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论文_本报记者,李灵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面源污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业,淮河,生态,丹江口,滨海,径流,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李灵越[1](2019)在《给农田“减肥” 让碧水长流》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冬时节,漫步在叁江湖畔,温暖的阳光映射在碧波荡漾的水面,岸边的绿树与碧水交相辉映,波光粼粼,一切显得静谧而美好。自从全面推行“河长制”战役在绵阳轰轰烈烈打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守护碧水清流,全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强各大江河保护,抒写绵阳生态(本文来源于《绵阳日报》期刊2019-12-27)

龚世飞,丁武汉,肖能武,郭元平,叶青松[2](2019)在《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丹江口库区农业地表径流及其水质污染特征,识别流域水质污染风险变量,探究主要潜在污染物时空排放规律,估算流域污染负荷并分析污染物来源贡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周年常规监测,对核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的地表径流及其水质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时间差异性。同时采用平均浓度法估算了流域内面源污染负荷量和各污染源类型对主要潜在因子负荷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流域内水体浊度、色度及流量在上游与下游间存在显着差异,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pH和电导率在不同监测断面间差异不显着;TN、TP、COD和流量是影响库区水质、造成污染风险的主要潜在因子;5—9月,随着降雨量和流量的增加,同步出现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峰。流域内,上、中、下游流域监测断面TN年负荷量分别为4.94、11.04、20.43 t,TP年负荷量分别为0.17、0.50、0.68 t,COD年负荷量分别为29.02、68.78、118.27t。农业生产及生活对TN贡献较大,规模化养殖对TP贡献较大,二者联合对COD负荷贡献率达到76%。研究表明,大量氮磷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是引起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偏高的主要原因,加大对农业生活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控制管理,构建植被缓冲带等减少水土流失措施,对有效防治丹江口核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的面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秀香[3](2019)在《紧抓农业面源污染防范治理 推进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关于淮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南北方的分界线,与长江、黄河一样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淮河干流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辐射人口1.65亿,人口密度611人/km~2(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至此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以淮(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期刊2019年23期)

刘伟才[4](2019)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进步,大多数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喜欢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加上农业垃圾的增加,使得各个地方逐渐出现耕地质量降低、水体污染、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出勤粪便使用率低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现阶段各个地域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现象出现。当前人们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意识较为薄弱,防治手段基本流于形式,防治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改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的改进措施,笔者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2期)

李鹏飞,李小杰[5](2019)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湿地植物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植物是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建群种类,其具有很大的优点,能够吸收水体中的一些富氧物质,在农业污染防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些湿地植物在农业污染治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并进行了氮和磷在吸收效果方面的比较;重点阐述了选择湿地植物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和展望,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郭洪鹏,张维,宋文华,高郁杰,刘晓东[6](2019)在《控制单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是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核心,以公平性、可行性、环境有效性为原则,优化分配指标体系,以变异系数TOPSIS法、熵权TOPSIS法和评价值组合赋权法为赋权方法,构建了基于控制单元空间尺度的、针对面源污染年排放负荷的多层分配目标规划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州河流域的COD污染物进行总量分配,并基于基尼系数法筛选出兼顾公平性与可行性的最优分配方案。(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项俊寒,李贵仁,任千铎[7](2019)在《降雨强度对植生滤带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生滤带可有效减少农业面源磷污染,并且可以保持水土,被认为是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广泛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降雨强度是决定植生滤带拦蓄沉积物和滞留养分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常见降雨强度范围,根据某中下游流域实际情况设计出模拟实验装置,确定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植生滤带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效果,为某中下游植生滤带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依据。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对TP的削减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TP的载体即地表径流的流速来实现的,降雨强度越大,径流流速越大,从而导致TP在植生滤带中被吸附的时间和效率降低,导致TP削减效率减少。(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6期)

刘思,姚康康,杨仕锃,周影茹[8](2019)在《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武陵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以吉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负荷进行估算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分别为992.698和82.887 t,相应的等标污染负荷量为9.927×10~8和4.148×10~8 m~3;污染源对TN和TP负荷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农业化肥、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针对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策略.(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西艳[9](2019)在《新区多措并举推动净土保卫战》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批20家重点监管企业全部完成了土壤环境调查方案的编制和专家评审工作完成363个农用地点位详查及281家企业土壤环境信息核实上报建设30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确定了533家垃圾分类试点单位推广科学施肥,实现化肥负增长力争2(本文来源于《滨海时报》期刊2019-11-19)

任雪渊[10](2019)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政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农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有所不同,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化肥、农药等原料的应用以及产生的禽畜粪便等,对环境的污染是不易被发现的。应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研究,明确农业源污染的责任,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21期)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丹江口库区农业地表径流及其水质污染特征,识别流域水质污染风险变量,探究主要潜在污染物时空排放规律,估算流域污染负荷并分析污染物来源贡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周年常规监测,对核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的地表径流及其水质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时间差异性。同时采用平均浓度法估算了流域内面源污染负荷量和各污染源类型对主要潜在因子负荷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流域内水体浊度、色度及流量在上游与下游间存在显着差异,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NH_4~+-N)、硝酸盐氮(NO_3~--N)、pH和电导率在不同监测断面间差异不显着;TN、TP、COD和流量是影响库区水质、造成污染风险的主要潜在因子;5—9月,随着降雨量和流量的增加,同步出现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峰。流域内,上、中、下游流域监测断面TN年负荷量分别为4.94、11.04、20.43 t,TP年负荷量分别为0.17、0.50、0.68 t,COD年负荷量分别为29.02、68.78、118.27t。农业生产及生活对TN贡献较大,规模化养殖对TP贡献较大,二者联合对COD负荷贡献率达到76%。研究表明,大量氮磷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是引起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偏高的主要原因,加大对农业生活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控制管理,构建植被缓冲带等减少水土流失措施,对有效防治丹江口核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的面源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李灵越.给农田“减肥”让碧水长流[N].绵阳日报.2019

[2].龚世飞,丁武汉,肖能武,郭元平,叶青松.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3].李秀香.紧抓农业面源污染防范治理推进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关于淮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19

[4].刘伟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研究[J].当代旅游.2019

[5].李鹏飞,李小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湿地植物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6].郭洪鹏,张维,宋文华,高郁杰,刘晓东.控制单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19

[7].项俊寒,李贵仁,任千铎.降雨强度对植生滤带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效率的研究[J].地下水.2019

[8].刘思,姚康康,杨仕锃,周影茹.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控制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陈西艳.新区多措并举推动净土保卫战[N].滨海时报.2019

[10].任雪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政策探析[J].南方农机.2019

论文知识图

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分析框架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控系统一91978一2009年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总体研究路线图一4基于WEBGIS的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聚类分析

标签:;  ;  ;  ;  ;  ;  ;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_本报记者,李灵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