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风成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庄子,恢恑憰怪,成因,“无”
文风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陈娟[1](2018)在《《庄子》恢恑憰怪文风及其成因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一谈到哲学便以老、庄并称,一谈到文学,便以庄、屈并称。庄周既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庄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文学色彩,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因此对于《庄子》一书探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庄子》文本为依据,综合前人对《庄子》文风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庄子》恢恑憰怪的文风及其形成的原因。本文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庄子》文风辩证”。主要是对前人《庄子》文风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与评述,以作为本论文论述的基础。本章分两节,第一节阐明了前人对《庄子》文风的探讨。第二节在第一节论述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庄子文风主要呈现出“恢恑憰怪”之特征。第二部分为“《庄子》恢诡憰怪文风的体现”。本部分主要从文学形象、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四个方面来阐明《庄子》恢恑憰怪的文风。分为四节:第一节为“奇特怪异的文学形象”。我们认为庄子创造了一大批奇特怪异文学形象;第二节为“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庄子运用独特的“叁言”手法,收到奇谲怪异的效果;第叁节为“灵活多变的章法结构”。庄子在谋篇布局上灵活多变,采用多种构局技巧。从整体上给人恢弘的气势,灵活变化的效果。第四节为“奇诡怪诞的语言”。庄子往往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创新语,作新词,化平淡为奇绝,变化多端地运用大量的迭词、重复词,转品等,使《庄子》语言具有了“恢恑憰怪”的特色。第叁部分为“《庄子》恢恑憰怪文风成因”。作为全文探讨的重点,主要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探讨了《庄子》恢恑憰怪文风形成的原因。分为两节:第一节为“《庄子》文风形成的客观原因”。从政失准的的时代背景、多元文化的熏染和包容开明的思想环境进行了论述。第二节为“庄子性格、思想是其文风形成的主观原因”。从庄子的独立不羁、蔑视权贵、淡泊名利和宽广包容的性格和庄子的“无”“虚”“忘”思想来阐明《庄子》文风的成因。我们认为,庄子的“无”“虚”“忘”思想是庄子艺术创作成功和恢恑憰怪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形成《庄子》恢诡憰怪文风,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庄子的“无”“虚”“忘”思想。结语部分重要对《庄子》恢恑憰怪文风的体现及文风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罗世琴[2](2016)在《北魏平城时期的文风及成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文学作品数量少且几无新变。其文风上承汉魏又近采晋宋;注重文采又不刻求华丽的辞藻与多面烘托,而是更在意质朴的情感与直接叙写;在语言上有典雅与鄙俗共赏的倾向。北魏文风之所以呈现如此面貌,与平城文人在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为适应多元文化而积极进行调适与尝试密不可分。(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李晓敏[3](2016)在《论田锡的政论文风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锡是北宋前期重要的政论文作家,他与柳开、王禹偁等人,在宋初高举复古大旗,是唐宋古文运动过渡期的重要倡导者。他的政论文在文句上自由灵活,构思巧妙变化;在具体的论述中汪洋恣肆而少收束;在论政表述上,表现出愤急之态。这些文章特色的形成,皆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个性气质及其援道入儒的文学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他"微风动水,了无定文,太虚浮云,莫有常态"的文学主张,对后世叁苏"行云流水"的散文追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导夫先路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龚杰文[4](2013)在《摒弃虚假空泛文风 抒写真情实感篇章——谈谈初中生作文虚假空泛的成因与解决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初中生习作里普遍存在思想内容虚假空泛的作文倾向,而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面对这一问题却显得办法不多。因此,笔者寻根问底,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挖掘造成这种倾向的根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尝试从四个方面阐述抒写真情实感篇章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作文教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李康来[5](2011)在《文质彬彬,儒道杂糅——试论萧绎的文风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朝梁元帝萧绎的诗作,辞采绮丽,声律优美,内容上也比同时代的宫体诗人言之有物,感情浓郁,其"一家之言"《金楼子》中的一些文论,也阐发了他"文质彬彬"的指导思想。究其原因,这与他独特的出身、经历和儒道杂糅的思想有关。(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06期)
杨亮[6](2010)在《元初文坛格局的背景与成因——以元代南北文风的交融与转变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初南北文士相互交融,对理学的接受与传播,元人的胜国和文化盛世心态促进了元代文坛格局的形成。同时西北民族作家群体的出现,为元代文坛增添了异质因素,使元代文坛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从长远来看,这种交融带来了元代文坛的兴盛与繁荣,促进了元代诗文的转换与定型。(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吴向平[7](2008)在《考场作文不良文风成因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文新课改全面实施后,结合几年来对学生考场作文写作情况的反思,不难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较多地受考试的牵制,似乎偏离了引导学生用(本文来源于《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期刊2008年Z1期)
魏佐国[8](2007)在《李唐时期江西文风昌盛及其成因探询》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江西文风昌盛,涌现出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学校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原百姓的南迁,地方经济的繁荣,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地方官员的激劝是促进江西文风昌盛的重要因素。透过唐代江西文风昌盛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陈磊[9](2007)在《魏晋清玄文风成因溯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的清玄文风,以竹林诸贤为代表,体现出发言玄远、意气清峻的文体创作风格与文学思想,具有融会于诸家宗旨教义的时代思想背景和承继因素。作为《老》《庄》的祖述和传流者,魏晋士人的笔辞风格啸咏散行、高峻不阿,体现出融合佛道与承接先儒的思想特征,其间文风成因由此而生,于后世文体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虞雪君[10](2006)在《探求穆时英作品《南北极》文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穆时英的"二重人格"、追逐时髦的性格特点以及热衰于技巧的"试验及锻炼"叁个方面对他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类作品进行解释和探讨,寻求"南北极"文风的成因。(本文来源于《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文风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文学作品数量少且几无新变。其文风上承汉魏又近采晋宋;注重文采又不刻求华丽的辞藻与多面烘托,而是更在意质朴的情感与直接叙写;在语言上有典雅与鄙俗共赏的倾向。北魏文风之所以呈现如此面貌,与平城文人在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为适应多元文化而积极进行调适与尝试密不可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风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1].陈娟.《庄子》恢恑憰怪文风及其成因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8
[2].罗世琴.北魏平城时期的文风及成因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李晓敏.论田锡的政论文风及其成因[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龚杰文.摒弃虚假空泛文风抒写真情实感篇章——谈谈初中生作文虚假空泛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3
[5].李康来.文质彬彬,儒道杂糅——试论萧绎的文风及其成因[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
[6].杨亮.元初文坛格局的背景与成因——以元代南北文风的交融与转变为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10
[7].吴向平.考场作文不良文风成因透视[J].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08
[8].魏佐国.李唐时期江西文风昌盛及其成因探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
[9].陈磊.魏晋清玄文风成因溯论[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10].虞雪君.探求穆时英作品《南北极》文风成因[J].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