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脊柱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虞城,脊柱,医疗保险,脊柱炎,白芍,尿酸。
脊柱炎论文文献综述
苏永光,温建逸[1](2020)在《X线、CT与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MRI、CT、X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01-2018.12间我院接收的早期AS患者共100例,根据检查方式分成X线组41例、CT组30例及MRI组29例,对叁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MRI组检出率明显较X线组和CT组高,MRI在骶髂关节各方面的诊断结果均优于X线组和CT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MRI、CT、X线均可应用于诊断早期AS,但MRI较CT、X线检出率更高,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影像技术》期刊2020年01期)
记者,谢海芳,见习记者,王欣欣[2](2019)在《虞城启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谢海芳 见习记者 王欣欣)日前,虞城县召开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培训会,正式启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该县扶贫办、县卫健委、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及各乡镇卫生院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项目由国家卫健委和国(本文来源于《商丘日报》期刊2019-12-31)
隋喆,宋显吉,马一行,李新鹤[3](2019)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合并胸腰椎骨折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累及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疾病[1]。由于AS的特异性病理改变和生物力学变化,导致AS患者在受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发生骨折[2]。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AS颈椎骨折合并胸腰椎骨折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外伤致颈部、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天入院。1天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行颈椎、腰椎CT检查,初步诊断为颈椎、腰椎骨折,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无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2期)
张成生,韩庚奋,张志龙,白光振[4](2019)在《强直性脊柱炎13例误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AS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高强度训练史,其中3例有明确外伤史;因训练后腰背部疼痛伴晨僵就诊5例,因训练后腰腿痛就诊3例,因腰部及臀部疼痛、外伤后腰背部疼痛就诊各2例,因腰部及髋部疼痛伴晨僵就诊1例;2例伴有关节外症状。脊柱叩击痛并活动受限8例,骶髂部压痛7例,Schober试验阳性9例,"4"字试验阳性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例。本组误诊时间9个月~7年,平均(17.80±25.42)个月,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误诊为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各2例,误诊为骶髂关节损伤1例,均予相应处理。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S,均予理疗、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其中1例予以口服中药治疗;12例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塞来昔布等药物治疗,其中5例加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12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其中1例出现腰骶部融合强直,11例病情稳定。结论 AS起病隐匿,加之军人常因训练伤掩盖了AS的症状,且基层医师对炎性腰背痛认识不足,进而误诊。(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2期)
孙若晗,徐赟赟,孙晶,李晓宇,方剑乔[5](2019)在《中医整体观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可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临床一般采取药物治疗,虽然疗效尚可,但若依赖药物,不仅价格昂贵,且副作用大~([1-3])。整体观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它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结构的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作用、互为牵制,任何一方产生的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进而对整体造成损害。近年来,针灸治疗AS,具有临床疗效确(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丁柯元,朱金文,陈浩,田野,郝定均[6](2019)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Andersson lesion,A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1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1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L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1~79岁,平均48.8岁。病程1.5~48.0个月,平均10.6个月。病变节段:T10、11 3例,T11、12 4例,T12、L1 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0±0.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68.8%±5.5%。局部后凸Cobb角为(26.3±7.1)°。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系统评估,C级1例、D级4例、E级5例。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85 min,平均151.5 min;术中出血量300~750 mL,平均450.0 mL。1例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经修补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31.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9±0.9)分,ODI为13.0%±3.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30,P=0.000;t=31.890,P=0.000)。术后24个月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为E级。影像学复查显示,术后3 d和24个月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12.6±4.6)°和(13.6±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24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AL节段植骨融合良好。随访期间无退钉、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L,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满意,能获得良好骨性愈合及一定程度局部后凸畸形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曹森林,范利锋,王楠,尚晖[7](2019)在《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矢状位平衡与ESR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矢状位平衡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纳入择2012年8月—2017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都给予截骨手术治疗,由同一组高年资关节外科医生主持下进行手术操作,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ESR与Cobb角分别为(15.33±8.24)mm/h和(-8.22±2.49)°,对照组分别为(24.42±5.39)mm/h和(-3.49±1.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脑脊液漏、溃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少于对照组(16.4%,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都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也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应用有利于重建矢状位平衡,降低ESR,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总体疗效。(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贺冬冬,张薇,李晓明,华莎,闻苗苗[8](2019)在《血清尿酸水平与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清尿酸水平与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腰椎骨密度以及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40岁的青年男性AS患者106例,对其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患者循环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而血沉、C反应蛋白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无明确的线性相关性。结论青年男性AS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呈线性正相关,提示循环血清尿酸对患者骨量流失可能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5期)
范军界,李勇,金正帅,陈胜,吴卫东[9](2019)在《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与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对比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CD)与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PSO)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7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均行40°~65°截骨,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VCD组(n=22)患者行单节段VCD治疗,PSO组(n=25)患者行双节段PS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腰椎最大后凸角(GK)、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影像学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VC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PSO组[(4. 32±0. 83) h vs.(6. 59±1. 24) h、(1 235±603) ml vs.(1 969±1 21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SO组中,治疗后的GK、TK、LL、PI、PT、SS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64. 3±15. 7)°vs.(31. 4±14. 2)°、(58. 7±13. 8)°vs.(49. 7±14. 8)°、(4. 7±18. 7)°vs.(52. 9±14. 6)°、(50. 2±15. 3)°vs.(40. 8±15. 3)°、(42. 6±15. 3)°vs.(20. 1±14. 3)°、(12. 7±9. 9)°vs.(30. 6±8.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VCD组中,治疗后的GK、LL、PI、PT、SS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65. 3±14. 2)°vs.(32. 6±12. 8)°、(5. 9±19. 5)°vs.(53. 5±11. 6)°、(49. 6±14. 3)°vs.(41. 6±16. 3)°、(40. 8±14. 6)°vs.(20. 9±15. 6)°、(12. 4±9. 6)°vs.(29. 6±8.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TK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 7±12. 4)°vs.(52. 2±15. 6)°,P> 0. 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ODI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OD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节段VCD与双节段PSO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接近,两种术式重建矢状面平衡与改善生活质量均令人满意,但前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条件允许时,建议行单节段VCD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杨志敏,郭永昌,马宏杰[10](2019)在《益肾强督汤联合夹脊穴位埋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强督汤联合夹脊穴位埋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肾督亏虚、邪滞脉络型AS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益肾强督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夹脊穴位埋线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枕墙距、胸廓活动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枕墙距均较治疗前降低,胸廓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强督汤联合夹脊穴位埋线治疗肾督亏虚、邪滞脉络型AS,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内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脊柱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 谢海芳 见习记者 王欣欣)日前,虞城县召开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培训会,正式启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该县扶贫办、县卫健委、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及各乡镇卫生院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项目由国家卫健委和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脊柱炎论文参考文献
[1].苏永光,温建逸.X线、CT与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技术.2020
[2].记者,谢海芳,见习记者,王欣欣.虞城启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N].商丘日报.2019
[3].隋喆,宋显吉,马一行,李新鹤.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合并胸腰椎骨折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4].张成生,韩庚奋,张志龙,白光振.强直性脊柱炎13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5].孙若晗,徐赟赟,孙晶,李晓宇,方剑乔.中医整体观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运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6].丁柯元,朱金文,陈浩,田野,郝定均.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7].曹森林,范利锋,王楠,尚晖.截骨术结合白芍总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矢状位平衡与ESR的影响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9
[8].贺冬冬,张薇,李晓明,华莎,闻苗苗.血清尿酸水平与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9].范军界,李勇,金正帅,陈胜,吴卫东.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与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10].杨志敏,郭永昌,马宏杰.益肾强督汤联合夹脊穴位埋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