,处于目前所报道的最高水平值之中。此外研究表明,酸性的反应介质在晶化过程中抑制了Beta分子筛的成核,这可能是促使A形体生成的潜在因素,为我们合成A形体富集Beta分子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2.基于“抑制成核”的反应策略,我们分别将不同的醇试剂应用于类固相的干凝胶体系中合成Beta分子筛。实验发现添加乙醇、甲醇、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0000等六种醇助剂都可通过改变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而有效促使手性A形体的富集。并且,当我们使用固体醇作为助剂时,可将块状干凝胶与固体原料一同混合研磨,得到均一粉末后直接进行水热晶化,有效避免了强腐蚀性剧毒氢氟酸的使用,使合成路线简单化绿色化。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制备得到的A形体富集Beta分子筛进行表征,观测到了连续的手性A形体结构区域。结合DIFFaX程序模拟XRD谱图与HRTEM表征的统计学方法,可以确定该绿色合成路线制备的Beta分子筛中A形体含量约为65%~70%,处于目前所报道的最高水平值之中。3.在类固相的干凝胶体系中,我们以非手性的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为有机模板剂成功合成出了手性A形体富集的纯硅Beta分子筛。然而当我们将铝物种引入合成体系时,在相同条件下晶化得到的Al-Beta分子筛中手性A形体的含量发生明显的下降。同时,实验发现含铝Beta分子筛的晶体尺寸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硅铝比的降低而减小,且相较于纯硅Beta分子筛,Al-Beta分子筛的晶化速率会因铝的引入而加快,表明铝在晶化过程中会促进Beta分子筛的成核。铝的促进成核可能是导致Al-Beta分子筛中A形体含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此外,在研究Al-Beta分子筛的晶化过程中我们通过~(27)Al固体核磁共振表征检测到了五配位铝中间体的存在,这也可能是在晶化过程中改变A形体富集状态的原因之一。我们通过探究影响Beta分子筛A形体生长的因素,从而定向开发新的路线合成手性A形体高度富集的Beta分子筛材料。“抑制成核”的策略为设计合成手性A形体富集的Beta分子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Beta分子筛中手性A形体的含量,推动手性Bet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潜在手性应用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祝颖,林芮竹,陈洪斌[2](2018)在《限域1F-分子筛Asn分子的手性转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ONIOM(CAM-B3LYP/6-31G(d,p):UFF)基组水平上,研究1F-分子筛限域条件下的天冬酰胺(Asn)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寻找天冬酰胺分子手性反应过程中各过渡态与中间体的极值点结构,绘制1F-分子筛限域条件下完整的天冬酰胺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并分析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1F-分子筛限域条件下S型天冬酰胺分子手性C上的H原子以羧基上的O原子为桥梁,转移至手性C原子的另一侧,实现从S型到R型天冬酰胺分子的手性转变;最大的反应能垒为321.361 2kJ/mol,来源于第二个过渡态TS_1-S-Asn@1F-MOL.(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卢宝岩,赵晓波,佟华,杨晓翠,梅泽民[3](2016)在《MOR分子筛对布洛芬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研究了布洛芬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限域环境的手性转变.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标题反应有7条路径,质子从手性碳的一侧向另一侧迁移可分别以羰基、甲基和羰基联合、羧基以及羧基和苯环联合作桥实现.反应势能面计算发现:在羧基内实现质子迁移后,手性C上的质子以新羰基O为桥迁移到苯环,接着苯环上的质子又以羰基为桥在纸面里迁移到手性碳的手性转变过程是主反应路径.决速步骤是质子从手性碳向新羰基氧的迁移过程,决速步骤吉布斯自由能垒是263.4kJ·mol~(-1),相对于裸反应决速步骤的能垒287.1kJ·mol~(-1)有明显降低.结果表明: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布洛芬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限域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佐成,梅泽民,闫红彦[4](2016)在《MOR分子筛与水复合环境共催化α-丙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1],在ONIOM(MP2[2]/6-311++G(3df,3pd):UFF)/ONIOM(CAM-B3LYP[3]/6-31+G(d,p):UFF)水平,研究了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与水的复合环境对α-Ala手性转变反应的共催化,研究了α-Ala分子限域在MOR分子筛内的非断键异构过程的水溶剂效应。结构分析表明:7元环过渡态[4]aTS2·2H_2O@MOR比5元环过渡态aTS2·1H_2O@MOR对应的键角明显增大,9元环过渡态aT S2·3H_2O@MOR比7元环过渡态aT S2·2H_2O@MOR对应的键角略有增大;aI NT1·2H_2O@MOR与aI NT1·1H_2O@MOR相比较,347C-359H键长明显增加,水分子的氧原子与将要迁移的氢原子间的键长明显增加;过渡态dTS1·3H_2O@MOR和d TS2·3H_2O@MOR的9元环结构明显不在同一平面。反应通道研究发现:α-Ala手性转变反应有a、b、c和d四个通道。a、b、c通道分别是手性C上的H只以氨基N、顺次以羰基O和氨基N及只以羰基O为桥,从手性碳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d通道是羧基内H转移后,手性C上的H再以新羰基O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a通道是优势通道,以2个和3个水分子为H迁移媒介时,该反应通道上的决速步能垒为128.9和121.2(kJ·mol~(-1)),比裸反应和只限域在MOR分子筛内时均有大幅降低。结果表明:MOR分子筛与水的复合环境对质子迁移过程具有较好的共催化作用,可作为α-丙氨酸手性转变反应的纳米反应器;生命体内类似于MOR分子筛与水的复合环境可实现左α-Ala的手性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二分会: 多孔功能材料》期刊2016-07-01)

马宏源,王佐成,赵晓波,高峰,闫红彦[5](2016)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α-丙氨酸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相结合的ONIOM方法,研究了α-丙氨酸限域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内的手性转变.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手性转变反应有a,b和c 3个通道.a通道上,手性C上的H以氨基N作为迁移桥梁;b通道上,手性C上的H先后以羰基O和氨基N作为迁移桥梁;c通道上,先是在羧基内实现H迁移,而后手性C上的H再以羰基O为桥梁迁移,进而实现手性转变.反应势能面计算发现:相对于孤立环境,α-Ala限域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在各通道的手性转变能垒被不同程度地降低.在c通道,羧基内H迁移和手性C上的H向羰基迁移的能垒分别为124.4和298.2 kJ·mol-1,比单体此过程的能垒195.1和316.5kJ·mol-1明显降低.结果表明: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α-Ala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对羧基内H迁移反应的限域催化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于婷婷,石磊[6](2014)在《具有手性STW结构B取代硅酸盐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是一种以阴阳离子配位形式存在的室温熔融盐,既可以作为溶剂也可以作为无机材料的模板剂。本文采用离子热合成法,以2-乙基-1,3,4-叁甲基咪唑阳离子为模板剂,175℃晶化,反应3天成功制备出具有手性STW[1]结构的B取代硅酸盐分子筛(Fig.1)。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中骨架上Si/B的摩尔比随着SiO2/B2O3的投料比的不同而改变。750℃焙烧5h完全除去产物中的有机模板剂和F-。对B-STW[2]样品的N2吸附性质进行了研究(Fig.2)。(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7)

纪丽[7](2012)在《基于介孔分子筛MCM-41的手性固定相合成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2年问世以来,新型介孔分子筛MCM-41因其在多相催化、吸附与分离以及离子交换等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而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在分子筛MCM-41的空腔内进行表面功能化制备出中间体NH2-MCM-41,然后将其与N-3,5-(二硝基苯甲酰)-亮氨酸进行不同类型有机化学反应成功获得手性分离固定相CSP1和CSP2。所得MCM-41经过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进行表征,而元素分析结果则表明在CSP1和CSP2内部:有机基团进入MCM-41的孔道,并修饰了孔壁。(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纪丽[8](2012)在《手性有机基团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2年问世以来,基于介孔分子筛MCM-41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一直是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按照文献方法以水玻璃为原料制备出MCM-41,并对其孔腔进行化学修饰,即通过两步反应成功引入手性化合物,(1R,2R)-(-)-1,2-环己二胺和(1R,2R)-(+)-二苯基乙二胺。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钱昆,李激扬,姜久兴,梁志强,徐燕[9](2011)在《以非手性结构导向剂合成的手性介孔分子筛ITQ-37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型的有机季铵作为模板剂合成了手性介孔硅锗酸盐分子筛ITQ-37。13C核磁表明大部分模板剂能够完整地保持在产物中。原位变温X-ray射线衍射表明,合成的分子筛骨架结构在500oC仍可以保持进化度。对产物进行了氮气吸附表征。系统研究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水量等条件对ITQ-37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0)

刘建红[10](2009)在《微介孔分子筛负载手性钌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酮不对称加氢》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介孔分子筛的研究热点包括开发新材料、新合成路线和新的应用方向等。与早期报道的M41S类介孔分子筛相比,SBA-15是一种由叁嵌段高聚物(PEO-PPO-PEO)导向而成的有序度高、大孔径(2-30nm)、厚壁和具有较好水热稳定性的介孔材料,从被合成以来就逐渐成为介孔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研制介孔SBA-15分子筛与沸石复合、或与大孔复合的多级孔分子筛,采用新合成路线制备具有新结构性能特点的杂原子改性SBA-15,研究SBA-15及改性SBA-15的应用,是目前关于介孔SBA-15分子筛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常催化剂在实际应用前都被要求制成一定形状和粒径的颗粒,这是因为材料的形貌和粒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物化性能和实际应用。而在目前关于介孔分子筛研究的文献报道中,膜状和球状是最具有实用意义的两种形貌特征。有很多实例证明,球形颗粒由于其几何优越性,在各种形貌中比表面积最高,接触面积最大,因此开发介孔分子筛的球形材料对于提高SBA-15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球形的杂原子改性SBA-15分子筛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论文内容有两个部分:首先,结合胶体化学、溶胶-凝胶化学、自组装化学、微相分离理论等知识,研究单一介孔的SBA-15微球的合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介孔SBA-15与大孔复合的多级孔二氧化硅球形单块材料的合成。考虑到一般分子筛样品呈粉体状态,必须经过后处理加工成型或者是模具辅助成型,而本文所得单一孔及多级孔分子筛,都是在合成过程中直接自组装成为球形。对纯硅介孔分子筛的形貌研究则是制备杂原子改性介孔分子筛微球的基础。与之前已经报道的各种非球形形貌的改性杂原子SBA-15不同,在本文第二部分中,采用一步法直接合成具有球形形貌的、高负载效率的改性杂原子SBA-15材料,包括合成一系列分别含铜、铝、锌、铁、锆等金属的杂原子介孔SBA-15微球,合成CuAlZn-SBA-15和Zr-SBA-15两种中空微球,微球大小都在10微米左右。深入探索了杂原子的引入与介孔分子筛形貌特征、结构组成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介孔SBA-15微球、杂原子介孔SBA-15微球以及杂原子介孔SBA-15中空微球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关于介孔SBA-15微球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共表面活性剂、无机酸浓度、无机盐、温度和搅拌条件等因素对介孔SBA-15微球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体系的酸度、搅拌条件和静置处理温度对杂原子介孔微球的合成影响最为明显;而共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的引入对SBA-15微球的形成没有明显地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考察,结合扫描电镜对SBA-15微球形成的观察结果,SBA-15微球的形成可能是由表面活性剂球形胶团与初步水解的硅酸根离子共同生成的球形微晶为种子,与后来水解的硅酸根离子一起在球形胶团模板的诱导下倾向于团聚成球形的溶胶-凝胶球,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球体内部自组装得到介孔SBA-15结构。(2)本文以正硅酸丁酯为硅源、叁嵌段共聚物P123和少量的OP-10为共模板剂合成了介孔-大孔的二氧化硅单块,宏观形貌为0.2-0.5毫米的大球,内部分布着尺寸达0.5微米的连续大孔孔道,孔壁是规整的SBA-15介孔结构,孔径为4-5纳米。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这种多级孔二氧化硅单块大球的形成,需要有带有长链烷基的硅源TBOS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OP-10共同参与才能形成。这种内部含有多级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大球在大黄素分子的药物吸附试验中,与单一孔结构的SBA-15微球相比效果要好,要比后者更快地达到吸附平衡而且对大分子药物具有更大的吸附贮存容量。(3)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合成杂原子介孔SBA-15微球的制备方法,即向SBA-15微球的合成过程中引入杂原子,在水热晶化得到SBA-15初级微晶后,不分离反应体系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值,再继续水热合成,就直接得到了含杂原子的SBA-15微球。论文合成了多种杂原子SBA-15微球,分别包括Cu、Zn、Fe和Al等(这种杂原子SBA-15微球的制备方法已经申请专利)。以这种方法制备的含铜SBA-15微球为例,铜的引入效率和分散性高于传统合成法和浸渍法,在甲基橙氧化降解反应中的活性比后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要好,而且活性组分的流失也少。(4) CuAlZn-SBA-15中空微球和Zr-SBA-15中空微球是两种新型的杂原子SBA-15中空微球,尺寸约10微米,壳层厚度达数百纳米甚至1微米。以Zr-SBA-15为例,XRD、ICP、TEM-EDS、UV-vis DRS和FTIR等实验证明部分锆原子进入了骨架,部分锆原子以纳米氧化锆的形式分散在SBA-15的孔道中。用吡啶吸附原位红外来表征杂原子SBA-15中空微球的表面酸性,结果发现,无论是含铜铝锌的SBA-15中空微球,还是含锆的SBA-15中空微球,其表面都是以Lewis酸为主要的酸活性中心,结合NH3-TPD的结果说明这种杂原子SBA-15中空微球的表面上多存在弱酸和中强酸中心,适合于对酸性要求不高的有机反应。(5)杂原子SBA-15中空微球相对于未改性的纯硅SBA-15都表现出明显的酸催化活性:在常压300℃甲醇脱水的醚化反应当中,CuAlZn-SBA-15中空微球的甲醇转化率可以达到60%,二甲醚的选择性100%,Zr-SBA-15中空微球的甲醇转化率可以达到71%,二甲醚的选择性>90%;将Zr-SBA-15中空微球应用于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缩酮合成反应,反应活性与纯硅SBA-15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缩酮的产率可以达到69~84%。以Zr-SBA-15系列催化剂为例,研究表明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酸性和结构参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随着锆含量的增加,表面酸性增强,反应活性也增加,孔结构参数下降则抑制了反应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9-10-01)

手性分子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ONIOM(CAM-B3LYP/6-31G(d,p):UFF)基组水平上,研究1F-分子筛限域条件下的天冬酰胺(Asn)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寻找天冬酰胺分子手性反应过程中各过渡态与中间体的极值点结构,绘制1F-分子筛限域条件下完整的天冬酰胺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并分析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1F-分子筛限域条件下S型天冬酰胺分子手性C上的H原子以羧基上的O原子为桥梁,转移至手性C原子的另一侧,实现从S型到R型天冬酰胺分子的手性转变;最大的反应能垒为321.361 2kJ/mol,来源于第二个过渡态TS_1-S-Asn@1F-MO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分子筛论文参考文献

[1].鲁婷婷.手性A形体富集Beta分子筛的合成[D].吉林大学.2018

[2].祝颖,林芮竹,陈洪斌.限域1F-分子筛Asn分子的手性转变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3].卢宝岩,赵晓波,佟华,杨晓翠,梅泽民.MOR分子筛对布洛芬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王佐成,梅泽民,闫红彦.MOR分子筛与水复合环境共催化α-丙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二分会:多孔功能材料.2016

[5].马宏源,王佐成,赵晓波,高峰,闫红彦.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α-丙氨酸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于婷婷,石磊.具有手性STW结构B取代硅酸盐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C].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7].纪丽.基于介孔分子筛MCM-41的手性固定相合成及结构表征[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

[8].纪丽.手性有机基团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

[9].钱昆,李激扬,姜久兴,梁志强,徐燕.以非手性结构导向剂合成的手性介孔分子筛ITQ-37的合成与表征[C].第十六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2011

[10].刘建红.微介孔分子筛负载手性钌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酮不对称加氢[D].太原理工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的30元环螺旋孔道示意图互为对映体的有机小分子导向剂制备互...左图为相同手性的螺旋链组成的螺旋带...S iO2的分子印刻过程类似A沸石的有机锌微孔材料结构和ZIF-100的孔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手性分子筛论文_鲁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