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进展

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进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615000)

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尤为常见,其发病率较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笔者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整理,并对其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护理进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尤为常见,结合而以往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5%左右,并且新生儿的孕期越短、其体重越轻,患儿的发病率就会越高。临床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常常出现吸气性三凹征、青紫、呼气性呻吟、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伴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分析

1.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介

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因素是新生儿的发育尚不成熟,以至于新生儿的肺表面缺乏表面活性物质。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疾病的患儿一般多见于早产儿,对患儿进行影像学诊断,可发现患儿肺部存在明显的细颗粒状影、支气管充气等特征,尤其是重症的患儿还存在白肺的情况。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新生儿在出生之后的6-12h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断加重等症状,并伴有呻吟、呼吸不规律等症状。同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还极容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1.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

以往,临床上均是采用产前均是采用激素的方式进行单疗程的治疗,虽然该方式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而在最新的研究中,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进一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在徐嘉莉[1]的研究中发现,对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患儿的肺氧和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这主要是因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患儿的肺功能顺应性,提高了患儿的动脉氧分压,显著提高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2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进展

2.1给药前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给药前护理工作。具体来说,在用药之前,将患儿置于适当的温度环境中,以保证患儿的散热现象,并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医护人员还必须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细的监测,并做好患儿室内环境护理干预,保证其良好的通风。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之后,对其进行妥善的固定,并将外露的长度进行表明,以防治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肺表面活性物质反流的现象,或者出现与呼吸机对抗现象。另外,在对患儿进行用药的时候,应对患儿的体位进行调整,以应保证药物在患者肺部可以均匀地分布。具体来说,患儿在用药的时候,其体位应该是将其上身体位进行抬高,将滴药的速度控制在3-5s,并于患儿吸气的时候进行滴药,以确保药物可以完全进入到患者的肺部。

对此,在张春燕[2]的研究中显示,对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患儿的氧浓度分数、气道吸气峰压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儿,且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儿,表明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另外,在对患儿进行给药钱护理中,还必、必须要做好患儿的保暖、镇静等准备工作,确保患儿肛温控制在37℃,并对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对其进行镇静处理,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在张淑芬[3]的研究中显示,对所研究的患儿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2给药后护理

对患儿进行治疗之后,还必须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首先,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和呼吸机同步,确保患儿的呼吸通常;其次,滴注药物之后6h,尽量保证其不排痰,以保证药物在患儿体内均匀分布;再次,对患儿的肤色、安静状态、其他体征等进行监测,一旦患儿出现明显躁动的现象,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在李欣颖[4]的研究中发现,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儿用药后,其紫绀、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所有的患儿经过治疗,均已康复出院。

2.3其他基础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患儿的日常监控和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对于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首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工作,对患儿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灭菌消毒,并定期进行通风等,并做好患儿口腔和脐部的护理干预;其次,做好患儿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加以处理;最后,做好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护理,控制患儿补液速度,并及时更换敷料等,以减少患儿的皮肤刺激。对此,在徐永霞[5]的研究中发现,对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47例患儿在用药2h之后,临床症状均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且4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嘉莉,钟晓云.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10):18-20.

[2]张春燕,温春玲.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5,29,(9):3423-3425.

[3]张淑芬.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33.

[4]李欣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20,(15):2793-2795,2796.

[5]徐永霞.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9):139-140.

标签:;  ;  ;  

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