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孙茹玲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孙茹玲

(山西长治市屯留区上村镇上村小学,046100)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主要分为阅读和写作,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被提上议程。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区分开来,这样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学生语文体系的建立。本文将针对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探讨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

1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文的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句子,以及人文素养。而写作,是对语文积累的输出,体现学生的语文功底。就目前来看,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将读写相结合起来,片面强调读或者写的学习,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不平衡。学生方面,语文阅读量和写作水平较低,语文基础不扎实,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差。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级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联系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体现。阅读是对语文知识的输入,写作是语文知识的输出。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良好的写作能力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期间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有重要促进作用。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阅读和写作的本质是对字词、句子的应用能力,小学阶段常见的语文学习问题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文章、不懂如何下手写作文,其归根结底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跟不上去,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把重点放在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

3.1增加背诵和默写,强化知识记忆

小学课文的内容大多是容易诵读和记忆的,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办法来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背诵课文中提到的背诵部分,让学生在背诵和默写中反复记忆文章,从而加深印象。背诵和默写是有效的语文学习手段,通过耳听、眼观、手写的方式调动大脑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扎实语文基础,巩固语文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其他的训练内容,根据课程的需要适当地增加训练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高效统一。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时候,先带学生进行理解和朗读,让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后期通过大量的背诵默写,让学生真正将学习的内容熟记于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为后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写语文笔记是一个好的习惯,笔记是智慧的凝聚,是语文学习核心内容的体现,对于文章精彩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下来进行背诵或者学习,从而加深印象。通过好词好句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地提升上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同时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3.2循序渐进,科学教学

在小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教学实施过程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成长轨迹。比如在小学一二年级,就要让学生打好拼音和汉字的基础,让学生会拼会写,识字认字。再到高一点的年级,要安排学生进行句子的练习,让学生熟练组词、造句。等到学生到了五六年级已经有良好的语文基础的时候,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作文的仿写和创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每一步都打好基础。所以,把握好学生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性,是每一个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同时,教师除了照顾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外,还要考虑个体差异,适当照顾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指导意见。比如,对于语文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加鼓励,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对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要多加辅导,找出问题对症下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活力。

3.3以读促写,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课最主要的考察方式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考察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就导致朗读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地位。教师重视书写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忽视了诵读的总要性。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中读写能力的培养一直处于不协调的位置。诵读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保持视听说的高度同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感知能力。读书,也不是狭隘的朗读,而指的是学生广泛的阅读面。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一致不是很乐观,学生课后知识积累的量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只能通过简单、重复的字词来拼凑文章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减少冗余的活动,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只有在拥有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后才能进一步提高写作训练。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反过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教师要多多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多花时间分析思路,锻炼学生快速阅读和精准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3.4多读多写,熟能生巧

提高语文学习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读多写。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定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并且通过阅读和仿写,让学生逐渐弄懂和理清写作的套路,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对学生言语使用的积累,除了字词,还要懂得写作手法,比如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写作手法来更好地表达内容,也可以通过日记、周记、信件的方式,从简单的日常记叙开始练习写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写作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巧用表达手法,通过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有规律的写作练习可以明显提高写作水平。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稳扎稳打,学习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也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体系,教师要对教学任务了然于心,善于联系阅读和写作,鼓励学生勤学、好学,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喜欢上语文阅读和写作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4结论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主要以阅读和写作为主,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写作也是为了体现阅读的作用,两者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缺一不可。小学生还处于自控力养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需要科学合理的引导,这是也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师要积极引导、稳步推进,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照顾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既要强调读,也要强调写,只有读写相结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保有一定的课堂自主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大薇.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36):13.

[2]李杰.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1+57.

[3]王法胜.浅议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N].发展导报,2018-11-27(020).

标签:;  ;  ;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孙茹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