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RP-HPLC法测定陇南9个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Plus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V(甲醇)∶V(水)=60∶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结果:花椒麻味物质回归方程为Y=1.0596X-0.3939,r=0.9998,其麻味物质质量浓度在3.125~75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标回收率的RSD均小于1.7%,检出限为6.00 ng,定量限为10.00 ng。陇南9个栽培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依次为:林州大红袍(LZDHP)(121.68±3.33) mg·g-1、汉源青椒(HYQJ)(110.03±2.67) mg·g-1、大红袍(DHP)(96.14±1.58) mg·g-1、茂汶大红袍(MWDHP)(87.53±0.53) mg·g-1、七月椒(QYJ)(51.70±1.78) mg·g-1、梅花椒(MHJ)(49.63±1.19) mg·g-1、狮子头(SZT)(44.92±1.24) mg·g-1、韩城无刺(HCWC)(43.49±1.86) mg·g-1、郭嘉大红袍(GJDHP)(26.38±0.91) mg·g-1。结论:陇南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较高,尤其是林州大红袍、汉源青椒、大红袍和茂汶大红袍;陇南9个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其含量差异百分比在3.34%±1.67%~78.32%±0.15%之间,这种差异与花椒品种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朱建朝,周娅琼,马君义,尚贤毅,王惠明,曹永红
关键词: 陇南花椒,麻味物质,品种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一般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
基金: 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计划项目(1506RJIA116),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
分类号: TS264.3;O657.72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9.11.043
页码: 260-264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346K
下载量: 280
相关论文文献
- [1].昭通产青花椒麻味素含量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4)
- [2].花椒麻味素含量两种检测方法之比较[J]. 陕西林业科技 2020(04)
- [3].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J]. 食品科学 2017(19)
- [4].方便研磨[J]. 儿童故事画报 2017(22)
- [5].花椒麻味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其组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13(24)
- [6].椒麻味型新演义[J]. 四川烹饪 2011(06)
- [7].椒麻味型标准化制作工艺研究[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 [8].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分离的模板分子制备及鉴定[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5)
- [9].花椒麻味物质感官分级及其检测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8)
- [10].新椒麻味 不一样的麻[J]. 四川烹饪 2008(01)
- [11].花椒麻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0)
- [12].花椒麻味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和功能作用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08(05)
- [13].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的分子模拟与吸附性能[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5)
- [14].不同贮藏条件对花椒麻味物质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8(09)
- [15].花椒麻味物质对糖尿病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7(02)
- [16].川菜椒麻味型之前世今生[J]. 烹调知识 2019(04)
- [17].花椒麻味化学基础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3(23)
- [18].不同方法定量检测花椒油中花椒麻味物质的效果比较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07)
- [19].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椒麻味物质快速检测方法[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8(02)
- [20].辣椒总碱与花椒麻味素不同质量比对高脂模型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21)
- [21].花椒麻味物质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12)
- [22].替代模板法制备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9)
- [23].花椒麻味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J]. 中国调味品 2013(09)
- [24].花椒麻味物质含量检测及其等级建立[J]. 食品科技 2019(05)
- [25].花椒麻味物质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8(01)
- [26].花椒麻味物质替代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J]. 食品科学 2018(16)
- [27].花椒麻味素(酰胺类)含量的常规检测[J]. 林业科学 2014(02)
- [28].花椒麻味物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其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12)
- [29].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花椒麻味物质含量方法的建立[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9(02)
- [30].基于差别度的电子舌对花椒麻味物质的定量预测[J]. 食品科学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