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性遗传论文_杨平,蒋枞璁,时丽洁,雷淼淼,蔡羽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性遗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麦,基因,麦根,条锈病,花叶,斑点,粘菌。

抗病性遗传论文文献综述

杨平,蒋枞璁,时丽洁,雷淼淼,蔡羽[1](2019)在《大麦黄花叶病的遗传抗病性机制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传播的病毒病害,是东亚和欧洲冬播麦区最主要的病毒病害之一,可以感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和小黑麦等麦类作物,尤其以小麦黄花叶病和大麦黄花叶病最为严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介质真菌适宜生存的区域增加,以及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大型农机具的跨区域作业使得病原迅速蔓延,发病面积逐步增加。我们以大麦和大麦黄花叶病为研究对象,借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位克隆、分子生物学和多组学等结合的技术手段,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大麦种质资源携带的新抗性基因,解析了大麦抗病育种中广为使用的隐性抗性基因rym1/11和rym4/5的功能基因及其遗传变异、地理分布、致病机制等,新克隆了广谱抗病变异eIF4E_(HOR3298),同时也较为系统的分析了致病病毒BaYMV/BaMMV在我国发病区域的地理分布、基因组的序列变异和毒性株系的致病性变异,揭示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隐性抗病资源/基因的富集区域,病毒变异与抗性基因之间存在共进化。为今后深入研究黄花叶病的致病机理和遗传抗性机制奠定了基础,可为其他麦类作物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Gebreslasie[2](2019)在《埃塞俄比亚小麦条锈菌毒性基因遗传分析及小麦材料抗病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条锈病是埃塞俄比亚一种毁灭性的小麦病害。为了研究条锈菌的毒性遗传规律,用一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条锈菌小种接种小檗(Berberis holstii)进行有性繁殖,得到117个自交后代菌系。用携带不同抗病基因的小麦鉴别寄主和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SR)分别对亲本和后代菌系的毒性和遗传多态性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后代菌系可以分为37种毒性表型和75种基因型。亲本和后代菌系对Yr5,Yr10,Yr15,Yr24,Yr32,YrTr1,YrSP及Yr76均表现无毒,而对Yr1和Yr2表现为有毒,表明亲本在这些位点上的毒性或无毒性基因型为纯合。后代菌系对于另外12个抗条锈病基因表现出分离,其中对Yr6,Yr28,Yr43及Yr44的毒性表型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对Yr7,Yr9,Yr17,Yr27,Yr25,Yr31与YrExp2的毒性表型受到两个显性基因控制,而对Yr8的毒性表型受两个互补显性基因的控制。用7个SSR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对与11个抗病基因对应的毒性位点进行了定位,发现其中一些毒性位点相关联。对100份埃塞俄比亚小麦材料的抗病性分别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进行了鉴定。其中,用1个来自埃塞俄比亚和6个来自中国的条锈菌小种在陕西杨凌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自然发病病圃设在中国四川。结果发现其中16份小麦材料对测试小种均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对包括Yr9,Yr17,Yr18,Yr26,Yr29,Yr36,Yr44和Yr62等在内的多个抗条锈病基因在这些小麦材料中的携带情况也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条锈菌毒性基因遗传规律,也为揭示条锈菌与小麦互作机理并开发高效抗病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平[3](2018)在《大麦黄花叶病的遗传抗病性机理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土壤传播的病毒病害是威胁麦类作物生产的主要病毒病害之一,自然条件下通过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感染植株根部,进而导致病害发生。由于麦类作物基因组高度复杂且表型鉴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其抗性机理研究进展缓慢。栽培大麦(Hordeum vulgare)作为世界第四大禾本科粮食作物,是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和重要的麦类作物研究模式,在我国5000年的种植历史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长期选择之下,我国大麦地方品种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世界叁大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以大麦黄花叶病为例,前期从中国六棱大麦地方品种"木石港3号"中克隆了两个隐性抗病性基因rym1/11和rym5,对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和大麦温性花叶病毒(BaMMV)多种毒性株系具有完全抗性,是迄今大麦黄花叶病育种利用中最主要的抗源。通过遗传定位和图位克隆,发现这两个抗性基因分别由感病基因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HvEIF钮)氨基酸替换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HvPDIL5-1)功能丢失导致。HvEIF4E和HvPDIL5-1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变异模式,前者定向选择氨基酸替换且没有同义碱基突变,后者出现功能丢失变异,且均主要发生于东亚地区栽培大麦中,其变异模式与大麦黄花叶病毒性变异和地理分布高度相关。该工作揭示了大麦黄花叶病的遗传抗性机理,也为深入挖掘抗性种质资源、解析麦类作物土传病毒病害抗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4](2018)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P7-1基因,分析RBSDV P7-1是否是导致水稻不育的重要致病因子,并明确过量表达P7-1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感病植物中扩增获得RBSDV P7-1基因,构建p CAMBIA-1300-P7-1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水稻,观察水稻是否能够正常结实,并采用人工接种病毒方法分析转基因植株的抗性。【结果】过量表达RBSDV P7-1的转基因水稻生长、结实正常。在接种7 d和14 d时转基因植株中病毒积累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对照,但在28 d时部分转基因株系中病毒积累量高于对照,接种30 d时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水稻中过量表达RBSDV P7-1不影响水稻的结实;转基因水稻在RBSDV侵染早期可抑制病毒的积累,但在后期对病毒的抗性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谢秋兰,林彦,王楚彪,卢万鸿,Roger,Arnold[5](2017)在《柠檬桉在中国湿热地区的早期生长和抗病性遗传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柠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是一个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外来树种;中国种植该树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却尚未对该树种进行系统的遗传材料引进和测定,缺乏对遗传材料遗传多样性的了解,限制了其应用潜力的发挥。本研究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柠檬桉5个种源/84个家系、国内采集的6个地点/30个家系为遗传材料,在广西南宁测定了0.5年生和1.0年生树高和病害指数等重要性状。分析表明,新引进的澳大利亚种源在速生性、抗病性上均显着优于国内采集材料,但二者在种源、家系等遗传层次上均存在显着差异;柠檬桉树高、感病指数的遗传力随树龄增加而提高,1.0年生时分别为0.270和0.269;1.0年生树高与感病指数间的呈强负相关(-0.776),利于进行速生、抗病性的改良。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新引进澳大利亚种源,柠檬桉的速生、抗病性都可得到显着提高,结果还可为确定柠檬桉的改良中性状选择、选择时间和预期改良进度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7年08期)

刘茜[6](2017)在《抗纹枯病相关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其后代抗病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玉米生产。目前,尚无优良的抗纹枯病的玉米遗传种质。本研究利用遗传转化的方法将3个与抗病相关的外源基因(番茄转录因子基因Pti4,烟草β-1,3-葡聚糖酶基因NtGlu以及萝卜抗菌肽基因Rs-AFP2)转入玉米,以期获得遗传稳定的抗病株系。本研究以玉米HiII或A188的幼胚作为受体材料,分别利用基因枪转化和农杆菌介导两种方法,将带有NtGlu基因的超表达载体以及带有Pti4和Rs-AFP2基因的共表达载体分别进行玉米转化。两个载体均以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HiII型幼胚经基因枪转化共得到4个超表达NtGlu的株系以及2个共表达Pti4和Rs-AFP2的株系。每代转基因株系均与自交系郑58进行回交。目前已得到T_4代种子,并用于抗病性鉴定。A188型幼胚经农杆菌转化最终得到了2个超表达NtGlu的株系,目前已得到T_2代种子。对T_4代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后代中得到稳定遗传和有效表达。用0.02%的Basta溶液涂抹玉米叶片后发现,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除草剂抗性,且抗感分离比约为1:1。对离体叶片进行纹枯病菌接种实验,并统计接菌3天后的相对病斑面积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证明,超表达NtGlu的株系以及共表达Pti4和Rs-AFP2的株系均对玉米纹枯病有一定的抗性。同时,NtGlu转化株系中β-1,3-葡聚糖酶的相对酶活比野生型株系显着升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郭晓雪[7](2016)在《小麦新品种(系)的抗病性鉴定和丰优8号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Triticuma aestivum L.)是仅次,于玉米、水稻的最重要,的世界性,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病,害则严重危,害小麦生产。长期实践,研究表明,持续控制,小麦病害流行的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挖掘抗性基,因资,源则是抗,病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和研究,新的,抗性材料,,发,掘新的抗,性基因是,,抗病育种中,的一项持续而又重,要的艰巨,任务。本研究主要对53份,,新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以及对丰优8号,白粉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53份新品种(系)成株期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成株期接种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和CYR33的混合菌种,鉴定结果表明:13份品种(系)表现高抗(反应型:0~1),分别是珍麦6号、郑132、陕麦139、郑麦369、兰考165、阜0608、囤丰802、新科麦169、先麦12、濮麦6311、百农121、周麦32和丰优8号;16份材料表现中抗(反应型:2),分别是中013、平选10号、兆丰295、久园768、中麦69、浚晓22、锦研1号、丰麦716、百农416、烟1212、许麦262、安麦1126、中冠麦1号、予麦605、轮选136和久园658;其余24份材料皆表现感病(反应型:3~4)。成株期接种陕西关中地区白粉菌混合菌系,鉴定结果表明:16份材料表现高抗(病级:0~2),分别是百农121、盛农1、豪麦18、丰优8号、郑麦131、兆丰295、百农416、郑麦369、许麦262、百农201、阜0608、平选10号、先麦12、兰考165、郑132和予麦605;10份材料表现中抗(病级:3~4),分别是浚麦21、豫农801、金丹6338、予麦601、郑麦618、轮选33、烟1212、涡麦012001-8、久园658和陕麦139;其余27份表现感病(病级:5~8)。其中有7份材料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高抗,分别是百农121、丰优8号、郑麦369、阜0608、先麦12、兰考165及郑132。这些品种(系)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为它们在小麦抗病性的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2)丰优8号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E09和陕西关中地区混合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丰优8号皆表现为高抗;丰优8号与陕优225杂交F1代表现高抗,说明丰优8号的白粉病抗性由显性基因控制。在苗期接种生理小种E09,丰优8号与陕优225的杂交F2代118个植株中,高抗植株93个,感病植株19个,经卡方测验,符合3:1的抗感分离比例(χ3:1=3.48<χ20.05,1=3.84,df=1),这说明丰优8号的白粉病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利用SSR标记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选用分布在小麦全基因组的719个gSSR标记和小麦第六同源群的60个EST-SSR标记,经亲本、抗感池筛选以及F2代群体验证,获得与丰优8号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Xbarc183和SWES231。Xbarc183和SWES231与抗性基因连锁的特异产物的大小分别为125bp和550bp。根据http://wheat.pw.usda.gov的查询结果,标记Xbarc183位于小麦2B和6D染色体上,标记SWES231位于小麦6D和6A染色体上,因此,推测丰优8号的抗白粉病基因位于小麦6D染色体上,暂时命名为Pmfy8。这为丰优8号在小麦抗病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董圣[8](2016)在《不同遗传背景的杂交鮰鱼(♀斑点叉尾鮰×♂长鳍叉尾鮰)抗病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鮰鱼养殖业是美国水产养殖行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量占到美国国内淡水鱼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众多鮰鱼品种中,斑点叉尾鮰和杂交鮰鱼由于它们在生长、繁殖、产量等各方面的优良性状,成为美国鮰鱼产业中养殖最为广泛的两个品种。因此,对于鮰鱼的研究,具有极为可观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然而,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鮰鱼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的鮰鱼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鮰鱼病害的爆发是鮰鱼产量连年衰退的首要原因,其中柱形病和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病例报告得尤为频繁。尽管这两种细菌病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发现并分离出病原菌,但人们对它们感染机制和有效的防治方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本研究将不同遗传背景的鮰鱼和斑点叉尾鮰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对柱形病和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抗病性,旨在为有针对性的遗传改良、提高鮰鱼抗病性奠定基础,从而改善鮰鱼养殖业病害频发的问题,进而促进鮰鱼养殖业的发展。现将本研究的内容概括如下:十一种不同遗传背景的杂交鮰鱼,Kansas Random×Rio Grande,Kansas Select×Rio Grande,103KS×Rio Grande,Marion Select×Rio Grande,103 KS×B,Marion Select×B,Auburn-Rio Grande×B,103KS×D&B,Kansas Random×D&B,Marion Random×D&B和Kansas Select×D&B被用来进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攻毒实验。性别、性别与遗传背景的相互作用对抗病性没有影响。遗传背景是与杂交鮰鱼抗柱形病相关的主要因素。雄鱼效应对抗病性没有明显影响,但雌鱼效应对死亡率和存活时间具有显着影响(P<0.05)。103KS是实验中涉及到的6种斑点叉尾鮰遗传背景中可能被用于繁殖具有更高抗柱形病能力的杂交鮰鱼的、具有最高配合力的遗传背景。提高杂交鮰鱼对柱形病的抗病性的最佳策略是鉴定具有最优良配合力的雌性斑点叉尾鮰品并将其作为培育杂交鮰鱼的母本。对于雌鱼效应的遗传学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加以佐证。在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攻毒实验中,尽管斑点叉尾鮰的死亡率最高,但总体来说两种遗传背景的杂交鮰鱼和一种遗传背景的斑点叉尾鮰在死亡率和存活时间方面表现相当。然而,由于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多重感染的发生,使得实验结果难以分析。感染小瓜虫的两种遗传背景的杂交鮰鱼的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相近,而斑点叉尾鮰的死亡率则较高,存活时间较短。在早期的实验中,杂交鮰鱼和斑点叉尾鮰对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抗病性具有比本实验结果更为显着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强度、多重感染的带来的遗传背景与环境互作造成。也可能是本实验中使用的斑点叉尾鮰是种内杂交的家系所致。因此,种内杂交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用来提高鮰鱼抗病性的策略,还需要更多实验来探索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01)

胡艳峰[9](2016)在《黄淮麦区小麦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近年在我国黄淮麦区不断加重,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为明确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根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致病力分化及其主推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本研究在黄淮麦区进行广泛采样,通过组织分离、形态和分子鉴定进一步明确了病原种类;利用UR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不同来源的病原分离物进行了致病力测定,了解了菌株的致病力强弱分化情况,掌握了病原菌的地理来源、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病圃接种鉴定,明确了黄淮麦区主推的89种小麦品种以及国外的21个品种资源对根腐病的抗病,旨在为小麦根腐病的监测、防控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14年对河南河北两省12个市55个地点和2015年对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和山东6个省的38个市120个地点采集疑似根腐病症状的病株样本,进行组织分离、形态和分子鉴定,分别获得74和188个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分离物。结果显示:2014年各地病样B.sorokiniana的分离频率均高于20%,其中河南省中东部病样的分离频率最高,达到40.00%;河北省病样的分离频率最低,仅为21.43%;2015年黄淮麦区各地病样的B.sorokiniana分离频率均在30.00%以上,其中河南省病样和河北省病样的分离频率均在50.00%以上,分别为50.67%和61.02%;山西省病样和山东省病样的分离频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2.69%和31.65%。与2014年分离频率相比,2015年各省病样B.sorokiniana的分离频率普遍较高。2、通过URP(universal rice primer)分子标记技术对两年分离得到的麦根腐离蠕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出5条引物,能够产生多态性条带,且条带清晰、多态性条带稳定和重复性好。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2014年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88时大致可以分成5大组,2015年供试菌株大致可以分成11大组,不同地理群体的供试菌株相互交叉,表明黄淮麦区不同地理群体均为复合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1.32软件处理扩增数据,2014年供试菌株各地理群内基因多样度Hs平均值为0.1002,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平均值为0.0867,基因流Nm为5.2676;2015年供试菌株各地理群内基因多样度Hs平均值为0.1131,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平均值为0.1601,基因流Nm为2.6235。结果表明,黄淮麦区不同地理群体的供试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群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还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动。通过比较供试菌株的地理来源和遗传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发现遗传相似性和地理来源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即地理位置越远,遗传相似性越低。3、利用小麦品种矮抗58分别对2014年所有供试菌株和2015年来自不同群体的46个代表性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发现两年供试菌株的致病力都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01)。除了河北群体外,所有群体内的菌株在致病性上都存在显着性分化。对不同地理来源的病原菌群体进行分析表明,2014年的河北群体、豫南群体、豫西群体、豫北群体和豫中东群体5个地理群体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62.16、59.85、58.37、57.61和57.26,无显着性差异(P>0.05);2015年河南省群体、河北省群体、山西省群体、山东省群体、安徽省群体和江苏省群体6个地理群体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42.10、44.47、41.83、40.98、44.51、61.43,除了江苏省群体外,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致病力的分化与地理位置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4.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症状观察和特异性引物检测,发现小麦根腐病菌既可以侵染小麦,也能够侵染玉米根部和茎基部,但是不能在侵染点周围进行大面积扩展而产生明显的症状。5、利用苗期盆栽和田间病圃接种试验,测定了89个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和21个国外小麦种质资源材料对根腐病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表现出免疫和高抗品种,多数品种表现感病和高度感病,但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在室内盆栽苗期抗性鉴定试验中,89个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中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2个,表现感病和高度感病的品种分别为33个和53个,各类抗性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1.12%、2.25%、37.08%和59.55%;21个国外种质资源材料中有中抗品种1个,感病品种5个,高感品种15个,所占比例分别为4.76%、23.81%和70.14%。在田间病圃接种成株期抗性鉴定试验中,黄淮麦区89个主推品种中有抗病品种2个,中抗品种20个,感病品种35个和高感品种33个,各类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25%、22.47%、39.33%和37.08%;21个国外种质资源材料中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8个,感病品种6个,高感品种6个,各类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76%、38.10%、28.57%和28.57%。(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许伟[10](2016)在《番茄中一个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及抗病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抗病基因中含有卷曲螺旋结构(coiled-coil,CC)、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 NBS)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R)结构域是植物中最大类抗病家族之一,其中多数的R基因都具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结构域。CC-NBS-LRR结构是R基因重要的结构,对植物的抗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叶霉病等病害为番茄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的影响,同时外界不良的环境以及各种病原菌通常会给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侵害,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以抵御病原菌入侵以及外界不良环境的伤害。研究表明植物抗病R基因能够识别病原体引发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从而提高植物病害的防御能力。本研究中通过酵母双杂筛选获得了DDB1IP9基因,与番茄中重要DDB1基因蛋白具有相互作用,并通过Sol Genomics Network和NCBI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arch database)进行信息比对,含有CC-NBS-LRR结构,预测具有R基因抗病性,从而用番茄中过表达转基因方式进一步探究。分子克隆中通过强启动子CaMV 35S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将DDB1IP9构建到pB1121::35S载体上,获得pBI121::DDB1IP9重组载体,构建了DDB1IP9过表达载体并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到野生型番茄中,进行筛选获得DDB1IP9高表达的阳性过表达番茄株系。并通过构建烟草过表达载体PBTEX::DDB1IP9-Flag,进行瞬时表达。进行抗病实验实验中,对转基因T1代阳性DDB1IP9转基因番茄幼苗和野生型番茄AC接种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DC3000),进行表观观察比较番茄植株病发情况和平板划线计算比较1cm2同位置叶片的菌落数差异,通过病菌接种实验比较,初步分析可以发现番茄DDB1IP9的抗病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DDB1IP9转基因植株的发病情况明显少于野生型AC,野生型植株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打孔取样1cm2菌落数发现野生型AC的菌落数是DDB1IP9转基因的2-4倍,说明DDB1IP9转基因对Pst. DC3000具有明显高于野生型番茄抵抗作用,具有比较明显的抗病性。过表达DDB1IP9基因能够提高番茄对Pst.DC3000的抵抗性,提高番茄抗病性,对番茄的种植带了很好经济价值。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番茄植株抗病性做出新的尝试,同时DDB1IP9又与番茄DDB1蛋白具有相互作用,对研究DDB1的功能途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5)

抗病性遗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条锈病是埃塞俄比亚一种毁灭性的小麦病害。为了研究条锈菌的毒性遗传规律,用一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条锈菌小种接种小檗(Berberis holstii)进行有性繁殖,得到117个自交后代菌系。用携带不同抗病基因的小麦鉴别寄主和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SR)分别对亲本和后代菌系的毒性和遗传多态性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后代菌系可以分为37种毒性表型和75种基因型。亲本和后代菌系对Yr5,Yr10,Yr15,Yr24,Yr32,YrTr1,YrSP及Yr76均表现无毒,而对Yr1和Yr2表现为有毒,表明亲本在这些位点上的毒性或无毒性基因型为纯合。后代菌系对于另外12个抗条锈病基因表现出分离,其中对Yr6,Yr28,Yr43及Yr44的毒性表型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对Yr7,Yr9,Yr17,Yr27,Yr25,Yr31与YrExp2的毒性表型受到两个显性基因控制,而对Yr8的毒性表型受两个互补显性基因的控制。用7个SSR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对与11个抗病基因对应的毒性位点进行了定位,发现其中一些毒性位点相关联。对100份埃塞俄比亚小麦材料的抗病性分别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进行了鉴定。其中,用1个来自埃塞俄比亚和6个来自中国的条锈菌小种在陕西杨凌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自然发病病圃设在中国四川。结果发现其中16份小麦材料对测试小种均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对包括Yr9,Yr17,Yr18,Yr26,Yr29,Yr36,Yr44和Yr62等在内的多个抗条锈病基因在这些小麦材料中的携带情况也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条锈菌毒性基因遗传规律,也为揭示条锈菌与小麦互作机理并开发高效抗病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性遗传论文参考文献

[1].杨平,蒋枞璁,时丽洁,雷淼淼,蔡羽.大麦黄花叶病的遗传抗病性机制解析[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2].Gebreslasie.埃塞俄比亚小麦条锈菌毒性基因遗传分析及小麦材料抗病性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杨平.大麦黄花叶病的遗传抗病性机理解析[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8

[5].谢秋兰,林彦,王楚彪,卢万鸿,Roger,Arnold.柠檬桉在中国湿热地区的早期生长和抗病性遗传变异[J].分子植物育种.2017

[6].刘茜.抗纹枯病相关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其后代抗病性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7].郭晓雪.小麦新品种(系)的抗病性鉴定和丰优8号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董圣.不同遗传背景的杂交鮰鱼(♀斑点叉尾鮰×♂长鳍叉尾鮰)抗病性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9].胡艳峰.黄淮麦区小麦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抗病性鉴定[D].河南农业大学.2016

[10].许伟.番茄中一个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及抗病性的初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灌根法抗病性试验宁玉紫金四季甜查理本...和AGLUI胶体金标记结果代转基因植株纹枯病抗性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下、不同拷贝数的抗病性比...马业科学课题组科研成果界面正、反交F1植株的发病情况

标签:;  ;  ;  ;  ;  ;  ;  

抗病性遗传论文_杨平,蒋枞璁,时丽洁,雷淼淼,蔡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