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协议,变量,载荷。
分布式测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高涛,常娟,高艳军,段海彬[1](2019)在《基于NI PSP协议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和医疗等众多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分布式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能满足众多节点的数据传输,同时也要保证在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为了简化分布式测试软件的开发,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高软件复用性和开发效率,基于NI Publish-Subscribe Protocol(NI PSP),采用共享网络变量技术设计了可满足多节点大数据量传输要求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软件;经过实际工程验证,软件实现简单,运行稳定,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0期)
王旭,陈晔,郑宾[2](2019)在《基于ARM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入PTP精密时间协议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基于ARM(STM32F407)芯片及其相关的外围电路设计了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MAC层获取硬件时间戳),进而通过相关软件(包括时钟同步软件,TCP/IP协议栈移植等)设计从而实现分布式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大量相关实验(两时钟节点网线直连,两节点交换机相连,定时触发输出等)结果表明:组网的各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实现了亚微秒级时钟同步精度和精确同步触发功能。该研究方法具有通用性,能够满足一般分布式测试系统同步需求。(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晋祺[3](2019)在《基于IEEE 1588v2协议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时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中,时间基准的统一对于测试结果极为重要,时统系统的出现就是为航天及常规武器试验中的测试设备提供标准时频信号。而在通信技术与测量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现代化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对时统系统的时钟同步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主流的时钟同步技术在成本或精度上都有一定缺陷,极大阻碍了这些技术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中的广泛应用。2002年IEEE组织通过的IEEE 1588标准(IEEE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定义了一个适用于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精密时钟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简称PTP协议,可以为测试系统提供精度达纳秒级的时钟同步。论文首先对现代化分布式测试系统中存在的时钟同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将目前主流的时钟同步技术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PTP协议是目前同步精度最高、灵活性最强、综合成本最佳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方案。随后对PTP协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协议实现原理、时钟类型、端口状态以及网络拓扑与主时钟的确立等。然后根据PTP协议通过硬件辅助在靠近报文物理层处打时间戳来提高对时精度的特性设计了硬件电路。论文选择Microchip公司的KSZ8463作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KSZ9692作为主控芯片,分别设计了时钟协议模块和主控模块,包括以太网部分,MII接口部分、电源部分等,二者通过MII接口连接组成一个硬件电路。每个硬件电路通过以太网连接作为时统系统中的时钟节点,运行PTP协议栈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高精度时钟同步。为了向分布式测试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钟设置,实现通过总控计算机对被测事件的信号进行捕获与数据通信,对时钟节点的软件部分进行了应用功能扩展设计,并利用Socket分别为总控计算机端和各个时钟节点添加了通信模块,通过C++builder为总控计算机端设计了可操作图形界面,方便用户使用。最后,搭建了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实验系统,通过对比主时钟节点与从时钟节点输出的秒脉冲信号,验证了时钟同步精度可达纳秒级。另外,应用功能扩展的实现为测试系统提供了基于总控计算机本地时钟的统一时间设置,并且实现了触发事件的捕获并加盖时间戳,将测量数据统一到了一个时间坐标系下,从而完成了在总控计算机端对整个测试系统的调度与控制。论文研究的时统系统在现代化分布式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和远程操控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王创[4](2019)在《分布式测试系统高精度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测试技术一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其中分布式测试因其快速经济灵活的特点而迅速发展。分布式测试系统里不同测点设备的时钟因其独立性,无法达到高精度的同步。而对各测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对各数据的时间关系比较敏感。因此,分布式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关系到能否对测试数据正确分析的关键因素。基于为分布式测试设备提供高精度时间关联信息的要求,设计实现了分布式测试系统高精度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该高精度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能够组网实现亚微秒内时钟同步精度,可为测试仪器提供精确的触发辅助信号,并且能够实现网络控制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分布式时钟同步方式的发展现状,对应用于分布式测试系统内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的实现和精确触发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了以支持PTP协议的MCU芯片在MAC层获取时间戳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具体的软件设计方案。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实现了LwIP协议栈的移植,使节点具备了通过以太网构建分布式网络的能力。成功移植了CMSIS-RTOS实时操作系统,提供对任务的合理调度和对事件的实时响应能力。(2)完成了基于PTP协议的时钟同步软件设计,使构建的分布式时钟网络能够达到高精度的时钟同步。(3)利用STM32F407的定时器资源和CMSIS-RTOS实时操作系统对事件的实时响应实现了精确触发辅助功能。(4)设计了局域网触发控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分布式网络里时钟状态的查询和对触发功能的远程控制。(5)搭建了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测试平台,对分布式网络中时钟同步的精度和精确触发功能进行了测试和验证。本文主要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测试系统高精度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进行了相关软件的开发,最后在测试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高精度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组建的分布式网络实现了亚微秒内的时钟同步精度和精确触发辅助功能,达到了本课题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28)
张莹莹[5](2018)在《分布式测试系统的软件增量更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测量领域内已经出现了不少分布式测试系统(Distributed Test System,DTS),其配套测试应用程序的升级更新维护越来越困难;文中论述了一种DTS配套测试应用程序的软件增量更新方法,采用网络变量(Network Variable,NI)中间件的发布/订阅推送模式实现"一键式"自动更新,基于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服务中间件实现媒体文件的后台自动下载,具有下载等待时间少、人工操作环节少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技术优势,尤其适用于测试节点大规模且个性化软件部署的应用场景,能够有效降低软件升级更新维护的难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11期)
张先恺,曾苏凡,成金涛,张俊[6](2018)在《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先进飞机机载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用分布式测试系统满足先进飞机对复杂测试任务的需求。分布式测试网络中的各设备节点时钟存在不同步现象,因此,测试节点的设备时钟同步性是分布式测试系统研制成功的关键。列出各种时钟同步技术并进行比较,提出了基于IEEE1588时钟同步协议的方案。研究基于IEEE1588协议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设计。验证IEEE1588协议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性能。(本文来源于《“测试性与智能测控技术”——2018年中国航空测控技术专刊》期刊2018-11-06)
李闯勤,李冬梅[7](2018)在《飞机气候环境实验室分布式测试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系统作为飞机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关键子系统,用于跟踪记录飞机子系统的试验环境条件及运行状态信息数据,为系统故障分析、确定故障处理动作,以及飞机改装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飞机整机气候试验中存在测试参数种类多、数据量大、总采样率高、测量点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造成试验效率低、布线复杂、试验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重点讨论了系统架构组成、功能,以及设计要点,提出了适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网络化分布式测试系统,为气候环境实验室测试系统的设计实施提供了支持。(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超,肖明清,王矗,陈永龙,张磊[8](2018)在《基于SRCSM的装备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数据加密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定位随机编码签名机制(SRCSM)。该方法将LR签名算法与随机编码相结合,通过软件逻辑对移动接收端及接收端通信时所处物理区域划定接收权限,防止无关人员或相关人员在非规定地点接收到加密信息,防止造成无意识泄密。简要介绍了SRCSM的基本内容,并将其与非对称加密技术相结合,搭建了装备分布式测试系统数据加密无线传输框架,实验表明采用SRCSM进行加密传输时,相比于无加密传输,测试最长耗时增加26.67%、测试总时增加46.67%、CPU使用率增加50%,测试可平稳进行;当丢包率较小,同时监听个数较大时,算法可将通信被监听概率降低5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白泽梅[9](2018)在《基于RPC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仪器仪表的迅猛发展使得仪器设备在接口类型、访问标准、总线协议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给测试系统带来了组建复杂、测试资源利用率低、测试系统开发困难等问题。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分布式测试系统,它为测试系统面临的困难提供了新的转机,并逐渐成为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对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某测试系统研制项目为背景,依托网络技术及测量设备硬件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测试系统的构建原则与C/S体系结构模型,实现了一种基于RPC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仪器控制方面,采用了VISA和IVI-C两种仪器控制方式,实现了系统测试资源的控制,从而满足了系统在资源控制方面的需求;2、将客户端和服务器接口函数分为简单数据类型和复杂数据类型两类,并从返回值、参数传递方式、参数类型和参数安全传输等方面对接口函数进行设计,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接口的定义;3、采用Labwindows/CVI软件设计了客户端的用户管理模块、系统自检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并设计了简洁、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供用户控制测试过程;4、在VS2010软件下,利用C++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Windows RPC通信框架,完成了客户端接口程序和服务应用程序的编写,分别实现了客户端请求发送与测试数据接收、服务器请求监听和请求处理功能,同时采用TCP传输协议,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可靠通信。最后,通过对远程调用程序的测试,验证了程序设计的可行性。并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和系统自检模块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基于RPC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完全满足了客户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伸缩性、易操作性等特点,为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8)
马萍,李峰,唐卫华,于喜河[10](2018)在《航天器有效载荷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天器有效载荷种类、功能及结构日趋复杂,对集成仿真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础上,融合"面向对象构件化、订制化"和"强内聚、松耦合"的先进设计思想,结合智能接口控制文档数据库结构,设计了一套面向用户订制式的有效载荷集成仿真测试系统,具有较强的智能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可扩展能力,通过灵活配置实现了系统动态重构。该系统已成功支持了多个航天型号任务中有效载荷的集成测试,实践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研制周期大大缩短,开发成本有效降低。(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分布式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引入PTP精密时间协议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基于ARM(STM32F407)芯片及其相关的外围电路设计了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MAC层获取硬件时间戳),进而通过相关软件(包括时钟同步软件,TCP/IP协议栈移植等)设计从而实现分布式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大量相关实验(两时钟节点网线直连,两节点交换机相连,定时触发输出等)结果表明:组网的各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实现了亚微秒级时钟同步精度和精确同步触发功能。该研究方法具有通用性,能够满足一般分布式测试系统同步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测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高涛,常娟,高艳军,段海彬.基于NIPSP协议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软件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2].王旭,陈晔,郑宾.基于ARM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研究及实现[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3].王晋祺.基于IEEE1588v2协议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时统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9
[4].王创.分布式测试系统高精度时钟同步与触发单元设计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9
[5].张莹莹.分布式测试系统的软件增量更新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6].张先恺,曾苏凡,成金涛,张俊.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方法研究[C].“测试性与智能测控技术”——2018年中国航空测控技术专刊.2018
[7].李闯勤,李冬梅.飞机气候环境实验室分布式测试系统研究[J].测控技术.2018
[8].李超,肖明清,王矗,陈永龙,张磊.基于SRCSM的装备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数据加密传输[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白泽梅.基于RPC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马萍,李峰,唐卫华,于喜河.航天器有效载荷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