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视觉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态,视觉,心理,图像,动态平衡,定量分析,女大学生。
动态视觉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伶俐[1](2017)在《微信公众号中的动态图像视觉心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快节奏和图像化。图像,这一视觉语言和视觉表现形式的出现使得人类更多地依靠“读图”来获取信息,这也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动态图像则是在传统的静态图像的呈现方式上更向前迈了一步,它更具有真实感、趣味性和延长性,更能捕捉观者的视线,也更能通过时间的延伸来传达信息,给观众留有更深刻的印象。微信公众号,当下最受欢迎、最具时代标签的新兴阅读传播方式,笔者限定在这样的范围内,得出针对性的结论。本文首先对动态图像的概念、微信公众号中动态图像的属性进行阐述。接着论述了微信公众号中动态图像的几种解读形式在视觉心理中的反应,其中对动态图像的运动动势、造型形态、色彩与光线等方面的研究是出发点和突破口——而这些在视觉心理学范畴中视为经验中的组织与结构,且与心理活动密不可分——即设计师与受众两者的主体意志共同创造出设计作品的叙述方式。本文立足于以上的理论依据,从视觉心理反应来剖析设计方法,着重分析和研究微信公众号中的动态图像形式的构成和视觉心理在设计上的映射从而指导其创作。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更为有效地吸收到有用的信息,设计师就需要通过视觉心理对理论方法进行深挖,找到动态图像直击人心的通道,解决受众的视觉需要、迎合受众的心理期待。这也是文章中以微信公众号这个新兴平台为例探讨动态图像设计中视觉心理规律的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17-06-01)
张含冬[2](2015)在《动态化平面图形视觉特征在“心释”女大学生心理压力中设计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的审美视角也逐渐得以拓展,对新鲜、奇特的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设计师们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图形语言的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图形设计语言,在这个“眼球经济”爆发的时代,对动态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研究,有助于拓宽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最高效率的达到宣传推广信息的目的。动态化视觉语言的出现,正适应了快节奏时代信息传达的步伐,高效率的传递出有效的设计信息,为读者带来非比寻常的视觉体验。设计与生活相交融的地方很多,设计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快速发展的社会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情绪释放,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对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探讨值得我们关注。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往往被看作是有文化、快乐单纯的象征,但由于时代的发展,附着在女大学生身上的压力愈发明显,如寝室人际关系、爱情、工作、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将动态化视觉语言研究与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这一问题相结合,是一种带有探索性研究的课题,意图在视觉语言的表现上,将动态视觉语言与视知觉、设计心理学相结合,与此同时,融入女性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变化,可以在设计与心理学、艺术与生活之间搭建起桥梁作用,留给设计师和观者以思考的空间。以动态化视觉语言为媒介,一方面可以透过平面图形的动态化表现,获得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使作品和观者之间达成良好的情感互动体验,以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努力探寻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唤起大众对动态化压力情感体验这一问题的关注,二者的紧密结合,相信可以撞击出新的设计火花。(本文来源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期刊2015-05-21)
严卿方[3](2013)在《视觉动态力及视觉心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维视觉设计中,设计传达多以静态的视觉形式呈现。从视觉行为本身出发,将动态力产生的节奏、张力以及不平衡等状态和主观内心设想联结起来,共同创造具有独特能量的"视觉冲击"。视觉活动也能赋予视觉对象表现性,而具有动态力表现的视觉对象才可能成为更好的艺术创造的媒介。图形与色彩的变化表现出各种动态力,促使平面视觉变得积极活跃,吸引观者视线。其中视幻艺术的动态表现十分活跃,图形元素构成的动态形式是动态力产生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3年17期)
廉志凯,郑伟,戴舒[4](2010)在《动态图像序列的视觉心理仿真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视觉心理模型的研究中,为了准确地反映图像特征,通过对动态图像序列的视觉心理仿真的深入研究,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行式的动态图像序列处理机制。对静态以及运动处理通路的数学计算,获得了与运动目标整体一致的方向感知,建立了运动方向感知的视觉心理核心计算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了仿真。从仿真输出几何图形的结构化场景到自然图像的真实场景,比较分析了几种动态图像序列。从计算机仿真的结果来看,模型计算比较准确,适应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模型是符合生物视觉系统的心理处理机制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0年11期)
刘鸣,马剑,苏晓明,张宝刚[5](2009)在《动态干扰光对人的视觉、心理、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干扰光是城市光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文章通过模拟动态光环境,实验研究了背景亮度、距离和刺激速度叁因素的组合和交叉变化对人的视觉、心理、情绪的影响。应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背景属性和性别属性对被试主观反应因素影响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干扰光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干扰程度要比对人的视觉功能干扰强烈;影响被试总干扰评价水平的实验因素次序为视角、刺激速度与背景亮度,其偏Eta平方分别为0.280、0.271和0.078;女性对动态光的敏感性高于男性。(本文来源于《人类工效学》期刊2009年04期)
动态视觉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的审美视角也逐渐得以拓展,对新鲜、奇特的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设计师们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图形语言的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图形设计语言,在这个“眼球经济”爆发的时代,对动态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研究,有助于拓宽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最高效率的达到宣传推广信息的目的。动态化视觉语言的出现,正适应了快节奏时代信息传达的步伐,高效率的传递出有效的设计信息,为读者带来非比寻常的视觉体验。设计与生活相交融的地方很多,设计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快速发展的社会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情绪释放,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对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探讨值得我们关注。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往往被看作是有文化、快乐单纯的象征,但由于时代的发展,附着在女大学生身上的压力愈发明显,如寝室人际关系、爱情、工作、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将动态化视觉语言研究与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这一问题相结合,是一种带有探索性研究的课题,意图在视觉语言的表现上,将动态视觉语言与视知觉、设计心理学相结合,与此同时,融入女性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变化,可以在设计与心理学、艺术与生活之间搭建起桥梁作用,留给设计师和观者以思考的空间。以动态化视觉语言为媒介,一方面可以透过平面图形的动态化表现,获得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使作品和观者之间达成良好的情感互动体验,以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努力探寻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唤起大众对动态化压力情感体验这一问题的关注,二者的紧密结合,相信可以撞击出新的设计火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视觉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马伶俐.微信公众号中的动态图像视觉心理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7
[2].张含冬.动态化平面图形视觉特征在“心释”女大学生心理压力中设计运用[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
[3].严卿方.视觉动态力及视觉心理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
[4].廉志凯,郑伟,戴舒.动态图像序列的视觉心理仿真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
[5].刘鸣,马剑,苏晓明,张宝刚.动态干扰光对人的视觉、心理、情绪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