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鑫[1](2021)在《CircGLI3竞争性结合miR-339-5p调控VEGFA表达在仔猪空肠氧化应激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氧化应激是影响断奶仔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肠道作为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影响仔猪肠道内相关circRNAs、miRNAs和mRNAs的调控表达,影响DNA合成,造成细胞氧化损伤,从而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circRNA作为一种新型非编码RNA,在细胞内稳定存在,不易被降解,而且能够通过竞争结合miRNA,从而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目前,circRNA在断奶仔猪肠道氧化应激机制中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中以长白猪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敌草快(Diquat,DQ)建立仔猪氧化应激模型,通过转录组测序手段挖掘了大量与氧化应激相关的circRNAs、miRNAs和mRNAs。随后,我们通过DQ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构建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并利用该细胞模型验证circGLI3-miR-339-5p-VEGFA三者的ceRNA调控关系,具体结果如下:(1)DQ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显着降低了长白猪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氧化应激组仔猪7日内体重增幅显着低于对照组。此外,氧化应激破坏了长白猪断奶仔猪的肠道结构,氧化应激组断奶仔猪的小肠绒毛高度显着降低,隐窝深度显着增加;氧化应激组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2)仔猪空肠粘膜的转录组学分析。完成对照组和处理组共6个样品的circRNA测序,经过测序质量控制,共获得133.70 Gb Clean Data,将各样品的Clean Reads与猪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从99.98%到99.99%不等,共检测到circRNAs2559个,以|log2FC|≥2.0和FDR<0.05作为筛选差异circRNAs的标准,筛选到差异表达的环状RNA751个,其中上调432个,下调319个;通过对差异环状RNA来源基因的GO富集分析,差异表达circRNAs来源基因的GO富集分析多集中于生物学过程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控和刺激反应,关联到的分子功能主要是催化活性和蛋白结合;KEGG富集分析表明显着富集的信号通路是DNA复制、内质网中蛋白质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完成氧化应激组和对照组6个样品的mRNA测序,共获得133.69 Gb Clean Reads,各样品Clean Reads均达到16.02 Gb,各样品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3.24%,各样品的Reads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从94.31%到95.65%。共筛选到表达的mRNAs 164个,其中上调基因60个,下调基因104个;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注释到细胞进程、细胞组分组织或生物来源、生物调控、催化活性、刺激反应和结构分子活性。进一步对差异基因所在通路进行KEGG富集分析,其中富集所占比例较高的通路分别是谷胱甘肽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的相互转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代谢和DNA复制。(3)miRNA测序结果。完成氧化应激组和对照组6个样品的miRNA测序,共得到201.39 M Clean Reads,共检测到miRNAs 2708个,以|log2FC|≥1和FDR<0.01作为筛选标准,筛选到差异表达的miRNAs43个,其中上调miRNAs19个,下调miRNAs24个。对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含有差异基因最多的分别是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刺激反应和免疫系统过程、催化活性、蛋白结合、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和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对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的KEGG注释结果表明,靶基因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是过氧化物酶体、胞吞作用、内质网中蛋白质合成、剪接体、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RNA转运等。(4)对鉴定的差异基因中的11个circRNAs、13个micro RNAs和10个mRNAs的表达水平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进行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趋势基本一致。miR-339-5p和靶基因在长白猪和大蒲莲猪中的组织表达谱表明:DQ诱导处理后,miR-339-5p在长白猪仔猪和大蒲莲猪仔猪的空肠、回肠、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而且,在长白猪和大蒲莲猪空肠、回肠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VEGFA在长白猪仔猪和大蒲莲猪仔猪的空肠、回肠、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均有表达;而且,长白猪仔猪回肠和空肠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大蒲莲猪仔猪回肠和脾脏组织中显着上调(P<0.05)。(5)成功构建了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确定氧化应激反应条件为250.7μmol/L的DQ处理IPEC-J2细胞24h,此时IPEC-J2细胞存活率为50%,符合氧化应激反应标准。同时,显微镜观察到DQ处理破坏了IPEC-J2细胞完整性和紧密连接性,导致细胞形态由菱形改变为圆形,且脱壁漂浮。(6)过表达circGLI3可以促进IPEC-J2细胞增殖,增加S期细胞比例(P<0.01),并降低ROS的产生;同时,circGLI3可促进GSH-PX的活性上升,提高IPEC-J2细胞内T-AOC水平,减少了IPEC-J2细胞内MDA含量,并降低细胞内炎症因子IL-2和TNF-α和DAO水平,从而降低氧化损伤。过表达miR-339-5p可抑制IPEC-J2增殖,引起IPEC-J2细胞的G0/G1期阻滞,减少S期的细胞比例;此外,miR-339-5p可导致SOD和GSH-PX的活性显着下降,降低IPEC-J2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促使MDA含量显着上升,细胞内炎症因子IL-2、IL-6、IL-1β、TNF-α和DAO水平显着上升,从而加剧氧化损伤。(7)根据RNAhybrid和Target Scan预测circGLI3的靶基因为miR-339-5p,亚细胞共定位显示circGLI3行使功能的区域主要是在细胞质内,而miR-339-5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miR-339-5p的靶基因为VEGFA;通过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成功验证circGLI3可以结合miR-339-5p,miR-339-5p靶向结合在VEGFA的3’UTR区域。过表达circGLI3可下调miR-339-5p的表达(P<0.01),并显着上调VEGFA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miR-339-5p的表达同样可以上显着调VEGFA的表达;共转染circGLI3过表达载体和miR-339-5p mimics可以降低miR-339-5p mimics对IPEC-J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共转染circGLI3过表达载体和miR-339-5p mimics可逆转miR-339-5p mimics对IPEC-J2 S期细胞比例的降低,同时降低G0/G1期的细胞比例;共转染circGLI3过表达载体和miR-339-5p mimics也可逆转miR-339-5p mimics对IPEC-J2细胞内ROS含量的提升。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长白猪仔猪个体水平的氧化应激模型和IPEC-J2的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发现氧化应激显着破坏了仔猪肠道结构和机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稳态;导致空肠粘膜组织的circRNAs、miRNAs和mRNAs异常表达。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和RNAhybrid、Target Scan预测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circGLI3、miR-339-5p和VEGFA组成的ceRNA调控网络,验证了circGLI3通过直接结合miR-339-5p,调控靶基因VEGFA的表达,进而影响到IPEC-J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ROS含量和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抗氧化酶、炎症因子的活性及含量变化。本研究揭示了仔猪肠道氧化应激的ceRNA分子机制,为深入研究氧化应激对仔猪肠道功能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耿进红[2](2021)在《大蒲莲猪TLR9/NF-κB基因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文中认为氧化应激是影响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猪规模化养殖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氧化应激会影响猪体内的各种酶和基因,严重的会造成机体损伤,降低生产性能,功能退化。TLR9在调节机体的氧化水平以及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以敌草快(Diquat)为氧化应激源,通过检测相关指标研究氧化应激对大蒲莲猪的影响,然后选取猪的空肠上皮细胞构建体外氧化应激模型验证TLR9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1)本实验选取平均体重13.16kg的断奶仔猪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每组3头,氧化应激组每头注射10 mg/kg体重的敌草快后,仔猪出现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时,氧化应激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空肠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氧化应激组中的炎症因子IL-6、IL-18、IL-1β和TNF-α均显着升高,并显着增加了TLR9的表达量(P<0.05)。(2)H2O2处理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大量增加,因此可以用来研究氧化应激状态下,对通路基因表达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构建TLR9过表达载体和合成si RNA后,与H2O2组相比,H2O2-pc DNA3.1(+)-TLR9组,谷胱甘肽(GSH)和SOD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TLR9及其下游通路基因MyD88、NF-κB均显着上调(P<0.05),而在H2O2-si-TLR9组GSH和SOD均显着降低(P<0.05),通路基因也显着下调;与此一致的是,与H2O2组相比,H2O2-pc DNA3.1(+)-TLR9组MDA以及炎症因子IL-6、IL-18、IL-1β和TNF-α显着降低(P<0.05),在H2O2-si-TLR9组MDA和炎症因子均显着升高(P<0.05)。(3)构建了MyD88过表达载体和合成si RNA,实验证明,H2O2-pc DNA3.1(+)-MyD88组与H2O2组相比,MyD88及NF-κB的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H2O2-si-MyD88组与H2O2组相比,MyD88及NF-κB的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说明MyD88本身也参与了氧化应激的调控。将TLR9与MyD88在氧化应激模型下共转染,当干扰MyD88同时过表达TLR9时,NF-κB的表达量显着低于仅过表达TLR9时,说明TLR9确实通过MyD88调控NF-κB的表达。(4)同时基于IPEC-J2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免疫荧光实验证实了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的NF-κB由核外集中转移到了核内,另外使用核蛋白进行的免疫印迹实验同样证实了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NF-κB的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证明了NF-κB在氧化应激中被调控激活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我们成功构建了氧化应激模型,发现氧化应激导致断奶仔猪体重受到抑制,氧化应激相关的通路TLR9基因高表达,空肠抗氧化性能降低,并产生炎症反应;其次,在IPEC-J2细胞进行体外验证,表明TLR9通路在抗氧化有显着积极作用。上述结果为今后研究敌草快以及H2O2诱导发生氧化应激并导致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二林[3](2021)在《枣花蜜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枣花蜜是我国主产的单花种蜂蜜之一,其色泽呈琥珀色,质地粘稠,不易结晶,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本论文以陕西佳县、河南洛阳、山东曲阜、山西临县、新疆、河北赞皇枣花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DAD)构建了枣花蜜酚类色谱指纹图谱,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Q-TOF-MS)鉴定了枣花蜜酚类化合物,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鉴定了枣花蜜挥发性成分。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地区枣花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全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HPLC-DAD技术构建枣花蜜酚类色谱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同一地区枣花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且发现了不同地区枣花蜜酚类色谱指纹图谱特征峰。采用HPLC/ESI-Q-TOF-MS技术对枣花蜜中酚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共发现17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原儿茶酸是含量最高的酚酸(1 mg/kg)。不同地区枣花蜜中酚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2.通过HS-SPME-GC-MS技术从枣花蜜中鉴定出7种类型的挥发性成分,以醛类、烷烃类和酯类为主。其中,壬酸甲酯、壬醛、癸醛和石竹烯是枣花蜜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辛烯醛和2-乙基己醇可作为枣花蜜特征性成分,壬酸甲酯可作为河南枣花蜜标记物。3.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及彗星电泳实验研究了枣花蜜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枣花蜜总酚含量为243.67-357.43 mg/kg,其具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为0.083-0.225 g/m L),Fe2+络合能力(0.54-1.15 mg/g)和Fe3+还原力(147.05-262.75 mg/kg),且Fe3+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总酚含量显着相关(P<0.01)。枣花蜜对·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陕西枣花蜜对质粒DNA保护作用可达58.34%;此外,枣花蜜也能显着降低H2O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
王珍如[4](2021)在《羊血来源生物活性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旨在研究羊血来源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酶解法处理羊血红蛋白,综合其水解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最适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研究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从清除自由基及还原力角度探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建立大鼠Diquat氧化应激模型进行体内抗氧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用E蛋白酶、M蛋白酶、F蛋白酶和N蛋白酶水解羊血红蛋白,以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综合筛选出M蛋白酶为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制备羊血来源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条件:水解温度49℃、底物浓度7%、水解时间3h、水解PH7.0和酶添加量5%,在该条件下,所得抗氧化肽的DPPH清除率高达98.15%。2.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制备羊血来源抗氧化肽,冻干成粉用蒸馏水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通过测定其还原力、OH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力计算IC50值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羊血来源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IC50清除率为2.59 mg/ml,对羟自由基的IC50清除率为6.42 mg/ml,对ABTS自由基的IC50清除率为0.84 mg/ml。3.选取18只Wistar大鼠,采用Diquate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确定800mg/kg BW为缓解氧化应激剂量,饲喂羊血来源抗氧化肽,其中各组大鼠的采食量、体重和脏器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饲养14d时血中MDA指标降低且各组差异显着(P<0.05),SOD及T-AOC指标升高但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攻毒后,羊血来源抗氧化肽可缓解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各脏器抗氧化指标呈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规律且对大鼠肝脏、肾脏和回肠Nrf2-ARE信号通路及NF-KB相关m RNA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鹤营[5](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赵浩安[6](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刘莹[7](2021)在《甘氨酸对高氟诱导猪睾丸支持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C)是启动雄性动物性机能发育和维持性成熟后精子发生的上皮细胞,它能够与生精细胞直接接触并为其提供营养,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维持精子发生过程,为维护睾丸生精环境、促进生精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保证雄性生精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所以SC能够决定精子的质量,其增殖与生物功能对公猪繁殖力影响重大。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下水的卤族元素,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的氟化物不仅可以导致多种类型细胞发生损伤,还可穿透雄性动物的血睾屏障,从而引起其生殖能力下降。它主要通过刺激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而导致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引起细胞凋亡。甘氨酸是一种公认的自由基清除剂,在细胞内属于抗氧化系统。有研究表明,甘氨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抗凋亡、提高免疫力等,在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讨甘氨酸对过量氟化物暴露诱导的猪睾丸SC损伤的保护机制,我们在使用甘氨酸及氟化钠单独或同时处理猪睾丸SC后,检测其生理状态与功能的变化,并尝试阐明细胞变化过程中的部分分子机制。具体内容如下:在本研究中,首先检测了不同浓度氟化钠对猪睾丸SC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甘氨酸对猪睾丸SC活力的保护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甘氨酸对氟化钠诱导的猪睾丸SC细胞周期、增殖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保护作用。实验发现800μM的氟化钠能够显着抑制猪睾丸SC的活力(P<0.001),并显着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而迁移能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时间达到120h时迁移能力发生极显着的降低(P<0.001)。800μM的氟化钠还导致猪睾丸SC在G1期发生极显着阻滞(P<0.01),进而引起S期细胞数量极显着减少(P<0.001)。而同时添加2 m M的甘氨酸可以有效缓解氟化钠对SC在增殖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使细胞的增殖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随后,为了了解甘氨酸对过量氟化钠暴露诱导的猪睾丸SC的损伤保护所涉及的生理过程及分子机制,实验对处理过程中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线粒体功能、DNA损伤程度及凋亡等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能够显着抑制氟化钠诱导的猪睾丸SC内ROS的产生(P<0.0001)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GSH的作用;此外,甘氨酸还能够显着改善线粒体功能紊乱,恢复线粒体膜电位(P<0.0001)和促进ATP的产生(P<0.05),从而抑制DNA损伤积累(P<0.01)和降低凋亡发生率(P<0.001)。补充甘氨酸还可显着下调高氟诱导的猪睾丸SC中衰老标志基因如P53、P21、HMGA2和P16INK4a基因的表达(P<0.05),缓解由氟化钠诱导的猪睾丸SC衰老进程。在本研究过程中发现,甘氨酸对氟化钠诱导的猪睾丸SC增殖及损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该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作用,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线粒体功能的前提下阻止细胞DNA损伤甚至凋亡,这对促进猪睾丸SC增殖、缓解SC在氧化应激刺激下损伤及凋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了解甘氨酸在SC保护中发挥作用提出新的见解。
郭璞[8](2021)在《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文中研究指明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主要是拟枝孢镰刀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T-2毒素的神经毒性受到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体内动物试验研究表明,T-2毒素的暴露使小鼠或大鼠出现包括肌无力、共济失调和厌食在内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围出现显着水肿等明显脑损伤现象。此外,T-2毒素的暴露增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使得甘露醇和伊文思蓝等可以跨越BBB。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发现,T-2毒素可以在神经侧累积,表明T-2毒素可能跨越BBB而损伤大脑和垂体等器官。然而,T-2毒素是否可以直接进入大脑而损伤脑部组织器官尚不清楚。PGC-1α是一种有效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呼吸作用的激活剂,能够调控多种ROS代谢解毒酶(SOD-1、SOD-2、GPX-1、CAT)和线粒体UCP-2的表达,降低细胞内的ROS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此外,PGC-1α与脑部损伤密切相关,在多种疾病引起的BBB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因此,保持和增加PGC-1α水平是改善由其他疾病或外界刺激等造成的脑部损伤,尤其是BBB损伤及BBB通透性改变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室前期基因组结果显示,T-2毒素孵育GH3细胞可提高细胞内PGC-1α的基因表达水平。然而,PGC-1α是否可以作为靶点减轻T-2毒素的脑损伤毒性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T-2毒素诱导的神经毒性为切入点,研究T-2毒素在体内是否可以直接跨越BBB及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脑部损伤中的作用,并以PGC-1α为靶点筛选拮抗T-2毒素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并进行体内外验证。此外,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BBB损伤是否也具有保护作用,为开发小分子化合物作为缓解BBB损伤的药物奠定基础。1 T-2毒素进入大鼠大脑引起大鼠大脑自噬和垂体凋亡本研究采用LC-MS/MS的方法检测到实验组大鼠脑部T-2毒素的含量为0.012μg/m L。T-2毒素对大脑的损伤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表现为T-2毒素暴露后3天大脑实质明显出血,7天后出血情况有所改善;T-2毒素暴露1天后,大脑皮层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脱落、膜结构受损等损伤,暴露7天后,大多数线粒体的结构已经恢复正常。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T-2毒素可以显着增加脑部自噬相关基因LC3、atg5和m TOR的基因表达,并增加LC3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caspase-3和Bcl-x的基因表达,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2毒素对垂体的损伤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T-2毒素处理后,大鼠垂体前叶充血,且在T-2毒素处理7天后,充血最明显,细胞核深染,表明垂体细胞可能已发生凋亡;T-2毒素暴露1天后,部分线粒体开始肿胀;3天后,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脱落、膜结构受损的现象;7天后,线粒体嵴排列无序,且线粒体区变成了电子透明区。垂体组织中LC3和atg5的基因表达仅在特定时间增加表达,LC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ax、Bcl-x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结果表明T-2毒素可抑制大鼠脑皮层细胞凋亡,引起大鼠垂体细胞凋亡。综合分析凋亡和自噬的关系,表明T-2毒素对垂体的损伤大于其对大脑皮层的损伤作用,且T-2毒素能直接进入大脑而对脑部造成损伤作用。2 PGC-1α是GH3细胞抵抗T-2毒素引起的氧化应激的重要因子本研究采用LC-MS/MS的方法检测了GH3细胞内外T-2毒素的含量。10 n M(4.66μg/kg)和40 n M(18.66μg/kg)的T-2毒素进入GH3细胞的含量达到了7.37%和11.82%,即0.34±0.09μg/kg和2.09±0.13μg/kg,说明T-2毒素可以直接进入GH3细胞,且随着T-2毒素浓度的升高,进入细胞的T-2毒素浓度和比例增加,表明随着T-2毒素浓度的升高,可能带来更大的细胞毒性。10和40 n M的T-2毒素孵育24 h,对GH3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检测,包括检测细胞ROS水平,抗氧化应激酶SOD和GSH-Px的活性,及线粒体相关抗氧化应激基因PGC-1α和Tfam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2毒素剂量依赖性增加GH3细胞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PGC-1α和Tfam的表达。随后,在GH3细胞中分别沉默PGC-1α和Tfam,结果显示,GH3细胞中沉默PGC-1α的表达能显着降低抗氧化酶的活力,并抑制Tfam的表达。然而,T-2毒素加入后,氧化酶的活力会代偿性的增加。GH3细胞中沉默Tfam的表达能显着降低抗氧化酶的活力,并增加ROS的水平。上述结果说明,PGC-1α通过正调控Tfam的表达而发挥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提示PGC-1α是GH3细胞抵抗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因子。3 PGC-1α是h BMEC细胞抵抗T-2毒素细胞紧密性损伤的重要基因CCK-8试验结果显示,随着T-2毒素孵育浓度的增加,h BMEC细胞的活力随剂量依赖性降低。体外构建BBB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显着降低h BMEC细胞的TEER,并增加Na F渗透系数,表明T-2毒素破坏了BBB的紧密性。此外,T-2毒素剂量依赖性增加PGC-1α、SOD、GSH-Px、IL1β、TNFα、IL6、CCL2、CLCX1和CCL3基因表达。T-2毒素剂量依赖性下调TJs(ZO-1、CLDN5和occuldin)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述试验结果表明T-2毒素可引起h BMEC细胞的毒性并通过降低TJs的表达而引起BBB损伤。本研究应用过表达或抑制PGC-1α的表达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一步研究PGC-1α对TJs的影响。h BMEC细胞中过表达PGC-1α能显着增加细胞膜处TJs(ZO-1、CLDN5和occludin)的荧光强度,并改善T-2毒素引起的细胞膜模糊的现象。然而,PGC-1α的抑制剂SR-18292则进一步加重T-2毒素引起的TJs表达降低,细胞间的TJs更加模糊不清甚至失去细胞间TJs。结果表明PGC-1α是h BMEC细胞抵抗T-2毒素引起的BBB损伤的重要保护因子。4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激活PGC-1α而抵抗T-2毒素和LPS引起的BBB损伤双荧光素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从166份中药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到化合物3-131直接与人PGC-1α的启动子结合并激活PGC-1α的转录,点突变试验对结合位点进行验证,发现71-73位(-1100 bp~-1000 bp)碱基突变后,双荧光素酶活性较P7降低了70%,提示3-131与PGC-1α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100 bp~-1000 bp(71-73位碱基)直接以氢键结合而激活PGC-1α的转活性。采用T-2毒素和LPS构建体内体外BBB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和动物水平Na F的渗透情况及体内外TJs的表达情况来综合分析小分子化合物3-131对BBB的保护作用。体外BBB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和LPS可以显着降低TEER,增加Na F通透性,降低TJs(ZO-1、CLDN5和occludin)的表达,加入3-131后可以增加细胞间的TJs,使细胞膜结构清晰,缓解T-2毒素或LPS带来的BBB损伤。体内动物试验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和LPS引起小鼠脑内Na F增加;脑组织结构异常,大量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性且排列出现疏松紊乱现象,胞体固缩深染,并可见纤维缠结;ZO-1、CLDN5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降低,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增加。3-131可以增加小鼠血脑屏障紧密性、减轻大脑病理损伤、缓解大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T-2毒素或LPS带来的脑损伤。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T-2毒素直接跨越BBB对脑和垂体造成的损伤作用、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垂体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BBB损伤中的作用、基于PGC-1α为靶点的小分子拮抗剂筛选及小分子拮抗剂在T-2毒素和LPS外界有毒有害物质损伤BBB中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神经毒性角度出发,以PGC-1α为靶点、以BBB损伤为研究对象,为T-2毒素引起的垂体和脑部损伤提供了新的依据,为研究T-2毒素拮抗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研究BBB保护剂奠定了基础。
李泳欣[9](2021)在《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对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泌乳功能对哺乳动物的生存繁衍至关重要。乳汁不仅可以保证哺乳动物的新生儿存活,同时也为人类生长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动物哺乳期间,多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均会影响乳腺健康。氧化应激是损害乳腺健康的常见因素,通常会抑制乳腺功能,造成泌乳量和乳品质下降。自然界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特性,得到了广泛关注。Nrf2-ARE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抗氧化相关信号通路之一,生物活性物质是否可通过Nrf2-ARE途径缓解乳腺氧化应激,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Nrf2敲除小鼠,解析了Nrf2-ARE途径在乳腺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随后以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探究可通过Nrf2-ARE通路抵御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物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为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定向调控和防治乳腺氧化应激的饲料添加剂开发奠定科学基础。1 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殖和乳腺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确定Nrf2基因型不影响母鼠生长繁殖性能和10-12周龄母鼠哺乳期6-11天平均泌乳量,明确Nrf2基因敲除小鼠可用于乳腺健康研究。继而选用10-12周龄泌乳早期(第3天)WT、Nrf2(+/-)和Nrf2(-/-)小鼠各6只,每只小鼠第四对乳腺的一侧注射50μL LPS(0.2 mg/ml)作为处理组,另一侧乳腺注射50μL PBS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4 h采集第四对乳腺组织。另取10-12周龄泌乳中期(第12天)WT、Nrf2(+/-)和Nrf2(-/-)小鼠各5只,分别注射LPS和PBS后3 h取乳样。分析乳腺组织外观、乳中蛋白含量、乳腺炎性因子和氧化还原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综合判断乳腺健康情况。结果表明,应激条件下Nrf2(-/-)小鼠的乳腺组织中β酪蛋白基因表达显着升高,κ酪蛋白基因表达显着降低,而WT小鼠乳蛋白基因无明显变化。转录组学结果显示,LPS处理后,Nrf2(-/-)小鼠乳腺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氨酸/胱氨酸反向转运体轻链(x CT)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的m RNA水平显着低于WT小鼠,同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应激条件下Nrf2(-/-)小鼠乳腺出现更多炎性因子表达上调。以上结果提示,相比WT小鼠,Nrf2(-/-)小鼠乳腺的氧化还原平衡被打乱,乳腺健康更易受到外界刺激的不利影响。2 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使用上述泌乳早期(第3天)小鼠注射LPS 24 h后采集得到的第四对乳腺组织样本,检测乳腺抗氧化酶类表达、谷胱甘肽(GSH)含量、GSH与还原性谷胱甘肽(GSSG)比例、GSH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情况。结果表明,LPS刺激不改变WT小鼠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还原酶1表达,但在Nrf2(-/-)小鼠乳腺降低了以上抗氧化酶表达。LPS刺激上调了WT小鼠乳腺Nrf2和HO-1的基因表达,但Nrf2(-/-)小鼠中未见明显上调。此外,两种Nrf2敲除小鼠未能如WT小鼠一样,受到LPS诱导后显着上调GSH含量和GSH/GSSG比例。Nrf2(-/-)小鼠中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GCLM和x CT的m RNA表达丰度在LPS应激条件下也低于WT小鼠。另外,LPS处理增加了Nrf2(-/-)小鼠中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BAX/Bcl-xl比例和内质网应激标记物(GPR78)表达,而WT鼠未见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Nrf2-ARE信号通路同时调节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防御系统,可通过Nrf2/GCL/GSH/GPx1途径准确调控GSH的合成与消耗,并且对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也具有影响作用。3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3.1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本试验旨在探究可缓解乳腺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物质。首先采用不同浓度H2O2(50,100,250,500,750,1000μΜ)刺激乳腺上皮(HC11)细胞24 h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使用不同浓度槲皮素(0、5、10、15、20、25μΜ)刺激HC11细胞24 h,确定HC11细胞耐受浓度,检测槲皮素预处理2 h对H2O2引起的HC11细胞增殖受阻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改善效果。随后,将HC11细胞分为四组处理,槲皮素和槲皮素预处理组使用20μΜ槲皮素培养细胞;2小时后,H2O2和槲皮素预处理组加入100μΜH2O2培养细胞24小时,对照组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对四组细胞提取蛋白,检测CAT与SOD活性、抗氧化蛋白(x CT,GCLM,TXNRD1)表达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结果发现100μΜH2O2可降低HC11细胞活力至对照组60%以下,LDH释放达到24%以上,适合作为应激研究模型。20μΜ槲皮素对HC11细胞的保护效果最好,可显着恢复H2O2造成的T-AOC降低,且槲皮素预处理显着改善了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蛋白表达,但对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槲皮素具有改善HC11细胞增殖受阻、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重要作用。3.2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本试验旨在阐明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槲皮素改善HC11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首先将HC11细胞分为四组处理,处理方式如上文所述,探究槲皮素对应激状态下Nrf2-ARE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的影响。随后,使用信号通路抑制剂,探究Nrf2-ARE信号通路对MAPKs通路调控槲皮素作用的调控机制,研究两者在槲皮素抵御氧化应激中的关系。最后,将细胞分为7组,其中对照组、H2O2组和槲皮素预处理组处理方法如上文所述。抑制剂组分别使用Nrf2抑制剂ML385(5μM)、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25μM)、ERK抑制剂PD98059(100μM)和JNK抑制剂SP600125(10μM)预处理HC11细胞1小时,之后添加槲皮素处理2小时,最后使用H2O2刺激细胞24小时,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毒性、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变化,以阐明抗氧化相关信号通路在槲皮素抵御氧化应激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H2O2造成HC11细胞Nrf2-ARE信号通路被激活,MAPKs信号通路也被激活。槲皮素预处理显着改善了Nrf2-ARE和MAPKs信号通路激活情况。ERK抑制剂显着提高p-NRF2/NRF2比例,p38 MAPK抑制剂显着降低p-NRF2的蛋白表达,提示p38 MAPK和ERK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Nrf2-ARE信号途径的激活状态,从而影响槲皮素的抗氧化能力。四种抑制剂均显着降低了槲皮素对细胞增殖的改善作用,不影响槲皮素的抗细胞毒性。对抗氧化防御系统来说,槲皮素对T-AOC的改善作用主要依赖于Nrf2-ARE、p38 MAPK和ERK通路,x CT表达主要依赖于Nrf2-ARE信号途径,槲皮素对CAT酶活和GCLM表达的恢复作用同时受到Nrf2-ARE和MAPKs信号通路的调节。综上所述,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下游抗氧化酶表达,介导Nrf2/GCL/GSH/GPx1途径调控GSH的合成与消耗,对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具有调节作用,以此维持乳腺氧化还原平衡。Nrf2-ARE信号通路介导槲皮素改善HC11细胞增殖和抗氧化防御能力,恢复氧化还原平衡。此外,MAPKs信号通路也参与调节槲皮素的细胞保护功能。
胡志云[10](2021)在《8-OHdG、SOD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8-OHd G、SOD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分析二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有助于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对疾病的早期诊疗、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了解预后至关重要。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05-2021.01符合纳入标准病例6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次日清晨空腹时采血,分别检测入组病例的血常规、血沉等,将入组者按照改良的Truelove和Witts评分分组,分为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组、重度组、健康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色法检测三组的血清8-OHd G、SOD的含量。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三个组性别、年龄相比,UC两组病程比较,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有UC两组血清8-OHd G明显升高,SOD显着降低,两组与健康组相比,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患病两组之间相比,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了血清8-OHd G、SOD的相关性,发现二者中度相关,相关系数r=-0.437(P<0.05)。(3)将以下因素包括年龄、病程、血清8-OHd G、SOD水平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得出血清8-OHd G、SOD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OR值分别为2.317、0.603,P<0.05)。(4)应用血清8-OHd G和SOD的水平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绘制ROC曲线,血清8-OHd G的AUC为0.821,95%CI为72-93%,P=0.000,血清SOD的AUC为0.792,95%CI为67-91%,P=0.000。结论:(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8-OHd G显着升高,SOD显着降低,提示了氧化应激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2)血清8-OHd G、SOD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当疾病不断进展时,二者呈动态改变,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3)同时,血清8-OHd G、SOD之间也具有相关性,绘制了二者的ROC曲线,提示二者对UC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对于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评估疾病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二、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CircGLI3竞争性结合miR-339-5p调控VEGFA表达在仔猪空肠氧化应激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氧自由基的概念、来源与产生机制 |
2.1 氧自由基的概念 |
2.2 氧自由基的来源 |
2.3 氧自由基的产生机制 |
3 肠道氧化应激机制 |
3.1 氧化应激对动物肠道的损伤 |
3.2 氧化应激对动物肠道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4 断奶仔猪中氧化应激的产生 |
5 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危害 |
6 Diquat诱导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
7 非编码RNA的分类 |
8 circRNA的研究进展 |
9 miRNA的研究进展 |
10 ceRNA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DQ诱导对长白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
1.3 试验猪的饲养管理 |
1.4 血液抗氧化酶的活性测定 |
1.5 试验猪生长性能测定 |
1.6 小肠组织结构形态分析 |
1.7 小肠组织切片和HE染色 |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氧化应激对长白仔猪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 氧化应激对长白仔猪直肠温度和体重的影响 |
2.3 氧化应激对长白仔猪肠道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3.1 DQ诱导对于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DQ诱导对于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三章 仔猪空肠粘膜全转录组测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RNA的提取与检测 |
1.2 转录组测序 |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仔猪空肠粘膜高通量测序数据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荧光定量验证高通量结果 |
2.3 miR-339-5p和VEGFA在大蒲莲猪和长白猪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DQ诱导引起circRNAs的变化 |
3.2 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s |
第四章 ceRNA的构建与调控关系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系 |
1.2 IPEC-J2细胞功能研究的处理分组 |
1.3 细胞转染所用的circRNA载体 |
1.4 细胞增殖检测相关研究方法 |
1.5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 |
1.6 细胞样品RNA提取 |
1.7 生物信息学相关工具 |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DQ诱导IPEC-J2氧化应激 |
2.2 circGLI3对IPEC-J2 细胞的功能影响 |
2.3 miR-339-5p对IPEC-J2的功能研究 |
2.4 circGLI3与miR-339-5p的亚细胞共定位 |
2.5 circGLI3与miR-339-5p结合关系验证 |
2.6 miR-339-5p与VEGFA的结合关系验证 |
2.7 circGLI3、miR-339-5p与VEGFA的ceRNA机制研究 |
2.8 circGLI3与miR-339-5p在IPEC-J2细胞中的功能拯救 |
3 讨论 |
3.1 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
3.2 circGLI3的功能研究 |
3.3 miR-339-5p的功能研究 |
3.4 VEGFA的功能研究 |
3.5 ceRNA调控机制的作用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大蒲莲猪TLR9/NF-κB基因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氧化应激的研究现状 |
1.1.1 氧化应激的产生与危害 |
1.1.2 氧化应激对消化道的影响 |
1.1.3 抗氧化系统 |
1.2 Toll样受体 |
1.3 TLR9 信号通路 |
1.4 敌草快氧化应激模型 |
1.5 H_2O_2氧化应激模型 |
1.5.1 IPEC-J2 细胞与氧化应激 |
1.5.2 H_2O_2与氧化应激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常用试剂配置 |
2.1.4 实验动物 |
2.2 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1 检测生长性能指标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反转录合成c DNA |
2.2.4 荧光定量PCR |
2.2.5 检测TLR9 的相对表达量 |
2.2.6 检测抗氧化酶活性 |
2.2.7 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含量 |
2.3 构建过表达载体 |
2.3.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2 PCR基因的扩增 |
2.3.3 PCR产物回收 |
2.3.4 pc DNA3.1-TLR9 载体连接 |
2.3.5 转化 |
2.3.6 重组质粒提取 |
2.3.7 合成si RNA及阴性对照 |
2.4 TLR9 信号通路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
2.4.1 体外构建氧化应激模型 |
2.4.2 细胞培养及传代 |
2.4.3 细胞冻存 |
2.4.4 过表达载体及si RNA的转染 |
2.4.5 氧化应激模型中基因的表达量 |
2.4.6 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检测 |
2.4.7 免疫荧光实验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氧化应激对大蒲莲猪的影响 |
3.1.1 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体重的影响 |
3.1.2 空肠中抗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 |
3.1.3 TLR9 在空肠中的表达量 |
3.1.4 炎症因子含量变化 |
3.2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 TLR9 过表达载体 |
3.2.2 MyD88 过表达载体 |
3.3 TLR9 信号通路对空肠上皮细胞的影响 |
3.3.1 抗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3.3.2 活性氧的测定 |
3.3.3 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 |
3.3.4 TLR9 及其调控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3.3.5 NF-κB的免疫荧光 |
3.3.6 TLR9和MyD88 的共转染 |
4 讨论 |
4.1 氧化应激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TLR9 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枣花蜜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蜂蜜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 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 蜂蜜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3.1 蜂蜜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1.3.2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研究 |
1.4 枣花蜜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枣花蜜酚类色谱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酚类化合物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枣花蜜酚类化合物的富集 |
2.3.2 枣花蜜酚类色谱指纹图谱的构建 |
2.3.3 枣花蜜酚类化合物的质谱分析条件 |
2.3.4 枣花蜜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枣花蜜酚类色谱指纹图谱的构建 |
2.4.2 枣花蜜酚类化合物HPLC/ESI-Q-TOF-MS鉴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枣花蜜挥发性成分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枣花蜜挥发性成分的质谱分析条件 |
3.3.3 枣花蜜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 |
3.3.4 枣花蜜挥发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枣花蜜酯类物质分析 |
3.4.2 枣花蜜醛类物质分析 |
3.4.3 枣花蜜醇类物质分析 |
3.4.4 枣花蜜酮类物质分析 |
3.4.5 枣花蜜萜烯类物质分析 |
3.4.6 枣花蜜烷烃类和其他类挥发物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枣花蜜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枣花蜜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1 总酚含量测定 |
4.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3 Fe~(2+)络合力测定 |
4.3.4 Fe~(3+)还原力测定 |
4.3.5 对·OH诱导的pBR322 质粒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测定 |
4.3.6 对H_2O_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测定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枣花蜜总酚含量 |
4.5.2 枣花蜜体外抗氧化活性 |
4.5.3 枣花蜜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 |
4.5.4 枣花蜜对·OH诱导的pBR322 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4.5.5 枣花蜜对H_2O_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4.6 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羊血来源生物活性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血液资源的开发利用 |
1.2 生物活性肽的相关研究 |
1.3 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和制备 |
1.4 生物活性肽的作用 |
1.4.1 具有阿片肽活性作用 |
1.4.2 调节血压活性作用 |
1.4.3 抗菌活性作用 |
1.4.4 抗氧化活性作用 |
1.4.5 对胃肠道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 |
1.4.6 提升机体免疫能力 |
1.4.7 对氨基酸吸收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1.5 抗氧化肽的研究现状 |
1.6 抗氧化肽的抗氧化原理 |
1.7 氧化应激 |
1.7.1 氧化应激的起因 |
1.7.2 氧化应激的危害 |
1.7.3 Nrf2-ARE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 |
1.7.4 Keap1 的基本结构 |
1.7.5 ARE的基本结构 |
1.7.6 Nrf2-ARE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 |
1.7.7 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图 |
1.9.1 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羊血来源抗氧化肽的酶解及其工艺优化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羊血来源抗氧化肽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确定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羊血来源抗氧化肽体内抗氧化的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 |
4 论文总体结论 |
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与细胞 |
2.1.2 药物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溶液配制 |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2.1.6 细菌培养 |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
2.1.9 细胞培养 |
2.1.10 细胞毒性 |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2.1.12 3D-QSAR |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2.2 结果 |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2.3 讨论 |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2.4 小结 |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与细胞 |
3.1.2 药物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溶液配制 |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3.1.6 细菌培养 |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3.1.8 细胞培养 |
3.1.9 细胞毒性 |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3.1.11 3D-QSAR |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3.2 结果 |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3.3 讨论 |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3.4 小结 |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蛋白酶 |
4.1.2 菌种与细胞 |
4.1.3 药品与试剂 |
4.1.4 溶液配制 |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
4.1.7 酶动力学试验 |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11 细胞毒性 |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9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
4.3 讨论 |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
(6)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
1.1.1 蜂蜜的分类 |
1.1.2 蜂蜜的成分 |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
1.2.2 蛋白质组学 |
1.2.3 代谢组学 |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
1.3 展望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动物实验设计 |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动物实验设计 |
4.2.3 生化指标分析 |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动物实验设计 |
5.2.3 生化指标分析 |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动物实验设计 |
6.2.3 生化指标分析 |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
6.2.10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
6.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甘氨酸对高氟诱导猪睾丸支持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睾丸SC的研究进展 |
1.1 睾丸SC的结构特点 |
1.2 睾丸SC发挥多种生理功能 |
1.3 睾丸SC的凋亡的主要方式 |
第二章 氧化应激与凋亡及其相关机制 |
2.1 氧化应激的概念 |
2.2 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损伤 |
2.2.1 ROS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
2.2.2 氧化应激介导的DNA损伤 |
2.2.3 细胞衰老 |
第三章 氟与甘氨酸的研究进展 |
3.1 氟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吸收与分布 |
3.2 氟污染对哺乳动物生殖的影响 |
3.3 细胞凋亡的三种主要调控途径 |
3.4 甘氨酸的概述 |
3.5 甘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内发挥的主要生理功能 |
3.6 总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甘氨酸对NaF诱导的猪睾丸SC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甘氨酸可恢复NaF诱导的猪睾丸SC细胞活力 |
2.2 甘氨酸可提高由NaF诱导的猪睾丸SC增殖能力 |
2.3 甘氨酸可缓解NaF诱导的猪睾丸SC G1 期阻滞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甘氨酸对NaF诱导的猪睾丸SC功能损伤及凋亡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甘氨酸可降低NaF诱导的猪睾丸SC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内过量ROS产生 |
2.2 甘氨酸能够恢复由NaF诱导的猪睾丸SC MMP并促进产生ATP |
2.3 甘氨酸能够保护的猪睾丸SC DNA不受NaF诱导损伤,抑制DNA片段化 |
2.4 甘氨酸能够降低NaF诱导的猪睾丸SC凋亡率 |
2.5 甘氨酸可延缓NaF诱导的猪睾丸SC衰老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概述 |
1.2.2 T-2 毒素概述 |
1.2.3 T-2 毒素神经毒性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
1.2.4 T-2 毒素诱导BBB损伤研究进展 |
1.2.5 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与氧化应激和BBB损伤的研究进展 |
1.2.6 基于PGC-1α的激动剂的筛选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T-2 毒素对大鼠大脑和垂体的毒性作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药物与试剂 |
2.1.2 试剂配制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动物 |
2.1.5 动物分组与试验设计 |
2.1.6 观测指标 |
2.1.7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2.1.8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2.1.9 HE染色切片观察 |
2.1.10 TEM观察 |
2.1.11 免疫组织化学 |
2.1.12 T-2 毒素检测方法 |
2.1.13 大脑T-2 毒素提取方法 |
2.1.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临床观察 |
2.2.2 T-2 毒素对大鼠大脑和垂体的病理学损伤 |
2.2.3 脑和垂体超微结构观察 |
2.2.4 自噬相关基因表达 |
2.2.5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
2.2.6 大脑中T-2 毒素含量的检测 |
2.3 讨论 |
3 PGC-1α 在 T-2 毒素引起的 GH3 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胞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试剂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1.5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3.1.6 利用siRNA干扰PGC-1α或 Tfam基因表达 |
3.1.7 细胞内氧自由基检测 |
3.1.8 抗氧化酶SOD活性检测 |
3.1.9 细胞GSH-Px含量检测 |
3.1.10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 |
3.1.11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3.1.12 T-2 毒素检测方法 |
3.1.13 细胞T-2 毒素提取方法 |
3.1.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细胞内外T-2 毒素的浓度 |
3.2.2 T-2 毒素引起GH3 细胞氧化应激 |
3.2.3 T-2 处理GH3 细胞后对PGC-1α和 Tfam表达的影响 |
3.2.4 PGC-1α干扰对下游基因及GH3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3.2.5 Tfam干扰对GH3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 讨论 |
4 PGC-1α 在 T-2 毒素引起的 hBMEC 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胞株 |
4.1.2 质粒 |
4.1.3 主要试剂 |
4.1.4 试剂配制 |
4.1.5 主要仪器 |
4.1.6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7 CCK-8 法检测T-2 毒素和PGC-1α抑制剂SR-18298对h 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 |
4.1.8 h-pc DNA3.1(+)-PGC-1α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9 h-pc DNA3.1(+)-PGC-1α过表达载体转染到hBMEC细胞中 |
4.1.10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1 细胞跨膜电阻测定 |
4.1.12 细胞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
4.1.13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4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T-2 毒素对HBMEC细胞毒性 |
4.2.2 T-2 毒素对体外BBB模型的损伤作用研究 |
4.2.3 PGC-1α在 T-2 毒素引起的h BMEC细胞BBB损伤中的作用 |
4.3 讨论 |
5 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激活PGC-1Α在 T-2 毒素和LPS引起的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胞株 |
5.1.2 质粒 |
5.1.3 主要试剂 |
5.1.4 试剂配制 |
5.1.5 主要仪器 |
5.1.6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5.1.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 |
5.1.8 启动子活性研究 |
5.1.9 细胞跨膜电阻测定 |
5.1.10 细胞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
5.1.11 试验动物 |
5.1.12 动物分组与试验设计 |
5.1.13 HE染色切片观察 |
5.1.14 免疫组织化学 |
5.1.15 组织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
5.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5.1.17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qRT-PCR筛选PGC-1α激活剂 |
5.2.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筛选直接激活PGC-1α的小分子化合物 |
5.2.3 小分子化合物作用的核心启动子区域的确定 |
5.2.4 3-131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体内外Na F含量升高中的作用 |
5.2.5 3-131 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细胞紧密性降低中的作用 |
5.2.6 3-131 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
5.3 讨论 |
6 全文总结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对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与符号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乳腺氧化应激与炎症 |
1 氧化应激的定义 |
2 引起乳腺氧化应激的因素 |
3 乳腺氧化应激与乳腺炎 |
4 乳腺氧化应激研究模型 |
第二节 乳腺氧化应激的防治措施 |
1 动物与饲养管理 |
2 常规饲料添加剂 |
3 生物活性物质 |
第三节 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
1 抗氧化防御系统 |
2 抗氧化相关信号通路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rf2 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殖和乳腺健康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Nrf2-ARE通路介导槲皮素抵御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提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1 提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8-OHdG、SOD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氧化/抗氧化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CircGLI3竞争性结合miR-339-5p调控VEGFA表达在仔猪空肠氧化应激中的作用研究[D]. 李志鑫.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大蒲莲猪TLR9/NF-κB基因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D]. 耿进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3]枣花蜜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杨二林. 西北大学, 2021(12)
- [4]羊血来源生物活性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王珍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5]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6]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 [7]甘氨酸对高氟诱导猪睾丸支持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D]. 郭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9]Nrf2-ARE信号通路抵御小鼠乳腺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槲皮素对其调控研究[D]. 李泳欣. 浙江大学, 2021(02)
- [10]8-OHdG、SOD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D]. 胡志云.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