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银行业改革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周茜[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金融监管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过程。1978-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78-1992年“一行”集中监管时期、1992-2003年“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2003-2017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1978-1992年“一行”集中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客体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稽核。1978-1992年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在集中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获得较好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效率有所下降,金融机构资产增加的速度快于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数量和职工人数增加的速度,全国各地监管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集中监管体制的特征是:初步实现机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权力逐渐扩大;金融监管的协调发生在中国人民银行内设部门之间。1992-2003年“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客体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1992-2003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金融业不良贷款问题较为突出;在分业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获得较好的发展;金融业的监管资源以银行业为主。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是:继续实行机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权力逐渐缩小;金融监管的协调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转移至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2003-2017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客体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2003-2017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在分业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继续获得较好的发展;金融监管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所提高。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是:机构监管保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地位有所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对象主要是“一行三会”。根据这些变化,本文将1978-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机构监管;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无论是集中监管体制,还是分业监管体制,始终要面临金融监管协调的问题。由此得到的启示在于:我国应当逐步实现功能监管;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作用继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据金融业的不同特点,实行有区别的监管,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王国刚[3](2019)在《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文中指出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中,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探索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时期、构建中国现代银行体系时期。70年间,尽管历经磨难曲折,但中国银行业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既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积极推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银行业70年的发展经验主要有5个方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坚持符合国情的银行业发展模式,坚持发挥国有银行的功能,坚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坚持依法严格监管。
巫云仙[4](2019)在《新中国金融业70年——基于制度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70年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50至70年代计划体制下封闭的金融体系,到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背景下金融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发展定位,最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体现了70年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特点。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既是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结果,同时也是70年后金融业再出发的起点。围绕这些方面的深化改革和软硬制度建设,是金融业从大到强,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融业的制度变迁,具有方法论和战略意义,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宋易康[5](2018)在《中国银行业40年五大变奏 改革与开放从未止步》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人们充分享受到了银行业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银行体系也从最初的大一统格局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模式从最初的粗放式规模比拼,走向了如今的创新推动、精耕细作。在并不久远的上世纪90年代末,四大国有银行还受困于1.4万亿不良贷?
王海英[6](2016)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三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三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三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三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三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王斌[7](2011)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五个阶段及特点》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不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也是银行制度市场化演进的推动力。与此相适应,中国银行制度受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不断缩小,而受市场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不断扩大。银行体制、运行机制、市场结构的市场化变迁过程呈现五个不同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制度到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银行制度转变的过程。
袁宁怿[8](2010)在《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与绩效 ——基于市场力量假说与效率结构假说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银行业的结构与绩效,对银行业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主要以实证的方式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2001年至2008年间市场结构和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模型是基于Berger(1995)和Chortareas et al. (2009)的两份文献,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来验证市场力量学说(包括结构-行为-绩效的SCP假说和相对市场力量的RMP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包括X-效率的ESX假说和规模效率的ESS假说)。为了取得能够用于回归模型的效率变量的直观表示形式,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得到了ESX和ESS变量。同时,为了对银行差异化进行研究,本文还引入了一些可能影响利润率的控制变量,如资产化水平(CPA)、流动性风险(LTA)和银行规模(ASS)。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X-效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本文用ESX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对其进行回归,从而验证了市场力量假说的一个特例,即平静生活(“quiet-life”)假说。中国的银行业数据反映出一个明显的X-低效率现象,并且这些年间的X-效率均值有明显的波动。模型的回归结果并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支持所要验证的四个假设中的一个。市场结构(以集中度HHI形式表示)与效率(以资产回报率ROA表示)之间的关系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在中国结构对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占主导,因此本文认为降低市场集中度可以提高效率。通过验证平静生活“quiet-life”假说的结果,本文证实在中国存在期望“平静生活”的效果,这个理论对中国银行业X-低效率问题做出了一定解释,说明在中国高度集中化的市场中竞争压力的降低必然引起管理效率的降低,管理者没有提高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而只想寻求一种平静的生活。文章的政策建议是中国应该建立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降低市场集中度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的四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其在中国银行业的适用性同时进行验证,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这有别于传统文献单独研究结构或者绩效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单独研究单一模型的文献。本文的不足在于取得样本的数量和相对性分析方法的限制导致的分析数据在开始和结束年份的准确度不足,并且2003年作为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年份处于分析的时间中段,也造成了分析数据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不利于具体分析造成波动的原因。
施佳[9](2010)在《在华外资银行本土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最显着的特征就是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其中,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一项重要表现内容。2007年秋发端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将欧美悉数大投行席卷入破产或被并购的深渊,也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史无前例地凸现出来。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各项活动日趋活跃,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也不断深化。截至2008年底,外资银行共在华设立28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237家代表处,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另有外国银行116家分行。2008年底,在华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3万亿元。随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跨国银行最重要的目标市场之一,外资银行逐渐形成了在华展业的完整的战略体系,它们积极参与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各项金融活动,以高效的管理,创新的产品,活跃在中国金融大舞台上,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简述了改革30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成就与现状,加入WTO前后在华外资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运用了五力模型, SWOT分析,PEST分析,价值链分析以及利基理论,公益营销理论,对中国的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中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进行了逐一分析,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可能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推理,并在此基础上,具体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外资银行在中国把握机遇,顺应时势,加快融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渣打中国的机构布局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渣打中国对战略实施进行控制与评价的方法。后金融危机时代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向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战略将随着机遇与挑战而不断调整,从而保障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发展。
本刊编辑部,徐青乔[10](2009)在《风雨同舟 共铸辉煌——新中国成立60年经济与银行业携手前行》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和金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方面,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在银行业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规模不断上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从一元化、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发展到多种类型金融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中国银行业改革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银行业改革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金融监管理论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模式 |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
第三节 金融监管协调 |
第四节 宏观审慎监管 |
第二章 “一行”集中监管时期(1978-1992) |
第一节 1978-1992 年集中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
一、监管主体:一行 |
二、监管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三、监管方式:现场稽核 |
第二节 1978-1992 年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
一、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 |
二、集中监管体制的特征 |
第三章 “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1992-2003) |
第一节 1992-2003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
一、监管主体:三足鼎立 |
二、监管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三、监管方式: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 |
第二节 1992-2003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
一、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 |
二、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 |
第四章 “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2003-2017) |
第一节 2003-2017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
一、监管主体:一行三会 |
二、监管客体: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
三、监管方法: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
第二节 2003-2017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
一、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 |
二、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艰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建设 |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现代银行体系的构建 |
四、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
(4)新中国金融业70年——基于制度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中国金融业前30年:强制性制度变迁·非市场机制 |
三、金融业的增量发展:渐进改革·企业化方向 |
四、金融业的扩张发展:数量规模·商业化改造 |
五、金融业的外向发展:国际化·市场化改革 |
六、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全面开放 |
七、结论 |
(5)中国银行业40年五大变奏 改革与开放从未止步(论文提纲范文)
创世纪:从“大一统”到“专行”再到“商行” |
跃谷底:借力AMC脱困重生,飞跃谷底股改上市 |
乘东风:股份行快速崛起,走向公众持股 |
超车道:经受金融危机考验,国际化突飞猛进 |
升维度:科技赋能,打造开放银行 |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
(6)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视角、概念工具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方法与实证材料的获取 |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与产业变迁: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视野及其理论特征 |
二、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学派与产业变迁 |
三、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产业变迁的分析要素 |
第三章 第一次增量改革:体制内银行的曲折改革(1984-2007)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从分割化专业银行体系到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 |
二、决策者认知:国家关于国有银行业体系变革的双重战略理解 |
(一)工具性认知:银行业应积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 |
(二)实质性认知:“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股份制银行等“准体制外”金融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
(一)市场结构增量:培育和发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形式 |
(二)产权结构增量: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
四、产业政治: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央地金融控制权博弈 |
(一)国有银行业增量式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形成 |
(二)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其影响 |
(三)央地间金融控制权的博弈 |
第四章 第二次增量改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努力(2008-2012)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民间金融的再次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一)早期的民间金融 |
(二)民间金融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二、决策者认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与民间金融规制“宜疏不宜堵” |
(一)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要回应的问题及应有角色的认识 |
(二)从严格打击到疏堵结合:国家重新理解和看待民间金融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
(一)民间金融准入政策变迁与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
(二)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区域金融改革:温州、广东、泉州等地的试点 |
四、产业政治:市场化政银商关系及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游戏” |
(一)市场化的非对称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二)“开大门”与“设门槛”:“村镇银行”的准入游戏 |
第五章 第三次增量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与合法性支持(2013-2015)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一)互联网金融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二、决策者认知:传统银行业的弊端与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
(一)传统银行业金融体系弊端重重亟须创新 |
(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鼓励和规范以第三方支付等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
(一)整体政策环境的塑造:从“让子弹飞”到“靴子落地” |
(二)具体治理探索:以第三方支付与P2P为代表的重点治理 |
四、产业政治: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竞合博弈及隐含的政银商关系 |
(一)余额宝存废之争:互联网金融发展折射的政银商关系 |
(二)竞争与合作: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博弈游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五个阶段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初始起点及改革的酝酿:二元银行制度取代“大一统”银行体制 (1978—1984年) |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启动:机制转换 (1985—1988年) |
三、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矛盾的集结:行政干预与市场化的摩擦 (1 989—1 9 9 3 年) |
四、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调整:初步建立商业银行体系 (1 9 94—1 9 9 7 年) |
五、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现代银行制度 (1998—2 0 0 3 年) |
六、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
(8)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与绩效 ——基于市场力量假说与效率结构假说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
2.1 银行业的特点 |
2.2 银行的企业属性认识 |
2.3 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
2.4 中国银行业现状 |
第3章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问题研究综述 |
3.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银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
3.1.1 银行业的SCP分析框架 |
3.1.2 产业组织理论对银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
3.1.3 小结 |
3.2 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 |
3.2.1 市场力量假说 |
3.2.2 效率结构假说 |
3.2.3 平静生活假说 |
3.2.4 小结 |
3.3 文献综述 |
3.3.1 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
3.3.2 银行X-低效率研究综述 |
3.3.3 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的验证综述 |
3.4 中国银行业有效性研究综述 |
3.4.1 中国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
3.4.2 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认识 |
3.4.3 对中国银行业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基本模型的建立 |
4.1.1 验证市场力量假说的模型 |
4.1.2 验证效率结构假说的模型 |
4.2 DEA分析模型的建立 |
4.2.1 DEA分析法简介 |
4.2.2 DEA的分析原理 |
4.3 数据处理 |
4.3.1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3.2 DEA分析指标的选取 |
4.4 计量结果 |
4.4.1 DEA分析结果 |
4.4.2 市场力量假说验证结果 |
4.4.3 市场力量与效率结构的验证结果 |
4.4.4 平静生活假说验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总结 |
5.2 政策建议 |
5.3 论文的不足和尚待深入展开的课题 |
5.3.1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3.2 尚待深入展开的课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在华外资银行本土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研究的背景、方法和理论分析基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理论分析基础 |
1.3.1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分析 |
1.3.1.1 跟随客户假说 |
1.3.1.2 寻求机会假说 |
1.3.1.3 规避管制假说 |
1.3.2 企业管理战略理论在外资银行经营中的运用 |
1.3.2.1 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 |
1.3.2.2 SWOT 分析 |
1.3.2.3 PEST 分析 |
1.3.2.4 其它涉及到的战略理论 |
第2章 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发展概述 |
2.1 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 |
2.2 金融海啸后银行业的变化 |
2.3 中国金融业开放和成长的历程 |
2.3.1 中国金融业开放大事记 |
2.3.2 中国本土银行在复关入世 5 年过渡期中的发展壮大 |
2.3.3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大发展 |
2.4 外资银行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
第3章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资银行发展宏观环境的 PEST 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s) |
3.1.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Factors)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
3.1.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Factors) |
3.2 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力分析 |
3.2.1 中国银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
3.2.1.1 现有竞争者 |
3.2.1.2 替代品的威胁 |
3.2.1.3 供应商和客户的力量 |
3.2.1.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2 中国银行业的组成和规模 |
3.2.3 中国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
3.2.4 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
3.2.5 业务战略分析 |
3.2.5.1 进行股份制改革 |
3.2.5.2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
3.2.5.3 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 |
3.2.5.4 直接与外资银行合作,加快接轨国际 |
第4章 在华外资银行内部竞争力分析 |
4.1 SWOT 分析 |
4.1.1 竞争优势分析 |
4.1.1.1 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流程银行模式 |
4.1.1.2 成熟的业务外包制度降低运营成本 |
4.1.1.3 事业部制的矩阵式管理,提升风险与成本控制能力 |
4.1.1.4 发达的产品创新能力实现了银行业务的广度 |
4.1.1.5 先进的信息化程度拓展了银行业务的深度 |
4.1.1.6 人力资源管理优势 |
4.1.2 竞争劣势分析 |
4.1.2.1 市场占有率小,网点少 |
4.1.2.2 当地中资商业银行竞争优势明显 |
4.1.2.3 员工储备不足 |
4.1.3 发展机会分析 |
4.1.4 潜在威胁分析 |
4.1.5 SWOT 分析表 |
4.2 发展策略分析 |
4.2.1 外资银行必须调整自己来适应中国大陆的监管模式 |
4.2.2 全面本土化,多途径进入中国金融领域 |
4.2.3 不断丰富产品线,积极提供全面服务 |
4.2.4 加大网点投入,提高银行网点和业务覆盖面 |
4.2.5 大力投入人才资源开发 |
第5章 渣打银行在华发展战略 |
5.1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概述 |
5.1.1 渣打集团背景概述 |
5.1.2 渣打中国背景概述 |
5.1.3 渣打中国的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 |
5.1.4 渣打中国的使命和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 |
5.2 渣打中国的战略布局 |
5.2.1 渣打中国的分支机构 |
5.2.2 渣打中国业务经营范围 |
5.2.3 渣打中国的主要成就 |
5.3 渣打中国的价值链增值战略分析 |
5.3.1 渣打中国的机构扩张战略 |
5.3.2 渣打中国的产品开发战略 |
5.3.2.1 企业银行业务 |
5.3.2.2 私人银行业务 |
5.3.2.3 中小企业贷款 |
5.3.2.4 个人贷款 |
5.3.3 渣打中国的品牌战略 |
5.3.4 渣打中国的公益营销战略 |
5.3.5 渣打中国的人才战略 |
第6章 渣打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评价与控制 |
6.1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评价 |
6.1.1 战略评价的基本活动 |
6.1.2 战略评价的准则 |
6.2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控制 |
6.2.1 控制的内容与模式 |
6.2.2 战略控制的前提 |
6.2.3 渣打银行主动式战略控制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风雨同舟 共铸辉煌——新中国成立60年经济与银行业携手前行(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经济的60年辉煌成就 |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 |
1. 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 |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 |
3. 外汇储备增加近14 000倍,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
(二)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
1.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财产性收入进入寻常百姓家。 |
2.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顺利地向前推进。 |
3. 扶贫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
(三)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
(四)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
1. 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
2. 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 |
3. 城乡结构经历了以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 |
4. 区域结构实现了由低水平不协调到各具优势、协调发展的转变。 |
二、新中国银行业的60年风云激荡 |
(一)历史沿革 |
(二)业务发展概况 |
1. 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
2. 存贷款规模不断上升。 |
3.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
4.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三)小结 |
四、中国银行业改革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D]. 周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J]. 王国刚. 管理世界, 2019(07)
- [4]新中国金融业70年——基于制度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J]. 巫云仙.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9(04)
- [5]中国银行业40年五大变奏 改革与开放从未止步[N]. 宋易康. 第一财经日报, 2018
- [6]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04)
- [7]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五个阶段及特点[J]. 王斌. 改革与战略, 2011(02)
- [8]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与绩效 ——基于市场力量假说与效率结构假说的实证分析[D]. 袁宁怿. 山东大学, 2010(09)
- [9]在华外资银行本土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例[D]. 施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3)
- [10]风雨同舟 共铸辉煌——新中国成立60年经济与银行业携手前行[J]. 本刊编辑部,徐青乔. 金融论坛,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