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点”

浅谈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点”

一、浅谈城区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田沛迪[1](2020)在《民间救援组织参与应急行动的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 ——以杭州富阳狼群救援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陈思旭[2](2020)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以青岛市H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承接者与公众参与的推动者,逐渐迈入社区治理的舞台,成为社区治理过程中最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的行动主体。在多方主体协同共治的合作体系下,社区社会组织扮演了社区福祉的有效提供者和社区社会资本的挖掘者的关键角色,对构建一核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互动网络以及形成协商共治的治理合力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索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情境与具体行动过程,阐释其在治理过程中的行动意义,对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参与式民主理论为基础,运用个案研究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青岛市H社区进行了微观层面的观察与研究。本文通过对案例H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动态过程与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剖析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社区治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成长与助力社区治理的优化对策。首先,社区治理的行动主体应进一步强化“政社合作”的治理理念,将协商互助的合作精神落实到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其次,社区社会组织应从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扩宽资源网络三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更加敏捷高效地助力社区治理;再次,社区社会组织可从多方面、多层次的行动出发,积极而广泛地探讨居民参与内在动力机制,如: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的激励制度、丰富活动内容以及借助社区媒体平台培育社区公共空间,凝聚社区公共情感与道德等。最后,论文提出了社区治理的总体上的创新方向,即由效率与效益转向社区情感与文化等价值维度,开拓社区情感治理的新路径。社区情感治理作为社区治理理念与方法的新构想,并非是立足于理性主义的传统治理架构的对立面,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在关注人内在深层次的情感关怀的需求之基础上重新审视社区治理的内涵,消弭社区治理过度理性化和事本主义带来的弊端,以更具亲和力的视角为社区社会组织融合社区发展新要求,助力社区和谐建设提供一个崭新的行动方向。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杨创[4](2018)在《社会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影响 ——以南宁市西乡塘区的调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利益逐渐多元化,给基层治理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政府缺位和市场失灵,亟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但是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社会组织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作用,成为现阶段基层社会改革和发展亟须探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南宁市西乡塘区的调查为例,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西乡塘区社会组织及其参与基层治理的调查,发现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取得了以下效应: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持续转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丰富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基层和谐、推进社区共建共治、促进基层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但是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仍然面临着以下困境:受双重管理体制制约,登记门槛高;重前期登记轻后期监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合法性地位缺失,治理主体地位有待加强;专业人才性缺乏,组织自身建设有待加强;资金匮乏,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成熟经验,分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前提条件:社会组织取得合法性和接纳,进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参与基层治理提出了构建完善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和推进社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方面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并实现对基层治理体系的功能改进。

王余生[5](2018)在《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其要义就是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基于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本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包括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在内涵上主要涵盖涉及承担公共文化权力与责任的党政文化管理机构及其权责配置格局的制度重构。换言之,就是要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纳国内外改革经验与教训启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化治理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级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组织体系承上启下的“关接点”,对保障公民文化权益、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和促进文化管理机制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进行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最为核心的就是推动县级各类文化机构向着创造良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要求转变,经由权责结构与组织体系重组,着力解决县级政府文化治理领域党政机构与市场、社会之间,以及党政机关之间及其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问题。论文重点围绕有效澄清与合理配置县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文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之间的职能与权责关系等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工程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尤其是运用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理清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路径和三个关键领域的演进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历史经验和制度效能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找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制度影响因素。通过设计相应的问卷,列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参与文化管理体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面谈和调查,归纳出几个大类制度因子。同时,构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列出制度效能的影响要素序列表,为制度创新寻求突破和路径选择。最后,探讨如何完善和理顺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微观文化管理制度和体制,建立和完善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分类、绩效、人事、资产体系,加强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运作效率,确保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不难看出,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工具,融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流派,构建制度变迁、制度效能和制度创新的三维分析框架,来透视和分析我国县级政府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新的理论尝试。虽然新制度主义分析架构的提炼与整合、制度效能指标体系的提炼与检验、制度效能制约因素的萃取以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的提出面临挑战,但也给研究带来寻求突破的空间。作为一项应用性研究,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有助于从制度上认识文化管理体制的障碍和成因,审视制度效能的成效,从而探索出完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层路径,更好地体现和彰显文化管理体制的地方特色。

卢京希[6](2018)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全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情况及开课形势的分析,认为国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等要求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现实境遇不相匹配,这种较大的落差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缩小落差,解决问题,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慕课化”为导向,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团队三方面进行新探索,以期克服当前建设遇到的困难,回应新要求。最后,通过总结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新启示,精品资源共享课需要不断改进建设方式和扩大共享范围来实现课程的应用与推广,使课程更加贴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国家级标准,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立足本地,辐射全国”的目的,从而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娟[7](2017)在《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在考察中他强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级工作人员要致力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我国边疆稳定。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迪庆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落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即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而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蕴含了多种自然资源,同时境内有1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迪庆藏区多样的民族、重要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注定成为我国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基于此,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迪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的发展历史展开调查,并将之置于迪庆州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迪庆州新闻事业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笔者提出研究问题:迪庆媒体与迪庆藏区发展的关系,并将研究问题置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与媒体事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接着,笔者梳理了媒体人类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挖掘出媒体人类学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实践活动的研究中,聚焦的主要问题和学术概念:民族政策、政治参与、文化资本、文化认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章,笔者将“迪庆媒体相关社会实践”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档案资料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描述了迪庆州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三个主要媒体的阶段性历史发展特征,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建构分析基础。第二章,笔者从国家政策区域实践的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政治发展的关系。藏区政策作为国家行政力量的延伸,直接影响民众的国家认知和国家认同。迪庆藏区媒体一方面动员并保障了民众参与到国家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迪庆藏区媒体在社会动员过程中,扩宽了政治认同的文化历史空间,拉近了国家与迪庆藏区的心理距离,从而推动着藏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建构起藏区与国家和谐的政治关系。第三章,笔者从藏区经济发展的视角,以“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个案,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迪庆媒体在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过程中,培养和创造了新的文化资本——“香格里拉文化”,同时扩宽了文化资本范围,加快了文化资本的流动性、长远性。第四章,笔者从媒体从业者的文化认同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文化认同的关系。一方面,本土的藏族媒体从业者的藏族文化认同,通过藏族传统价值观、藏族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迪庆州以外的藏族媒体从业者,带来的其它藏区的文化视野,推动、强化和提升迪庆本土藏族文化的反思,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激发迪庆州的藏族文化认同。结语,媒体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维的视角,就迪庆藏区而言,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团结稳定示范藏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是相对重要的维度,也是笔者在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中发现的相关性较大的维度。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迪庆政治和迪庆媒体有着密切的桥梁关系,国家政策需要迪庆媒体进行传播,迪庆媒体通过促进迪庆民众对国家政治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拉近了迪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迪庆经济和迪庆媒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迪庆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迪庆经济之上的,而迪庆媒体能够帮助迪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力量。迪庆文化和迪庆媒体是共生的关系,通过迪庆媒体能够描绘出迪庆文化的景观,并且推动迪庆文化的现代转型,而迪庆文化中的文化认同是推动迪庆媒体发展的内生力。

刘晓金[8](2017)在《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衡量城市综合实力不仅要看经济发展水平,更要从城市环境卫生角度和居民健康状况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居民向高质量、高素质的精神文明状态迈进。因此,国家卫生城市是衡量城市全面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志。出于生存及发展的双重需要,A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和管理工作都取得显着成绩,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难以否认,A市的卫生城市相关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A市政府虽然认同长效治理对于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贯彻长效治理的工作方式,面对国家卫生城市定期复审,主要还是采取阶段性、突击式、运动式的综合整治方法,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效治理机制没有切实建立并落实,导致个别本应通过日常化、常态化管理就足以完成的任务,在面临卫生城市复审时不得不采取这种临时突击的方式应对。这种工作方式极易出现环境治理反弹、政府工作懈怠、引发群众负面情绪,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纵观国内外多数发达省市,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己成为大多数管理者的普遍共识,它是开创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新局面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本论文对A市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归纳出A市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长效治理理念缺失;二是参与主体过于单一;三是治理方式尚未成熟;四是财政保障投入不足;五是考核监督存在缺陷。论文对上述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指出A市政府要着眼于完善长效治理的理念、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多方面完善治理方式、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建立健全考核监督制度,从而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迈向新的阶段、开创新的局面。同时对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也为我国其他省市长效治理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龙谦[9](2017)在《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以佛山精武体育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下,特别是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体育非营利组织的支持,使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在提供方面的不足,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全民健身的作用。但是,目前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体系还不够完善,法律体系不完善、自身发展能力弱、监管机制不健全、过度依赖政府等问题比较突出,佛山精武体育会作为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大多数体育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问题,该会良好的运行情况也能给其他体育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提供参考。为此,本研究运用组织运行机制理论、体育公共服务理论,通过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的现状及运行特点。并以佛山精武体育会为个案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组织结构体系、社会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模式、监督管理模式、资金筹集使用情况等。研究结论:通过对佛山精武会的案例分析,得出佛山精武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各界对体育非营利组织的认知不够、缺乏良好的组织运行环境、多数体育非营利组织实施群众体育公共事业的整体效率不明显、组织结构不完善、资金缺乏保障、组织过于随性,缺乏严格的监管、对活动缺乏评估、总结和反思。其发展较好的原因主要包括: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秀的组织文化、规范的内部运行机制、关注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建设有影响力的团队、举办活动,增强组织活力等。研究建议:1、提高大众对体育非营利组织的认知,了解组织的公益性、意义及价值,提高组织的透明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高群众的认可。2、完善组织结构的建设。建立全面的组织结构部门,明晰各部门职责,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加强组织规章制度的建设,使组织有据可依、有章可循。3、改善组织运行环境。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促进第三方监督机构的成立,加大监督力度,减少信誉丑闻,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4、改善组织融资途径,增强自身创收能力。吸纳有经济实力的个人会员或团体会员,带动其他财团的加入,运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增加财政收入途径。5、体育非营利组织应当配合各部门的监督,并且与政府部门、社会群众一起主动的进行自我监督,坚持创建宗旨,将工作落实到群众当中。6、构建一套适用于自身的活动评价体系,事后积极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拟出下次的改善意见,促进体育非营利组织的正确发展。

黄毅[10](2014)在《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是空间性的存在者。空间可以约减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意图的产物。对一座城市社会形态和关系属性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生活内在的空间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维度,来探究社会事实及其逻辑和意义。因为人类的空间聚居形态与该社会的属性、运行机制及演变逻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经典城市社会理论研究也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成过程表明了城市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角色表征、行为规范以及其在此秩序下的关系状况等众多社会信息。在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推力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社会必然也会出现一些非预期的因素,从而导致族际之间会产生一种紧张、矛盾甚至是冲突的关系性张力。这种关系性张力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居民群体不断地趋于同类聚集的居住过程与现象,从而导致群体间社会距离的增大以及群体间空间分异的固化等问题。对乌鲁木齐市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始终存在于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并在城市空间上有着鲜明的呈现。所以本研究认为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变化可以构成研究当前乌鲁木齐市族群关系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场景和变量。因为它不仅反映着族际交往的形式、内涵与质量,而且还是影响城市族际关系重要的人文生态环境。由于受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族群化”已成为乌鲁木齐城市空间分异最显着的特征和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而且在族群关系状况及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乌鲁木齐市社会问题属性特质表现为城市社会空间场域中的族际差异明显、族群意识有所强化、特定区域/社区亚文化群体的异质性增强以及族际间交往互动阻滞等特点。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而言,这种社会问题属性特质非常不利于城市社会的整合。本研究认为可以尝试着通过复合治理、住区再造以及认同塑造等政府顶层设计和基层社会自发探索的实践过程,来解决/缓解由“族群关系与居住空间分异”所导致的诸种社会问题,最终使城市族际间的差异性因素维持在一种无害的均衡状态,从而达成城市社会的稳定、有序与友好。

二、浅谈城区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城区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2)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以青岛市H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1.3.2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个案研究法
        1.4.2 参与式观察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6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6.1 核心概念界定
        1.6.2 理论基础
第二章 青岛市H社区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况
    2.1 青岛市H社区的基本情况
        2.1.1 青岛市H社区的简介
        2.1.2 青岛市H社区的治理困境
    2.2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2.2.1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
        2.2.2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的运作状况
第三章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与内容
    3.1 社区需求与资源分析
    3.2 调动并整合社区资源
        3.2.1 社区先锋资源库:“红色驿站”楼院自管会
        3.2.2 社区服务资源库:“红管家”便民服务社
        3.2.3 社区志愿资源库:“红烛光”志愿服务社
        3.2.4 社区文化资源库:“红乐汇”文化活动中心
    3.3 提供具体服务
        3.3.1 提供生活服务
        3.3.2 整治社区环境
        3.3.3 丰富文娱生活
        3.3.4 促进社区互助
    3.4 服务效果评估
        3.4.1 形成了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3.4.2 提升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
        3.4.3 构建了社区互惠互助网络
第四章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问题与反思
    4.1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
        4.1.1 汲取多方力量,巩固治理合作体系
        4.1.2 完善议事协商机制,以对话促合作
        4.1.3 挖掘社区能人,激活社区动员机制
        4.1.4 坚持“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并行
    4.2 青岛市 H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4.2.1 社区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弱
        4.2.2 居民参与浅层化
        4.2.3 治理过程偏重“问题解决”
    4.3 青岛市H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反思
        4.3.1 对组织独立性薄弱的问题反思
        4.3.2 对居民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反思
        4.3.3 对治理偏重问题导向的问题反思
第五章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及优化对策
    5.1 国内外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案例
        5.1.1 国外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案例
        5.1.2 国内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案例
    5.2 进一步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化对策
        5.2.1 树立“政社合作”的治理理念
        5.2.2 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
        5.2.3 探索居民参与的内在动力机制
        5.2.4 以社区情感为治理出发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对象编码表
致谢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社会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影响 ——以南宁市西乡塘区的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问题及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设计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内容
        1.3.5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1.4.1 创新点
        1.4.2 局限性
第二章 西乡塘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概况
    2.1 西乡塘区经济社会发展概貌
    2.2 西乡塘区社会组织发育情况介绍
    2.3 社会组织参与西乡塘区基层治理的基本情况
        2.3.1 社会组织参与西乡塘区基层治理的基本历程
        2.3.2 社会组织参与西乡塘区基层治理的主要领域
    2.4 社会组织参与西乡塘区基层治理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社会组织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一个结构—功能分析的视角
    3.1 基层治理传统模式的特点及其困境
        3.1.1 基层治理传统模式——街居制治理的特点
        3.1.2 基层治理传统模式——街居制治理的困境
    3.2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国内外有关实践及其启示
        3.2.1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国内外实践
        3.2.2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国内外实践的启示
    3.3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效应:基于西乡塘区的案例分析
        3.3.1 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3.3.2 促进治理方式多样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3.3.3 丰富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3.3.4 提供沟通协商渠道,促进基层和谐
        3.3.5 引导公民参与,推进社区共建共治
        3.3.6 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基层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
第四章 从西乡塘区的实践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4.1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困境及其表现
        4.1.1 受双重管理体制制约,登记门槛高
        4.1.2 重前期登记轻后期监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4.1.3 合法性地位缺失,治理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4.1.4 专业人才性缺乏,组织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4.1.5 资金匮乏,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不完善
    4.2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前提条件分析
        4.2.1 社会组织取得合法性:身份合法性和治理主体地位合法性
        4.2.2 取得接纳:政府接纳、企业接纳、公民接纳
    4.3 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政策建议
        4.3.1 构架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体系
        4.3.2 推进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提升县域文化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
        1.1.2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策略选择
        1.1.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部署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析评
    1.4 核心概念厘定
        1.4.1 县级政府
        1.4.2 文化管理与文化管理体制
        1.4.3 制度与制度逻辑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新制度主义理论“硬核”与“保护带”
    2.1 “硬核”与“保护带”理论要义
    2.2 新制度主义的“硬核”
        2.2.1 新制度主义的源流
        2.2.2 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2.2.3 新制度主义的特征
    2.3 新制度主义的“保护带”
        2.3.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2.3.2 社会学制度主义
        2.3.3 历史制度主义
    2.4 三个理论流派的融合起点与理论依据
        2.4.1 强调制度因素的是三派融合的基点
        2.4.2 拓展核心假设的是三派融合的重点
        2.4.3 结合研究层面的是三派融合的场域
    2.5 小结
3. 分析框架: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制度逻辑
    3.1 有关制度阐述
        3.1.1 制度内涵和外延
        3.1.2 制度功能和分类
    3.2 分析框架:制度变迁—制度效能—制度创新
        3.2.1 分析框架的理论谱系
        3.2.2 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
        3.2.3 分析框架的学理价值
    3.3 分析框架与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契合性
        3.3.1 分析框架对解释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适用性
        3.3.2 分析框架对分析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性
    3.4 小结
4. 制度变迁: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4.1 县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4.1.1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初创阶段(1949-1956)
        4.1.2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化阶段(1956-1966)
        4.1.3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锐变阶段(1966-1976)
        4.1.4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修复阶段(1976-1978)
        4.1.5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阶段(1978-2002)
        4.1.6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阶段(2002-至今)
    4.2 县级政府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4.2.1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探索(1949-1978)
        4.2.2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突破(1978-2002)
        4.2.3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深化(2002-至今)
    4.3 县级政府文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4.3.1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1949-1978)
        4.3.2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1978-2002)
        4.3.3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化(2002-至今)
    4.4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三个关键领域的演进逻辑
        4.4.1 激励与收益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
        4.4.2 改革成本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约束条件
        4.4.3 “变与不变”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4.5 小结
5. 制度效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审视
    5.1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5.1.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3 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的过程
    5.2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5.2.2 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确立
        5.2.3 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运用
    5.3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效能的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5.3.1 文化行政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5.3.2 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5.3.3 文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5.4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实证分析
        5.4.1 文化管理运行制度不流畅
        5.4.2 文化基础设施制度不完善
        5.4.3 文化人事管理制度不匹配
        5.4.4 文化资产经费制度不健全
    5.5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案例
        5.5.1 H省S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5.5.2 A省C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5.6 小结
6 制度创新: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
    6.1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6.1.1 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6.1.2 文化经费保障的制度创新
        6.1.3 文化设施体系的制度创新
        6.1.4 文化管理运行的制度创新
    6.2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6.2.1 文化单位分类的制度创新
        6.2.2 文化单位绩效的制度创新
        6.2.3 文化人事管理的制度创新
    6.3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6.3.1 文化资产产权的制度创新
        6.3.2 文化资产运营的制度创新
        6.3.3 文化资产监管的制度创新
    6.4 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电子文献
    政策法规
附录
    附录1.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评价指标筛选问卷》
    附录2. 《H省M县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综合评价问卷》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慕课
        (三)翻转课堂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新要求
    第一节 抓住课程发展的机遇
        一、国家政策为课程全国普遍开设提供依据
        二、信息技术为课程“变轨超车”提供动力
    第二节 走出课程实践的困境
        一、开课院校普遍不足
        二、实际教学存在问题
第二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新探索
    第一节 增强内容与技术的融合性
        一、利用线上“慕课”的三个特性
        二、把握“翻转课堂”的三个原则
    第二节 体现教学资源的完整性
        一、完善教育教学基本资源
        二、创新民族团结拓展资源
    第三节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能动性
        一、结构化促使教育者各显神通
        二、生活化引导学习者自主探究
        三、艺术化培养学习者学习兴趣
第三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新启示
    第一节 改进建设方式
        一、各高校之间加强合作
        二、高校与社会组织合作
    第二节 扩大共享范围
        一、开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跨校课堂
        二、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思路
    第二节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述评
        一、何谓媒体人类学
        二、媒体人类学的历史脉络
        三、国外媒体人类学研究
        四、国内媒体人类学研究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口述史
        三、深度访谈
    第四节 课题研究经过
第一章 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迪庆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20世纪30年代至建州前
        二、建州后到改革开放前
        三、改革开放至今
    第二节 从档案文献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迪庆报纸的发展
        二、迪庆广播的发展
        三、迪庆电视的发展
    第三节 从口述史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迪庆报纸:《迪庆日报》、《藏文报》到全媒体
        二、迪庆广播:FM104.7汉语频率、藏语频率到数字化广播
        三、迪庆电视:转播为主、汉语栏目到藏语栏目
第二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藏区政策
        一、迪庆藏区政策下的媒体发展
        二、迪庆媒体对藏区政策的实践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发展
        一、迪庆藏区媒体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民众的国家认知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参与
        一、迪庆的新闻媒体:社会动员的实现途径
        二、社会动员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调整
第三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经济基础
        一、迪庆藏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媒体发展
        二、媒体报道推动经济转型
    第二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香格里拉品牌的建构
        一、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建构
        二、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强化
        三、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守护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发展
        一、迪庆媒体推动藏区旅游经济和媒体经济的发展
        二、迪庆媒体推动藏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
    第一节 迪庆新闻报道中的藏区文化
        一、媒体呈现丰富的藏文化资源
        二、多媒体平台推动藏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发展
        一、媒体报道描绘藏区文化景观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文化认同
        一、迪庆媒体报道中的藏文化认同
        二、文化认同促进媒体发展
        三、迪庆新闻事业整合不同藏区的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文献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工具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理论工具
    (四)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1 研究的重难点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A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及长效治理探索
    (一)A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过程
        1 加强行业卫生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2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开展卫生整治行动
        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素质
    (二)A市对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治理的现状及探索
        1 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的现有模式
        2 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的组织机构
        3 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采取的措施
        4 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取得的成效
三、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 长效治理理念缺失
    (二) 参与主体过于单一
    (三) 治理方式尚未成熟
        1 精细化管理不完善
        2 数字化管理不成熟
        3 城市管理执法手段不完善
    (四) 财政保障投入不足
    (五) 考核监督存在缺陷
        1 多维度考核监督难以实现
        2 追究问责工作落实不到位
        3 现有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四、完善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一)提高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水平的必要性
        1 巩固提升创建成效的必然选择
        2 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
    (二)完善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工作的对策
        1 完善长效治理的理念
        2 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
        3 多方面完善治理方式
        4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
        5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以佛山精武体育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贯彻国家体育法规
        1.1.2 接轨市场经济体制
        1.1.3 加快体育社会化进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非营利组织
        2.1.2 体育非营利组织
        2.1.3 运行机制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
        2.2.1.1 国外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
        2.2.1.2 国外体育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概述
        2.2.2 国内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
        2.2.2.1 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
        2.2.2.2 体育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2.2.3 体育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法律条例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访谈法
        3.2.2 文献资料法
        3.2.3 个案分析法
        3.2.4 实地调研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4.2 四种体育组织形式的异同
    4.3 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的类型
    4.4 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应当理顺的三个关系
        4.4.1 体育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4.4.2 体育非营利组织与群众的关系
        4.4.3 体育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
    4.5 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的基本功能
    4.6 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6.1 筹资途径单一
        4.6.2 组织结构不规范
        4.6.3 法律保障不完善
        4.6.4 监督评估机制欠缺
    4.7 佛山精武会运行机制及其问题分析
        4.7.1 组织成立背景
        4.7.2 组织特点与发展历程
        4.7.3 佛山精武体育会的运行现状
        4.7.3.1 佛山精武会组织结构体系
        4.7.3.2 佛山精武会社会公众事业
        4.7.3.3 佛山精武会组织管理模式
        4.7.3.4 佛山精武会监督管理模式
        4.7.3.5 佛山精武会资金情况
        4.7.4 佛山精武会运行存在问题的探讨
        4.7.4.1 体制约束问题
        4.7.4.2 人员配置问题
        4.7.4.3 缺乏与政府合作
        4.7.4.4 缺乏专职人员
        4.7.4.5 宣传途径单一
        4.7.4.6 筹资结构存在不足
        4.7.5 佛山精武会成功的经验
    4.8 对优化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结构的探讨
        4.8.1 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
        4.8.2 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的作用
        4.8.3 促进组织运行正规化建设
        4.8.4 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作用
    4.9 对完善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探讨
        4.9.1 完善人员招募机制
        4.9.2 完善资源动员机制
        4.9.3 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4.9.4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4.9.5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4.9.6 完善资金筹集机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10)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研究的现实语境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创新之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案设计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与问题选择
        1.3.2 田野工作与方案设计
        1.3.3 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治理、公共治理与社区治理
        2.1.1 治理的内涵
        2.1.2 公共治理的理论主旨
        2.1.3 社区治理的理论关照
        2.1.4 小结
    2.2 空间与公民身份
        2.2.1 空间的意涵
        2.2.2 公民身份的理论要义
        2.2.3 小结
    2.3 族群与日常生活
        2.3.1 族群的内涵
        2.3.2 日常生活的理论意旨
        2.3.3 小结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的诸种特性与问题剖析
    3.1 城市公共治理的话语表征与文本建构
        3.1.1 城市公共治理理论话语的设定
        3.1.2 城市公共治理制度文本的建构
    3.2 城市社会问题的特性与治理演进逻辑
        3.2.1 城市社会问题的社会感知
        3.2.2 城市社会问题的区域特性
        3.2.3 城市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
    3.3 城市公共治理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剖析
        3.3.1 空间分异:族群分类与居住区隔
        3.3.2 整合困境:族际差异与身份认同
        3.3.3 治理难题:族群高度政治化与治理问题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中的制约性因素与治理困境
    4.1 空间族群化与公共治理困境:案例研究Ⅰ
        4.1.1 问题提出
        4.1.2 案例研究Ⅰ
        4.1.3 小结
    4.2 社区治理结构与族际社会资本匮乏:案例研究Ⅱ
        4.2.1 问题提出
        4.2.2 案例研究Ⅱ
        4.2.3 小结
第五章 建构和完善乌鲁木齐市公共治理实践模式的思考
    5.1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复合治理实践模式
        5.1.1 充分发挥党组织整合功能,加强少数族群聚居区的党建工作
        5.1.2 探索有效的治理方式,提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效能
        5.1.3 加强宗教活动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1.4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增强城市政府公共治理的基础性权力
    5.2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住区再造实践模式
        5.2.1 城市族群高度聚居区:弱族群政治化与空间社会规划
        5.2.2 城市新住区空间规划:邻里交往和族际融合
    5.3 城市公共治理进程中的认同政治实践模式
        5.3.1 族际良性互动交往与日常生活共同体的建构
        5.3.2 族际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公民身份意识的型塑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简短的总结
    6.2 对本研究议题的检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浅谈城区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救援组织参与应急行动的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 ——以杭州富阳狼群救援队为例[D]. 田沛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20
  • [2]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以青岛市H社区为例[D]. 陈思旭. 青岛大学, 2020(02)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社会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影响 ——以南宁市西乡塘区的调查为例[D]. 杨创. 广西大学, 2018(12)
  • [5]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王余生. 武汉大学, 2018(06)
  • [6]《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D]. 卢京希.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7]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D]. 王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8]A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治理问题研究[D]. 刘晓金. 郑州大学, 2017(06)
  • [9]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以佛山精武体育会为例[D]. 龙谦. 上海体育学院, 2017(11)
  • [10]族群、空间与公共治理的实践逻辑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 黄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浅谈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的“五个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