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志敏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论文文献综述)
葛涛[1](2021)在《《方志敏全集》中的若干错误》文中研究表明《方志敏全集》存在一些错误:部分文章没有保留方志敏文章的原貌;部分文章中的注释内容有明显的错误;部分文章有明显的错别字;部分文章的文字校勘不严谨。建议有关机构再版《方志敏全集》时能够改正这些错误。
于海兵[2](2020)在《五四时期地方学生的革命之路——以南昌改造社及其团体生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五四时期的学生社团对于各地学生参加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团体生活的视角,探讨地方学生组织化、主义化与革命化的进程。从改造社的案例来看,社团先后经过了自治团体、行动团体、革命团体三个逐步升级的阶段,学生们先在危机意识和新社会想象的刺激下汇聚起来,之后通过不断强化团体身份、团体意识和团体纪律来凝聚组织,最终将"主义"引入团体生活,实现了社团的革命化,继而接引革命回乡,推动了中共地方党、团组织的建立。同时,改造社的组织经验和困境依然延续到地方团的组织生活中,而这种连续性也是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共地方革命兴起的重要线索。
李文君[3](2020)在《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研究》文中指出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五四运动后,传播新思潮的刊物约有150余种,其中的许多刊物都登载了大量与社会主义相关的文章,以《新青年》、《共产党》、《觉悟》为代表的进步期刊更是灵活运用开辟专栏、书报广告等方式,为早期社会主义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创刊于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一战后欧洲文明的衰落,促使人们重新选择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恰逢此时,西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以一种全新思路,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方案。在上述思想背景下创刊的进步期刊,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道路。由于对社会主义各种流派认识的差异,思想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声音,进步期刊也因此参与到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成为社会主义论战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者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以进步期刊为平台,围绕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成熟与否、发展阶段能否逾越、革命还是改良、开发实业要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论争。这场社会主义的论战,不仅厘清了基尔特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加快了知识分子阵营的分化重组,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与人才基础。进步期刊在此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现代报刊争取舆论、宣扬各种新思想、新思潮的政治功能,为新时期报刊媒体紧握时代脉搏,坚持马克思主义鲜明立场提供了历史借鉴与启示。
陈家鹦[4](2019)在《方志敏的文学情怀》文中提出人民英烈方志敏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监狱写下的《可爱的中国》等十几万字的着作和文稿,留给后人一份沉甸甸的文化精神遗产。有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方志敏在监狱写下的着作中就多处流露出他浓烈的文学情怀。方志敏人狱的首篇《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简称《略述》)中三次提到文学—一当他讲述自己童年的生活,深情地描述家乡的风光后感慨道:"……这样的农村美景,比起拍照的风景片来,我觉得并不会逊色,不过我自愧不是一个文学家,不能很美丽地将它描写出来。"这是其一。
王树仁[5](2019)在《能征善战的方志敏也写诗》文中提出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红十军政委、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1934年11月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后在江
黄欣[6](2018)在《《觉悟》副刊与早期新诗(1919-1924)》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在1919——1924六年间发表的新诗作品为研究对象,依托新诗发生初期复杂的历史背景,重新考量其文学特色和社会功能。通过这一研究,期望能够展现《觉悟》参与建构新诗形象的历史过程。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这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并对研究年限作出说明。在此基础上,对《觉悟》(1919——1924)发表的诗歌做了较完整的史实梳理。正文部分共有两个章节。第一章以“劳动问题”、“妇女问题”、“青年问题”、“政治问题”等历史话题为中心,论述《觉悟》早期新诗的党派色彩和创作倾向,着重探讨了《觉悟》同人借助新诗进行社会主义宣传和社会动员的实践。第二章从诗歌语言、音节、作法三个方面入手,关注诗歌本身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觉悟》上关于“文白之争”、“韵之有无”的论争。在《觉悟》的呈现中,其新诗观念倾向胡适,即认同“新诗形象”是在文言/白话、有韵/无韵、新思潮/旧文化中来辨识的。结语部分肯定了《觉悟》副刊对于中国早期新诗的发生和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研究这一课题后产生的相关思考。
李姝蕙[7](2018)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副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演进得益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在这多种因素中,副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四大副刊”之一的《觉悟》无论对于推动时代与文化的演进,或是副刊媒介的崛起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副刊诞生发展历程、内容特色以及业务特色等角度,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办刊特点进一步分析诠释,并以《觉悟》为样本,对新文化运动时期进步副刊社会历史价值进行再评价。本文以自《觉悟》诞生到1924年《觉悟》变更为国民党机关报为止的时间作为研究阶段。以新闻传播学视角审视副刊上刊登的文字,探讨《觉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觉悟》等副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崛起的真正原因。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陈述了以新文化运动中的《觉悟》为分析对象的研究缘起、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方法等。正文部分分成四章。第一章联系新文化运动背景,分析了《觉悟》创办、发展简史,强调新文化运动特定阶段与《觉悟》这种依托于时代背景而崛起的新型媒介之间互动关系。第二章通过对《觉悟》思想、文艺、科学、社会这四大支点的选取,分析《觉悟》的内容特色,进一步挖掘《觉悟》是如何借助内容参与新文化运动的。第三章对《觉悟》的业务实践特色做以分析,深入探讨《觉悟》享誉新文化运动时期甚至美名流传至今的业务方面的原因。第四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再度评析《觉悟》的社会历史价值。结语部分对上述研究结果做了总结。
张晓[8](2018)在《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社会进步思想研究 ——以《觉悟》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大学(1922-1927)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红色学府,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人文环境和社会影响力推动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诞生于1919年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因共同的社会背景、历史使命,与上海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大学相当一部分教师群体因其具有《觉悟》撰稿人和上大教师的双重身份,成为联结上大发展壮大和《觉悟》宣传的桥梁和纽带——上大教师群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将《觉悟》倡导的政治观点、理论思想渗透到青年学生群体,对青年一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间接的促进了理论的传播与发展;上大教师群体带领学生组织的革命实践活动也进一步印证了革命方向和理论的正确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中国的革命事业。除此之外,《觉悟》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作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思想宣传和政治批评的公共空间,启发人们的心智,开阔人们的眼界,在动员组织大众方面则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上海大学的教师群体在上大进行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就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觉悟》的缺陷,成为革命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催化剂,同时也成为培养革命人才、推动革命后续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本文拟对1922-1927年间上海大学青年教师群体如何通过《觉悟》开展思想宣传与政治批评,以及促进早期上海大学的中共学生运动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以及理论指导下的革命活动的开展。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学术界关于上海大学的发展、学生运动等方面以及《觉悟》的内容、地位、作用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正文部分首先主要介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发展历程、《觉悟》的发展阶段和上大教师群体的基本概况。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发展演变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无疑为新青年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觉悟》的创办历程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息息相关。针对上海大学的教师群体主要通过表格的方式对教师群体的年龄、籍贯、职位、教育背景以及参加的活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其次主要探讨了上大教师作者群的政治思想,以邵力子、施存统、李汉俊为代表讨论分析知识分子阶层对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等的看法和主张。再次主要探讨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者应担负的职责、上大办学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多层次、多种类教育模式的发展。最后在社会思想方面,主要聚焦于当时引起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女子剪发、女子教育、废娼运动、恋爱婚姻和劳工权益等。上大教师作者群针对国家民族发展、教育和社会等方面在《觉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启发民众思想,动员组织大众,为中国革命发展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密切联系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大众的深厚感情,为中国革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
田华[9](2017)在《南社的文学转型研究 ——以《民国日报》文艺副刊(1916-1923)为研究样本》文中研究指明南社是晚清近代最大的古代文学社团,是旧文学的重要堡垒。南社的衰落与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旧文学的衰落与转型。1916年创办的《民国日报》与南社关系密切,不但由南社人一手创办,从主编到编辑全是南社人,而且在办报思想与编辑方针上和南社一脉相承。作为南社的重要堡垒,新文化运动的同行者,重要的白话文机关,在1924年转型成国民党机关报之前的《民国日报》,在南社的新旧文学转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唐宋诗之争、文学政治化弊端凸显、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南社自1917年始进入社事活动减少,社员兴致不高的衰落期。这种衰落体现在《民国日报》的文艺副刊上,既表现为旧文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已经缺乏创新的动力,也表现为旧文学被逐渐改造,还表现为旧文学份额的逐渐缩减乃至被新文学所取代。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南社社员由传统文人逐渐向职业作家转型,文学作品亦随之转型,白话文学大幅增长,外国文学作品大行其道,新的文学观念通过《民国日报》等报纸文艺副刊广为传播。文学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也因为大众传媒的推动而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南社到新南社,从旧文人到新文人,从旧文学到新文学,南社的文学转型既是一个相对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南社文人矛盾、纠结、妥协与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国日报》文艺副刊作为南社文人转型的主阵地,在看似不偏不倚地为各类文学观点提供传播渠道,为新旧文学作品、文言与白话的较量提供场所的做法中,彰显了自己的态度。而南社文人在转型过程中,不但很好地继承了南社文学的精神传统,而且大量借鉴与使用了传统文学的体裁与艺术手法。虽则新南社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新文学团体,但从南社到新南社,南社确实进行了文学转型。这种转型不但完整地呈现了传统旧文人、文学团体向现代意义上的文人、文学社团的转型过程,而且因为其示范作用,对于传统文体的改良与创新,新文学观念的建构与广为传播,白话文的宣传与推广,“媒介——文学”生产模式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何立波[10](2016)在《方志敏情系红色报刊》文中指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方志敏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志敏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论文提纲范文)
(1)《方志敏全集》中的若干错误(论文提纲范文)
一、“收入全集的文稿都保持了原作原貌”的问题 |
二、注释内容出现错误 |
三、文章中存在明显错字的问题 |
四、排版问题与增补错漏字的符号使用问题 |
五、存在校勘不严谨的问题 |
结语 |
(2)五四时期地方学生的革命之路——以南昌改造社及其团体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汇聚结社:中学生的危机意识与新社会想象 |
二、自治团体:从道德自治到团体自治(1918年秋—1920年末) |
三、行动团体:社会改造与阶级意识(1921年1月—1922年7月) |
四、革命团体:改造社的主义化与分化(1922年8月—1923年1月) |
五、改造社的落地与延续(1922年9月—1923年3月) |
(3)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第2章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传播概况 |
2.1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传播 |
2.1.1 传播社会主义的主要进步期刊介绍 |
2.1.2 进步期刊传播社会主义的主要方式 |
2.2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传播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
2.2.1 五四运动前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2.2 一战与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传播的助推 |
2.2.3 五四运动后兴起的社会主义传播热潮 |
2.2.4 进步期刊对社会主义的关注 |
第3章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论战 |
3.1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论战的关系 |
3.1.1 进步期刊是社会主义论战的主要阵地 |
3.1.2 社会主义论战的参与者均为知识分子 |
3.2 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论战的缘起与过程 |
3.2.1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论战的缘起 |
3.2.2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论战的过程 |
3.3 进步期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焦点 |
3.3.1 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成熟与否 |
3.3.2 社会发展阶段能否逾越 |
3.3.3 暴力革命抑或渐进改良 |
3.3.4 开发实业孰优孰劣 |
3.3.5 专政抑或自由 |
3.4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参与社会主义论战的策略 |
3.4.1 开辟专栏集中讨论 |
3.4.2 多种报刊组合论争 |
第4章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与社会主义论战评析 |
4.1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在社会主义论战中的历史作用 |
4.1.1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的影响——社会主义论战效果分析 |
4.1.2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在社会主义论战中的历史作用 |
4.2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传播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
4.2.1 主流媒体要紧跟时代潮流 |
4.2.2 党报党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鲜明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方志敏的文学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孕育 |
碰撞 |
檄文 |
绝唱 |
(5)能征善战的方志敏也写诗(论文提纲范文)
学生时AI写作了两首诗表达对旧社会的愤激 |
在上海曾写一首诗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
在南京曾写两首诗揭露旧社会的罪恶 |
战斗中写诗悼念战友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
为激励战友们突出重围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
在狱中视死如归写诗抒发信仰 |
最后需要说明的两件事情 |
(6)《觉悟》副刊与早期新诗(1919-192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对象及时段 |
1.2 《觉悟》新诗史实梳理 |
第2章 以话题为中心的《觉悟》新诗 |
2.1 劳动问题与新诗写作 |
2.1.1 流行的口号——“劳工神圣” |
2.1.2 人力车夫问题的探讨 |
2.1.3 从“暴露”到“宣传” |
2.2 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问题 |
2.3 青年问题与新诗写作 |
2.3.1 青年的苦闷与觉悟 |
2.3.2 青年的模仿 |
2.4 政治问题与新诗写作 |
2.4.1 为政治时事作注 |
2.4.2 有意识的“同题诗” |
第3章 《觉悟》关于“诗的问题”的讨论 |
3.1 诗的语言问题:文白之争 |
3.2 诗的音节问题:韵之有无 |
3.3 关于新诗的“作法” |
3.3.1 “新诗”的歌谣化 |
3.3.2 诗的经验主义的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综述 |
0.3.1 副刊发展史角度的研究 |
0.3.2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研究 |
0.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发展简史 |
1.1 《觉悟》创办背景 |
1.1.1 《觉悟》诞生的外部环境 |
1.1.2 《觉悟》诞生的内部因素 |
1.2 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之发展 |
1.2.1 《觉悟》创刊初期 |
1.2.2 革新之后的《觉悟》 |
2 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内容特色 |
2.1 时代思潮之引领 |
2.1.1 探索之中的包容并蓄 |
2.1.2 深入发展后的理性选择 |
2.2 新文学新文艺之倡导 |
2.2.1 文艺现实主义倾向 |
2.2.2 文艺的无产阶级萌芽 |
2.3 科学学术之推广 |
2.3.1 科学知识的聚焦 |
2.3.2 科学精神的宣扬 |
2.4 社会乱象之写真 |
2.4.1 监督社会事务 |
2.4.2 专注问题研究 |
3 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的业务特色 |
3.1 走向大众,互动式办刊 |
3.2 于启蒙主潮与通俗文化之间形成品牌 |
3.3 以“连续报道”博取长久关注 |
3.4 响应受众需求,独立汇编成册 |
4 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的社会历史价值 |
4.1 对报纸副刊发展影响深远 |
4.2 于启蒙时代扮演全新媒介角色 |
4.2.1 大众思想文化的代言人与青年群众的喉舌 |
4.2.2 新时代的启蒙者与引导者 |
4.3 构建自由交流的公共舆论空间 |
4.4 于新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社会进步思想研究 ——以《觉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觉悟》与上大教师群体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五四以来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背景 |
一、关于古代知识分子“士”的起源与内涵界定 |
二、晚清变局与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形成 |
第二节 《觉悟》的创办及其发展 |
一、20世纪初上海的报刊概况与《觉悟》的创办 |
二、《觉悟》的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三节 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的情况分析 |
一、上海大学教师群体基本概况 |
二、群体特征分析 |
第二章 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的政治思想 |
第一节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经世思想 |
第二节 邵力子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思想 |
第三节 施存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思想 |
第四节 李汉俊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思想 |
第三章 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教育的内涵和教育者的培养 |
一、教育的内涵 |
二、教育者的职责 |
三、教育者的培养 |
第二节 教育公平问题 |
一、乡村教育 |
二、学徒问题 |
第三节 大学精神与上海大学的建设 |
一、上大办学宗旨和精神 |
二、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 |
三、各类学术团体、期刊杂志和学生运动 |
第四章 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的社会思想 |
第一节 女子剪发 |
第二节 女子教育 |
第三节 废娼运动 |
第四节 恋爱婚姻 |
第五节 劳工权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南社的文学转型研究 ——以《民国日报》文艺副刊(1916-1923)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0.1.1 南社的文学转型具有典型意义 |
0.1.2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集中反映了南社的文学转型 |
0.1.3 选题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1 有关南社的研究 |
0.2.2 有关《民国日报》的研究 |
0.2.3 有关文学转型的研究 |
0.2.4 有关近代传媒与文学关系的研究 |
0.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主要研究方法 |
0.3.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章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与南社 |
1.1 社的革命与文学 |
1.1.1 南社成员积极参与反清斗争 |
1.1.2 南社为革命而生 |
1.2 南社的革命与《民国日报》文艺副刊 |
1.2.1 办报是南社人救国的重要举措 |
1.2.2 《民国日报》由南社人创办 |
1.2.3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的办报思想和编辑方针与南社一脉相承 |
1.3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在南社文学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 |
1.3.1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是南社的重要堡垒 |
1.3.2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与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同行 |
1.3.3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是“最重要的白话文机关” |
第2章 南社与旧文学的衰落 |
2.1 旧文学最后重要团体南社的解体 |
2.1.1 南社解体的过程 |
2.1.2 南社解体的必然性 |
2.1.3 南社解体的象征意义 |
2.2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中旧文学的式微 |
2.2.1 旧文学份额缩减 |
2.2.2 旧文学被改造 |
2.3 旧文学衰落的必然性 |
2.3.1 社会生活形态的改变导致文学内容的变化 |
2.3.2 近代大众传媒改变了文学语言丰富了文学体裁 |
2.3.3 翻译文章挤占了传统文学空间 |
2.3.4 旧文学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边缘化 |
2.3.5 旧文学已经缺乏创新动力 |
第3章 南社向新文学的转型 |
3.1 现代作家出现 |
3.1.1 传统文人向职业文人转型 |
3.1.2 稿酬制度的建立刺激了职业文人的创作欲望 |
3.1.3 公共舆论的形成扩大了作家的影响力 |
3.2 文学作品转型 |
3.2.1 白话文学逐渐普及 |
3.2.2 外国文学作品广泛传播 |
3.3 新的文学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形成 |
3.3.1 面向读者进行写作 |
3.3.2 订单式写作成为流行 |
3.3.3 新的传播媒介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
3.4 培养了读者群体 |
3.4.1 读者群体的构成 |
3.4.2 互动栏目的设置 |
第4章 南社新旧文学转型的阵痛 |
4.1 南社文人对新旧文学转型的矛盾态度 |
4.1.1 理论上的矛盾 |
4.1.2 行动上的矛盾 |
4.1.3 理论主张与实际行动上的矛盾 |
4.2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新旧文学杂糅 |
4.2.1 新旧文学作品共存 |
4.2.2 文言与白话杂糅 |
第5章 南社转型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
5.1 继承南社文学精神传统 |
5.1.1 坚持抗争的革命精神 |
5.1.2 关注时事的批判精神 |
5.1.3 面向大众的布衣文学精神 |
5.2 继承传统文学的体裁与艺术手法 |
5.2.1 传统文学体裁焕发新的生机 |
5.2.2 传统艺术手法被广泛运用 |
5.3 继承古代白话文学传统 |
5.3.1 白话文学传统源远流长 |
5.3.2 清朝高度重视白话文的运用与推广 |
5.3.3 晚清近代对白话文传统的继承与改造 |
第6章 南社新旧文学转型的意义 |
6.1 南社文坛领袖与舆论中心的号召作用凸显 |
6.1.1 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 |
6.1.2 文学改革舆论引导的利器 |
6.2 南社转型促进了新文学文体与文学观念的建构 |
6.2.1 促进新的文学观念的建构 |
6.2.2 推动文学文体的流变与发展 |
6.3 南社转型推广了白话文 |
6.3.1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6.3.2 大力宣传与推广 |
6.4 南社转型推进了“媒介——文学”生产模式的形成 |
6.4.1 文人为报纸副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写作的现象日益常见 |
6.4.2 报纸文艺副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决定着文学生产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南社大事记(1909-1923) |
附录二: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名称一览表(1916-1923) |
附录三: 《民国日报》从业人员和作者中的南社社友加入同盟会及政府任职情况一览表 |
附录四: 《民国日报》文艺副刊俄国文学作品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方志敏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论文参考文献)
- [1]《方志敏全集》中的若干错误[J]. 葛涛. 中国图书评论, 2021(11)
- [2]五四时期地方学生的革命之路——以南昌改造社及其团体生活为例[J]. 于海兵.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6)
- [3]五四时期进步期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研究[D]. 李文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4]方志敏的文学情怀[J]. 陈家鹦. 档案春秋, 2019(10)
- [5]能征善战的方志敏也写诗[J]. 王树仁. 党史文苑, 2019(08)
- [6]《觉悟》副刊与早期新诗(1919-1924)[D]. 黄欣.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7]新文化运动时期《觉悟》副刊研究[D]. 李姝蕙. 辽宁大学, 2018(01)
- [8]1922-1927年上海大学教师作者群社会进步思想研究 ——以《觉悟》为中心[D]. 张晓. 上海大学, 2018(05)
- [9]南社的文学转型研究 ——以《民国日报》文艺副刊(1916-1923)为研究样本[D]. 田华. 湘潭大学, 2017(12)
- [10]方志敏情系红色报刊[J]. 何立波. 党史纵览,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