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论文_陈冬梅,汪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皮,乙酰胆碱,靶标,细胞,血管,芸香,药理学。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论文文献综述

陈冬梅,汪海[1](2004)在《激活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激活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ETA)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类cDNA表达谱芯片 ,比较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人冠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既激活ETA又激活M受体的氨甲酰胆碱 ,以及仅激活M受体的毛果芸香碱 ,在 10 0μmol·L-1浓度下与内皮细胞共孵育 10h ,以含有 14 0 0 0条人类unigene的BiostarH 14 112ScDNA表达谱芯片检测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 ,发现差异基因共 80 1条。两药共同诱导的差异基因 4 91条 ,上调 2 0 5条 ,下调 2 86条。两药诱导差异基因存在很大差别 ,其中氨甲酰胆碱诱导上调基因 119条 ,下调基因 191条 ,这些差异基因均不受毛果芸香碱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氨甲酰胆碱特异性诱导差异基因的功能 ,发现有受体与G蛋白、离子通道、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等七大类。结论 氨甲酰胆碱特异性诱导的差异基因与ETA及其效应器系统以及激活ETA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的分子机制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04年12期)

山丽梅,张锦超,赵艳玲,俞炜源,汪海[2](2004)在《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相关新基因的电子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ETA)作为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药物作用新靶点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应用前景。通过培养前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差异基因的筛选,有可能分离获得ETA或其相关基因。在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技术获得14个牛未知基因片段基础上,采用电子克隆途径,使6个未知基因片段得以延伸,并在GenBank的非冗余基因库中找到了对应或同源基因,其中3个延伸出了全长阅读框,另外3个延伸出部分长度;对于延伸出全长阅读框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了电子延伸的可信性,同时也克隆了整个阅读框架区。(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04年04期)

于敏[3](2004)在《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的药理学特征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胆碱在许多非神经系统的发现引出了“非神经胆碱能系统”的概念。在人类的许多组织上证明有该系统的存在,诸如免疫活性细胞、上皮细胞及肉皮细胞。而乙酰胆碱内皮细胞靶标(endothelial target for acetylcholine,ETA)作为非神经性胆碱能系统在内皮细胞上的作用靶标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ACh激活ETA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反应早已成为判断内皮功能完整的金指标,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内皮源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室在动物模型上的药效学实验已确证拮抗ETA具有明确的损伤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而激活ETA能够有效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血栓形成。因此,ETA作为血管内皮细胞药物靶标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应用前景,认识其生物学本质对开发新型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关于ETA受体类型的研究存在许多争议,因其可被乙酰胆碱激活,被阿托品拮抗,有些学者将其列为M受体;有些学者认为ETA与M受体在激动剂及拮抗剂的选择性上有不同之处。至今除确定ETA为G蛋白偶连受体、内皮细胞钙离子是ETA激活的一个信使物质外,对ETA激活后的信号转导途径及确切机制知之甚少;另外分子生物学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也未得出一致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人膝静脉上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及其M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将药理学特征与分子物生物学的研究结合,进一步分析ETA与M受体间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应用高分辫率的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鉴定ETA激动剂作用前后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表达的蛋白的变化,以期发现与ETA信号转导机制相关线索,并从分子生物学上揭示ETA受体本质。一、ETA不同于经典m受体 对于乙酞胆碱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过程中,乙酞胆碱作用的内皮细胞靶受体尚无定论。由于阿托品可以拮抗ACh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一直以来,m受体被认为是ACh作用的靶点;而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乙酞胆碱的内皮靶标不同于经典的m受体。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是较为常用的研究内皮细胞功能的模型,而有研究表明ACh不能诱发出人脐静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本研究以人的脐静脉为模型,采用离体血管环的方法,观察ACh及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对膝静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以明确膝静脉上是否存在ETA;另一方面,通过RT-PCR检测HUVEC上表达的m受体的基因亚型,并给予m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胞内钙的改变来观察膝静脉内皮细胞上是否有功能性m受体的表达,进而为阐明乙酞胆碱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m受体间可能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 1.在5一HT(10一7mol.L一’)预收缩平衡的内皮完整的脐静脉血管环上, Ach(l0一几10一,mol.L一’)不能诱发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2.在10一7mol.L一’5一HT预收缩平衡的内皮完整的脐静脉血管环上, ATPlo一’mol .L一’可以诱发用的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3.在事先给予NO合成酶抑制剂L一NAME 10一4mol.L一’预孵30min 后,ATP诱发的血管环舒张反应可以被抑制。表明NO对ATP 诱发的血管舒张反应起重要作用,脐静脉血管内皮上NO的合 成及释放环节是通畅的。ACh不能诱发脐静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反应可局限于脐静脉上缺少其作用的靶受体。RT-PCR结果显示HUVEC上表达所有的Ml一MS受体基因亚型。我室前期研究表明Pilocarpine不激活ETA,但可激活M受体,而Carbachol是两者共同的激动剂,我有]给予Carbachol及Pilocarpine刺激后,结果显示两者均可增加相应受体亚型的基因表达量,并且两者的作用无显着差异。此结果说明HUVEC上可能无ETA基因,ETA不同于经典m受体。激光共聚焦检测m受体激动剂及桔抗剂对HUVEC胞内钙([ ca勺1助影响,发现用M受体激动剂诱发出阿托品敏感性的一过性[C a2+〕i升高。此结果与上一点共同说明HuvEc上表达的m受体是功能性的。二、乙酞胆碱作用于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前后差异蛋白的分析 尽管ETA诱发的胞内反应信号传导途径已较为明晰,而且其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早已成为检验内皮细胞功能的经典指标,但近20年的研究仍未能确定该受体为何种蛋白。 新兴的高通量筛选技术使得对组织或细胞差异基因及蛋白质的综合分析成为可能。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包括高分辫率的双向电泳及质谱技术已应用于药物靶分子的寻找和分析中。在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上给予ETA激动剂激活ETA的表达后,通过比较给药前后血管内皮细胞蛋白的表达差异,有可能发现ETA相关蛋白。 本研究在对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内皮细胞标志物VllI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以及ETA对内皮细胞胞内钙离子调节功能测定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辫率的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筛选鉴定激活ETA前后内皮细胞表达的差异蛋白。1.10代以内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均呈铺路石排 列,标志物VlII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均呈阳性;因为内皮细胞 内钙(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04-06-30)

陈冬梅,于敏,李小卫,高敏,慕邵峰[4](2003)在《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胞内钙信号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ETA)对不同类型血管内皮细胞 [Ca2 + ]i 水平的影响 ;以 [Ca2 + ]i 水平作为鉴定ETA功能的指标之一 ,观察其在传代过程中的改变 ,为研究ETA的分子结构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 ,以荧光指示剂Fluo 3为探针 ,观察乙酰胆碱 (ACh)和氨甲酰胆碱 (carbachol ,Car)对内皮细胞 [Ca2 + ]i 水平的影响。结果 :ACh和Car在10 -5~ 10 -2 mol·L-1可使 3~ 10代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标本的 [Ca2 + ]i 水平显着升高 ,ACh在 10 -8~10 -2 mol·L-1可使 8代人冠脉内皮细胞标本的[Ca2 + ]i 水平显着升高。结论 :内皮细胞在 10代培养过程中外源性激动剂ACh和Car均可诱导胞内[Ca2 + ]i 水平升高 ,ETA的功能与 [Ca2 + ]i 水平升高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03年06期)

陈凯,张雁芳,汪海[5](2003)在《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ETA)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山莨菪碱为工具药 ,喂食兔 3mon后急性处死 ,剖腹取主动脉 ,HE及ET +VG染色光镜观察主动脉的组织学改变 ,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同时取胸主动脉、肺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和股动脉 ,进行离体血管功能实验。结果 :生理状态下 ,长期给予兔山莨菪碱 ,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受损 ,光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垂直附着在内弹力板上 ,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呈网眼状损伤 ,有些内皮细胞即将脱落 ,线粒体肿胀。离体血管环实验研究发现ETA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显着减弱。结论 :生理状态下 ,反复阻断ETA ,可使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提示ETA具有内皮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03年05期)

李金菊,慕邵峰,曾淑君,汪海[6](2003)在《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不同于M受体的药理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与M受体药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毛果芸香碱能够剂量依赖性拮抗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其拮抗性质为非竞争性拮抗;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不影响乙酰胆碱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但能拮抗乙酰胆碱诱发的离休肠肌收缩作用。结论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的药理学特征不同于经典M受体。(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03年06期)

李金菊[7](2003)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膜蛋白与乙酰胆碱靶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血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细胞膜蛋白在维持内皮细胞生理功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其中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endothelial target for acetylcholine,ETA)的功能低下已成为检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关键性技术指标。本研究采用药理学、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质谱和噬菌体抗体库等技术,研究了体外培养对内皮细胞蛋白表型的影响,构建了动脉内皮细胞膜蛋白抗体库,分析了ETA和M受体之间的差异,为研究内皮细胞膜蛋白和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标提供技术平台。 1.作为判断内皮细胞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志性膜蛋白,ETA不同于M受体:M_3受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拮抗M_3受体功能,但不影响ETA功能;毛果芸香碱可激活所有亚型的M受体,但不能激活ETA。 2.毛果芸香碱对ETA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可作为区分ETA和M受体的工具药。 3.在2000株内皮细胞膜蛋白的噬菌体抗体中,筛选出ETA相关的单链抗体,该抗体可特异性与内皮细胞膜蛋白结合,并可拮抗ETA功能,阻断ETA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但不影响M受体功能。 4.在近100个体外培养导致蛋白表达下调的内皮细胞特异蛋白中,发现两个新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43.8kD和59.5kD,等电点分别为3.76和6.46,可作为ETA候选蛋白质作进一步研究。 5.应用双向电泳和蛋白质质谱等技术,研究了体外培养传代的内皮细胞,即便在其形态学及其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无显着性变化的前提下,其蛋白质表型发生显着的改变。在近百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中,发现以下调性变化为主,但也发现上调性变化,并出现了新增蛋白质点。在上述变化中包括ETA的功能降低。此结果为内皮细胞体外实验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 6.应用基因重组和噬菌体展示等技术,构建了内皮细胞膜蛋白的噬菌体抗体库,该库的容量可达8×10~6水平。进一步基于动脉与静脉内皮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进行减差筛选,富集到约2000株的动脉内皮细胞特异性膜蛋白噬菌体抗体,为研究动脉受损为标志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常见疾病提供技术平台。(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03-06-02)

陈冬梅,慕邵峰,汪海[8](2002)在《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在角叉菜胶诱发的小鼠尾动脉血栓模型上 ,研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比较既可激活血管内皮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又可激活M受体的槟榔碱和仅可激活M受体的毛果芸香碱对成栓率和血栓长度影响的差异 ,分析激活内皮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栓的影响 ;通过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的含量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的活性 ;血浆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含量 ,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槟榔碱在 0 1~ 4 0mg·kg-1(ip)可剂量依赖性地对抗血栓形成 ,而在相同条件下 ,大剂量 (4mg·kg-1)的毛果芸香碱仍无抗血栓作用 ;槟榔碱对TT ,PT和KPTT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AR)均无影响 ;使血浆中t PA的含量升高 ,PAI 1的活性降低 ;使血栓形成过程中升高的TXA2 降低 ,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使血栓形成过程中降低的PGI2 升高。结论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可对抗血栓形成 ,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不通过直接影响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的聚集 ,而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t PA和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的PAI 1的活性 ,间接激活纤溶系统 ,发挥抗血栓?(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02年05期)

贾国栋,龙超良,刘国树,汪海[9](2002)在《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大鼠尾动脉螺旋状血管条和主动脉离体血管环两种组织 ,对比观察乙酰胆碱 (ACh)诱发大、小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特征的差异 ,从而进一步研究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的药理学特性。结果 :氯化钾 (6 0mmol/L)预致血管收缩的尾动脉和主动脉对不同浓度ACh (10 -8~ 10 -4mol/L)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且呈剂量依赖性。L Nω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4mol/L)或美蓝 (MB :10 -5mol/L)与吲哚美辛 (Indo :10 -4mol/L)联用仅可部分地阻断ACh诱发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L NAME或MB可完全阻断ACh诱发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 :ACh激活大、小动脉上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诱发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药理学性质不同 ,在小动脉上 ,除了NO和PGI2介导外 ,还有一种非NO和非PGI2 的舒血管因子参与 ;在大动脉上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要由NO介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02年03期)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ETA)作为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药物作用新靶点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应用前景。通过培养前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差异基因的筛选,有可能分离获得ETA或其相关基因。在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技术获得14个牛未知基因片段基础上,采用电子克隆途径,使6个未知基因片段得以延伸,并在GenBank的非冗余基因库中找到了对应或同源基因,其中3个延伸出了全长阅读框,另外3个延伸出部分长度;对于延伸出全长阅读框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了电子延伸的可信性,同时也克隆了整个阅读框架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论文参考文献

[1].陈冬梅,汪海.激活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

[2].山丽梅,张锦超,赵艳玲,俞炜源,汪海.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相关新基因的电子克隆[J].生物技术通讯.2004

[3].于敏.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的药理学特征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

[4].陈冬梅,于敏,李小卫,高敏,慕邵峰.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胞内钙信号的调节[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

[5].陈凯,张雁芳,汪海.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

[6].李金菊,慕邵峰,曾淑君,汪海.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不同于M受体的药理学特征[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

[7].李金菊.血管内皮细胞的膜蛋白与乙酰胆碱靶标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

[8].陈冬梅,慕邵峰,汪海.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分子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

[9].贾国栋,龙超良,刘国树,汪海.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比较[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

论文知识图

山莨菪碱对乙酰胆碱诱发的肺动脉内皮...光镜下的主动脉血管壁(HE及ET+VG染色...

标签:;  ;  ;  ;  ;  ;  ;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论文_陈冬梅,汪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